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岁女孩被疑随地小便 遭父亲体罚6小时后身亡2012年10月09日06:49浙江在线-今日早报我要评论(4)字号:T|T浙江在线10月09日讯今年8月中旬,小如从河南老家来到温州乐清,终于和父母团聚了。对于6岁的她来说,父母反倒显得有些陌生,因为从她一出生,就一直在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没跟父母长时间在一起过。小如的父亲张某,今年30岁,河南许昌人,初中文化,在乐清柳市某厂当电焊工。张某和妻子安某结婚后,先有了小如,后又生了个儿子(3岁)。“我就是不希望女儿继续当留守儿童,也希望她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才决定把她接到乐清。”张某说。不曾想,小如的到来,却让张某时常感到烦心。小如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与父母认同的生活习惯,差异不小,比如,她总喜欢边玩边做功课,总喜欢拿着妈妈的化妆品玩,还经常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张某不喜欢这样“不听话”的小如,每当女儿调皮时,他就开始烦躁,然后随手拿起衣架或鞋子之类的“工具”,开始教训女儿。张某承认,小如到乐清这段时间,已挨过他4次打了。6岁的小如(化名),曾是一名留守儿童,过去的两个月,是她这一生中,唯一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段。然而,正是这短短的聚合,让她幼小的生命,走到了终点。小如的父亲,一直奉行所谓的“棍棒教育”,这一次,他怀疑女儿在家里随地小便,于是先暴打,后又逼她原地跑步,断断续续长达6个小时,直到她累趴下,直到她在睡梦中,大小便失禁小如被送到医院时,已死亡。动手打女儿还让女儿原地跑步近6个小时10月5日下午4点多,张某下班回家,又见家中乱糟糟的,地上好像还有小便的痕迹,他怀疑是小如干的。小如一番否认,更惹怒了张某,他再次决定,要好好教训一下女儿。乐清警方介绍,张某脱下工作鞋,“啪啪”打了小如几下,期间还用力把她推倒在地,导致小如的头部,重摔了两次。张某说,当时他问女儿,知不知错?女儿摇头。于是,他又拿起拖鞋,继续打女儿。这还不够,张某还想出了另一个体罚方法让小如原地跑步,不许停。妻子安某实在看不下去,冲上去让丈夫赶快停止,结果夫妻俩又吵了起来。“我一想到若不好好教训她,让她知道自己错了的话,之前就全都白打了。”张某说,当时妻子一直在旁边哭着劝说,但他铁了心,想着这次要把女儿教好。之后,他允许小如暂停了一会,吃了碗面条,读了课文,接着,又开始让她原地跑步,直到晚上10点多睡觉前,才停了下来。送去医院时女孩已身亡最终他把女儿丢在大树下当晚11点30分左右,小如醒来,说自己肚子疼,张某还并不在意。“没过多久,我发现她大小便失禁,怎么也叫不醒。”这时,张某慌了,赶紧和妻子将小如送往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某说,赶到医院后,医生诊断小如已死亡。他不信,决定带小如去市人民医院救治。“坐上出租车后,看着怀中的女儿一动不动,我知道女儿救不活了,于是让司机送我们去永嘉乌牛车站,想搭最近的一班车回老家。”张某说。到了车站,觉得时间太早,张某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将女儿抱到附近的乌牛山上,放在路边一棵大树旁,而他自己就这么回了家。小如的母亲呢?安某说,她一路都在哭,看着丈夫怀中已没了呼吸的女儿,脑子只有一片空白。后来,丈夫把女儿抱山上时,她已经哭得没了力气,只能坐在山脚下。医生怀疑虐待致死报了警张某回家后选择自首一到家,张某就听说,家里的亲戚已被派出所叫去问话了。迫于压力,张某前往柳市公安分局自首。当晚负责急救的医生回忆,小女孩送到医院时,已没了呼吸,全身冰凉,瞳孔放大,系死亡症状。接下来的检查中,医生发现小女孩全身多处瘀伤,一问才知,是被她的父亲用鞋子打的。“医生及时报了警,因为他们也怀疑,这个小女孩是被虐待致死的。”一名办案民警说。张某自首后,民警带他到乌牛山上寻找小如的尸体。当时的场面,民警看了都直说心酸,这个扎着小辫子的小女孩,静静靠着大树,只有她身上的瘀伤,还在诉说先前发生的一切。案发后,民警走访了张某暂住处周边的群众。村里一位老人说,不久前,她在村里见过小如,当时她的眼睛周围都肿肿的,问了才知道,那也是被父母打的。周边邻居反映,小如性格比较开朗,即使被父母打了,也都是每天笑嘻嘻的。“很可爱的一个小女孩,真的太可怜了。”乐清警方介绍,法医已对小如进行检查,但尚未出具尸检报告。目前对张某,是以涉嫌虐待罪刑拘的。这也意味着,等这份尸检报告出来,警方还要具体判断小如的死,和张某的虐待行为,到底有多大关系。而他所涉罪名,自然也有可能随之改变。记者手记:面对孩子,收起你的棍棒一名办案民警说,张某在看守所里,情绪经常处于失控状态,有时甚至连正常提审,都很难进行下去。张某一直觉得,夫妻俩平时工作都比较累,所以只要看到女儿调皮,不读书,他们就觉得很失望,就要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她,想借此吓住她,让她听话。在派出所里,安某也哭着说,她也偶尔打过女儿,但一般都是用手打她的小屁股和身体,主要是吓吓她。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可能是一些家长,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场景,而且可以想象到,打的时候,家长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也是无奈之举,所谓“恨铁不成钢”,纵然打的时候,自己也很心痛。然而,打孩子的家长,或许也该扪心自问,孩子控制不好自己犯错误,但作为父母不能控制自己,动则打骂了事,是不是也在犯另一种错误?孩子毕竟不懂事,犯了错还情有可原,而作为成年人的父母,若不能明白这个事理,是不是比孩子犯的错,更严重,更可悲?到底谁该真正接受“教育”?不要觉得小如的遭遇,只是一个极端个例,因为,一些家长存于内心的简单粗暴心态,在披上所谓“望子成龙”这层外衣后,往往就会衍化成一次次失控,乃至最后的悲剧。1 2太原幼儿园教师体罚幼儿事件续:被处15日拘留2012年10月23日16:56人民网我要评论(11157)字号:T|T10分钟的时间里这位老师就在一个女童的脸上狂扇了几十个耳光10分钟的时间里这位老师就在一个女童的脸上狂扇了几十个耳光 大学生问路不成将路人刺死 疑对方故意不指路2012年10月23日17:27人民网我要评论(52)字号:T|T问路不成,成都龙泉一大学生刘某与路人扭打起来,刘某借着酒劲,用啤酒瓶将对方刺死。日前,龙泉驿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刘某批捕,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批准逮捕参与打架的5名同学。刘某是龙泉一大专院校的大三学生。今年8月30日晚,刘某与10余名同学在龙泉航天夜市一 KTV唱歌。其间,还有同学赶来,刘某便出门迎接。因不知道KTV所在的具体地名,刘某向一对过路的情侣问路,对方回答了一句“不知道”后继续前行。刘某认定对方是故意不告诉自己,当即赶上去抓住过路男子理论。男子回骂了几句,双方开始扭打。这一幕被刘某的一名同学看在眼里,他立即冲进KTV,叫来另外4名同学提着空啤酒瓶助阵。被打男子的一名亲友见他被众人围殴,准备上前制止。还没等其靠近,就被刘某的两名同学打倒在地。不久,刘某拿起同学带来的啤酒瓶向过路男子的脸部和脖子处刺去,对方当场死亡。(吴柳锋)少年3年作案百起盗窃近百万 15岁已成团伙老大2012年10月23日17:20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8)字号:T|T15岁的陕西少年莫莫(化名),12岁起便流浪“江湖”。3年来,这个身高不足1.5米的少年作案百余起、盗窃钱物近百万元。“十一”期间,莫莫又从十堰城区偷了一辆面包车,开往陕西安康,准备再次作案时,被当地警方抓获。幼失管教 12岁那年误入“江湖”1997年,莫莫出生在陕西省白河县一户农村家庭,童年时,父亲因为盗窃被抓,母亲离家出走,莫莫随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乏管教,小学三年级后,莫莫便经常溜出校门,跟在一群比他大的孩子后面,整天在社会上流浪。因为手头没有钱,莫莫想到了偷盗。刚开始他在小卖部偷零食,后来偷烟酒等。12岁那年,在大人的带领下,他坐车来到十堰城区,开始了他的少年“江湖”生活。作案百起 15岁已成团伙“老大”2010年7月至8月,莫莫及其同伙砸开路边停放的轿车,连续作案3起,涉案总价值5000余元。案件破获后,由于莫莫年龄还未达到刑法处罚标准,警方只能找到他刚出狱、在外地打工的父亲,“你们把他带走,我管不了。”父亲再也不接警方电话。由于年龄不大,身材瘦小,在成年人团伙中,莫莫一般打头阵;而在同龄团伙中,他以“老大”自居。据警方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开始,短短3年时间里,莫莫先后在十堰城区、郧县、武当山及陕西白河、安康等地盗窃作案百余起,涉案价值近百万元。迷途羔羊 回头是岸犹为未晚莫莫多次被公安机关抓获,但因不够处罚年龄,每次民警只能对他进行法制教育后,放他回家,同时责令家长严加管教。国庆节期间,莫莫在十堰城区盗走一辆面包车,开到陕西安康准备再干一把时,被当地警方抓获。但还是因为不够刑事责任年龄,莫莫被警方教育后放回家。民警虽每次反复叮嘱他要痛改前非,但还是非常担心,再过半年左右,莫莫就满16周岁了,如果再次作案,将会受到法律制裁。这段时间,十堰市警方和陕西警方一直在与有关部门联系,制订教育方案,争取帮教他早日迷途知返。(楚天金报 记者韩波 特约记者石苑 通讯员王林 贺昌琼)中国式接孩子调查:多系独生子家长担心安全问题2012年10月22日15:09扬子晚报谷岳飞我要评论(37)字号:T|T导读每到下午放学时间,全国各地小学门口,便会上演“中国式接孩子”,家长们开着各式交通工具,早早就在翘首以待。与之相对照,在国外多数地方的小学门前,几乎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昨天下午3点50分,南京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门口,众多家长在接送区寻找自家孩子。之后,或步行或骑车、开车、坐车离开。扬子晚报记者 刘浏 摄昨天下午,南京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门口附近马路上满是接送孩子的家长。 刘 浏 摄继“中国式过马路”之后,“中国式接孩子”又成网络热门话题。昨天,南京华侨路茶坊将这一话题置顶到首页,立即引来众多网友的跟帖热议。而类似的话题,在全国各地的论坛中,也都吸引了众多家长吐糟。事实上,每到下午放学时间,全国各地小学门口,便会上演“中国式接孩子”,家长们开着二轮、三轮、四轮等各式交通工具,早早就在翘首以待,人群之众、秩序之嘈杂彷如集贸市场。与之相对照,在国外多数地方的小学门前,几乎不可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扬子晚报记者昨日街头随机采访,试图探寻这又一中国特色式现象背后的问题。贴上“中国式”标签的“接孩子”昨日,网友“郗宝贝”在南京华侨路茶坊发帖,类似连日来引发热议的“中国式过马路”,她要批评的主题是“中国式接孩子”。这篇帖子很快被该网站置顶到首页,数百位网友点击评论。这篇帖子写道:“中国式接孩子的场景每天都会在不同城市、不同学校的门口上演相同的内容。众多家长无论男女老幼,在孩子放学的时间聚集到学校门口,你拥我挤互不相让,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街头闹市。” “大家都翘首期盼眼巴巴地盯着学校门内的孩子,有时因为学生太多令家长眼花缭乱,还要在队伍中仔细搜寻。此时此刻,还有哪个家长顾得了什么交通规则和礼让三先的风范?因此,发生交通拥堵,甚至交通事故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前几天,媒体上热议的中国式过马路对国人的规则意识、文明素养,以及交通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争论。国人这种可以贴上中国式标签的日常行为与生活习惯不在少数,中国式接孩子自然也应该在反思与理性解决之列。”这篇文章引发网友的热议,网友纷纷对自己身边已经见怪不怪的“中国式接孩子”吐槽。微博网友“在别处”直指这种现象的交通隐患:“在中国大多数学校门口,都会有大量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毫无秩序地停在学校附近,更有不少小商贩夹杂于人流、车流之中,不仅瘫痪了交通,还给孩子们的安全埋下了隐患。”网友“钧的爸爸”进一步反思:“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不管风吹雨打,这已成为很多中国家庭生活的一个模式。可为什么家长都不放心孩子自己上学放学呢?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绝对不是家长的问题。”随后,记者搜索发现,这篇名“中国式接孩子:值得社会反思与解决的生活习惯”的帖子在全国各地的地方论坛上均有出现,各地网友对此话题均高度关注。孩子和接送的家长几乎一对一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其时,学校门口已经聚集了百余位家长,不少家长开着私家车过来接孩子,他们将车停靠在湛江路马路两边。马路两边原本就停靠有一排车辆,这使狭窄的湛江路更显得拥堵。更多的家长则选择电动自行车前来接小孩。30多台电动车将学校与湛江路交叉的小空地挤得满满当当,家长们或坐在车上闲聊,或聚集在校门口向校内观望,嘈杂的情形和热闹的集贸市场没有差别。该校一到二年级是两点五十放学,三年级到六年级三点放学。于是,当校门打开,有学生开始走出学校时,聚集在学校附近接孩子的家长群开始骚动起来,大家纷纷往校门口走去,睁大眼睛,仔细搜寻着自家的小孩。随着不断有更多的家长赶来,和不断走出的学生流汇合,整个校门口更显热闹。徐女士每天都要来接读三年级的儿子,因为儿子还要上一会儿兴趣班,大约四点多才会出校,这让她在人群中显得不那么着急,这位全职在家带小孩的家庭主妇悠闲地坐在电动车上,百无聊赖地看着眼前嘈杂的人群。孩子不小了,为什么还要来接?面对记者的提问,徐女士表情有些夸张,她感觉这问得有些莫名奇妙“你看到有哪个小孩不用接的?”她反问记者,“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怎么可能放心让他们(孩子)自己回家。”恰如徐女士所说,记者注意到,在学校门口,前来接小孩的家长群和小学生几乎形成一比一的比例,没有人接的学生屈指可数。如此大的人流自然对学校门口的交通造成很大压力。城市的其他地方,路上交通压力最大的时间是上班族们的上下班时间,而对于学校附近的道路而言,它完全由学校上学、放学时间主导。农民工子女替父讨薪链接:/mblogpic/edbc3cf68a1a783005d0/460 大学不要追求成为“排行榜中的大学” 链接/622007992/blog/134948501390后大学毕业生沦为“跳早族”? /912510479/blog/1349932021富教育与穷教育:两地学生鲜明大对比 /790312419/blog/1348445912国考冷热来看人才观 /244259738/blog/1350913731深圳一学校设学生情报员专门负责打小报告2012年10月23日08:20南方网我要评论(6)字号:T|T南都讯 记者王丹丹某同学早恋了,上课心不在焉,神情恍惚;某同学缺少父母关爱,故意逃学想引起家长注意;某同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感觉非常自卑,很少愿意跟人交流;某同学爱给人取侮辱性外号这些都是南山区前海学校小小心理情报员从各自班级里收集到的信息,每个班上有两名学生,他们除学习外还做着地下潜伏工作,注意观察同学情绪与心理变化,然后,每周定期向老师提供情报,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情报员”搜集的信息不少一晃眼,这群秘密情报员在前海学校已经潜伏了三年。昨日,前海学校首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启动,几名小小心理情报员讲述了他们在校园潜伏的日子。琪琪、文文、可可与俊俊(应学校要求均为化名)四人均是前海学校风铃社团成员,也是各自班级里的小小心理情报员。通过他们的讲述,南都记者发现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青春期早恋,比如一个小情报员通过观察,发现班上某个女生突然不爱跟人交流,上课心不在焉,神情恍惚,“其实青春期容易对人产生好感挺正常的,但是感觉大家对这好像存在一种罪恶感,班上同学发现了会取闹,吓得当事人更不敢说话。”一名情报员如是说。还有心理情报员发现,有些学生父母因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爱,导致有些人故意逃学、顶撞父母等,想用极端的方法来引起家长的关注。“我们班上还有一些同学非常自卑、娇气,接受不了别人批评,而且女生之间嫉妒心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