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惠泽康巴儿女 情暖雪域高原.doc_第1页
案例 惠泽康巴儿女 情暖雪域高原.doc_第2页
案例 惠泽康巴儿女 情暖雪域高原.doc_第3页
案例 惠泽康巴儿女 情暖雪域高原.doc_第4页
案例 惠泽康巴儿女 情暖雪域高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泽阿坝儿女 情暖雪域高原四川省渠县职业中专学校“9+3”工作案例四川省渠县职业中专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单位,达州市校风示范学校。我校自2009年9月接受四川省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工作任务以来,如何对“9+3”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使他们留得住,学得进,就得业,这是摆在全体渠县职专人面前的一个复杂课题。为此,我校上下通力合作,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做如下汇报,诚望指正。一、现状:生源复杂,任务艰巨由于地处偏僻,我校录取的“9+3”同学整体素质较低,个体差异极大。本期,我校2012级“9+3”新生93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75人;藏族74人,羌族20人,汉族9人,回族2人;分读学前教育、计算机两个专业;2011级“9+3”学生36人,男生2人,女生34人,都就读学前教育专业。他们来自阿坝州十余个县,最大年龄24岁,最小年龄14岁,他们的社会阅历差异大,直接从学校毕业就接受”9+3”免费教育的学生只占三分之二,其余均已辍学在家或在外务工;他们的纪律意识较差,大多数男生吃烟、酗酒,没有时间观念,没有纪律意识;他们的心态相差极大,有的学生把这次到内地接受免费中职教育当作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对这次机会也很珍惜,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抱着混的态度,渴望摆脱纪律的约束与限制。再加之,这些孩子的父母与内地老师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和学校缺乏配合,更谈不上齐抓共管,这就使得学校在对“9+3”学生管理方面处于被动和尴尬的困境中。面对与从前有着天壤之别的教育对象,我们该如何采取措施来顺利圆满完成“9+3”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任务呢?二、探索:融情入理,宽严适度面对这一特殊的教育群体,我校在广泛而细致的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束、婉劝、优待”的管理原则,并围绕这六字诀建章立制,采取了一系列融情入理、宽严适度的举措,帮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树立了纪律观念和学习意识。(一)、三方帮扶慰藉学子心灵 “9+3”学生不远千里,走出雪山、草原奔赴内地中职学校学习,他们中有不少人是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亲人,身处异地的孤独与不适,想家与思亲,我们感同身受。针对“9+3”学生的特殊情况,我校在全省率先实施了“1+1+1”帮扶计划:一名优秀的教职工认领一名“9+3”学生,充当他们的汉爸汉妈,给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孩子以心灵上的慰藉;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引导一名“9+3”学生,使之尽快熟悉学校规章制度,参与各种校园活动;一名学业精良的同专业同学支援一名“9+3”学生,帮助他们学习汉语,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三方帮扶, “9+3” 学生迅速适应了内地学习生活。(二)、三化育人夯实成才基础1、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我校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爱国爱民爱社会爱校爱班爱专业教育。组织“9+3”学生到邓小平同志故居、大竹五峰山森林公园、渠县賨人谷等地参观游览,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心理教育常态化。我校在“9+3”学生的教育上提倡“五多四导”,“五多”即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帮助,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机会。“四导”即思想上要引导,学习上要辅导,生活上要疏导,心理上要开导,就业上要指导。这些措施,为“9+3”学生创设了环境,燃起了他们追求上进的勇气。3、养成教育长期化。我校对“9+3”学生深入开展养成教育,围绕“三礼三规四有五无”来落实。“三礼”即知礼仪、讲礼仪、有礼貌;“三规”即深入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渠县职业中专学校学生一日常规渠县职业中专学校礼仪常规(后又加入了省教厅公布的中职学校学生行为“十不准”纪律规定);“四有”即穿有样、坐有相、言有规、行有范;“五无”即墙上无污迹、门窗无损坏、地面无垃圾、桌椅无刻划、卫生无盲区。(三)、三以举措提升综合素质为了加强“9+3”学生的管理,我校采取了以“严束、婉劝、优待”六字为核心的刚柔相济,宽严结合的举措,帮助“9+3”学生树立了纪律观念和学习意识,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严束”即严以束之。我校“9+3”学生大多来自藏区的弱势家庭,有不少人已辍学多年,时间、纪律观念淡薄,文化基础差,年龄偏大,对纪律的束缚与限制较为反感。鉴于此,我校确立了在纪律上要严以束之的管理原则,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9+3”学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9+3”学生周末管理实施方案、“9+3”学生管理工作组职责等规章制度,对“9+3”学生管理进行科学缜密地安排,基本做到了“9+3”学生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婉劝”即婉以劝之。这些“9+3”学生单纯直率,好动鲁莽,怕受气,怕受欺,爱报复,易反弹,加之文化层次不高,所以思考问题片面,处理问题简单,他们聚集在一块儿,很容易出事,在发生小事时如果处理不及时,说服工作不到位,就极易诱发较大的事件。鉴于此,我校完善了各种应急体系,形成了政教处牵头,驻校藏区工作组与驻校公安民警共同参与的思想教育工作组,并明确规定以心换心以情动情的婉以劝之原则。“优待”即优以待之。针对“9+3”学生远离亲人赴内地学习的情况,我校确立了在生活上要优以待之的管理原则。首先,学校全面落实“1+1+1”帮扶措施,让“9+3”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其次,在周末及节假日,学校安排了篮球赛、跳锅庄、看录像、做志愿者等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充实他们的闲暇时间。在这些举措下,“9+3”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自我管理意识得以激发。三、回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我校“9+3”工作顺利开展,“9+3”学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2011年3月,因我校“9+3”工作成效显著,校长王善春同志被评为四川省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4月,在四川省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我校“9+3”学生尚机甲的“改制吸焊器”获得三等奖。2011年9月,我校2011级“9+3”学生积极参加9.18抗洪抢险,被渠县县委、县政府评为“抗洪抢险先进集体”。2011年 11月,在第七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职业礼仪表演比赛”中,我校获两项全国三等奖,为达州市唯一获奖学校。2011年12月,反映我校“创先争优”活动的子规啼血情切切,格桑花开红艳艳渠县职业中专党总支关爱藏区学生工作侧记由四川省教育厅在四川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 103 期上全文刊发。2012年7月,我校2009级29名“9+3”学生参加阿坝州组织的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考试学和高职院校单招考试。其中,公务员考试4人被录取,事业单位编制考试13人被录取,职业院校单招考试,12人报名参考,全部录取,录取率100。剩下的12名学生,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及各级领导部门大力支持下,全部安排在我县国有企业就业。学校所取得成绩遥居达州市第一,省内前茅。2012年9月,我校市级课题农村中职学校“9+3”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策略研究荣获二等奖。2013年10月,我校被评为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内务管理示范学校。2014年5月,我校20011级36名“9+3”学生参加阿坝州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考试学和高职院校单招考试,7人被录取(达州市共有8人)。学校所取得成绩遥居达州市第一,省内前茅。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教育导报、四川文明网、四川新闻网对我校“9+3”工作先后予以报道。四、体会:务实创新,防患未然“9+3”学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方法措施各有不同。在这几年的艰难摸索中,我校积累了一点心得体会,归纳如下:(一)思想要重视,制度要健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重视了,行动才有力度,工作才有实效。对“9+3”学生的有效管理,我校是逢会必讲,周周讲,月月讲,对老师讲,对学生讲,“安全有序、科学合理地管理好 “9+3”学生”的观念已深深烙在全体职专人的脑海中。同时,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制度是落实职责、抓出成效的前提,我校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通过讨论修改,已建立健全了与“9+3”学生管理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实施中权责明确,措施具体,执行严格,成效明显。(二)要爱不要恨,要教不要训,要拉不要推,要缓不要急。对“9+3”学生的管理,取得他们的信任是关键。要与他们谈心,交朋友,打开他们的心扉,了解他们的真实的内心世界,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事以急败,思因缓成。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对个别顽劣学生,更要从细微入手,严束、婉劝、优待,不能一推了事。(三)方法要创新,工作要前瞻。因地制宜,创新手段,这是获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的关键。我校面对“9+3”学生这个特殊教育群体,率先提出1+1+1的帮扶举措,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了内地的生活学习,与内地师生建立了浓厚的情感,这是我校“9+3”学生管理工作比较顺利的根本原因。同时藏区学生的安全稳定,要预防在先,防患未然。我校不管是隐患排查整改、校园周边整治、安全法制教育,还是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乃至坚持平常的24小时值班巡查,都是在围绕“预防”二字做文章。我校认为只有工作往前靠,做到早预防、早知情、早处理,才能将各种管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校园平安和谐。五、展望:好风凭借力,乘势正当时子规夜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