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课中学生自主修改的案例.doc_第1页
作文讲评课中学生自主修改的案例.doc_第2页
作文讲评课中学生自主修改的案例.doc_第3页
作文讲评课中学生自主修改的案例.doc_第4页
作文讲评课中学生自主修改的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讲评课中学生自主修改的案例【案例背景】我国著名教育学叶圣陶对学生作文评改有许多精辟想法,他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他认为“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该属于本人,教师只起引导和指点的作用,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自改的过程,就是他们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 执教几年来,对于作文我最大的感受是学生害怕写作,教师也视写作为畏途。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次作文练习时学生往往叫苦连天、痛苦万分,即使搜肠刮肚也只能凑得只言片语,写的作文简直是一塌糊涂,不但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详略不当、主题不突出,而且枯燥无味;教师绞尽脑汁、费劲唇舌也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更令人感到心烦的是,一翻起学生的作文簿,真不知道该如何批改,干脆写一个“阅”字。所以,学生们有的说:作文太难写了,再努力也得不了高分;有的说:老师的要求太高了,不是说这里不好,就是说那里不行;有的说:我每一次写作文,老师都写一个“阅”字,我也不知道我写的作文到底怎么样了。这样的教学从表面上看,几乎占满了作文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教师似乎也已经尽心尽力了,但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效率其实并不高。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要从根本上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除去学生身上的“苦”,还学生一个尽情绽放的写作空间,让他们在自评自改的过程中“自得其乐”。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案例描述】片段一:佳作激趣想改展示文学名家关于写作不断进行修改的故事,请学生谈自己感受。 例: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苏省南京市),路过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生1:在我看来,国内外许多名著都是在出版前经过多次的修改删补,可见,即使是名师师级的水平,也不见得一次就能够写出一篇不用修改的文章,告诉我们在平时写文章时要多加修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生2:我们可以看到名家表面看来风光无限,但是实际上他们成功的背后要付出很多艰辛和努力,我们现在学习的文章有很多都是经过作者苦心的修改。作为初学者,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注重修改,这是写出好作品的必要条件。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对自己的写作有益的启发和感悟:其实好的文章并不都是一次都能写好的。作文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写作之后的修改,名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初学写作的人呢?让学生明白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并让他们树立一种“自我修改意识”,使他们树立对写作的信心,通过学生谈自己的感悟,让我感受到学生已初步领会到了这一点,这对下面环节的进行起到了铺垫作用。片段二:精点范评试改让我们先来赏一赏!出示本班的一篇二类文,本次升格所选的点是“有细节描写”,请大家动笔划一划,写一写,看看针对这个升格点,他哪些地方做的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生:我认为她第三段中的省略号用的很好,“爸,弟弟弟弟他,”从省略号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内心还有很多的话要说,但是说话断断续续,这样写比直接写人物的语言要好的多。师:你看问题很仔细,分析的很到位。生:第三段:“眼泪不时地在眼眶里打转。”这一处细节描写写的很好,此时无声胜有声,通过泪水突出人物当时十分委屈的心理。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学生。生:我感觉她文章的最后一段环境描写写的很好:“太阳快要下山了,晚霞照透了天空,红晕的光不再是那么地强烈、刺眼,变得如此的温柔、美丽。在太阳那温柔的阳光下留下了我与父亲那长长的影子”这段环境描写下写的很好,用晚霞的光来比喻对父爱,有人说父爱是山,有人说父爱是水,但是作者却认为父爱是金,那种光芒如同晚霞一般,充满了温情。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仔细,并且都能够找到同学作文中的优点,看到别人的长处,其实邱瑾作文中的长处还有很多,那么,有谁能说说她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还需要通过修改变的更完美?生:“难道我做错了吗?我是不是应该做一个好姐姐呢?”我感觉这里的文字不足以表达作者当时内心的感情,我做了这样的修改:“我坐在这里,静静的思考着,为什么每次爸爸都偏袒他,这次明明是他的错啊,为什么爸爸不问清楚就要打我?我抽泣着,感觉整个世界都将我给抛弃了,没有人爱我,没有人喜欢我。”生:第四段:“走到池塘边,水面荡起的微波就彷佛是我现在的心情,心里七上八下的。”我认为在这里用微波形容当时的心情不够恰当,最好写成,“一阵风儿吹过,一片片荷叶落入河中,我的心犹如那荷叶,凋落下来“我认为这样写更能够体现作者当时内心的波澜。生:我认为第四段的描写还不够细致,不能够突出弟弟的淘气,最好对弟弟的动作加一些细节描写。我做了这样的修改:“弟弟把门轻轻推开,探个小脑袋向里面望,我当时看书正看得出神,没有理他,他为了引起我的注意,便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真是个不识趣的家伙,人家不理他,他来捣乱,弟弟并不罢休,抢了我的书就跑,我在卧室里使劲的追他,他将门一开,冲了出去。到了客厅,我突然间发现,我小学的毕业照哪里去了,只剩下相框和照片的一角,原来是这样评价别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看到闪光点和不足的地方,当任务布置下去的时候,我看到同学们做的都很认真、仔细,圈圈点点,勾勾画画,还不时的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修改意见和看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感受到,他们关于写作,头脑中已有了一种懵懂的概念,因为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有关写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但是他们缺少的是一种能力,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我们在这里要做的就是大胆放手,让他们成为写作课堂的主角,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口袋。片段三:自我“升格”乐改仔细揣摩自己的作文,看看哪些细节需要修改?读一读:大胆读出自己的习作;评一评:相互品评彼此的习作;听一听:善于倾听同学的意见; 改一改:依据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范例:雨滴(加上:随风)斜斜地打在树叶上,打在草(尖)(改为:叶)上,又渗入如饥似渴的泥土里,消失了(,化作一股夹杂着泥土芬芳气息的清新气流删去此句)。(加上:不知从何时开始,)下雨时的我心情总是惆怅的,(感叹风雨洗礼中焕发生命光彩的白杨,感叹风雨打击中坚强挺拔的小草。删去这两句,情感色彩有矛盾)想想不经风雨的自己,怅惘若失,阴沉的天使人倍感压抑还记得小时候(加上:一个下雨天),爸爸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呀?”我不假思索的答道:“(加上:当)老师,(加上:带着小朋友在雨中做游戏)这么多的人都听我的指挥,好威舞(错字,改为:武)哦!”爸爸刮着我的鼻子,说:“调皮!(加上:哪有带着小朋友在雨中做游戏的老师?你这个假小子什么时候能长大呢?)”再长大一点(加上:大概是读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吧,又遇上一个下雨天),(加上:闲坐家中的)爷爷(加上:把我抱坐在膝盖上):“(加上:乖孙女,)长大后想干什么呢?”我歪着脑袋略加思考了一番,答道:“我要当白领,天天打着领结,一身黑白装,拿着公文包,天天由宝马接送!”爷爷咧着(加上:缺了几颗门牙的)嘴,(自豪地改为:呵呵地)笑(道改为:了):“(加上乖孙女真)有出息(,那更要好好学习了删掉)!”我(应和改为:随)着爷爷甜甜的(改为:地)笑。(加上:十多年过去了,我长大了,)如今(加上:偶尔)仍有人会问我:“以后想做什么?”我总是(加上:在沉默之后)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尴尬地说:“我(加上:我说)不清楚。”(加上:儿时的理想)现在它变的(改为:得)好沉重,我不愿去触碰它,每当想到以后的生活,我的心好疲倦。明天像一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真的好累,厌倦了这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加上:厌倦了努力与收获不成正比的学习成绩,)幼时种种美好的憧憬如今早已烟消云散了。我没有余力再去幻想什么,如今的目标无味却如此实际,那只是大学梦。雨越下越大,看着大街上匆匆而过的人们,不禁想到自己,回首走过的路,(就改为:也)像在大雨中匆匆走过一样,脚印刚刚留下便被雨水冲刷得一干二净,什么也没留下,(什么也没带走,改为:带走的是却只是一些泥水。初中三年、高中两年中,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我感觉自己怎么追赶也已经赶不上那些佼佼者)任时间剥蚀我的青春,消融我的年华。高考的重压,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殷切希望,同学的不屑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已在无声无息中形成了一条无形的绳子(加上:,)勒住了我的脖子。我挣扎着,寻找着阳光,但冰冷的雨水使我瑟瑟发抖(加上:今天,我又一次在雨中)扪心自问:“我想要什么?我难道真的甘心就这样认输了吗?”不!我不甘心!我不是一个(加上:永远的)失败者!我依然充满壮志雄心!我的生活不能如此平庸!我依然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雨天带给我压抑,但我仍渴望雨水来清洗我的烦躁,滋润我空寂的心田。我想(加上:)人与生俱来就像雨滴一样,有的落在田野上,有的落在花丛中,无论过怎样的生活,(加上:从宏观而言)都只不过是从降落到消失的一个简单过程,都有着同样的归宿,(改为:。)或许,我应该用另一种心态来对待这一过程了。我不愿做压力挫折的奴隶,(挫折才是我的战利品!改为:压力挫折应该成为我拼搏的动力!)我不能活在压力编织成的鸟笼中,冲破鸟笼,(加上:我要)展翅高飞(删去:吧!)(霎时间改为:遐想中,不知何时,)雨停了。一束阳光如同一把利剑击开乌云,溅出一道靓丽的彩虹!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刚刚学会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在修改的过程,我要求他们严格对照自己本次选点升格的目标,看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在学生修改的过程中,我还指导他们将自己修改过的作品与同学互换,并且对他们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像老师一样批改别人的作文,像编辑一样把作者的文章改好,并提示批改的要求和符号,务实的指导保证了自学以及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互改完毕,老师要求学生将写的特别好的文章推荐给大家。【案例反思】一、个性升格,尽情写作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作文水平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有差异的。但有一点我们应该相信,他们每个人都有进步的愿望,都渴望得到认可,为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提供平衡的均等的发展机会,为学生的自由、尽情写作提供有力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如在本次作文前,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认清自己的起点水平,由此明确自己每一次作文的目标,选择符合自己的目标及提升点。但是,学生是否顺利的达到了本次选点升格的目标,还需要学生认真写作,认真修改,发现自己本次作文的长处,查寻不足的原因,及时征求意见,并寻求适合自身提高的目标策略,更好地展开后续学习,实现其想要进步的愿望。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1、观念的升格 中等作文称为作文中的“灰色部落”,这些学生已习惯于“灰色”,不追求“红色”,也不担心挨批评。正是这种麻木的“灰色”心理严重制约着自我作文的升格。因此,必须首先升格观念:“我渴望写优等作文”“我能写优等作文”,激活(唤醒)并强化其自我升格的主体意识。2、情感的升格 青少年情感丰富,个性色彩浓郁,可以说有多少种性格就有多少种情感,有多少生活就有多少情感。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情感,并在作文中恰切地表现情感,使其升格。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情感,正视承认自己的情感;其次,寻找恰当的体例、语言来表现这种情感,从而让自己的作文充满歌声和欢笑,充满热爱和追求,充满阳光和情趣。青少年最容易受情绪的左右,当内心充满焦虑和烦躁时,作文便很难上档次。因此,引导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先调节一下情绪,以平稳的心绪,进入良好的作文状态,从而激发灵感,激发创意。3、思维的升格 思维敏捷,符合思维规律是写出优秀文章的重要条件。长期处于中等作文水平的学生,思维流于懒惰,趋于僵化,习惯按老师的“指导”作文,以求四平八稳,因此很难上档次。思维的升格则强调独立思考,独辟蹊径,“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既能用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又能进行快速的分析、辨别、比较、综合、归纳。4、主题的升格 作文主题其基本要求是明确、集中。升格的关键在于确定好文章总的基调。文章材料的基调一致,主题才能明确集中。这种“一致”不是反对材料的变化,而是指这种“变化”是和谐的。5、结构的升格 “作文当自结构始”,它以完整和谐为基本特征,它讲求匀称、均衡、变异,有起承转合等骨节。结构的升格贵在经常做“剪拼”的游戏,即将一篇范文,分自然段裁开,然后重新组合,力求复原;如没能“复原”,则进行一番比较揣摩,久而久之,作文的结构能力便会上一个台阶。二、愉悦享受,快乐作文1、在愉悦氛围中感受快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为满足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他们应当是课堂教学中愉悦的精神生活的享受者。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首先,我采用故事导入,目的就是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戒备心理”,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故事当中有所感悟,这要比我单纯的说教效果会好很多,从而有效的进行下面的教学。其次,在讲评作文之前,我先出示了上次作文优胜者的名单,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名字和作品的名称,我听到了他们在朗读时自信中有些激动,因为他们成了同学关注的焦点,这种成就感要比老师的表扬更让人刻骨铭心,从他们的微笑中,我看到了表扬的力量,这更加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我也看到了,榜上无名的同学似乎略微有些失落,此时,我马上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另外一张大榜,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此时的他们跃跃欲试,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把曾经作文时的苦闷变成了一种快乐的需要。2、在修正提升中感受快乐作文课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学生进行自改和互改,可以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让他们在修改中学会修改,乐于修改,善于修改,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在展示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能从别人的作文中学到长处,并且能够虚心接受同学提出的意见,对自己的文章进行适当的修改,当课堂结束,请每组进步的同学上到台前,将自己的名字贴在大榜上时,班级沸腾了,我看到了他们脸上的那种自豪,试试就能行,只要不怕失败,就一定能够成功。学生自改作文是整个作文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学生反复而认真地修改一篇作文,往往比写一篇新作文更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作文的精批细改,往往会促使学生形成习作时的一种惰性写作文是我的事,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习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学生本来能够通过自己的修改得到解决,可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这种大包大揽替代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往往由于教师在自己作文中的包揽代替而放弃自评自改。最近,在作文的批改上,我是先略批粗改,然后发下作文本进行讲评,再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评和批改提示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详批细改。之后,教师和学生交流其作文改前和改后内容的不同,认识到只有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首先,修改结构作文的“结构”是作文评分的重要一项,“结构”说白了就是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是文章的过渡,就是文章对段落的详略安排。平时作文中,同学们常常对分段不够重视,习惯于“老三段”,造成了文章像 “将军肚”患者,两头小,中间大,煞是丑陋,毫无美感。那么,在修改时我们不妨在“将军肚”处开刀,把它分成二至三段,分段中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还可以适当调整叙述的顺序,如适当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段,让作文的层次结构看起来更加活泼。此外,有些同学采用“红线穿珠”的散文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喜欢加小标题,这样既可以使内容“化大为小”,也可以突出材料的集合的力量,但是一定要记住,不可滥用。应让小标题生动且有艺术性,让“小题眼”能熠熠闪光。其次,修改遣词造句作文评语中,也许老师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语言较为贫乏,不注意遣词造句”。教师的“点穴”很到位,但为什么学生都改不了这一“顽症”呢?我们知道考试作文的评分对语言文字的要求很高,它占作文分的40%,我们能不重视吗?背影的感人之处是众所皆知的,他的感人离不开父亲翻越铁道买桔子的一连串掷地有声的“动词”的描摹。这些从作者笔下迸出的“动词”,让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看到且品尝到了父亲“舐犊之情”的浓郁。因此有人说,动词是文章的灵魂,运用得有灵气,能增强文章的气韵,使文章活起来。反观同学的作文的语言不是“朴实”而是“贫乏”,尽管学生学了那么多篇课文,老师也让同学积累,那么多好词好句,但只是“纸上谈兵”,写作上都不知如何运用。说到“遣词造句”,在学生作文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许多中学生不善于运用书面语言。这些词语常用“双音节”的构词形式出现,词语的意思本身并不深奥,一看就懂,只是在日常说话中较少出现,如:站-伫立;枯-枯萎;跨-跨跃;看-注视;还有一些词语如“修葺”、“休憩”、“蜿蜒”等等。如果我们能在作文中恰到好处地用上近百个书面词语的话,那作文品味大大提升,一定会抓住老师的眼睛、老师的心。因此,不防让学生在原有的文章中,找出一至三篇用心修改修改,然后再品读,效果绝对迥异。3、在指导评价中感受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是一种重大的情绪力量,可以激发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相对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与“填鸭式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