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教案(第一课时) 天义第三中学 一、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2)能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难点: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化学问题。比如,我们家里的厨房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家庭“实验室”。现在我提出一个厨房中的化学问题:你是怎样鉴别食盐和纯碱的呢?(学生回答:利用物理性质不同,尝味道;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醋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总结:对于物质的判断,我们常用的方法很多。如利用物理性质不同,像观察颜色,闻气味,尝味道等方法。当然后两种一般不适合实验室来鉴别物质。除此而外,就是利用物质间的反应现象来判断物质。如醋酸与纯碱的反应。这些方法,同样适合我们来解决一些其它化学问题如“物质的推断”,“物质的推断”也是我们中考化学中的一种常见题型,那么这种问题又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又该如何解决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推断专题(一)。利用物质物理特性的不同,鉴别物质最为常用的是物质的颜色。(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的物质的颜色)首先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咱们学过的有特殊颜色的物质:1、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AgCl、BaSO42、白色沉淀溶于酸而且有大量气泡产生:BaCO3、CaCO3等3、红褐色沉淀:Fe(OH)34、蓝色沉淀:Cu(OH)25、黑色固体:C、CuO、MnO2、Fe3O4、铁粉6、红色固体:Fe2O3、Cu溶液的颜色1、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2、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Fe(NO3)2溶液。3、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NO3)3溶液。物质的颜色,常常可以作为我们解决推断问题的“突破口”。在复杂的物质推断问题中,仅仅靠物理特性来区分物质是无法实现的。常常还需要利用这些物质化学性质的区别,通过这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现象的不同来进行物质的推断。下面我们结合实例,给大家讲解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谈到方法,首先还得将推断命题按照题型分类。常见的题型包括如下四种: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我们先来看第一种题型“描述型”。一、描述型推断题:例1、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Cl、NaNO3、Na2CO3、BaCl2、 CuSO4、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溶液;(2)向(1)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仅部分溶解;(3)将(2)过滤,往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不溶于 稀HNO3的白色沉淀。通过上述实验确定:原混合物中一定有: ,可能有: ,一定没有 。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一、由题目可以知道本题的突破口有三个:(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溶液,可知一定无CuSO4,可能有Na2CO3、BaCl2、Na2SO4中的两种或三种,但肯定要有BaCl2。(2)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仅部分溶解,说明沉淀物不唯一,可溶的为BaCO3,不溶的应为BaSO4。由此可知混合物中一定有Na2CO3、BaCl2、Na2SO4三种物质。(3)往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不溶于 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沉淀是AgCl。此时,我们最容易误判成分中会有NaCl,其实由于BaCl2中有Cl-,所以,有无NaCl均可以产生AgCl沉淀。所以无法确定是否有NaCl。而NaNO3的存在与否,对实验现象无任何影响,所以也无法确定。结论为:可能含有NaCl和NaNO3。二、固体成分的确定,与进行的三步实验所发生的现象关系密切。若实验(2)中产生的现象是沉淀全部溶解,那么固体成分又如何呢?(1)(3)两步与上一问题相同,我们着重看第二步的实验现象。(2)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物一定只有BaCO3,一定没有BaSO4。据此可知,则混合物中一定有Na2CO3、BaCl2二种物质,且一定没有Na2SO4。 学生练习练习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某几种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得无色透明的溶液。(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硝酸,有气体产生(3)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试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评教师总结例1与练习1的共同点:都是根据三个实验出现了三个实验现象进行物质成分的推断。不同点是:实验1的现象不同物理特性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反应现象)依据得出方法:物质对于酸碱盐的反应现象来说,最为常见的是沉淀或气体。二、表格式推断题例2、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OH、HCI、BaCl2、MgSO4、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表一:ABCDEA_B_C_D_E_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A _ B_ C_ D_ E_1、学生审题2、教师引导:推断物质依据的就是物质两两混合产生现象如“”“”“”我们进行判断后如何进行记录实验现象3、学生记录实验现象NaOH HCl BaCl2 MgSO4 K2CO3 4、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回答、教师讲评。与表格对应的现象是BaCl2有两个“”,K2CO3有两个“”,有一个“”,HCl有一个“”,NaOH有一个“”,MgSO4有三个“”,故A为BaCl2,B为K2CO3,C为HCl,D为NaOH,E为MgSO4。【变换表格样式】我们不难看出,上表中A、B、C、D、E五种物质俩俩混合的现象的表格中,反应现象的记录重复了一次。那么如果将重复记录的反应现象擦除,修改为为如下表格的话,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评其实,每种物质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现象,就在这种物质字母所在的行与列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同的。学生练习练习2、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C ;D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的有关反应方程式:A+B C+D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评 利用化学性质最常用的是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来判断。如变色、沉淀和气体。总结归纳由于时间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先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祖国的花朵打击乐课件
- 2025吕梁市事业单位招聘博士研究生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南昌铁路科技有限公司招聘高铁(普铁)设备维保技术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广东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李立教授团队博士后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痛风用药培训课件
- 2025年福建省莆田市大忠门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招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十五冶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甘肃酒泉市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专项招聘2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紫外激光器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经济专业答疑题库及答案
-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实践版2024)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方位角及坐标计算表格
- MH 5006-2015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FZT 62011.2-2016 布艺类产品 第2部分:餐用纺织品
- (正式版)SHT 3078-2024 立式圆筒形料仓工程设计规范
- 收银标准化培训课件
- 微积分课件反常积分
- 2024年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年级《小鲤鱼跃龙门》阅读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