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目 录录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1 一 设置安全监测系统的必要性 1 二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条件和要求 1 三 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 2 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监测 监控设备选择安全监测 监控设备选择 3 一 监测 监控设备选型原则 3 二 监测监控系统选择及简介 4 第三节第三节 地面中心站及主要设备地面中心站及主要设备 6 井下监测点布置井下监测点布置 6 一 地面中心站的设置 6 二 主要设备 8 第四节第四节 井下监测监控分站设置井下监测监控分站设置 8 一 分站设置的原则 8 二 功能 9 三 分站设置及型号 数量 9 第五节第五节 井下监测点布置井下监测点布置 10 一 瓦斯传感器 GJ4 100 10 二 风速传感器的设置 KG3088 13 三 风压传感器的设置 KG3033 14 四 温度传感器的设置 14 五 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 14 六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末端宜设置风筒传感器 GY15 型 14 七 馈电状态传感器的设置 GKT127V 660V 14 第六节第六节 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 16 一 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的原则 16 二 传输设备及器材型号和数量 16 第七节第七节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17 一 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 17 二 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17 2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一 设置安全监测系统的必要性一 设置安全监测系统的必要性 XX 煤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6 万 t a 按低瓦斯矿井设计 煤尘无爆炸性危险 煤 层无自燃倾向性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但井下采掘工作面多 巷道远 运输 通风 排 水 供配电系统复杂 因此矿井设置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对矿井安全实施全方位的监 控是十分必要的 二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条件和要求二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条件和要求 1 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条件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第一百五 十八条规定 所有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 使用 和维护必须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监测监 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2 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要求 1 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要求 系统具有模拟量 开关量 累计量采集 传输 存储 处理 显示 打印 声光 报警 控制等功能 用来监测甲烷浓度 一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 氧气浓度 风速 风量 负压 风门状态 馈电状态 设备开停 主要通风机开停 局部通风机 开停 通风机总负压 水泵开停 烟雾 温度等 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 断电和 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1 数据采集功能 即甲烷浓度 风速 风压 一氧化碳浓度 温度等模拟量采集 显示及报警功能 2 系统必须由现场设备完成甲烷浓度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 复电控制功能 3 系统宜具有自动 手动 就地 远程和异地调节功能 4 具有以地点和名称为索引的存储和查询功能 5 具有列表显示功能 6 具有报表 曲线 柱状图 状态图 模拟图 初始化参数等召唤打印功能 定 时打印功能可选 7 具有人机对话功能 以便于系统生成 参数修改 功能调用 控制命令输人等 8 具有自诊断功能 当系统中传感器 分站 传输接口 电源 断电控制器 传 3 箱电缆等设备发生故障时 报警并记录故障时间和故障设备 以供查询及打印 9 具有双机切换功能 系统主机必须双机备份 并具有手动切换功能或自动切换 功能 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 备份主机投人工作 10 必须具有备用电源 具有数据备份功能 11 传感器应具有现场模拟测试报警和断电功能 12 有防雷功能 分别在传输接口 人井口 电源等采取防雷措施 13 系统应具有网络通信功能 软件自监视功能 软件容错功能 实时多任务功 能 能实时传输 处理 存储和显示信息 并根据要求实时控制 能周期地循环运行 而不中断 2 系统软件功能 操作系统 数据库 编程语言等应为可靠性高 开放性好 易操作 易维护 安 全 成熟的主流产品 软件应有详细的汉字说明和汉字操作指南 1 软件必须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功能 对参数设置 控制等必须使用密码操作 并 具有操作记录 2 在各种显示模式下都必须有主菜单显示功能 主菜单包括 参数设置 页面编辑 控制 列表显示 曲线显示 状态图及柱状图显示 模拟图显示 打印 查询 帮助 其他等 3 具有报警 断电 馈电异常询 调用等查询功能 4 在任何显示模式下 均可直接进人所选监控量的列表显示 曲线显示或状态图 及柱状图显示 模拟图显示 打印 参数设置 页面编辑 查询等方式 5 具有汉字显示 汉字打印和汉字提示功能 6 防止修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存储内容 参数设置及页面编辑除外 功能 7 模拟量数据表格显示功能 开关量数据表格显示功能 8 模拟量曲线显示功能 9 开关量状态图与柱状图显示 10 模拟图显示功能 11 报警功能 12 存储记录 打印功能 三 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三 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 1 开采技术条件 4 煤矿属于生产矿井 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一层 煤层平均厚度为0 67m 煤层平均 倾角10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 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 顶板支护采用单体液 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进行支护 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通风方式 中央并列抽出式 主井 副井进风 回风井回风 主要通风机选 择 FBCDZ 6 No13 型煤矿地面用防爆对旋抽出式轴流通风机二台 排水方式 采用机械排水 运输 采煤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煤 平巷采用矿车运输 斜井 主井采用绞车 牵引矿车运输 2 安全条件 1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2 煤尘元爆炸危险性 3 煤层无自燃倾向 4 本井田地温情况无异常 按正常地温考虑 5 本矿井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均采用打眼放炮 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监测 监控设备选择安全监测 监控设备选择 一 监测 监控设备选型原则一 监测 监控设备选型原则 1 监测监控设备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授 权的有资质的检测 检验机构联检合格 取得煤矿矿用标志 用于爆炸环境的煤矿安 全监控设备 还必须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防爆检验 并取得 防爆合格证 设备选型时应优先选用本质安全型设备 2 优先选用本质安全型设备 3 安全监测 监控设备必须具备故障闭锁功能 4 安全监测 监控设备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当主机和系统发生故障时 系统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当电网停电后 安全监测 监控系统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 2h 5 为防止雷电通过矿井安全监测 监控系统引起井下瓦斯爆炸 系统设备必须 具有防雷保护 6 为防止人为取消断电功能 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系统设备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 5 馈电状态监测 报警 显示 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 二 监测监控系统选择及简介二 监测监控系统选择及简介 一 系统选型 北京中煤安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 KJ78N 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具有以上各项 功能并满足 AQ6201 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属两级分布式结构 由 监控主机及其外设 传输接口 井上分站 传感器和信号电缆等组成 系统可对瓦斯 风速 负压 烟雾 温度 煤位 水位 流量 电压 电流等井下参数及局部通风机 的开停 主要风门的开闭状况进行连续监测 对掘进工作面实现风电瓦斯闭锁 此外 还对国定设备 采掘设备 供电系统等的开停工况 馈电开关状况及其他相关参数进 行连续监测 系统的控制分为两级 第一级为就地控制 如分站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断电瓦斯报 警限值 实现超限就地控制 也可根据规范要求组成风电瓦斯闭锁并独立工作 第二 级为通过键盘或鼠标通过地面主机实现远距离控制 在需要对井下设备进行远距离控 制时 主机半控制命令与分站巡检信号一起传给分站 再有分站输出传给运动设备 监控主机对接收到的实时信息进行处理和存盘 并将各种生产过程模拟量 测量参数 表及各种参数的实时和历史曲线进线显示或打印相关报表 系统具有一定的集成功能 能够充分发挥局域网作用 通过监测监控信息网可各 主要生产环节的信息汇集到矿井调度中心 从而进一步提高矿井的科学管理水平 本设计选用北京中煤安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KJ78N 监测监控系统 二 KJ78N 型煤矿生产监控系统简 介 KJ78N 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北京中煤安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在充分吸取 国内外同类煤矿监控系统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博取众长 精心设计的 它不仅适用于大 中型矿井 而且同样适用于小型及各种地方煤矿使用 整个系统配套灵活 合理 软件功能丰富 操作使用方便 可集中连续地监测矿 井的环境 生产工矿等参数 分站独立实现风电瓦斯闭锁 断电仪的功能 在监控主 机屏幕上可以显示出不同的曲线 图纸和表格等 具有数据存贮超限报警 输出控制 打印各种表和曲线等多种功能并可以方便地将计算机上的信号在模拟盘 大屏幕投影 大屏幕监视器 远程终端 电视机等外部设备上进行显示 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组 成计算机网路 实现数据共享 其技术水平在国内监控系统中居领先地位 KJ78N 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改变煤矿安全面貌 提供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6 是组成全矿信息指挥中心的有力工具 是实现现代化矿井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 也是 目前国内性能价格最优的一套监控系统 1 中心站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 a 温度 15 30 b 相对湿度 40 70 c 大气压力 86kPa 106kPa d 接地电阻 e 环境条件 清洁 无强电磁场干扰 无腐蚀性气体 要求使用防静电地板 2 井下设备在下述环境中应能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 0 40 b 相对湿度 95 25 c 大气压力 86kPa 106kPa d 有瓦斯和煤尘存在的场所 3 系统特点 1 结构简单 电源分站蓄电池一体化设计 性能可靠 2 分站智能化 自检功能强 便于维护 3 通用性强 节省备件 便于维护 4 针对地方煤矿电压波动范围大而设计 供电电压范围宽 5 分站功能多重化 在不增加任何设备的基础上时具有风电瓦斯闭锁和断电 仪的功能 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6 分站输入输出控制点适中 资源配置合理 节省电缆 7 工控机模板结构 可靠性高 维护方便 8 可组成一个大的局域网 实现数据共享 便于各级领导集中监控管理 4 主要技术参数 1 系统容量 系统分站数 64 个 可最大扩展为 128 个 分站最大传感器 16 个 A 输入模拟量 8 个 B 输入开关量 8 个 C 输出控制量 4 个 7 系统设计模拟量 512 个 开关量 512 个 控制量 128 个 并可按其两倍进行扩 展 2 系统传输方式 主控接口与分站传输 采用 485 基带 分站与传感器传输 采用 200 1000Hz 方式信号 主控接口与计算机和模拟盘传输采用 RS232C 3 传输速度与系统巡检周期 主控接口与分站 2400bit s 或 1200bit s 主控接口与计算机和模拟盘 1200bit s 系统巡检周期 每分站 0 1 秒 系统数据刷新周期 10 秒 4 传输距离 主控接口与分站 最大 20KM 分站与传感器 最大 2KM 5 分站供电 交流 127V 220V 380V 660V 直流 24V 4AH 电池满负荷供电时间大于 2 小时 第三节第三节 地面中心站及主要设备地面中心站及主要设备 井下监测点布置井下监测点布置 一 地面中心站的设置一 地面中心站的设置 地面中心站设在公司办公楼一楼内 便于煤矿有关人员进行查阅和操作 1 设置位置要求 地面中心站技术 安全条件要求符合 GB6650 GB2887 GB157 规定要求 中心站应避开如下区域 发生火灾危险程度高的区域 有害气体来源以及存放腐 蚀 易燃 易爆物品的地方 低洼 潮湿 落雷区域 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 强电磁 场干扰的地方 应设在紧靠生产调度室 安全调度室的联合建筑中 8 2 防火要求 与中心站相关的其余基本工作房间及辅助房屋的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TJ16 中规 定的三级耐火等级 3 装修要求 室内装修材料应符合 TJ16 中规定的难燃材料和非燃材料 应能防潮 吸音 不起 尘 抗静电等 计算机房地面应铺设活动地板 活动地板应是难燃材料或非燃材料 4 中心站供配电要求 中心站应设专用可靠的供电线路 计算机系统的电源设备应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供电电源设备的容量应具有一定的余量 机房须配备电源稳压设备 为计算机主机和 终端配备 USP 电源 计算机系统接地应采用专用地线 专用地线的引线应和大楼的钢 筋网及各种金属管道绝缘 计算机机房应设置应急照明和安全口的指示灯 5 中心站空调系统配置要求 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专用空调设备 空调的室外机组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和安全的地 方 中心站的环境条件应满足计算机厂家关于安装环境中的对空调系统的技术要求 6 其它设备和辅助材料 计算机机房使用的磁盘柜 磁带柜 终端点等辅助设备应是难燃材料和非燃材料 应采取防火 防潮 防磁 防静电措施 计算机机房内所使用的纸 磁带和胶卷等易 燃物品 要放置于金属制的防火柜内 7 火灾报警及消防设施 中心站内应设置卤代烷 1211 或 1301 灭火器 室内除纸介质等易燃物质外 禁止 使用水 干粉或泡沫等易产生二次破坏的灭火剂 8 其它防护和安全管理 1 防静电 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接地应符合 GB2887 中的规定 注 接地是防静电采取的最基本 措施 计算机机房的相对湿度应符合 GB2887 中的规定 在易产生静电的地方 可采 用静电消除剂和静电消除器 2 防雷击 计算机机房应符合 GBl57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中的防雷措施 应在雷电频繁区 域 装设浪涌电压吸收装置 3 防鼠害 9 在易受鼠害的场所 机房内的电缆和电线上应涂敷驱鼠药剂 计算机机房内应设 置捕鼠或驱鼠装置 二 主要设备二 主要设备 1 系统选型 KJ78N 2 计算机选型 品牌 PC 计算机或工控机两套 需要双机热备份 标准要求使用 高性能的计算机 3 主控接口 KJJ20A 两台 满足双机热备份 4 交换机一台 5 硬件网络防火墙一台 6 声光报警器两台 7 软件加密狗两个 8 后备电源一套 9 激光打印机一台 10 避雷器两台 机房一台 井口一台 11 机柜一套 第四节第四节 井下监测监控分站设置井下监测监控分站设置 一 分站设置的原则一 分站设置的原则 监控分站为矿用本质安全型 符合爆炸环境电器设备的使用要求 有相应的防爆 合格证和产品合格证及安全标志 分站电源箱为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输入电源电压为 AC127V AC220V AC660V 频率 50Hz 电压变化范围 80 115 分站在接传 感器时 不用区别开关量 模拟量 最后完全由地面计算机作统一定义 分站可单独 使用于井上井下各种场合 分站本身带有大显示屏 能够显示多路所配接的各类摸拟 量传感器的数值及开关量传感器的开关状态 能够遥控设定断电值等有关参数 存储 和显示 24 小时的瓦斯数据曲线 分站使用带备用电池电源 独立供电 2h 当系统 因井下发生事故而使系统瘫痪时 仍可从分站调出事故前后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供事 故分析用 监控分站设置为具有风电瓦斯闭锁功能的监控站时 配置 KP1001 型隔爆兼 本质安全型远动开关及 KX4010 型矿用本质安全型声光报警器 10 传感器为本质安全型 传感器超限时有声光报警显示 并在主机屏幕上有醒目的 报警条显示传感器的数值 地点及报警时间 系统可以实现多个传感器超限时对一个 设备断电 也可以实现一个传感器超限时对多个设备断电控制 系统断电功能可分三级实现 就地可由分站来实现局部区域内的远距离 最远 2km 断电 也可由地面主机根据用户设定向其他分站发控制命令来实现异地断电 在全矿范围 内 传感器也可以输出断电信号就地断电 二 功能二 功能 KJF83A 分站是 KJ78N 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的关键配套设备 主要实现对各类传 感器的数据采集 实时处理 存储 显示 控制以及与地面监控中心的数据通信 具 有红外遥控初始化设置功能 可独立使用 实现瓦斯断电仪和瓦斯风电闭锁装置的全 部功能 容量 KJF83A 为 16 个输入端口 8 个控制输出 模拟量和开关量可任意互换 电源电压 36 127 220V 显示方式 6 位数码管 预警方式 16 个发光指示 分站至传感器距离 2 5km 输出信号 200 1000Hz 1 5mA 4 20mA l 5mA 触点 处理误差 0 5 断电容量 36V 5A 660V 0 3A 防爆型式 Exib 矿用本安型 三 分站设置及型号 数量三 分站设置及型号 数量 井下分站技术 安全条件应符合 GB3836 和 煤矿通信 自动化设备与仪表通用 技术要求 的有关规定 同时其使用环境条件需符合具有相应环境条件的其它标准的 规定 井下分站场地技术安全要求 1 井下分站处要适当扩大巷道断面 并加强支护 2 分站处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 分站布置在新风中 4 分站处不得有滴水和流水 地面干燥 5 分站应布置在直线巷道处 11 6 分站不得直接放置地上 应放置在离地 30cm 的固定架上 本矿井设计 KJF83A 型分站 3 台 地面分站 4 台 井下分站 5 台 每个分站 16 路模拟量或开关量输入 8 路开关量输出 1 号分站 KJF83A 型 设置在井底中央变电所 主要监控风井 一采区总回风 二采区总回风 一采区主绞车房 二采区主绞车房及 11110 采面等 2 号分站 KJF83A 型 设置在一采区采区变电所内 主要监控 12201 平巷 12102 平巷 一采区二级轨道下山绞车房及 11110 采面 3 号分站 KJF83A 型 设置在二采区变电所内 主要 21106 采面 86 下山及 平巷 二采区变电所 第五节第五节 井下监测点布置井下监测点布置 传感器采用本质安全型设备 甲烷传感器应具有超限就地报警显示功能 声光报警 传感器应输出标准信号即 1 5mA 4 20mA 1 5V 200 1000HZ 推荐采用频率型 根据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 业标准 AQ1029 2007 煤矿安全规程 等有关规定 结合 XX 煤矿井下实际情况 XX 煤矿井下各种传感器的设置地点及布置方法如下 一 瓦斯传感器 一 瓦斯传感器 GJ4 100GJ4 100 1 U 型通风方式长壁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按图 1 设置 在上隅角设置甲烷 传感器 T0 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 T1 工作面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T2 12 图 1 U 型通风方式长壁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 XX 煤矿目前井下一采区 二采区各有一个采煤工作面 即 11110 采煤工作面和 21106 采煤工作面 这两个工作面均为 U 型通风方式长壁采煤工作面 这两个工作面应 按图 1 方式设置瓦斯传感器 T0 T1 T2报警浓度均为 1 0 CH4 断电浓度 T0 T1 为 1 5 CH4 T2为 1 0 CH4 复电浓度 T0为 1 5 CH4 T1 T2 为 1 0 CH4 T0 T1 T2断电范围均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所有全部非本质安全 型电气设备 主要为刮板运输机 煤电钻 信号和乳化泵等 2 瓦斯矿井的煤巷 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岩巷的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按 图 2 设置 在工作面混合风流处设置甲烷传感器 T1 在工作面回风流中设置甲烷传感 器 T2 13 图 2 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 XX 煤矿目前井下一采区 二采区各有二个掘进工作面 即 12201 平巷掘进工作面 12102 平巷掘进工作面和二采区 85 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 二采区 85 轨道下山东二 平平巷掘进巷工作面 这四个掘进工作面应按图 2 方式设置瓦斯传感器 T1 T2报警 浓度均为 1 0 CH4 断电浓度 T1为 1 5 CH4 T2为 1 0 CH4 复电浓度 均为 1 0 CH4 T1 T2断电范围均为掘进巷道内所有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主要为煤电钻 装岩机 信号调度绞车等 3 采区回风巷 一翼回风巷 总回风巷测风站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XX 煤矿一采区 总回风巷 二采区总回风巷及风井测风站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其中 一采区总回风巷 二采区总回风测风站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为 1 0 CH4 风井测风站甲烷传感器报 警浓度为 0 75 CH4 4 设在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如图 3 所 14 图 3 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进风侧甲烷传感器设置 XX 煤矿一采区二级轨道下山绞车房目前处于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其中 应按图 3 方式设置瓦斯传感器 该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 断电浓度均为 0 5 CH4 复电浓 度为 0 5 CH4 断电范围为绞车房内所有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主要为绞 车 信号 甲烷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 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安装维护方便 甲烷传感 器应垂直悬挂 距顶板 顶梁 不得大于 300mm 距巷道侧壁不得小 200mm 二 二 风速传感器的设置 风速传感器的设置 KG3088KG3088 采区回风巷 一翼回风巷 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 XX 煤矿一采区总回风巷 二采区总回风巷及风井测风站应设置风速传感器 其中 一采区总回风巷 二采区总回风测风站风速传感器报警值为 6m s 或 0 25m s 风井 测风站风速传感器报警值为 15m s 当风速低于或超过报警值时 应发出声 光报警 信号 15 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 10m 内无分支风流 无拐弯 无障碍 断面无变化 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 风速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 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安装维护方便 风速传感 器应垂直悬挂 距顶板 顶梁 不得大于 300mm 距巷道侧壁不得小 200mm 三 三 风压传感器的设置风压传感器的设置 KG3033 KG3033 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应设置风压传感器 负压传感器设置在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内 垂直悬挂于巷道的中央 距巷道顶部不 大于 300mm 距巷道侧壁不小于 200mm 四 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四 温度传感器的设置 机电硐室内应设置温度传感器 报警值为 34 温度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 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安装维护方便 距顶板 顶梁 距离不得大于 300mm 距巷道侧壁距离不得小于 200mm 五 五 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 主要通风机 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GKT9 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传感器 当两道风门同时 打开时 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XX 煤矿风井安全出口 井底人车候车室风门必须设置风门传感器 六 六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末端宜设置风筒传感器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末端宜设置风筒传感器 GY15GY15 型 型 XX 煤矿井下现有四个掘进工作面 必须设置四处风筒传感器 七 馈电状态传感器的设置七 馈电状态传感器的设置 GKT127V GKT127V 660V 660V 为监测被控设备瓦斯超限是否断电 被控开关的负荷侧必须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 XX 煤矿井下现有采掘工作面六个 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一个 这些地点的瓦斯浓 度如果超限 必须切断这些地点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为此 在每一采 掘工作面 机电硐室设置一总馈电开关 在每一馈电开关设置一馈电状态传感器从而 达到监测被控设备瓦斯超限是否断电的目的 XX 煤矿共计应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七处 馈电状态传感器应设置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 16 8 XX 煤矿各种传感器设置明细表 序号类别安装地点分站型号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断电范围 1甲烷11110 采面GJ4 100 1 0 CH4 1 5 CH4 1 0 CH4 2甲烷11110 采面回风GJ4 100 1 0 CH4 1 0 CH4 1 0 CH4 3甲烷11110 采面上隅角GJ4 100 1 0 CH4 1 5 CH4 1 5 CH4 工作面 回 风巷内全部 非本质安全 型电气设备 4甲烷12201 掘进头GJ4 100 1 0 CH4 1 5 CH4 1 0 CH4 5甲烷12201 掘进头回风GJ4 100 1 0 CH4 1 0 CH4 1 0 CH4 6甲烷12102 掘进头GJ4 100 1 0 CH4 1 5 CH4 1 0 CH4 7甲烷12102 掘进头回风GJ4 100 1 0 CH4 1 0 CH4 1 0 CH4 掘进巷道内 全部非本 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 8甲烷 一采区二级轨 道下山绞车房 GJ4 100 0 5 CH4 0 5 CH4 0 5 CH4 绞车房 9甲烷21106 采面GJ4 100 1 0 CH4 1 5 CH4 1 0 CH4 10甲烷21106 采面回风GJ4 100 1 0 CH4 1 0 CH4 1 0 CH4 11甲烷21106 采面上隅角GJ4 100 1 0 CH4 1 5 CH4 1 5 CH4 工作面 回 风巷内全部 非本质安全 型电气设备 12甲烷 86 下山掘进头GJ4 100 1 0 CH4 1 5 CH4 1 0 CH4 13甲烷 86 下山回风GJ4 100 1 0 CH4 1 0 CH4 1 0 CH4 14甲烷 86 下山东二平GJ4 100 1 0 CH4 1 5 CH4 1 0 CH4 15甲烷 86 下山东回风GJ4 100 1 0 CH4 1 0 CH4 1 0 CH4 掘进巷道内 全部非本 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 16甲烷一采区总回风GJ4 100 1 0 CH4 17甲烷二采区总回风GJ4 100 1 0 CH4 18甲烷风井GJ4 100 0 75 CH4 19风速风井KG3088 15m s 17 20风速一采区总回风KG3088 21风速二采区总回风KG3088 6m s 0 25m s 22风压风井风硐KG3033 23温度一采区主绞车房 34 24温度主变电所 泵房 34 25温度一采区变电所 34 26温度二采区变电所 34 27温度二采区主绞车房 34 28开停12201 掘进头局扇 GKT9 29开停12102 掘进头局扇 GKT9 30开停 86 下山局扇 GKT9 31开停 86 下山东二平局扇 GKT9 32开停地面主扇 GKT9 33开关风井安全出口 34开关主井底人车候车室 35风筒12201 掘进头GY15 序号类别安装地点分站型号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断电范围 36风筒12102 掘进头GY15 37风筒 86 下山掘进头GY15 38风筒 86 下山东二平GY15 39 馈电 状态 11110 平巷 GKT127V 660V 40 馈电 状态 12201 平巷 GKT127V 660V 41 馈电 状态 12102 平巷 GKT127V 660V 42 馈电 状态 一采区二级轨道 下山绞车房 GKT127V 660V 43 馈电 状态 86 下山 GKT127V 660V 44 馈电 状态 86 下山东二平 GKT127V 660V 45 馈电 状态 21106 平巷 GKT127V 660V 井下各监测点共计传感器 45 个 其中 甲烷传感器 18 个 风速传感器 3 个 风 压传感器 1 个 温度传感器 5 个 开停传感器 5 18 第六节第六节 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 一 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的原则一 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的原则 传输设备及器材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授权 的有资质的检测 检验机构联检合格 取得煤矿矿用标志 用于爆炸环境的煤矿安全 监控设备 还必须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防爆检验 并取得 防爆合格证 优先选用本质安全型传输设备 传输设备应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MT T899 2000 用于监测 监控系统误码率不应大于 106 最大巡检周期不应大于 30s 安全监测 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设备之间必须 使用专用阻燃电缆连接 严禁与调度电话线和动力电缆等共用 二 传输设备及器材型号和数量二 传输设备及器材型号和数量 传输接口设备为 KJJ20A 数据通信装置 通讯方式为 DPSK RS485 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 井下电缆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的并取得煤矿矿用产 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 本系统选用阻燃型的矿用信号电缆 中心站至地面及井下各 分站之间采用 MHYBV 1 4 1 0 型信号电缆 长度为 2000m 分站至模拟量传感器 之间采用 MHYVR 1 4 7 0 52 型信号电缆 长度为 2000m 分站至开关量传感器之 间采用 MHYVR 1 2 7 0 28 型信号电缆 长度为 2000m 控制电缆采用 MHYVR 1 2 7 0 28 型信号电缆 长度为 1000m 电缆每隔 100m 作一黄色标志 标志电缆长 度为 100m 电缆的敷设 连接方式按相关规程规范的规定执行 信号电缆的连接采用 K 3 型本质安全型接线盒进行连接 第七节第七节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一 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一 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 矿井应设置监测监控系统管理机构 由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