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doc_第1页
浅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doc_第2页
浅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高家店小学 林云平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主观感受。个人认为,幸福其实只在“一念之间”。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自从当了“万人之上”的朕之后,尽管尝尽了人世间的山珍海味,却再也没有品尝到昔日那般“喷喷香”的芋了。可见,幸福感并非是与物质生活的提高成正比的。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哪里去了?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相对应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也普遍存在。几年前,北京师范大学在杭州市上城区进行课题研究,内容涉及教师在校园中的“幸福度”。作为老牌名校的杭州市上城区胜利小学自然是重点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向全校教师发放了问卷,调查包括教师的工作焦虑程度、自我认同、对学校的认同等方面内容,由这些指标最后综合评价出教师的幸福度。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大家原本都以为“名校教师的幸福度不说在区域里排前列,但至少是中等以上”,但让所有人震惊的是他们竟然排到了全区靠后的位置。调查显示,“职业焦虑”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幸福度,那么教师的职业焦虑究竟从何而来?该校校长张浩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老师们的焦虑主要来源于两点:一个是作为名校教师的较大社会压力;另一个便是自我发展的高要求与现实的冲突。名校教师尚且如此,一般普通学校教师就甭说了。我也曾在网上看过一些调查。从结果看,教师的经济待遇、工作压力、社会地位等是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降低的主要因素。 据调查,由于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而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专业,由于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由于社会的变迁,受社会上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师生的感情日渐淡薄,学生的问题日益严重,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问题。而学校过多的形式主义,过多的考试压力,变大的工作量也增添了教师工作的负荷量。另外,在学校中教师缺乏自主性,职称评定的论资排辈等不良现象使整个学校气氛更趋向于非人性化,教师感到职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此外,由于教师的待遇和薪水相对较少、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工作环境单一、工作强度过高、角色要求过多等原因,造成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满意程度降低,教师的职业厌倦心理比较普遍。事实表明,教育质量的要求水涨船高与教师的工作成就感降低的矛盾,学校管理的规范和理性的增强与教师自主发展人文意识增强的矛盾,教师社会地位不高与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增加的矛盾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主观内心体验,左右着或淡化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当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以及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一些意志不坚定、事业心与责任感不强的老师,经不起诱惑,耐不住清贫,产生了不满、失衡的心理,逐渐变得浮躁起来。因此,他们丝毫感受不到教书育人的神圣与快乐。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的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欢乐和幸福。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试问,当教师丧失幸福感时,他能教导学生去感受幸福吗?那么,该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 幸福是体现自身创造力和价值感得到实现,人生价值得到肯定后产生的感觉。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总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但其实什么是幸福,永远没有一个划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一个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另一个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够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他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来抗拒“职业倦怠”和“审美疲劳”,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呢?“社会压力不太好调整,但个人期待却可以调节。”读过让学校成为幸福人生的起点一文,杭州市上城区胜利小学“用一种积极、正面的思维方式来催化幸福感”的探索与实践,给予我们许多启示。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推广和借鉴。一是“特色工作”让教师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中产生成功感。何为“特色工作”?其实很简单,用张浩强校长的话说,也就是“换个角度想想,你的日常工作中难道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你针对某个问题怎样去思考的、怎样做的?又获得了什么成效?不用把它们写成长篇大论,只要用小案例的形式描述出来,说清楚就可以了。这不就是特色工作吗?” 就是这样的“特色工作”,打破了老师们的惯性思维,激发了创新意识,智慧奔涌而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成就感反过来又“加固”了积极的思维方式。原来特色工作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只要换一换思路也能做到,何不也鼓励鼓励老师们都来思考,都来尝试一些这样的“特色工作”?“学校要创特色”,这个口号喊得倒响,也喊了好多年了。可是教育体制不跟进,管理模式不匹配,老师们仍旧在陈旧的管理教条的禁锢中,只能按部就班、周而复始地从事着机械性的工作,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冒天下之大不韪。教师没有自主权,哪有创新意识?工作不创新,从何谈特色?只有付出,难见收获,只有厌倦,哪来的成就感?再说教师不思不做点“特色工作”,学校又岂能出特色?所有这些,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二是流行发放“幸福卡”,让教师从学生身上获得愉悦感。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教育对象,有的老师能从学生身上获得愉悦感,而有的老师获得的却是苦恼呢?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与学生交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内心生活时刻给我们带来满意和不满意、高兴和苦恼、忧愁和欢乐、疑惑和诧异、宽慰和愤怒。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 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那么,如何才能从孩子身上获得愉悦感呢?方法很简单: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学生;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往。 胜利小学的校园内,扣分或粗暴惩罚的方式销声匿迹。不知从何时开始,流行发放“幸福卡”。“例如行为习惯规范,老师只需告诉孩子这张幸福卡对他多么重要,当你对老师、同学有礼貌,当你饭前饭后都洗手时,你的幸福卡就会和你一起成长。” 用积极、正面的方式去思考教育,“老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再想想我们惯用的教育方式:班级量化扣分、违纪学生亮相、大会小会训话、大事小事传家长、强制管束、粗暴斥责试问,我们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心情愉悦吗?结束了这样的过程之后,心情愉悦吗?孩子们满脸沮丧接受这样的教育,心情愉悦吗?他们会感受到学校是人生幸福的起点吗?我们本来就够烦恼了,可还要再自寻烦恼,给更多的人制造烦恼,何苦啊!我们是不是也该改变一下教育方式呢?三是领导赏识、肯定教师,让教师从领导身上获得信任感。 领导的赏识和肯定是教师幸福感的另一个源泉。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他人那里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其内心深处都有被重视、被肯定、被尊敬的渴望。当这种渴望得到实现时,人的许多潜能和真、善、美的情感便会被奇迹般地激发出来。 我很佩服胜利小学领导层的远见卓识。每一个管理理念的确立,每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每一项管理措施的实践,都体现出以人为本。鼓励教师申报“特色工作模式”,赏识每一个教师的“特色工作”;培养“分享、合作、创造”的团队价值共识,肯定每一个成员在集体中的地位;形式活泼、内容充实的培训活动,让每一个胜利人“每一次都像经历一次头脑风暴,一场心灵的洗礼”;在增强课堂“可控感”上做文章,开展教改科研,促进教师的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