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讲义.doc_第1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讲义.doc_第2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讲义.doc_第3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讲义.doc_第4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实验一 TTL各种门电路功能测试2*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6实验三 3/8译码器10实验四 四位二进制全加器14实验五 数据选择器实验16* 实验六 触发器实验19* 实验七 计数器实验22* 实验八 D/A转换实验28* 实验九 A/D转换实验31设计性实验34实验一 节日彩灯(设计性实验)34实验二 六人智力抢答(设计性实验)35附 录 芯片管脚及功能介绍36实验一 TTL各种门电路功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TTL各种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测试方法。2、熟悉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SAC-DS4数字逻辑实验箱 1个2. 数字万用表 1块3. 74LS20双四输入与非门 1片4. 74LS02四二输入或非门 1片5. 74LS51双2-3输入与或非门 1片6. 74LS86 四二输入异或门 1片7. 74LS00四二输入与非门 2片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用74LS20双四输入与非门进行实验,其引脚图见附录。(1) 按图1-1接线。图11(2) 按表1-1要求用开关改变输入端A、B、C、D的状态,借助指示灯和万用表,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1中。 表1-1输 入 输 出 FABCD电压(V)逻辑状态00000001001101111111 2、或非门逻辑功能测试用74LS02二输入四或非门进行实验,其引脚图见附录。(1) 按图1-2接线。 图1-2(2) 按表1-2的要求用开关改变输入量A、B的状态,借助指示灯和万用表观测各 相应输出端F的状态,并将测试结果填入表1-2中。 表1-2输 入输 出 F AB电压(V)逻辑状态00 01 10 11 3、与或非门逻辑功能测试用74LS51双23输入与或非门进行实验,其引脚图见附录。(1) 按 图1-3接线。 图1-3(2) 按表1-3要求用开关改变输入量A、B、C、D的状态,借助指示灯和万用表观测各对应输出端F的状态,并把测试结果记入表1-3中。 表1-3输 入输 出 F A B C D 电压(V) 逻辑状态 0 0 0 0 0 0 0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4、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用74LS86二输入四异或门进行实验,其引脚图见附录。(1) 按图1-4接线。 图1-4(2) 按表1-4要求用开关改变输入量A、B的状态,借助指示灯和万用表观测各对应输出端F的状态,并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4中。 表1-4输 入输 出 FAB电压(V)逻辑状态00 01 10 11 5、利用74LS00与非门实现“与电路”、“或电路”、“或非电路”、“异或电路” 要写出各种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和真值表,画出逻辑图并在实验仪上加以验证。四、实验要求1、将实验结果填入各相应表中。2、分析各门电路的逻辑功能。3、回答下面问题(1) 与非门一个输入端接连续脉冲,其余端是何状态时允许脉冲通过,是何状态时禁止脉冲通过?(2) 为什么异或门又称可控反相门? 4、独立完成实验,交出完整的报告。 *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 验证半加器、全加器、半减器、全减器、奇偶校验器、原码/反码转换器逻辑功能。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SAC-DS4数字逻辑实验箱 1个2. 万用表 1块3. 74LS00 四二输入与非门 3片4. 74LS86 四二输入异或门 1片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分析半加器的逻辑功能(1) 用两片74LS00(引脚见附录)按图41接线。74LS00芯片14脚接+5V,7脚接地。图41(2) 写出该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列真值表(1) 按表4-1的要求改变A、B输入,观测相应的S、C值并填入表4-1中。(2) 比较表4-1与理论分析列出的真值表,验证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表4-1 输 入输 出ABSC00011011 2、分析全加器的逻辑功能1)用三片74LS00按图4-2接好线。74LS00芯片14脚接 +5v,7脚接地.图4-22) 析该线路,写出Sn、Cn的逻辑表达式,列出其真值表。3) 表4-2利用开关改变An、Bn、Cn-1的输入状态,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Sn、Cn的值填入表4-2中。4) 表4-2的值与理论分析列出的真值表加以比较,验证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表4-2输 入输 出AnBnCn-1SnCn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3、分析半减器的逻辑功能(1) 用两片74LS00按图4-3接好线。74LS00芯片14脚接 +5v,7脚接地.图4-3(2)分析该线路,写出D、C的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3)按表4-3改变开关A、B状态,观测D、C的值并填入表4-3中。(4)将表4-3与理论分析列出的真值表进行比较,验证半减器的逻辑功能。 表4-3输 入 输 出ABDC000110114、分析全减器的逻辑功能(1)用一片74LS86和两片74LS00按图4-4接线。各片的14脚接 +5V,7脚接地。 图4-4(2) 分析该线路,写出Dn、Cn的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3) 按表4-4改变An、Bn、Cn-1的开关状态,借助万用表或指示灯观测输出Dn、Cn的状态并填入表4-4中。(4) 对比表4-4和理论分析列出的真值表,验证全减器的逻辑功能。 表4-4输 入输 出AnBnCn-1DnCn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5、分析四位奇偶校验器的逻辑功能1)用74LS86按图4-5接好线。74LS86芯片14脚接 +5v,7脚接地.图4-5 2)分析该线路,写出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3) 按表4-5改变A、B、C、D开关状态,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输出F状态,填入表4-5中。4) 对比表4-5与理论分析列出的真值表,验证奇偶校验器的逻辑功能。 表4-5 输 入输 出ABCDQ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6、分析四原码/反码转换器的逻辑功能(1) 用74LS86按图4-6接好线。74LS86芯片14脚接 +5v,7脚接地。图4-6 (2) 分析该线路,写出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3) 按表4-6利用开关改变M、K3、K2、K1、K0的输入状态,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 观测 Q3、Q2、Q1、Q0的状态,填入表4-6中。 (4) 对比分析理论值与实测值,验证该线路的功能。 表4-6输 入输 出M=0M=1K3K2K1K0Q3Q2Q1Q0Q3Q2Q1Q000000001001101111111实验三 3/8译码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规模集成电路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1、 学习译码器的灵活应用。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SAC-DS4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1个2. 万用表 1块3. 74LS138 3-8线译码器 2片4. 74LS40 双四输入与非门 1片三、实验内容与步骤74LS138管脚图见附录,其与非门组成逻辑图见图5-1。图5-1控制输入端S1=1,S2=S3=0,译码器工作,否则译码器禁止,所有输出端均为高电平。1、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1) 按图5-2接线。图5-22) 根据表5-1,利用开关设置S1、S2、S3、及A2、A1、A0的状态,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Q0-Q7的状态,记入表5-1中。 表5-1输 入输 出 S1S2S3A2A1A0Q0Q1Q2Q3Q4Q5Q6Q7011100000100001100010100011100100100101100110100111 2、 用两片74LS138组成4-16线译码器按图5-3接线,利用开关改变输入D0-D3的状态,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监测输出端,记入表5-2中,写出各输出端的逻辑函数。 图5-3表5-2输 入输 出D3D2D1D0Q0Q1Q2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Q14Q15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3、利用译码器组成全加器线路 用74LS138和74LS20按图5-4接线,74LS20芯片14脚接 +5v,7脚接地.利用开关改变输入Ai、Bi、Ci-1的状态,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输出Si、Ci的状态,记入表5-3中,写出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 图5-4 表5-3 输 入输 出S1AiBiCi-1SiCi0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四、实验要求:1、整理各步实验结果,列出相应实测真值表。2、总结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及灵活应用情况。2、 交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实验四 四位二进制全加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规模集成电路四位全加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逻辑功能。2、 学习全加器的应用。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SAC-DS4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1个2. 万用表 1块3. 74LS283 四位二进制全加器 1片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74LS283四位全加器它是由与或非门及反相器组成的采用串行进位形式的四位全加器,其引脚见附录。1)按图8-1接线。图8-1 2) 用开关按表8-1设置输入A1-A4、B1-B4、C0的状态,借助指示灯观测输出F1-F4、C4的状态,并记入表8-1中。 表8-1输 入输 出A4 A3 A2 A1B4 B3 B2 B1C0F4 F3 F2 F1C40 0 0 10 0 0 11 0 1 0 00 0 1 10 1 0 0 0 0 1 1 11 1 0 0 11 0 0 00 1 0 1 10 1 0 11 1 1 0 00 1 1 00 1 1 0 10 1 0 01 1 1 1 11 1 1 10 2、 用74LS283四位全加器实现BCD码到余3码的转换将每个BCD码加上0011,即可得到相应的余3码。故应按图8-2接线。图8-2利用开关输入BCD码,借助指示灯观测输出的余3码,填入表8-2中。 表8-2输入BCD 码输出余3码B4 B3 B2 B1 F4 F3 F2 F1 0 0 0 00 0 0 10 0 1 00 0 1 10 1 0 00 1 0 10 1 1 00 1 1 11 0 0 01 0 0 1四、 实验要求1、整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2、分析实验结果,写进报告中。实验五 数据选择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规模集成电路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2、 学习数据选择器的应用。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SAC-DS4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1个2. 万用表 1块3. 74LS153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 1片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74LS153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其引脚图见附录。两个选择器各有一个控制端(S1、S2),共用一组输入选择代码A0-A1,输出为原码,其内部逻辑图如图9-1所示。图9-11、 74LS153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功能测试1) 按图9-2接线。 图9-22) 利用开关按表9-1改变输入选择代码的状态及输入数据的状态,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输出Q的状态填入表9-1中。 表9-1输 入输 出SA1A0DQ1000D0001D1010D2011D32、 用74LS153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实现全加功能1) 全加器的真值表表9-2 全加器的真值表输 入输 出ABCn-1SC0000000110010100110110010101011100111111表中S为全加器的和,C为向高位进位。2) 用“74LS153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的8个置数端实现Cn-1,则全加器功能如下表:表9-3 “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构成全加器功能表输 入输 出ABC1C2SC000 1D00 2D000001 1D00 2D010011 1D10 2D110010 1D11 2D101101 1D2O 2D2 10100 1D21 2D201110 1D31 2D301111 1D31 2D311 3) 按图9-3接线。图9-34) 改变开关输入状态,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输出,验证全加器功能。5) 10脚接地,13脚接电源。改变开关输入状态,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输出,验证全加器功能。四、实验要求 1、分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 2、分析用数据选择器实现全加功能的机理。* 实验六 触发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D触发器和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触发方式。2、 熟悉现态和次态的概念及两种触发器的次态方程。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SAC-DS4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1个2、 万用表 1块3、 74LS74 双D触发器 1片4、 74LS112双J-K触发器 1片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74LS74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1)按图10-1接线。图10-12)直接置位(SD)端复位(RD)端功能测试。利用开关按表10-1改变、的逻辑状态(D,CP状态随意),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相应的、状态,结果记入表10-1中。表10-1输 入输 出CPDQ111100 任意状态3)与CP端功能测试从端输入单个脉冲,按表10-2改变开关状态。将测试结果记入表10-2中。 表10-2输 入输 出 n+1DCP原状态n=0原状态n=101111111112、74LS112 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1) 按图10-2接线。图10-2 2)直接置位()复位()功能测试 利用开关按表10-3改变 和的 状态,J、K、CP可以为任意状态,借用指示灯和万用表观察输出状态并将结果记入表10-3中。 表10-3输 入输 出CPJKQ10101111010100任意状态 3) 翻转功能测试。 图10-2中CP端加单脉冲,按表10-4利用开关改变各端状态,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输出端,状态记入表10-4。 表10-4输 入输 出 Qn+1JKCP原状态n=0原状态n=100110110011101101011011011110110四、实验要求1、整理实验数据填好表格.2、分析各触发器功能. 3、交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实验七 计数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 装调同步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2、掌握异步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输出波形。3、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的逻辑功能,使用方法及应用。4、了解译码和显示器件的使用。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SAC-DS4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1 个2、 示波器 1 台3、 万用表 1 块4、 74LS90 十进制计数器 1 片5、 74LS112 双J-K触发器 1 片6、 74LS74 双D触发器 2 片7、 74LS51 双2-3输入与或非门 2片8、 74LS11 三3输入与门 1 片9、 74LS04 六非门 1 片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D型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同步格雷码十进制加1计数器(1) 画状态转换图。 图15-1 状态图(2)列状态表。 表15-1原 状 态 新 状 态QAnQBnQCnQDnQAn+1QBn+1QCn+1QDn+1Cn+100000001000010011000110010000100110001100111001110101001010100001001100011001000010 0000001(2) 根据状态表填写卡诺图:图15-2(3) 利用卡诺图化简,写出状态方程:(4) 根据D触发器的次态方程Qn+1=D可推及四个触发器的D端输入方程为:(5)选芯片:74LS74*2(D触发器)、75LS51*2(双2-3输入与或非门)、74LS04(六非门)、74LS11(三3输入与门)。(6)画实验接线图如图15-3,各片的14脚接+5V,7脚接地。(7)输入单脉冲,按图15-1验证状态转换关系。图15-3 十进制加1计数器接线图2、用J-K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构成同步模5格雷码减1计数器。(1) 画状态转换图:图15-4 (2)列状态转换表: 表15-2原 状 态新 状 态QAnQBnQCnQAn+1QB n+1QC n+1C n+100010001000110011010001000100010001(3)用卡诺图化简,写状态方程,列三个J-K触发器输入方程,画原理接线图、选芯片、定实际接线图。(4)在实验箱上装调均由学生独立完成。3、异步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测试(1) 用2片74LS112和1片74LS11按图15-5接线 ,Rd、Sd接电平开关,CP接单脉冲,QDQCQBQA接电平显示,74LS112芯片16脚接+5V,8脚接地。 图15-5 (2) 利用Rd端清零,即使QA、QB、QC、QD为0000,然后由CP端输入10个计数脉冲,观察QD、QC、QB、QA的显示结果,记入表15-3中。 表15-3CP二进制数十进制数 QD QC QB QA001 111 211 311 411 511 611 711 811 911 1011 (2) 将CP端由单脉冲改接连续脉冲(1000Hz左右),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QD、QC、QB、QA各输出波形,注意其间的相位关系。2、 74LS90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功能测试 74LS90芯片是2-5-10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其逻辑图如图15-6所示。 图15-6 74LS90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 图15-6 中R0(1)R0(2)为置“”端,9(1)S9(2)为置“”端,它们分别通过与非门控制各触发器的预置端。由于两个与非门输出端不能直接相连,所以触发器B、C各有两个异步置“”端Rd1Rd2。从逻辑图可看出74LS90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它们各自可独立地作二进制计数器(触发器A)和五进制计数器(触发器B、C、D)使用。将QA与CP2相连接从CP1输入计数脉冲则成为8421码十进制计数器:将QD与CP1相连接,从CP2输入计数脉冲则成为5421码二进制计数器。(1) 将R0(1) R0(2)S9(1) S9(2)接电平输出, QDQCQBQA接电平显示,QA接CP2(12脚接1脚),CP1接单脉冲,按表12-4检查置“”(即QDQCQBQA=0000)和置“”(即QDQCQBQA=1001)功能。 表15-4输 入输 出R0(1)R0(2)S9(1)S9(2)QDQCQBQA11000000001110010000计数(2) 将QA与CP2相连,从CP1输入十个计数脉冲,观察QD、QC、QB、QA是否符合表15-5 表15-5 计数输 出00000100012001030011401005010160110701118100091001100000(3) 将QD与CP1相连(14脚与单脉冲断开后与11脚相连),CP2接单脉冲,将QA(12脚)调至电平显示的高位,CP2输入十个计数脉冲观察QA、QD、QC、QB变化是否符合表15-6。 表15-6计数输 出 00000100012001030011401005100061001710108101191100100000四、实验要求1. 完成要求独立设计装调部分。2. 记录必要的数据和波形。3. 分析并说明用电路图15-3来实现表15-1有何不同,若要两者一致,电路如何改进。4. 总结计数器的使用特点。5. 交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实验八 D/A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使用集成DAC0832器件实现八位数 模转换的方法。2、掌握测试八位数 模转换器、转换精度及线性度的方法。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SAC-DS4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一个2. 万用表 一块3. DAC0832 D/A转换器 1片4. 741 集成运放 1片5. 电位器 10K 100K 1只6. 电阻 子 100K 1只三、DAC0832芯片简介DAC0832是先进的CMOS/Si -Cr工艺制成的双列直插式八位数模转换器。片内有R2R梯形解码网络,用来对基准电流分流、完成数字输入、模拟量(电流)输出的变换。 1、DAC0832主要特性和技术指标 (1)只在满量程下调整其线性度。 (2)具有双缓冲、单缓冲或直通数据输入三种工作方式。 (3)输入数字为8位。 (4)逻辑电平输入与TTL兼容。 (5)基准电压VREF 工作范围+10V -10V。 (6)电流稳定时间1S。 (7)功耗20mw。 (8)电源电压范围+5-15V。 2、DAC0832引脚图及引脚功能说明图18-1 DAC0832引脚图 :片选(低电平有效)。和ILE信号共同对能否起作用进行控制。 ILE :允许输入锁存(高电平有效)。 :写信号1,用以把数字数据输入锁存于寄存器中。在有效时,必须和ILE同时有效。 :写信号2,用以将锁存于输入寄存器中的数字传递D/A寄存器中锁存有效同时必须有效。 :传递控制信号用来控制 。 D0 D7 :八位数字输入DI0 为最低位(LSB),DI7为最高位(MSB)。 I0VT1 :DAC电流输出1。当DAC寄存器中全为1时,输出电流最大;当DAC寄存器中全为0时,输出电流为0。 I0VT2 :DAC输出电流2。I0VT2为一常数与I0VT1 之差,即I0VT1 +I0VT2 =常数。 Rfb :反馈电阻在芯片内,作为外部运算放大器的分路反馈电阻。为DAC提供电压输出信号,并与R2R梯形电阻网络相匹配。VREF :基准电压输入。该电压是将外部标准电压和片内的RIR网络相连接。VREF 可选择在+10V -10V范围内。DAC在做四象限应用时,又是模拟电压输入端。 VCC :电源电压。它可以是+5V至+15V,最佳工作状态是用+15V。 AGND:模拟量电路的接地端,它始终与数字量地端相连。 DGND:数字量接地端。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一片0832和一片741插到实验箱的相应插座上。 2、按图18-2接线。图18-23、测试DAC0832的静态线性度。(1)将D0D7接到电平输出上。(2)使D0D7全为0,调节RP使VO=0。(3)使D0D7全为1,调节RA2使VO为满度(-5V)。(4)按照表18-1所给定的输入数字量(相对应的十进制)分别测出各对应的输出模拟电压值(V0)。 表18-1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实测 V0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实测 V0D7 D6 D5 D4 D3 D2 D1 D0D7 D6 D5 D4 D3 D2 D1 D02551102501002409023080220702106020050190401803017020160101505140213011200五、实验要求 1、在坐标纸上画出DAC0832的输入数字量和实测输出模拟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 2、将实测值与理论值加以比较计算出最大线性误差和精度,并确定其分辨率。 3、交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实验九 A/D转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1、熟悉使用集成ADC0809实现八位模-数转换方法,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理解。2、掌握测试模-数转换器静态线性度的方法,加深对其主要参数意义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 SAC-DS4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1个2. 示波器 1台3. 万用表 1块4. ADC0809 A/D转换器 1片5. 电位计 1K 1只6. 函数发生器 1台三、ADC0809芯片简介:ADC0809A/D转换器是采用逐次逼近的原理。内部结构图如图19-1所示。图19-1 ADC0809的内部结构图ADC0809由单一+5V电源供电,片内带有所存功能的8路模拟多路开关,可对8路05V的输入模拟电压信号分时进行转换,片内具有多路开关的地址译码器和锁存电路、高阻抗斩泼器、稳定的比较器,256R电阻T型网络和树状电子开关以及逐次逼近寄存器。通过适当的外接电路,ADC0809可对05V的双极性模拟信号进行转换。 2、ADC0809管脚功能图19-2 ADC0809管脚图。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引脚。REF(+)、REF(-):参考电压输入。D7D0:八位数字量输出端。D0为最低位(LSB),D7为最高位(MSB)。 CLK:时钟信号输入端。 GND:接地端。Vcc: 电源+5V。START:A/D转换启动信号输入端。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以上两个信号用于启动A/D转换)EOC: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引脚,开始转换时为低电平,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