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臭氧发生器标准 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臭氧发生器Ozone Generator国家环保总局1999-00-00发布HCRJ-058-1999 1、范围1.1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臭氧发生器的产品分类、命名、要求、引用标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2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臭氧发生器(以下简称发生器)。2、引用标准 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 191-90包装 储运 图示 标志GB 1408-89固体电工绝缘材料工频电气强度试验方法GB 1958-80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GB 4064-83电气设备安全设计总则GB 5083-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6388-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13306-1991标牌GB/T 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5436-1995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yman法CJ/T 3028.1-94臭氧发生器CJ/T 3028.2-94臭氧浓度 产量 电耗的测定3 分类与命名3.1 分类3.1.1 发生器按其基本臭氧发生单元分为气隙放电型式(管式、板式)与其他气体放电型式。3.1.2 发生器按其放电频率分为工频( 50Hz/60Hz )、中频( 100Hz 1000Hz )和高频(1000Hz )。3.1.3 发生器按其产生臭氧浓度分为低浓度(10mg/l )、中浓度(10-50mg/l)和高浓度(50mg/l )。3.1.4 发生器按其臭氧产量分为微型( 1000mg/h) 、小型(1100g/h )、中型(1001000g/h )和大型(1kg/h )。其数值宜按以下系列选取: 1 , 2 , 3 , 4 , 5 , 10 , 15 , 20 , 25 , 50 , 100 , 200 , 300 , 500 , 1000 。3.2 命名 发生器命名与型号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 CF- 1 - 2 - 3 CF臭氧发生器 1发生器类型(管式-G/板式-B) 2发生器频率(工频-1/中频-2/高频-3) 3发生器产量(M-mg/h,G-g/h,K-kg/h)示例: CF-G-1-500G ,指每小时产生 500g 臭氧的工频管式臭氧发生器。4 要求4.1 基本要求4.1.1 发生器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1.2 发生器的设计应按GB5083 、电气设计应按GB4064 进行。4.1.3 发生器中各电气绝缘部件应符合高电压绝缘性能和结构的要求;处于电晕放电、臭氧氧化环境中的绝缘零部件还应满足使用环境对其物理(机械)和化学性能的要求。4.1.4 臭氧发生器各零部件有关形状和位置技术要求应符合 GB1958 的规定。4.2 性能要求4.2.1 臭氧发生单元介质材料的技术要求4.2.1.1 臭氧发生单元中所使用介质材料的介质强度不得小于臭氧发生单元介质材料实际工作最高介质强度的倍。4.2.1.2 臭氧发生单元中所使用的介质材料,如其介质强度数据不完整时,必须进行耐电压实验(击穿实验),并以耐电压实验所得实际数值作为介质强度的依据;实验方法按 GB1408 的规定进行。4.2.1.3 臭氧发生单元中所使用的介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要求应满足不同类型臭氧发生器的使用条件。4.2.2 臭氧发生单元电极材料的技术要求4.2.2.1 臭氧发生单元中电极材料应保证在电晕放电条件下、臭氧环境中可长期稳定工作。4.2.2.2 臭氧发生单元中的电极材料应满足不同类型的臭氧发生器不同的使用条件。4.2.2.3 臭氧发生单元中,直接处于电晕放电界面的电极表面光洁度应保证正常稳定电晕放电的要求。4.2.3 发生器性能试验技术要求4.2.3.1 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单元)的性能试验,应满足下述要求:a )以空气为气源,露点不得高于产品指标标称值。b )臭氧浓度、臭氧产量、电耗等均按产品技术指标标称值检测。c )臭氧浓度、产量检测应在发生器工作稳定半小时后进行,其结果不低于其标称值的 90% 。d )稳定性检测:连续工作 72 小时后产量下降不大于初始值的 10% 。e )氮氧化物( NOX )检测:以空气为气源的发生器氮氧化物浓度不大于臭氧浓度的 2.5% 。4.2.4 不同的工频发生器生产每公斤臭氧的电耗见表 1 。 表 1 不同的工频发生器生产每公斤臭氧的电耗(不包括气源净化)不同臭氧产量电耗指标(KW.H/KG.O3))大型18中型20小型224.2.5 发生器无故障工作积累时间不得少于 8000 小时。5 试验方法5.1 臭氧发生器的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方法 ,按 CJ/T3082 , 2-94 进行。5.2 发生器的氮氧化物的测量,应按 GB/T15436 进行。5.3 整机使用寿命的测定,根据厂方提供用户名单随机追踪调查。6 检验规则6.1 检验分类发生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6.2 出厂检验发生器出厂前需逐台按下述条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a)发生器中各臭氧发生单元定位准确,各紧固、支撑、连接部件安装牢固。b)发生器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内部的外观检验包括:臭氧发生单元各部件应光洁,不得有任何油污、水渍、灰尘及其它有害外来物。 发生器内部防腐涂层应表面光洁,不得存在起皮、剥落及其他不良情况;高压电输配系统整洁,不得存在引起输配电异常的不良情况和外来物。外部的外观检验包括:外壳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存在疤痕、凸凹等影响外观的缺陷:各处保护、装饰涂层应均匀,不存在起皮、剥落及其它不良情况(如根据需方要求在使用现场进行外部装修,此检验可在适当是进行)。外壳上个附属物(件)的安装位置准确,质量合格:外壳个部分均不应存在妨碍安装、检验、擦拭等的缺陷。c)发生器各仪器(表)接口、水、气管道接口位置准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d)发生器必须进行密封检验,检验应按GB150的有关规定进行。e)发生器必须进行性能试验,在4.2.3条规定的条件下,对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等性能进行测定;并对式样结果进行记录作为产品合格证附件:在无异常情况且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后,方可确认产品合格。f)根据需方要求对产品性能复测时,容许与合格证附件记录数据存在10%的误差,但不得低于产品性能指标下限。 6.3型式检验6.3.1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发生器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一年以上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c)产品正常生产,每三年进行一次;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6.3.2检验项目:发生器型式检验应满足4.1、4.2的全部要求;6.3.3国家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检验按型式检验进行。6.4判定规则6.4.1对检验项全部合格的,判定为合格品。6.4.2对检验项目中有一项经检验不合格的则判定为不合格品。6.4.3不合格品允许返工处理,返工后应对所有项目重新检验。6.4.4抽样方法6.4.4.1对小型发生器随机抽检2-5台;6.4.4.2对中大型发生器抽检任一台。7 标识、包装、运输及储存7.1标志每台发生器均应在其明显部位固定耐久性产品标牌,其尺寸和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上应标出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型号;b)主要技术参数(臭氧浓度、臭氧产量、气源要求、工作气压范围、电源X相、X伏、电源容量 )c)出厂编号;d)制造日期;e)制造厂名称。7.2包装7.2.1包装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7.2.2包装箱外标志的表示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高职面试指导:嘉兴学院面试题库精 华
- 保安管理面试题库精 编:针对不同岗位的深度剖析
- 湖南省衡阳市重点名校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汤臣一品楼盘讲解
- 小学信息技术面试题库精 编试题及解析
- 全面预算管理汇报
- 2022春考高考上海语文卷解析(含古诗文翻译)
- 铅笔书法课基本笔画讲解
- 公安退赃款协议书
- 施工技术管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研究
- 《电磁感应现象解析》课件
- 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课件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要点》课件
- 门诊分诊知识培训课件
- 武汉市2025年高三语文四调10篇高分作文范文:去过与感动过
-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培训课件
- 射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普通铣床基础知识
-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