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doc_第1页
2009—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doc_第2页
2009—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doc_第3页
2009—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doc_第4页
2009—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内容摘要:2009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达到85左右,我国经济承受各种冲击、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进一步缩小。2010年我国经济有望出现相对温和的增长和较低价格上涨的良好局面。GDP增长率预计在95左右,CPI涨幅预计在3以内。宜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尽快将扩大内需的支点由政府转向市场。 关键词:20092010年 经济形势分析 在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和经济周期性回调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2009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降低到6土。在“一揽子计划的支持下,依靠自身发展优势,我国经济在2009年很快企稳回升,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达到8以上。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承受各种冲击、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将使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进一步缩小。展望2010年,我国经济面临增长内容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的双重任务,内需外需比例变化要求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内向外向经济格局调整,经济增长需要从政府力量推动为主转向市场力量推动为主。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宏观调控面临新的严峻考验。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政策重点宜逐步由侧重需求转向侧重供给。 一、2009年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 (一)总需求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推动 2009年出口大幅度下降,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减少。2008年出口增长173,2009年预计为18,出口增幅下降353个百分点, 出口增长下降影响2009年总需求增长降低5个百分点左右。外贸顺差预计为2000亿美元左右,较2008年减少近1000亿美元,影响GDP增长率降低约2个百分点。 国内投资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2;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33,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左右,投资实际增长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投资增长支持总需求增长率提高土5个百分点左右。 消费增长稳中趋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5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土7左右,消费实际增长率提高2个多百分点。消费增长支持总需求增长率提高42个百分点。 综合三大需求的变化,2009年外需增量为负值,而国内投资消费则加快增长,弥补了外需减少部分,并使总需求实现了14左右的增长,支持经济增长达到8以上。内需成为推动2009年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二)内需增长加速首先由于政府力量推动 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8729亿元,增长399,占投资的比重由2008年的282提高到43。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8月份投资到位资金132007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827,国内贷款增长474,自筹资金增长333,利用外资下降土21,国家预算内投资和国内贷款是推动投资增长加快的主要因素。这些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的投资增长加速主要由政府力量推动。 (三)内需增长正在受到市场力量越来越多地推动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由住、行等消费结构升级活动带动的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主要内容。2004年以后,在内需外需共同推动下经济持续升温,为防止过热对需求采取了适度控制的措施,消费结构升级活动,包括家庭买房、买车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例如控制信贷和加息措施对买房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政策调整,在扩大内需一系列措施支持下,居民消费信心受到鼓舞,减税、降息和扩大信贷投放等措施对居民买房、买车和其他消费活动形成积极支持,消费结构升级活动必然趋于活跃。18月份汽车类销售额同比增长348,19月份城市商品房销售量同比增长448。受此拉动,汽车工业、房地产业出现较快恢复,18月份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71,增幅较12月份提高288个百分点;19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77,增幅较1-2月份提高166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当月同比增长37,房地产投资增量对9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已经达到7个百分点左右。 (四)市场推动的需求增长较20032007年有所减弱 20032007年是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起步阶段,结构变动十分剧烈,重化工业、能源交通迅猛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市场扩张力量,同时伴随着出口2530的持续高速增长。比较起来,当前市场力量虽然在很快恢复中,但与前一时期仍然有明显区别。首先结构扩张的空间缩小,重化工业、能源工业出现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工业增长从规模和数量扩大为主转变为结构优化和素质提高为主,相应的工业建设投资 增速也趋于平稳;其次出口增幅较大降低。这些都使市场推动的需求扩张力量减弱。 综合以上分析,在2008年经济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推动经济继续回落的因素比较集中的形势下,2009年通过及时有力地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进一步回落,并较快推动经济进入回升通道,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85左右。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政府宏观调控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抗冲击的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较好。 二、2010年经济走势展望 在发达国家经济继续震荡调整,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由政府转向市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提高的格局下,2010年我国经济有望出现相对温和的增长和较低价格上涨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回升趋于稳定,GDP增长率预计在95左右 2010年外部环境依然比较严峻,但不会进一步恶化,随着出口企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提高,预计出口将结束负增长,实现一位数增长。国内需求将转向由市场力量推动的温和增长。在支持家庭买房、买车活动的政策持续不变条件下,随着就业和收入形势的好转,以及住房、汽车供给不断改善和增加,预计消费结构升级活动仍然比较活跃,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增长,消费实际增长率将保持2009年水平。投资增长方面,预计政府投资的增量将 基本消失,房地产投资将达到30一40的增幅,并成为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此外企业投资将逐步活跃,在市场力量推动下,投资增幅将保持在20左右。综合需求因素分析,预计2010年GDP增长率在95左右。 (二)不会出现明显通胀,CPI涨幅预计在3以内 在需求总体平稳增长,而生产和供给能力充足的背景下,预计2010年不会出现明显通胀。 1资产价格不会大幅上涨。蓄积的刚性买房需求在2009年已经释放,投机投资性买房需求已受到控制(二套房贷重申要按政策严格管理等),未来房地产需求不会出现持续快速膨胀;2009年房地产建设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下半年以后住房供给将较快增加,综合供求情况,预计房价不会快速上涨。股市扩容空间很大,包括大小非解禁,权重股全流通,IPO启动,创业板开放等等,尽管进入股市的资金将较快增加,但在股市较快扩容,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大体稳定的格局下,预计股票价格不会猛烈上涨。 2商品价格大体平稳。2009年粮食连续第六年增产,生猪、油料作物、棉花的生产能力均达到历史新高,食品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则不断降低,食品支出相对收入增长的弹性不断降低。受供求关系的制约,预计2010年食品价格不会出现明显上涨。基于稳定务农收入目标进行的政府价格干预,会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但不会幅度很大。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强大,即使需求(例如汽车)增长很快,也可以保障供 给,预计价格不会大幅上涨。工业生产资料国内供给能力偏大,而需求增长预计大体平稳, 因此价格也不会大幅上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可能因美元走弱持续上涨,但绝对水平不会超过2007年,主要因为国际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明显减弱,去杠杆化改革也逐步减弱了投机期货产品的能力,这些都使炒作初级产品期货的需求受到抑制。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会推高国内PPI涨幅,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格局下,预计主要会减少企业利润,而不会向CPI传导。 综合以上分析,预计2010年不会出现明显通胀,CPI涨幅预计在3以内。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2009年的经济回升很大程度还是依靠政府力量推动,必须尽快转向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支持的增长。培育市场力量,就需要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统筹考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考虑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提高,考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问题。此外还需要考虑政府大力度经济刺激政策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没有明显的负面效果 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力量支持经济恢复都伴随一定的负面效果。各方面对2009年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也有一定担心,例如可能加大通货膨胀风险,导致投资效果下降等。从经济形势发展看,这些方面的过度担心是不必要的。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贷款一度出现了超常增长。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737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新增贷款的177倍。各方面对贷款过量增长普遍担心。在货币政策基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2009年下半年贷款增长基本恢复正常。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半年贷款超常增长包含自身调整的要求。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近10年来货币政策第一次明确从紧,而且采取了额度管理的办法,受其限制,商业银行的货币信贷活动被明显收紧。2008年17月份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工48,较2007年同期贷款余额增幅降低近两个百分点,2008年新增贷款较上年增长土45,增幅较上年降低45个百分点。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多年来首次使用宽松的提法,随着货币政策较大力度调整,特别是取消额度管理,加之2009年上半年政府投资项目集中推出,房地产市场火爆,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较好的贷款领域,商业银行信贷活动必然出现比较强烈的扩张,其中包括对2008年货币信贷业务的补课性校正。下半年一方面信贷业务规模已接近商业银行预期,另一方面政府投资项目推出速度减慢,房地产市场趋稳,较好的贷款项目减少,商业银行信贷活动必然会趋稳。这些情况表明,继续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10年不会出现货币过度投放。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投资支出大量增加,但此次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等方面,都是需要政府投资的领域,加之对项目的审计检查比较严格,因此政府投资带来的失误和损失总体较小。政府投资对重化工业生产的拉动,只要此后有市场推动的房地产、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投资接替下来,就不会导致重化工业产能不合理扩张。 综合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明显的负面效果。 (二)应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人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历史性改变,包含着巨大的收入增长潜力和消费增长潜力。城市建设还包含着巨大的投资增长潜力。城市化为工业化提供市场需求、生产、生活环境方面的支持,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各类产品供给和就业方面的支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条件,相互推动、相互依存。2003年以来,由于出口持续高增长,一定程度改变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工业化的一部分条件依靠出口增长解决。基于防过热的目标,对城市 化进程进行了有意无意的控制,例如通过控制土地、信贷闸门控制投资,以及防止房地产过快升温等。城市政府在稳定新进入城市的居民方面,工作也不够积极主动。这些造成了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格局,20032008年,在工业比重持续较快提高时,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03个百分点,较19982002年降低04个百分点,而且城市人口中非户籍人口达到30左右。这一状况限制了消费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限制了城市建设投资增长; 限制了农村生活占地释放,进而限制了城市建设土地供给,限制了城市住房供给; 限制了城市劳动力充分供给。在出口增长减慢而且将持续较长时间的格局下,必须进一步加快 城市化进程,弥补出口增长减慢的影响,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这将是未来支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 (三)调整过剩产能的关键是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市场机制调节属于事后调节,存在一定的过剩产能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我国经济结束长期短缺,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以后,一定的产能过剩成为常态,这也给企业以压力、动力,促使企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产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因此不断提高。2003年以后我国经济由于结构剧烈变化形成了一定的过剩产能,经济回调使其凸显出来。对这些过剩产能调整最重要的是建立比较完善的退出机制。市场竞争中企业不仅要能及时创 办,也要能够及时破产退出。围绕退出机制的责任分担体制建设,责任追究体制建设,对于增强各类企业的内在约束,增强各类投资主体包括政府的内在约束都是非常重要的。要警惕以调整过剩产能的名义,提高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参与程度,警惕因此产生保护落后, 阻碍产业素质提高的结果。在完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调节下,企业才会在生生死死的新陈代谢中形成持续旺盛的投资活动,对市场需求才会产生持久推动。 (四)应着眼长远推进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已总体进入调整期,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我国经济更多依靠国内市场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将发生重要变化,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将发生重要变化,因此应该着眼长远规划我国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目标及路径。 四、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2010年宜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尽快将扩大内需的支点由政府转向市场。为此应注意协调好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之间的关系,通过推进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将经济增长引入质量效益较好、总量和结构关系大体协调、资源和环境代价较小、物价涨幅较低、平稳健康和可持续的轨道上来。 (一)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基于对货币供给和通胀前景的分析,2010年宜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准备金率和利率均应保持稳定。央行应注意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企业自主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的金融支持,大力发展消费信贷,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贷政策,发挥好金融对房地产的支持作用。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加强风险管理,增强金融企业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能力。放宽金融市场准入,加快发展民营中小金融机构。 (二)积极财政政策重点宜更多转向减轻企业居民税收负担 完成今年预算任务,财政增收节支压力很大。需高度警惕为完成税收任务层层压指标,加大企业税负的倾向,警惕因此对尚未摆脱困难的企业产生负面影响,阻碍企业和市场力量的恢复。宜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稳定政府投资规模,进一步充实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着力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能力。 (三)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注意引导和保护好房地产市场需求,保持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完善金融、财税方面的有关措施,加大对居民合理购房活动的支持。既要充分发挥房价上涨刺激供给的积极作用,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城市住房建设;也要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的责任感和紧 迫感,加快城市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宜长短兼顾,将房地产发展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工业化、城市化长期趋势,加快制定面向长远的国土资源规划和城市、产业布局规划,指导基础设施合理超前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改革,协调好农业生产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间的关系,有效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积极推进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覆盖范围。 (四)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管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对处于公益性和自然垄断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