公文“抄”作杂谈.doc_第1页
公文“抄”作杂谈.doc_第2页
公文“抄”作杂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秘知识/写作指导 公文“抄”作杂谈 俗话说,“天下*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自从学习写作开始,此番论调就在耳边萦绕不停。特别是从事公文写作以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对所谓有定评的大材料无不细心揣摩,然而“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者比比皆是,深感“天下没有不抄的笔杆子”。然而,细细品味,才知小抄者形似,中抄者神似,大抄者抄于无形,以彼家之语言,阐此户之思想,凭甲方之结构,创乙类之新意,宛如冰糖葫芦,山里红虽是买来的,竹签子却是自产的,冰糖一滚,浑然天成,又有谁敢说这不是新的创造呢?以此为切入点,谈点公文写作的粗浅感受,与诸君共勉。一、以“没有不抄的笔杆子”谈抄的重要性 长期的实践,使我们感觉到每一次写材料经历的思维过程,与初学写作时的过程是何其相似,初学者从摹仿开始,老成者从参考起步,其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进入状态的速度不同,初学者缓慢,老成者迅达,如此而已。摹仿是抄,参考也是抄,一个是抄的初级形式,一个是抄的升华阶段。试想,公文文体的严格规定性,注定我们在写作时继承的多,创新的少,甚至可以说在文体上就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文体的继承,就是文体的“抄”。公文的内容是反映组织的意志,是“代人立言”,其指导思想必须同组织的领导者保持一致,特别是作为地方组织的公文一般是以落实上级精神为主的多,在精神上必须同上级保持一致,这必然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载体的同一,必要的内容,必要的语言,必要的引经论典,所有这些其实质就是必须做好“抄”字*。看得远,是因为站的高;写的好,是因为有参考。抄是引用,抄是参考,抄是引经论典,抄是你之所以看得更远的巨人肩膀,抄是之所以写得更好的前期平台。笔杆子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也是抄出来的。二、从“如何让人觉得不是抄”谈抄的艺术性 抄不是抄袭,而是参考,引用,摹仿,所以必须讲求艺术性,有条原则必须予以坚持。一是不能全抄,全抄就是抄袭。抓住重点,突出特点,这篇材料需要什么就抄点什么,缺少什么就抄什么。但绝对不能整篇全抄,全抄就是抄袭。谋篇之初,可能是文体未定前,那就不妨参考文体,以了解这种体裁的要求和具体模式;立意之始,也许结构未明,那就不妨引用结构,以彼之骨架塑此之雕像;或内容,或语言,杂取种种,皆以此论。二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人,要抄的广泛。一篇*,文体采用甲种形式,结构融汇乙类骨架,内容涉足丙的涵盖,语言渊源于丁的精彩,甲、乙、丙、丁优化组合,是它又非它,这不是新的创造又是什么呢?参考要广泛,引用不单一,摹仿看不见。三是抄要分清类型,不能千篇一律。抄上级的文件,重在落实批示,贯彻精神,本已十分精确的语言,何用更改?抄下级的汇报重在抓住事例,事情要清楚,数字要准确,为经验提供例证,为观点提供论据。抄外单位的材料重在写作技巧,语言精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从“怎么就算是会抄”谈抄的实践性 话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