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培养孩子.doc_第1页
用音乐培养孩子.doc_第2页
用音乐培养孩子.doc_第3页
用音乐培养孩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音乐养育好孩子父母世界2010年11期“特别关注”栏目小巫: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让我来写孩子的音乐教育,不免有些气短心虚,因为常听读者朋友们说,你们家条件多好啊,祖孙四代都弹钢琴,音乐教育信手拈来.呵呵,其实,所谓的“音乐教育”,远非弹奏乐器、培养兴趣这么简单而狭窄。音乐对我们一生的影响非同小可。它不属于贯穿脑部的“智性”教育,而是直接触及我们的灵魂深处,给我们的心灵输送养分,通过塑造我们的情感来促进我们的智力。“音乐被脑的各个层次处理。从脑干开始,音乐可以影响心跳,呼吸和兴奋;通过边缘系统,音乐对感觉和情绪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在皮层,音乐可以创建视觉图像和联想大脑皮层可以在智性层次上理解。这样说来,音乐对人类心智的各个层次都具有重大的影响。”(萨利戈达德布莱斯,平衡发展的儿童)听什么声音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史坦纳说,声音与颜色是通向世界的两扇窗户。昨天在从父母世界办公室回家的路上,地铁里,突然听到一片喧哗声,探头看一看,原来一个一岁多一点的小宝宝,被几个大人围着,一个老太太搂着他大声要求“叫奶奶!叫奶奶!”旁边的成年人则跟着应合“快叫啊!不叫不是好孩子!”孩子看上去受不了这样的围攻,先是拼命挣脱,继而放声大哭。成年人们悻悻然地说,这孩子,真没办法。相信我们大家对这个场景并不陌生。成年人似乎很无辜,孩子则很可怜。我们有可能不知,一个小宝宝的听力是异常敏锐而又非常稚嫩而脆弱的。我们听到的任何声音,在孩子那里都被放大两倍,所以高调门的噪音会让孩子烦躁不安,甚至尖叫、大哭。或者干脆封闭自己,昏昏欲睡。我们都知道,小宝宝降生时,已经具备了灵敏的感觉器官,就如动物一样,人类婴儿通过这些器官来求生,来认识母亲、认识世界、感知自我。小宝宝生来具备各种天赋,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地去“教”、去“引导”、去“开发”。事实上,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发展和丰富这些天赋,而不是用我们的噪音去刺激和破坏它们。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听什么声音是非常重要的。从宝宝降生开始,我们需要轻柔地对他说话、哼唱柔美的小曲、讲温馨的小故事、弹奏适宜的乐器,需要经常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听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这些美好的声音帮助孩子健康的发展,尤其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智力。但是,当刺激过于强烈时,感官会变得迟钝。德国的儿童教育专家通过研究和观察发现,有些孩子在学龄期遭遇学习障碍,不能集中精力,是因为幼年时妈妈曾经对他大发雷霆、大喊大叫,或者平常说话声音过高,导致他们“关闭”了自己的听力。在学校里如果遇到一个大嗓门的女老师,这些孩子则无法听见她在说什么。他们需要治疗,听温柔的声音,重新开启听力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听什么音乐这年头,胎教可流行了,其中之一就是给胎儿听音乐,意图从娘胎中就培养出音乐大师来,于是特别盛行给胎儿听老巴、老贝、小莫啥的。围产期听了巴赫贝多芬莫扎特是否有助于培养音乐大师,还有待考察,胎儿听音乐的确不失为一件好事,出生后的宝宝们听音乐也是一件好事,关键词在于:听什么?我们都见识过,给腹中的宝宝听音乐,他会在我们肚子里手舞足蹈;给出生后的宝宝听音乐,他也会手舞足蹈,有时候看上去像是在打拍子、指挥乐队。这是因为在耳道内部,有一只叫耳蜗的听觉传导器,耳蜗内充满淋巴液,耳蜗表面则布满了毛细胞,每一根毛细胞负责接受一种音高(pitch),外界声波通过淋巴液而震动毛细胞上方的鼓膜,鼓膜又触动了毛细胞,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内部的听觉中枢,进而刺激全身的肌肉发生反射。这是为什么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会令我们“吓一大跳”,全身一激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谨慎地选择给宝宝们听什么样的乐器发出来的多大音高的声音。因为音乐引起的反响是全身性的,而不仅仅止于听觉器官。选择乐器方面的原则是要给孩子听天然材质制成的乐器,比如木头、石头和某些金属做的乐器,不要用人工合成品比如塑料制作的乐器。选择音乐方面的原则是轻柔的、舒缓的、动听的乐曲,音高可以高一些,因为低音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女性的声音一般都比较高)。古典乐范围很广,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是久经考验的经典。不要给低龄孩子听打击乐强烈的乐曲,比如摇滚和重金属。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是不要给孩子听电子产品播放的音乐,或者电子乐器弹奏的音乐,而是给他们听实物乐器发出来的真实的声音。因为我们的听力是百万年前造物主赋予我们的,宝宝听到的仅仅是母亲的心跳声、人们说话唱歌的声音以及大自然的声音。近代各种电器则给我们的听力造成极大的污染。也许对很多成年人来说这无关紧要,但对孩子的内心来说,实物发出的声音和机器(扬声器)传出的声音有天壤之别,这些声音直接作用于他的听觉敏锐度和感情发展,甚至影响他的一生。还有,无论我们给孩子听什么,都不可以带着功利性目的,去“开发”他的什么。音乐不是仅仅放给孩子听的,我们自己是不是享受音乐、喜欢什么样的音乐,都是更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怎么学乐器我敢说中国是地球上琴童人数最多的国家,而这些琴童中,真正适合学琴的仅在少数。大部分孩子都被迫学琴,大部分家长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开发孩子兴趣,培养音乐素质,私下的理由恐怕还是跟虚荣心和考级证书有关。搞不明白这件事,学琴就变成了纯粹的学一门手艺,而享受艺术这件事则放到了脑后。因此国内的教学普遍过分讲究手的技巧,而忽略了对音乐素养的整体培养。我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在学钢琴,儿子是6岁半开始,女儿是7岁半开始,都是在他们自己的强烈要求之下开始课程的,但我这个懒妈管理疏松,导致孩子们学琴一点儿也不勤奋,平均每天练琴时间不到半小时,也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表演,更没考过证书。所有的老师,包括孩子的奶奶(资深专家级别的钢琴师),一致同意他们具有罕见的天赋,但是我们却没有进一步的“培养”。因为天赋只是成才的因素之一,孩子们对钢琴的迷恋远未达到废寝忘食埋头苦练的地步,所以我常对朋友笑说,我们家是拿天才当庸才养着呢!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需要多少钢琴大师,如果泛滥了也就不稀罕了。我倒是知道这个世界永远需要更多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国内有些音乐老师告诉我,很多拥有钢琴10级证书的孩子,实际上根本不会弹钢琴,甚至都不见得认识乐谱。他们只不过花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准备考级的那几只曲子而已。我也亲见过学了N年琴、考了N级证书的孩子,不识更低几级的谱,离开老师就不会弹琴。我真不知道让孩子这样学琴的目的和收获到底是什么?至于我的孩子学琴,我还真说不出有什么目标来。我只知道他们热爱音乐,享受弹琴,对音乐有着独到的鉴赏能力和超凡脱俗的品味。我儿子有他自己喜爱的音乐人和乐队,说起他们来如数家珍,这里既有我和他爹也喜欢的,也有他自己单门喜欢的。我们家里(车里)总是响彻各种音乐,播放的,弹奏的,大家一起哼唱的。我本来对音乐一窍不通,却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