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内部区分到外部检索试论语言信息在日本书纪研究中的可能性及其课题 王 小 林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一 前言日本书纪又称日本纪, 是日本第一部钦定正史。于养老四年(公元七二年)编篡而成。全书共卅卷, 主要记录了从神代至推古朝(公元七世纪)的历史。据续日本纪元正纪记载: 养老四年五月癸酉, 先是, 一品舍人亲王奉勅修日本纪, 至是功成奏上, 纪三十卷, 系图一卷。然而, 单凭这几句简单的记录, 是无法判断日本书纪的成书过程及其背景的。当时的日本没有文字, 此书全文用汉文写成。日本书纪具体由何人执笔完成, 以及如何解读原文等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二日本书纪文献学研究的展开 日本书纪在平安时代已备受皇室重视, 在宫廷中设有由神道家主持的日本书纪讲义。现存的日本纪私记就是成于此时的文献。然而, 这些宫廷讲义尚不具备实证研究的性质, 只是神道家阐述自家的宗教观的表白。然而, 日本书纪却也在此时被各神道家奉为神典, 各种解读版本均保存完好。 江户日本国学的发展对日本书纪的文献学研究有很大影响。江户国学的主导思想, 就是试图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来发现未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部分, 即所谓原日本文化。与万叶集和古事记相比, 日本书纪的读解难度对日本学者来讲也许显得较大。因为它是以中国史书为模范撰写的, 除了部分用假名纪录的歌谣和人名, 地名之外, 大部分的文体都采用比较规范的汉文,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 江户国学家对日本书纪的评价远低于其它古代文献。 但是, 日本书纪同时又激起了一部分国学家对其进行考证的兴趣。他们认为, 既然此书由汉文写成, 如果可以搞清这些汉文的来源, 就有可能区分其中的“古意”与“汉意”的区别, 为国学理论提供新的资源。从这个立场出发, 国学家谷川士清完成了一部长达卅五卷的考证著作日本书纪通证。此书内容正如藤原实连在和刻本序文中所言:征诸古言, 据本邦古书及六经史子百家, 刊妖妄疑滞之说, 表章其事实。 日本书纪通证第一次运用出典论的方法对日本书纪全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考察。 然而, 文献引用源的不精确性是日本书纪通证的缺憾。据后人考证, 其中相当多的用语注释只是援引了康熙字典的词条, 并未求证于原典。所以部分训诂尚欠准确。 一七八五年由河村秀根, 河村益根父子撰写的卅卷本书纪集解, 在引用文献的数量及训诂的准确性上都超出了日本书纪通证。二书最大的区别还在于编篡态度的不同。身为神道家的谷川士清, 始终持透过汉文寻“古意”的态度, 所以对文献的处理并不恰当。河村父子完全是受了干嘉朴学的影响, 在出典考据上极为审慎。 上述通证与集解在词语出典论方面的贡献, 不仅扩大了日本书纪的探讨范围, 还将研究水准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神道学派所垄断的日本书纪研究, 从而得到了多重角度探讨的可能性。不过, 通证与集解虽然在相当程度上理清了日本书纪的文献背景, 但由于时代的局限, 其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和系列性。对于日本书纪整体上的文字特征及形成背景的探讨, 就一直等到了廿世纪“区分论”的产生以后。三 “区分论”的形成和展开 汉学家冈田正之, 于一九二九年写成近江奈良朝之汉文学一书。此书第一次对日本书纪各卷的特征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他发现, 在日本书纪当中, 各卷之间在记载方式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对此他论道: 书纪之撰者, 因其执笔先后不同而引用文献各异之例非止其一也。神代纪中有一书, 一曰。然雄略纪以后, 却书以旧本, 一本, 别本, 或本。无一书, 一曰之例。仅钦明纪注中可见一书, 推古纪注中可见一云, 此二例也。此等事例, 乃前后撰者不同之明证。也就是说, 从这些记载方式来看, 日本书纪很可能是由多个人撰写而成的。 冈田的推论为日本书纪的文献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受他的影响和启发, 许多学者树立了新的研究目标。将文本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区分并近一步研究其形成的背景. 他们分别从一 用词。二假名字数。三分注数目。四语法结构。五出典与素材。六整体论等方面着手探讨。其主要成果如下: 冈田正之 近江奈良朝之汉文学 一九二九年 和田英松 有关日本书纪的考察 一九三年 福田良辅 论日本书纪中的“之”字 一九三四年 永田吉太郎 日本纪歌谣之假名 一九三五年 和田英松 本朝书籍目录考证 一九三六年 原田敏明 有关日本书纪编篡的一项考察 一九三七年 鸿巣隼雄 关于日本书纪的编篡特自使用语句观之 一九三九年 菊泽季生 论日本书纪中所见假名之用法 一九四年 太田善麿 有关日本书纪分注的考察 一九四七年 小岛宪之 书纪与渡来书 一九四七年 津田左右吉 日本古典之研究 一九五年西宫一民 论神代纪之成立 一九五一年 藤井信男 有关日本书纪各卷成立的一项考察 一九五二年 小岛宪之 书纪的写作素材论之结论 一九五二年 山田英雄 日本书纪各卷的成立与助字法 一九五四年 太田善麿 古代日本文学思潮论日本书纪的考察 一九六二年 中村启信 日本书纪的本注 一九六三年 木下礼仁 日本书纪素材论的一个尝试 一九六六年 横田健一 日本书纪系谱记载的各种形式 一九六六年 西宫一民 日本上代之文章与表记 一九七年在这些研究中, 冈田、原田、鸿巣、藤井以及津田等将着眼点放在措词特点上。他们选择一定的词语和句型, 分别调查这些词语, 句型在各卷中的使用情况, 并对其整理,比较和分析, 区分各卷之间的特征, 从而推论各卷的形成背景。永田与菊泽整理和分析了各卷中的万叶假名, 他们根据每个假名在各卷中的分布情况, 各个考察其撰写背景。太田与中村统计了各卷中的分注与训注的数量, 在比较中推论各卷的撰写情况。另外, 福田与西宫利用语法分析的方法, 探讨了各卷中的某些助词, 虚词及中止法。 小岛宪之继承了江户考证学风, 并汲取了各学派的长处。小岛精于小学并擅长考证, 他在日本书纪通证与书纪集解的基础上重新对各卷的出典进行了考察, 并有了近一步的发现. 他指出日本书纪根据卷的不同所依据的文献数量亦不同,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依赖类书的可能性(注)。其中艺文类聚就是重要发现之一。 以上的研究成果, 揭示了日本书纪各卷在结构, 用词, 语法等方面的种种不同和特征。由此, 人们可以推测, 日本书纪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这样, 也就自然地引出了日本书纪的作者究竟是谁及其文化背景究竟如何等问题。四 “区分论”与音韵学 日本书纪的文献学研究到了廿世纪八十年代又有了新的突破. 汉学家森博达, 在上述“区分论”研究的基础上, 从音韵学的角度对日本书纪的形成背景进行了细致而又系统的分析, 并提出了“中国原音依据说”的理论。 在日本书纪各卷中, 都有用万叶假名记载的古代歌谣. 但学界对这些万叶假名音价的判断, 并不积极. 有一个主要原因, 是语言学家有坂秀世(1908-1952)曾经提出过的“万叶假名倭音依据说”的理论. 这个理论否定万叶假名的音韵价值。他认为, 虽然万叶假名的汉字包含有中国和朝鲜的古音, 但作为研究资料, 其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 日本书纪万叶假名汉字在音系上存在极不规则的, 如牙音与喉音, 全清音与次清音的混用现象。所以, 很难通过音系来推断这些万叶假名与中国古代音韵的关系, 只能认为其主要依据的是当时的倭音。 然而, 森博达重新调查了日本书纪的万叶假名并发现, 有坂秀世所指出的音系混用现象在卷十四十九, 卷二四二七中并不存在。如图所示(注), 上述各卷中的万叶假名只运用了牙音(k-)系统的字, 无一例与喉音(h-)系统混用。 森博达由此将日本书纪的万叶假名分为“群”和“群”, 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即“群”的各卷是由日本人撰写的, 而“群因其音系比较规范, 所以很可能是由中国人执笔的。经过二十多年的论证, 森博达终于做了最后的推论; 即卷十四十九的作者是汉人续守言, 卷二四二七的作者是汉人萨弘恪。他们都是七世纪中叶作为“音博士”来到日本的. 森博达结合“区分论”的研究成果对万叶假名音韵的研究, 使日本书纪的形成背景愈见清晰。 但是, “区分论”所提出的日本书纪在撰写背景上的复杂性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不规则的音系以及复杂的成书背景, 意味着日本书纪在训诂上难以依靠传统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有必要从新的角度, 利用新的方法来进行探讨。五 “外部检索”的可能性以“肝稚”为例 众所周知, 汉语的词类是古今有别, 因时代而变化的。正像声韵也有古今之音, 文字有古今之行, 词义有古今之变一样。而在日本书纪的训诂上, 不仅存在词义多样性的问题, 另外还有存在“倭习”的问题。所谓“倭习”, 就是指日本人在用中文写作时所犯的语法和措词错误。津田左右吉, 榎本福寿, 濑间正之等人通过对文体, 语法的详细分析, 已经大体勾勒出了“倭习”在日本书纪各卷中的分布状况。然而, 由于这些研究均集中在对于句法结构的分析上, 所以, 日本书纪在词义的训诂上, 仍然存在许多有待继续解决的问题。这里试举一例。在围绕谁来继承皇位的一场宫廷斗争中,日本书纪舒明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卧病的天皇召见皇子大兄, 嘱咐其在群臣的争议中一定要: 汝肝稚, 而勿諠言。必宜从群臣言。 汝虽肝稚, 慎以言。 文中所用“肝稚”一词究竟如何训诂是一个问题。对“肝稚”, 通证和集解均未做任何解释, 似乎其义不辩自明。岩波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以及小学馆的日本文学全集的批注, 认为“肝稚”是“古代日语”, 将词义释为“不成熟”。这种解释是承袭了江户小学家狩谷掖斋笺注倭名类聚抄的观点。笺注倭名类聚抄在形体类脏腑部里对“肝”的解释如下: 白虎通云肝, 音干, 歧毛。本居氏曰、古总称脏腑为歧毛、今俗呼肝胆皆为歧毛。 古名之遗者也。五脏六腑各有和名、非古、至鸟兽脏腑、今犹称歧毛。按钦明纪、 刳肝斮趾、不厌其快、曝骨焚尸、不谓其酷。谓脏腑为肝、盖古训藏府为歧毛、故以后世训歧毛之肝字填之也。推古纪、汝肝稚之、以肝为心。又古歌以肝为心之枕词。今俗谓焦心为歧毛以留、谓大胆为歧毛不登之、谓丧胆力云歧毛都夫须、皆可证本居之说也。在这里, 狩谷将“肝”划为脏腑器官, 然后引用江户国学家本居的解释, 将“肝”与古代文献中所见的“歧毛”一词联系起来, 认为“肝”即“歧毛”训字, 在古日语中与“心”同义。 然而, 如学者所指, 本居对日本古代文献的训诂多采用以新补旧的手法, 往往理念在先, 论据在后(注)。这种做法也正表达了本居在“汉意”中力求“古意”的国学思想。 那么, “肝稚”的训诂是否存在舍“汉意”求“古意”的问题呢?对此有必要考察。首先, 在与日本书纪的同时代文献当中, “肝”的用例有以下几项: 古事记1例美母吕能曾能多迦纪那流意富韦古贺波良意富韦古贺波良迩阿流岐毛牟加布许许吕袁陀迩迦阿比淤母波受阿良牟 下卷万叶集2例村肝乃 心乎痛见 奴要子鸟 卜叹居者 珠手次 卷一 5吾完者 御奈麻须波夜志 吾伎毛母 御奈麻须波夜志 卷十六 3885日本书纪1例(除前引内容) 夏六月、诏曰、新罗西羌小丑。逆天无状。违我恩义、破我官家。毒害我黎民、诛残我郡县。我气长足姫尊、灵圣聪明、周行天下。劬劳群庶、飨育万民。哀新罗所穷见归、全新罗王将戮之者、授新罗要害之地、崇新罗非次之荣。我气长足姫尊、于新罗何薄。我百姓、于新罗何怨。而新罗、长戟强弩、凌蹙任那、巨牙钩爪、残虐含灵。刳肝斮趾、不厌其快。曝骨焚尸、不谓其酷。此外, 在外来文献和平安时代的文献中, 还可以找到一些和训的例子。 华严经音义私记2例 心肾肝脯, 肝训歧毛 肠肾肝脯, 肝,训歧毛日本灵异记上一话兴福寺本 1例 肺脯 肺脯上训支毛侍者矣游仙窟1例 心肝恰欲摧心肝, 上述古日文中“肝”歧毛在字义上可归纳为两种, 一是指脏器, 二是指内心。从用例上可以看出, 古日语“歧毛”, 多是对汉语“肝”的和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在以“歧毛”书写的文本中, 其字义多指脏器. 因而, 日本书纪中的“肝稚”一词究竟应该纯粹作为古日语来理解, 还是需要与古汉语中的“肝”联系起来, 重新训释. 我认为这里有必要考察“肝”在古代中国文献中的使用方法。 据笔者调查, 日本书纪通证与书纪集解, 二书对钦明纪用语出典的调查结果非常接近, 都认为多出自战国秦汉的文献。试列举文献名及出现次数如下: 日本书纪通证 论语2, 左传2, 易经1, 晏子春秋1, 史记3, 汉书1, 后汉书1, 三国志1, 唐录1, 三秦记1, 唐书1, 广韵1, 杜诗1, 佛说无量寿经1. 书纪集解 尚书1, 诗经1, 尔雅1, 论语2, 左传6, 韩非子1, 管子1, 孔子家语1, 史记14, 文选3, 汉书12, 后汉书7, 三国志9, 隋书2, 旧唐书1, 韩愈与李翱书1, 说郛2. 为了了解“肝”在上述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笔者选择了几个被认为与日本书纪关系较深的中文文献进行了检索。其结果如下: 十三经32例均集中于仪礼,礼记二部文献.除礼记大学中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一例指内心外, 其余皆指祭祀中的脏器。 史记16例 ( 孝武本纪 ) 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 ( 伯夷列传 ) 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 ( 鲁仲连邹阳列传 ) 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 堕肝胆 ( 淮阴侯列传 ) 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 ( 刘敬叔孙通列传 ) 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 ( 扁鹊仓公列传 ) 臣意切其脉,得肝气. 气浊而静 其病主在于肝 是坏肝刚绝深肝一络连属结绝乳下阳明肝与心相去五分故曰月不下。肝脉弦我之王家食马肝,食饱甚 ( 司马相如列传 ) 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 儒林列传 ) 食肉不食马肝汉书14例 ( 郦陆朱刘叔孙传 ) 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 ( 蒯伍江息夫传 ) 使人肝脑涂地 堕肝胆 心结愲兮伤肝( 贾邹枚路传 ) 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堕肝胆,施德厚 披肝胆,决大计( 李广苏建传 )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司马相如传 ) 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 儒林传 ) 食肉毋食马肝 ( 郦陆朱刘叔孙传 ) 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 蒯伍江息夫传 ) 使人肝脑涂地 堕肝胆 心结愲兮伤肝另外, 基于小岛宪之所强调的日本书纪与艺文类聚的关系, 笔者对该文献也利用电子文本做了调查. 结果如下;艺文类聚28例( 言语 ) 楚宋玉小言赋:切虮肝( 讴谣 ) 赵书曰:爱养将士同心肝( 忠 ) 韩诗外传曰:狄人杀卫懿公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使还哭毕呼天因自出其肝内懿公之肝( 孝 ) 晋孙绰表哀诗:酷矣痛深剖髓摧肝 ( 游览 ) 魏文帝在孟津诗:乐极哀情来憀恨摧肝心( 报恩 ) 吕氏春秋曰:得白之肝则止不得则死说苑曰,常愿肝脑涂地( 盟 ) 陈沈炯为陈武帝与王僧辩盟文曰:刳肝斮趾不厌其快( 哀伤 ) 魏王粲七哀诗曰:喟然伤心肝. 晋潘岳关中诗曰哀此黎元无罪无辜肝脑涂地白骨交衢又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曰寝席伏枕摧心剖肝 ( 隐逸下 ) 魏阮籍达庄论曰:自其异者视之则肝胆楚越矣 ( 祭祀 ) 礼记曰:祭先肝 ( 刑法 ) 宋傅亮为刘毅军败自解表曰:兵缠紫极圣朝肝胆( 史传 ) 梁沈约王僧达颜峻传论曰:身危虑切擢胆抽肝( 七 ) 晋陆机七征曰:宰潜肝乎豢龙( 檄 )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文曰:肝脑涂中原( 室 ) 晋庾阐狭室赋曰:不极欲以析龙肝 ( 园 ) 周庾信小园赋曰:关山则风月凄怆陇水则肝肠断绝( 酒 ) 东方朔别传曰:武帝幸甘泉长平阪道中有虫赤如肝( 灶 ) 杂五行书曰:猪肝泥灶( 豆 ) 东观汉记曰:涕泣发于肝胆( 李 ) 广志曰:有青李马肝李赤李房陵李( 瓜 ) 洞冥记曰:有龙肝瓜长一尺( 玄鹄 ) 周庾信鹤赞曰:相顾哀鸣肝心断绝( 豕 ) 东观汉记曰:问诸子何饭食对曰但食猪肝 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 “肝”在上述几种文献的使用方法, 大致也可分为三种: 一种表示身体的脏器, 一种表示“内心”, 还有一种表示“胆量”。从“肝”的这些字义再来看“肝稚”, 可以发现“肝”不仅可看作是古日语“歧毛”的训汉字, 字义上也有可能受到了古汉语的影响, 也注入了“胆量”的涵义。例如, 我們參看類聚名義抄的內容, 此書以肺, 肝, 膽, 的形式, 將“肝”與“膽”“肺”統訓為“歧毛”, 顯示和訓在與古漢語的交流中逐漸向抽象與理念性發展的一面。为了证明这一点, 笔者还调查了“肝”在日本各种文献中的用法。 ( 宇治拾遺物語 )肝太 ( 竹取物語 )肝消( 十訓抄 ) 肝潰 ( 太平記 )肝冷 ( 詞葉新雅 )肝取 ( 平家物語 )肝魂失 ( 源平盛衰記 )肝魂太 ( 徒然草 )肝( 徒然草 ) 肝心失( 愚管抄)肝魂無( 浮世草子色道太鼓 )肝毛生( 浄瑠璃日本武尊吾妻鑑 )肝張 ( 雨月物語 )肝飛 ( 俚言集覧 )肝芋上列有关“肝”的俗语, 谚言语, 其词义均可解释为“胆量”。除此之外, 日文中還有“肝大” “肝小”等極為通俗的說法, 並一直延續到現在。因此, 这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锌尘综合利用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施工方案
- 房屋建筑安全防护措施方案
- 房屋建筑土建施工方案
- 悬浮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方案
- 畜禽养殖场建设方案
- 河道流域灌溉排涝系统综合治理方案
- 具身机器人平台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输电线路防汛应急预案方案
- 安全咨询日宣传方案
- 4.1.2+无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年秋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清华大学介绍》课件
- 华为项目管理10大模板Excel版可直接套用-非常实用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单元(表格式)
- HPLC高效液相色谱解读课件
- 移动通信5G关键技术分析课件
- 理想与前途教育主题班会
- 无人机操作与使用教案
- 自悯量表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