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1).doc_第1页
醉翁亭记(1).doc_第2页
醉翁亭记(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四十六中讲学练测四环节一体稿八年级语文下课题:28、醉翁亭记 三课时课型:新授 执笔人:于莉萍 审核人:刘向东 授课时间:教学目的:1理解古人“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会翻译文言文。 学习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难点: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学会翻译文言文。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1给生字注音: 滁( ) 壑( )琅琊( ) 辄( ) 霏( )晦明( )暝( ) 伛偻( ) 山肴( ) 野蔌( )洌( ) 觥筹( ) 阴翳( ) 2朗读全文,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者作品简介: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来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解题: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玡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三、课文探究:1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l)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耶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平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2翻译第1段,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 完成习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a翼然临于泉上( ) b饮少辄醉( )c太守自谓( ) d醉翁之意不在酒( )(2).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3)选文中包含的一个常用成语是_ ,它的常用意义是: _ _。(4)选文写景,首先写_ ,其次写_ ,最后写_ 。(5)本文写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翻译第2、3段,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 4、完成练习:填空:a、本文作者是_代_ _家。字_ _,自号_ _,又号_ _,著有 b、本文是作者被贬为_ _时所写,它的姊妹篇是 c、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 _,_ _。d 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 _。e、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f、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 _,_ _,_ _。 g、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破题句)是_,_。h、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_ _,_ _ 。i、最能体现滁人欢乐情状的句子是_ _,_ _。j、表明太守宴是就地取材的句子是_,_,_,_,_。k、描写众宾客欢乐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l、全文的主旨句是_ _。m、写游人归后的情景的句子是_,_。n、点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完成练习:1.这篇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楚。试根据你的理解在下边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话。(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 ;后一层介绍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 、 ,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 、 、 和 四项内容。6总结归纳全文翻译。 四、词语练习: 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C环滁皆山也。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E而乐亦无穷也。 F故自号曰醉翁也。 G庐陵欧阳修也。表示判断的语气:( )表示解释的语气:( )表示肯定的语气:( ) 表示结住一层的意思:( )五、练习检测:()下列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环滁皆山也(滁州) 林壑尤美(山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草木茂盛)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水流动的声音)C饮少辄醉(就)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飘扬) D云归而岩穴暝 (昏暗) 觥筹交错(酒杯) (二)下列句子中的“而”字应该重读的一句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B而不知人之乐 C起坐而喧哗者 D临溪而渔 (三)下列骈散结合的句子朗读节奏处理有误的一项是( ) A野芳发而幽香,佳水秀而繁阴。 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D射者中,奔者胜,觥筹交错。 第二课时 一、堂堂清:1、给加黑字注音:滁( )壑( )琅琊( )辄( ) 霏( )晦明( )暝( )伛偻( ) 山肴( ) 野蔌( )洌( )觥筹( ) 阴翳( )2、背诵一、二段课文。二、导入:从朗读入手引导背诵。 三、课文探究:1提问:本文共有21个“也”字,每一个都表示一小层的意思,如此层层相因,逐步推进,使新的艺术境界不断出现,内容不断加深。请看看,每一小层都讲了什么内容? 归纳: 2提问: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如何表现主旨的? 3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归纳: 4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l)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例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5再次背诵全文。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文章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用了21个“也”逐层描绘出新的艺术境界。 五、课堂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二)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达以文者,太守也。 1这两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 ,_ (朝代)著名文学家。 2上文第(一)段“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