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 教学大纲课程号:课程名称: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学分: 4开课学期:春季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基本目的:1、 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论思想、基本概念、术语和各种具体方法,为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提供研究方法论和方法、技术的指导。2、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社会调查研究的全过程,能够设计并组织实施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完成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内容提要: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分为三编十六章。 1、第一编“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与过程”。分六章介绍:(1)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的原理、基本概念和方法体系。(2)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和主要研究范式。(3)科学研究的程序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4)社会调查研究的选题、准备工作与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5)对社会现象进行观测的原理、测量的不同尺度以及测量的信度和效度。(6)社会调查的抽样原理、基本概念和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及运用范围。 2、第二编“社会调查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分六章介绍:(1)问卷调查法。包括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要点,以及问卷调查法的作用及特点。(2)量表与测验法。包括量表法、测验法、社会计量法和民意测验四种采用定量测量工具的调查手段的内容、程序、特点及应用范围。(3)访问法。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式访问的特点与类型,说明访问法的程序、技巧和应用范围(4)。观察法。包括社会研究中无结构观察(及参与观察)和结构式观察两种观察法的相关知识,并对观察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5)实验法。社会研究中实验法和准实验法的特点、类型和实验设计与实施的方法。(6)文献研究方法。包括个人文献、历史文献、官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类;定量化的内容分析和统计文献分析;定性的历史比较分析等。 3、第三编“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分四章介绍:(1)调查资料的审核、汇总和整理。包括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的整理,以及应用计算机整理数据资料的程序和方法。(2)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具体介绍对不同测量层次的变量进行单变量分析的方法,以及双变量的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3)逻辑分析和理论分析。包括社会研究中分析变量关系的“详析模式”,说明详细分析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以及对调查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的类型和作用,说明普通调查报告和学术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点。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外作业、练习和社会实践。教材与参考书: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社会研究方法 美 艾尔。巴比著 华夏出版社 2000 3、社会学研究方法 风笑天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4、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袁方主编 林彬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学生成绩评定方法: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80%。第一编 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与过程第一章 导论1、 社会调查研究:由社会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组成。(21页)2、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24-27页)。3、 社会研究方法论:主要有三种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32页) 2)实证主义方法论(31页) 3)反实证主义方法论(33页)。4、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作用:感知、描述、解释、预测社会现象。5、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建立社会理论、提出政策措施、监测与检验实际工作。6、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行政统计调查、实用性调查、学术性调查三种类型(46页)。7、 A.凯特勒:法国统计学家。(41页) C.布思:英国社会调查专家。(47页)第二章 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1、 探索性调查研究(121页)、描述性调查研究(128页)、解释性调查研究(130页)。2、 横剖研究(132页)、纵贯研究:1)趋势研究2)同期群研究3)追踪研究(134页)3、 普查、抽样调查(135页) 个案调查-典型调查(137页)4、 个案调查的方法论思想:来源于医学和法学的案例分析(136页)。5、 应用研究、理论研究(120页)6、 统计调查:结构式调查与分类统计(140页) 实地研究:系统的现场观察与访问(141页)7、 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特点、优缺点的比较(146页)。第四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过程1、 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94页)的结合假设检验逻辑或假设演绎法(95页)2、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分为准备、设计、调查、分析、总结五个步骤或阶段(117页图4.7)3、 统计调查的具体程序:假设检验逻辑(96页图一) 实地研究的具体程序:单纯归纳法(96页图二)第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设计1、 确定研究课题(117页):选择调查研究题目的原则:科学性、理论意义、应用价值、迫切性、可行性、主客观条件(119页)2、 提出研究假设(123页): 概念与变量(73页) 命题(78页) 假设的定义(79页)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无关关系(76页)研究假设的形式:函数式、条件式、差异式(79页)3、 确定分析单位和调查内容:分析单位的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物。(151页) 调查研究的内容可分为三大类:基本状态、主观意向性、客观行为(154页)4、 研究课题的具体化(174页) 概念、假设的操作化 操作定义(176页)5、 研究方案的设计:考虑七个方面:研究目的、方法、调查对象、抽样方案、调查问卷或提纲、时间地点、经费手段(157-159页)第六章 社会现象的测量1、 测量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尺度(169-171页) 四个尺度的数学性质(172页表6.2)2、 社会(统计)指标与调查指标:一般与具体的关系,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的质或量的变异特征的范畴(178-179页)3、 测量规则:完备性与互斥性(168页)4、 测量的信度:可靠性、稳定性。(187页) 测量的效度:正确性、有效性(192页) 5、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效度是信度的充分条件(197页)6、 影响测量信度与效度的因素:被调查者、调查者、测量内容、测量工具、样本代表性(191页、198页)第七章 抽样方法1、 调查总体、抽样框、抽样误差(204-205页)2、 概率抽样方法: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209-217页) 3、 非概率抽样方法:分为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221-223页)4、 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区别:层内同(异)质性高、层间异(同)质性高(216页)。第二编 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第八章 问卷法1、 问卷的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等(232页)2、 问题和答案的设计:开放式与封闭式问题(234页) 答案设计的穷尽性和互斥性(251)3、 问卷整体设计:卡片法与框图法(246页)4、 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客观、定量 调查内容有限、质量问题等(264页)5、 问卷问题的内容:行为、态度、个人背景三方面(236页)第九章 访问法1、 结构式访问:标准化、统一性、统计分析(268页) 优点:定量化、回收高、应用广。缺点:费用高、时间长、主观因素影响等(269页)2、 无结构式访问:分为重点访问、深度访问、客观陈述法、座谈会四种 区别:调查目的不同、控制程度不同(271-276页)3、 结构式与无结构式访问的区别:标准化与非标准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4、 访问法的优点:直接交往、应用广、可控制等。缺点:主观因素影响、费时、费力等(292)第十章 量表与测验法1、 总加量表(利克特量表):五级加总记分 制作程序:4步(298-301页)2、 测验法:适于对个人的能力、态度、人格的精确测量(313页)3、社会计量法:对小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和群体结构的调查与测量(320页)社会计量法的资料分析方法:社会矩阵法、社群图分析(324)、指数分析。4、民意测验(舆论调查):适于对公众的意见、态度的调查和测量(329页)主要的抽样方法:定额抽样和分层抽样(330页)5、 测验法与民意测验的区别:调查目的不同、个人特征与公众意见、测量题目多与少。第十一章 观察法1、 结构式观察:标准化的表格、定量分析。实施过程:分类、设计、观察记录、统计(339)2、 参与观察:在社区内部长期、深入地观察、描述社会文化现象(342)3、 参与观察的实施过程:进入现场、建立良好关系、确定观察内容、长期观察记录、整理归纳(348)4、 间接观察:通过中介物观测调查对象。分为腐损测量、累积物测量、行为标志观察(351)5、 观察法的优缺点:优点:直接感受、自然环境、适用范围广。 缺点:难以定量分析、样本少、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359)第十二章 实验法1、 实验设计:典型实验设计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370页) 拉丁方格设计多因素设计、考察自变量引入顺序的影响(378) 简单设计与多组设计(373)2、 准实验:不严格、简化的实验,在社会研究中采用。主要类型:相关设计、时间序列设计、非等组设计、 现场实验等(380页)第十三章 文献法1、 文献来源的类型:个人文献、官方文献、大众传媒(392)2、 文献研究的方法:(1)个人文献分析(2)第二手分析(3)内容分析(4)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3、 内容分析:定义:对文献中文字等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401) 主要步骤:抽样、编录、赋予数值、统计分析(405-407) 第三编 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第十四章 资料整理1、资料的审查:定性资料审查:消除虚假、错误的成分。保证真实性、准确性、适用性。(423) 定量资料审查:审查资料的完整性、统一性、合格性(431)2、编码工作的内容:分类、编码、赋予数值(433) 编码簿:建立变量与回答类别的对应关系(436)3、 计算机汇总资料的过程:(1)编码(2)登录(3)输入数据(4)数据处理。(443-446) 计算机检查(净化)资料的方法:幅度检查、逻辑检查(445)第十五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1、 集中量数(趋势)与离中量数(459-465) 简单分组表(455页统计表)2、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470-480)3、 描述性统计与推论性统计(483)第十六章 变量分析的逻辑与策略1、 详析模式(501、507)2、 列联表(466、504)3、 变量关系检验的三种模式:(1)防止以假当真:外在变量检验(2)防止以真当假:抑制变量、(3)深入具体地分析变量关系:内含变量、中介变量、前置变量、歪曲变量检验。(508、513、510、511、512、515页)第十七章 理论分析与理论解释(第三章 理论解释)1、 理论分析的作用:(81-8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145)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