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古代文化常识.doc_第1页
高考必备古代文化常识.doc_第2页
高考必备古代文化常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必备古代文化常识作者:薛吉辰古代文化常识的范围相当广泛,天文地理、科举官职、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等都包含其中。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对解释字句和理解内容很有帮助。现就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古文化常识,作简要说明并归纳整理。 姓名称谓 1.谦称:主要用家、舍、愚、贱、敝、鄙、小等自谦,如“老臣贱息舒祺”(触龙说赵太后)。帝王自称朕、孤、寡人,臣子称臣、仆、下官,女子称妾,如“是寡人之过也”“臣之壮也”(烛之武退秦师)。 2.敬称:主要有称对方的字、号、斋名、谥号、庙号,如“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称对方的官名、爵名,如“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用令、尊、贤、贵、高、玉、大等敬辞表尊敬,如“恐太后之玉体有所隙”(触龙说赵太后)。其他朋友尊长称公、卿、君、大人、夫子、足下、子、媪、执事等,如“今急而求子”(烛之武退秦师),“夫子哂之”(侍坐)。 3.贱称:主要有竖子、小子、黔首等,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小子无所谓”(孔雀东南飞),“以愚黔首”(过秦论)。 4.特称:“从”表叔伯关系,“先”表已逝的尊长。如“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官职科举 1.官职:表授职的有拜、除、授、补,表升职的有迁、擢、升、陟,表降职的有黜、谪、贬、罢、左迁,表调动的调、徙、改、转、放、出、移,表到任的有就任、下车、视事,表主政的有知、用事,表离任的有乞骸骨、致仕等。如“拜臣郎中”“过蒙拔擢”(陈情表)、“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予出官二年”(琵琶行)、“赵太后新用事”(触龙说赵太后)。 2.科举:表征辟荐举制的词有征、举、辟、召、察、荐等,如“察臣孝廉”(陈情表)。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者分别称生员(俗称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如“举臣秀才”(陈情表)。其他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称“童子”“童生”,如“操童子业”(促织),落榜称下第,如“应举下第”(柳毅传)。 3.学校:古代学校有地方学校“庠”“序”,如“谨庠序之教”(齐桓晋文之事);有最高学府“雍”“太学”(也称“国子监”),如“援例入于北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学校的教育人员有司业、博士等,如“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四书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地理方位 1.地区行政:如“中国”指中原地区,“江表”“江东”“江左”指长江以南地区,“关中”“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九州”“八荒”“四海”泛指中国,“郡”“路”“县”表行政区划。如“莅中国而抚四夷”(齐桓晋文之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烽火扬州路”(京口北固亭怀古)。 2.山川关隘:如“江河”专指长江黄河,“山东”指崤山以东,“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3.方位: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淮左名都”(扬州慢)。天地四方称“六合”,如“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宗法礼俗 1.宗法 (1)庙堂:太庙指天子的祖庙,如“入于太庙,还矢先王”(伶官传序)。历代帝王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后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在庙堂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如“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2)排行: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如“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祭十二郎文)。 (3)伦常: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礼俗 (1)冠礼:古代男子在20岁时,把头发结起来,举行加冠仪式,叫“结发”“弱冠”“加冠”,表示成年,如“结发同枕席”(孔雀东南飞),“冠者五六人”(侍坐)。 (2)婚礼:女子出嫁叫适、归、于归,女子回娘家省亲叫“归宁”,如“吾妻来归”“吾妻归宁”(项脊轩志)。 (3)丧礼:丧礼中穿一周年孝服的人称“期”,穿九个月或五个月孝服的人称“功”,一般指关系较近的亲属,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4)宾礼:九宾,古代外交中最隆重的礼仪,由九名宾相接引宾客上殿。如“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见面礼称“质(贽)”,如“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5)尊卑:车座上以左为尊,如“公子从车骑,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朝堂和官位上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如“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次之南向,次之北向,次之西向,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历法天文 1.纪年:有干支纪年法,如“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帝王年号纪年法,如“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王公年次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蔺相如列传)。 2.纪日:有干支纪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特定称谓纪日法,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月末叫晦,如“七月既望”(赤壁赋)、“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3.纪时:有十二时段纪时,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如“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十二地支纪时,即子、丑、寅、卯、辰、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