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苏轼的词的成就达到了北宋的最高水平,留存有三百四十多首。与辛弃疾同属于豪放词派,并称为“苏辛”,代表作有浪淘沙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散文方面他集前人散文之大成,综合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代表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2、有关背景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写于他被贬在湖北黄州之时。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在文中我们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我们却只看到夜晚游历快乐和闲适。似乎是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二、为下列字词注音。1、遂(su)寝(qn)藻(zo)荇(xng)2、“解”是个多音字,通常有三种读音。作“分割”“剖开”“解除”“解释”“了解”“演算”等讲时读ji;作“古代下级向上级行文报告”“押送”“古代乡试考取第一名的人”“典当、抵押”讲时读ji,如:解送(jisng)、解元(jiyun)等;作姓氏、古地名(解池)用时读xi,或作“懂得”“明白”“杂技表演的各种技巧(特指马术)”“武术的架势”讲时读xi。(1)解衣欲睡()(2)解铃系铃()(3)识文解字()(4)解不开这个道理()(5)苏三起解()(6)跑马卖解()(7)使出浑身解数()(8)两头蛇解珍(水浒中的人名)()(9)把犯人解到县里()参考注音:(1)ji(2)ji(3)xi(4)xi(5)ji(6)xi(7)xi(8)xi(9)ji三、课文精解。第一段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射进】户【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欣然【高兴的样子】起行。念【想,考虑】无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寻找】张怀民,怀民未寝【睡觉】,相与【一同,一起】步【名词作动词,走到】中庭【庭院中】。【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走到庭院中。第二段庭下如【宛如,好象】积水空明【形容水清澈透明】,水中藻荇【泛指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的水草】交横【交错纵横】,盖【表示推测,大概】竹柏影也。【译文】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第三段何夜无月,何处【地方,处所】无松柏,但【古今异义,古义:只是;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译文】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很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四、结构内容1、各段大意及其主要表达方式。第一段:记叙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叙述)第二段:写承天寺月夜的景色。(描写)第三段:抒发作者的感慨。(抒情)2、有关内容的几个问题。(1)交代了哪些要素?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张怀民。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2)哪一个句子描写了月夜的景色?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月夜的景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如何描绘: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比作“积水空明”“竹柏”比作“藻荇交横”。作用:使人如临其境,生动形象的突出了这幅月夜图皎洁、澄清、空灵的特点。(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的美景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呢?“空明”突出心的干净、澄澈如水。(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5)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以下几层意思:一是赏月的欣喜之情和安闲自适的心境;二是贬谪的落寞,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三是自我排遣的达观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6)作者和朋友的“闲”,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7)“闲人”究竟是什么人?“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司马迁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名利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无珠看不到美景。苏轼正是因为不汲汲于名利,所以才能“闲”啊。】五、写法分析1、融叙述、描写(写景)、抒情为一体。2、融情于景。六、文章主题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七、知识拓展1、根据要求用原文回答。(1)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2)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苏轼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写出有关“月”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八、巩固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欣然起行()水中藻荇交横()如吾两人者耳()月色入户()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4、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_5、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本文选自_,作者_,字_,号_,_(朝代)_家、_家,与父_、弟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之列。苏轼死后谥号_。(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_(3)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_(4)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_6、划分朗读停顿:(1)念 无与 为 乐 者(2)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3)遂 至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4)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5)水 中藻 荇 交 横(6)盖 竹 柏 影 也参考答案:1高兴的样子交错纵横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表示推测,大概连词,只是,不过2、(1)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4、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5、(1)东坡志林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北宋文学书画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文忠(2)于是,就 清澈透明 这里指不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3)它包含着作者宦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