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伟第四届互联网《桂林山水》教学案例.doc_第1页
吴晓伟第四届互联网《桂林山水》教学案例.doc_第2页
吴晓伟第四届互联网《桂林山水》教学案例.doc_第3页
吴晓伟第四届互联网《桂林山水》教学案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 案 设 计桂林山水吴晓伟山东省潍坊市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3、课时:1 教学课题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拓展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桂林上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反映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文章。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按先总说、后分述、再综合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漓江水的特点,赞美漓江水的美。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句子。教学突破:利用课件创造情景,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利用“百度搜索”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并辅助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并辅助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以情入景,揭示课题。1、 导入课题:“愿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桂林山水的美举世闻名,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桂林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播放桂林山水课文情景朗读。/v?word=%C7%E9%BE%B0%C0%CA%B6%C1%B9%F0%C1%D6%B5%C4%C9%BD%CB%AE&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1) 让我们一起畅游桂林。/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302559725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9%F0%C1%D6%B5%C4%C9%BD%CB%AE&s=0(2) 欣赏画面后,你觉得桂林的景色怎么样?难怪去过桂林的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天下最美的。【板书甲天下】2、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生字一定都认识了吧,下面我们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些字词。好吗?/view/1145b827bcd126fff7050bca.html?st=1 二、小组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1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2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3朗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说一说。三、赏析课文,精读感悟:(一)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让我们乘上作者的木船,荡漾在流经桂林的秀水-漓江上。/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0%EC%BD%AD%B5%C4%CB%AE&in=24258&cl=2&lm=-1&st=-1&pn=3&rn=1&di=50770474575&ln=1998&fr=ala1&fm=ala1&fmq=1332139454258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6&-1&di8911131606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Files%2F2007%2F8%2F30%2F2007082116041028878.jpg&fromURLhttp%3A%2F%2F%2Farticle%2F31896.html&W1024&H768&T8231&S80&TPjpg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师: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3、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写得这般奇丽?(对比、排比、比喻)4、教师设计一组举一反三的句子训练,投影出示句子:a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_。b教室里真安静啊,安静得_。5、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二)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师: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i?ct=201326592&cl=2&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308888716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9%F0%C1%D6%B5%C4%CF%F3%B1%C7%C9%BD&s=0/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308761415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9%F0%C1%D6%B5%C4%C2%E6%CD%D5%C9%BD&s=0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四、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课件演示)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词语。2、背诵第二自然段。教后反思: 桂林山水是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课文抓住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指导学生学习时,不仅要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即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整个教学中,我运用情境教学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作品描绘的意境之中。、读出音乐美、形象美。以一个游览者从容、轻松语气语速朗读,突出几处强调重音,如“却从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