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1、环境: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它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2、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变规律的基本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3、环境要素的属性:最差(小)限制性 等值性 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 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4、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5、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6、环境评价: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7、环境的分类:1)聚落环境(以人类聚居的地方与活动中心)2)地理环境(是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环境的总体)3)地质环境(地理环境中出生物圈以外的部分)4)宇宙环境(地球大气圈以外的环境)又称星际环境8、环境的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显隐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型9、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10、环境科学的分科:1)环境学 2)基础环境学 3)应用环境学1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12、环境问题的危害: 1)威胁生态平衡 2)危害人类健康3)直接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3、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1)控制人口 2)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实力3)借助科技的进步解决环境问题14、环境自净: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使环境达到自然净化的目的,环境的这种作用即环境自净。15、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群体。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16、生态平衡: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耗和还原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17、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 :物种改变引起平衡的破坏环境因素引起平衡的破坏 信息系统的破坏18、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1)相互依存于相互制约规律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 3)物质输出与输入的动态平衡规律4)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 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定律19、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0、人口容量:在一定生活水平下能供养的最高人数。21、经济适宜人口:将生活水平定在较高的标准上,人口容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经济适宜人口。2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23、粮食安全:主要粮食的产量、供求、丰歉动态平衡关系的总和,即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维持健康生活所需要的粮食。24、能源:可以为人类利用获取有用能源的各种来源。25、能源的分类:1)形成条件:一次能源:常规能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能反复利用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2)开发便用程度:常规能源 新能源26、水资源的特性:1)资源的循环型2)储量的有限性3)时空分布的不均性4)利用多样性27、水体自净: 是指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物理、化学与生物化学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原状的现象。28、水体污染源:1)点源(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2)面源(受外界气象、水文条件控制的不连续性、分散排放的污染物质)29、污水水质指标:1)物理性指标(温度、色度、浊度、电导率、固体含量)2)无机化学指标(pH值、硬度)3)有机化学指标(BOD、COD、DO、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4)细菌污染指标5)毒理污染指标6)放热性物质污染指标30、溶解氧(DO):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31、生化需氧量(BOD):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32、化学需氧量(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氧的量,以每升水样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氧化剂一般指重铬酸钾,高锰酸盐指数氧化剂为高锰酸钾33、水处理方法:1)物理法(沉淀、筛滤过滤、气浮、均衡调节法、膜分离)2)化学法(消毒、电解、中和、化学沉淀、氧化还原)3)生物法【耗氧法(活性淤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法(悬浮生长法、生物膜法),自然生物处理法(土地处理法、稳定塘法),物理化学法(离子交换、吸附、凝聚、絮凝)】34、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第二水源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减少农业用水,实行科学灌溉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2)调节水资源流量,增加可靠供水建造水库跨流域调水地下蓄水海水淡化托移冰山恢复河、湖水质35、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 36、BOD5:在20有氧条件下,好养微生物5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有机物所需耗用的氧量,简称5日生化需氧量37、放射性污染:它是放射性核同位素污染的简称,是指人工生成或天然放射性核同位素在环境中的放射水平高于天然本底或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38、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物(HC)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39、可吸入粒子: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它分为PM10(粒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和PM2.5(粒径小于2.5um的细小粒物40、化学需氧量:所谓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以mg/L为单位,其值越高,表示水污染越严重。4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等)长距离迁移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42、声压级:声波通过煤质时引起煤质压强的变化称为声压。用声压的绝对值表示声音的大小是不方便的,为了便于应用,人们便引出一个对数量来表示声音的大小,这就是声压级。43、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并且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44、TSP: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45、大气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46、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47、生物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48、酸沉降:包括“湿沉降”和“干沉降”。湿沉降通常指值低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雹、雾和露等各种降水形式。干沉降指大气中所有酸性物质转移到大地的过程。49、营养化:由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水体富营养化最直观的表现是藻类的数量增多和种类的变化。50、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又不使环境系统污染超过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51、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52、土壤净化: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物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53、生物多样性: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54、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会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道路55、海洋污染: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海洋的原来状态,使人类和生物在海洋中的各种活动受到不利的影响。56、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57、赤潮:水体中微小生物繁殖过多是海水变色的现象。58、人口容量:指一定生活水平下能供养的最高人口数,它随所规定的生活水平的标准而异。59、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60、固体废物:通常系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61、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62、生物入侵: 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63、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64、生态破坏:是指人类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由此引起的环境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的现象,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65、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生产的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节约材料与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废弃物的数量与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与所提供的服务中 。66、热岛效应(城市热岛环流):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经验交流发言稿
- 新郎单人发言稿
- 观察柚子写作课件
- 前台接待礼仪培训
- 时间像小马课件
- 2025版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承包劳动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生产线转包协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门窗安装与智能安防系统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抵押担保与教育项目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用厂房购置合同集
- 2025失眠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实践指南
- 会计师事务所职业道德规章制度
- 小学与初中科学课程衔接策略
- 肿瘤的三级预防及预防方法
- (完整版)西门子ARCADICOrbic3D三维C型臂培训
- 检验科免疫室工作制度
- 《智能感知技术》课件
-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镇初级中学-初三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课件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件-跟骨X线摄影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大功率电器用电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