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案例香河县第十二中学 田小冬.doc_第1页
班主任案例香河县第十二中学 田小冬.doc_第2页
班主任案例香河县第十二中学 田小冬.doc_第3页
班主任案例香河县第十二中学 田小冬.doc_第4页
班主任案例香河县第十二中学 田小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被爱融化的坚冰香河县第十二中学 田小冬十余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快乐的。在我工作期间,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天天快乐成长,变得有知识,讲礼貌,这就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在这些年中,我们每年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育症结,需要我们去化解,去解决,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接触得最多,许许多多烦琐的小事,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分析去处理,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力。在工作中,它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智慧,还不断磨练着我们的教育信念,让我们在教育之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使我们的人生也更加丰富多彩。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耐心、细致、认真,需要我们用春风化雨般的柔情和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孩子。同时班主任工作又是一个复杂、艰辛而又繁忙的工作,它需要真心地付出,才能收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作为班主任,后进生自然是班级管理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用心灵去观察孩子的世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了。好学生人人都爱,但要爱一些“坏”孩子却并非那么容易。理解和耐心,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桥梁,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他们成为朋友,才会让我们班主任工作进展得更顺利。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一、案例背景:张亮是我碰到最为“麻烦”的一个学生,在小学时就是一个被公认的刺头。别看他人个子不高,可打架,欺负同学可是一流的。初一上学期时,他上课从不认真听讲,还常做小动作、说话,缺乏自制力,也不听老师的劝告,严重影响课堂秩序。自习课纪律差,班干部出来提醒或制止时,反而与班干部吵架,口出脏话。下课胡乱打闹,与同学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引起公愤。作业基本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和他谈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甚至国家的法律法规,告诫他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几次谈话,他只在口头上答应,敷衍了事,行动上却毫无改进。一个学期下来只及格了两科。而张亮偏偏个性刚强,坚决不接受任何教育,与老师闹得很僵,关系很不好,他一直认为自己在老师眼里是个一无是处的学生,自己口里也老嘀咕:我是坏孩子,我是最差的。他的不思进取,给了我巨大打击,我的心都快凉了,也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想要放弃他,不再理他,这样我试了几天,发现他变得更加疯狂!如此下去他就要毁掉,不行,逃避不是办法,必须正视现实!是真正考验我的时候了,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二、案例过程:(一)家访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把我的邮箱地址给了他,让他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都可写一封信放到邮箱中发给我。一周后,我打开邮箱,张亮真的给我发来一封信:“老师,今天我跟我后妈打骂起来了,我还骂了我爸。因为我去了网吧,我后妈拿着棍子就打我,我实在受不了,我爸不管,他还是男人吗?怕老婆?老师,我知道我不对,但家里实在没意思。我想学习又学不好。我怎么办?真没意思”当我看到这封信时,对我触动很大,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他的两位年逾八十的爷爷、奶奶,通过其爷爷、奶奶的介绍,我大吃一惊:张亮很小父母离异,随父生活根本得不到父爱,后来其父再次成家,又生一子,继母对他不好,他一直同爷爷奶奶生活,管爸爸要生活费都很费劲。而母亲再嫁后,其丈夫不允许她与前夫家有任何联系,包括孩子。因此他的各方面都很差,又任性,易暴躁。教育要从根本上抓起,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我不能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二)表扬一天放学时,让张亮在教室等我,告诉他我有一封信给他母亲。我再三强调,不允许他擅自拆看,信是写给他妈妈的,我把信交给他,谎称自己去取信封让他稍等。张亮虽点头答应,但很不情愿。我便走出了教室,我在教室外暗暗地观察着,果然,发现这孩子谨慎地打开我的信读了起来,渐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稍后,我进教室将信封好交给了他。其实,孩子原本认为我写信是为了告状,却没想到老师在信中写了他的很多闪光点,并表扬了他,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之后的日子里,张亮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好转。(三)关怀正是深秋时节,雨后天气突凉。早自习,我与往常一样来到教室,张亮又和几个捣蛋鬼在谈天、说笑,这是司空见惯的。在教室里走了一圈,我无意中发现张亮还不知道最新的天气预报,只穿了件薄薄的T恤。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给他关怀的机会,但怎样利用呢?我飞快的思考着.我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工整地写下四个字:“天冷,加衣”,然后我看了一下张亮,他也在看我,四目相对,我满是关怀的眼神让他的脸有些微红。我随即放下粉笔,走出了教室。第二天早晨当我走进教室,让我惊奇的一幕发生了,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往里一看,张亮穿上了外套,正专心的朗读课文。那几个捣蛋鬼也不知怎么的,安静的坐在位置上看书。一时间,一股暖流在我身上流过。三、转化效果: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他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上课基本没有小动作,能够静下心来听讲,大部分作业也能按时上交,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过去只有一两科及格到四五门都能达到及格。与同学之间也能和睦相处了,各科任老师都夸奖他。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初二第一学期,我就利用一切机会让他展示自己,并不断的鼓励他表扬他。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获得成功,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我又安排班干部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通过老师与同学们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终于他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期中考试居然达到了全班前三十名,已经是一个中等生了,我也特别的开心,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当家长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很是惊喜。他自己都感觉惊讶: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到。这样学习的信心自然就倍增了。四、案例分析:(一)以爱释生仁慈博爱是弥漫在班级之池的水,滋润着每位学生的心灵。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班主任要有博爱之心,我们就要用这博爱之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灵。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业,还要关心他们情感上的需要,特别要关心学生内心的烦恼与快乐。哪怕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温和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都可能激发学生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激起情感的轩然大波。而爱又不是浅浅的付出,我们更应关注学生内心、了解情况、给予暗示、最后达到心心相通。对于张亮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主动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真情去感化他,用事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二)以友待生老师的帮助对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老师的力量有时胜过父母的力量。师生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中学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班主任老师应随时告诫自己公正、无私地热爱全体学生,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就是一个小流氓的坯子!”“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你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及格,太阳就从西边出来!”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因此,我与张亮从交朋友做起,和他一起打羽毛球,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因生施教 教无定法,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但在教书育人中,面对具体的问题时,我们又大多采取简单直接甚至有点粗暴的方式,结果往往使教师劳力伤神,力不从心。学生对这种教育方式也早已产生了很强的免疫力,效果似乎微乎其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