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oc_第1页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oc_第2页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oc_第3页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oc_第4页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李芳(湖南城市学院体育系06级社会体育专业,益阳,413000)摘 要:研究目的:本文以湖南城市学院已毕业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现状,并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角度剖析供需失衡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提供理性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论: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的地域选择主要是以离户籍地较近的城市、乡镇和院校所在城市为主,只有少数学生选择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把网络作为就业信息渠道和求职的途径占到了很大的比例。亲戚朋友在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和就业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影响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因素主要是社会、个人、学校、家庭四个方面因素,这四个因素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每个因素中又包含许多小的方面。关键词: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就业Social Sports Specialty student employment status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Fang-Li(Hunan City Colleg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06 Social Sports professional, Yiyang, 413000)Abstract: Objective: In this paper, Hunan City College has graduated as a social sport students study, analyze social sports professionals, employment status, and through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graduates analysis, from the community, schools, families, the angle of analysis the causes of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graduates in careers, employment, provide a rational frame of reference.Methods: By using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Study Conclusion: our school graduates in the fields of social sports employment mainly from the geographical choice of domicile closer to cities, towns and city-based institutions, and only a small number of students to choose the mor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southeast coastal cities; the network as a employment information channels and means of job-seekers accounted for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Relatives and friends in access to employment information channels and the course of employment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ffect my employment status of graduates of the factors that are mainly social, personal, schools, families, four factors, these four factors are interrelated, interaction, andEach factor in turn contain many small aspects.Keywords: Hunan City College; social sport; Employment前言 社会体育专业是一门新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设计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目前,从总体上来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各大高校争相设置社会体育专业,似乎是供大于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本文以湖南城市学院已毕业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现状,并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角度剖析供需失衡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提供理性的参考依据。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调查对象湖南城市学院2008届,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1.2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2000年2009年期间中文体育类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文章以及就业指导方面的文章,以及图书馆各类相关的报刊杂志。1.2.2 问卷调查法:制订并通过因特网发放问卷60份,采取E-mail分发及回收的方法。回收52份,回收率为86.67%,有效问卷52份,有效率100%。其中08届20份,09届32份。1.2.3 访谈法:就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题,采用随机访问涉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等进行了访谈。1.2.4 数理统计法:运用常规的数据统计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2.1就业率 尽管我国现行就业率统计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 ,但是在衡量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时 ,就业率还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指标。我校近两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见表1:表1 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已就业人数 未就业人数 调查人数 就业率08届 55 39 84 65.48%09届 123 41 164 75.00%注:1 表中湖南城市学院 2008 - 2009 届就业人数根据毕业前夕签约情况整理而成,其中包括了读研的学生。教育部公布我国2008年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86%,而2009年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68%(截至7月1日),从表1可以看出我校08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来看,我认为我校就业情况还是较为理想的。2.2 毕业生去向 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 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而一个专业毕业生的总体去向是毕业生与社会需求适应程度的初次检验。我校部分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去向见表2、表3 表2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流向岗位届次 学校 商业性体育及相关服务场所 其它企业 读研 总计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 % % % %08届 16 9 24 6 55 29.09 16.36 43.64 10.91 10009届 7 95 13 8 123 5.69 77.24 10.57 6.50 100注:2表中湖南城市学院 2008 - 2009 届就业人数根据毕业前夕签约情况整理而成从表2可以看出, 2008届29.09%毕业生流向学校,16.36%去了商业性体育及相关服务场所,10.91%的去读研了,还有43.64%去了各个行业;而2009届只有5.69%毕业生流向学校,77.24%流向商业性体育及相关服务场所,6.50%去读研了,10.57%去了各行各业。经过分析发现,本院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正在向多元化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非教育系统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到企业、社区从事体育工作人员毕业生也会愈来愈多。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特定的优势,他们外在形象气质好,乐观自信、善于交际,如何拓展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专业以外其他领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一个值得各高校重视的问题。表3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流向城市届次 益阳 长沙 深圳 广州 杭州 其他 总计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 % % % % % %08届 6 9 7 3 4 9 38 15.79 23.68 18.42 7.90 10.53 23.68 10009届 12 79 1 2 0 21 115 10.43 68.70 0.87 1.74 0 18.26 100注:表3中湖南城市学院 2008 - 2009 届就业人数根据毕业前夕签约情况整理而成,这些数据不包括考研的在内。表3可知道在地区的选择上,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户籍地所在城市、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我们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毕业后都想回到离户籍地较近的地方,父母的意愿是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依然受传统观念所谓“生儿为养老”的影响,都想让自己孩子的工作地在离户籍地较近的地方。另一方面,学生本人认为在离家较近的地方能更好的照顾父母,而且在户籍地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网较多,不管工作或其他事做起来都会比较容易。选择毕业院校所在城市的学生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基本以本地及周边地区省内学生为生源,毕业院校所在城市从经济等方面符合学生的现实期望。二、在学校四年的学习对城市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较其他陌生的城市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对于学生的就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就业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大,对毕业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详。2.3 对工作的满意度 对工作的满意度是对现在的工作的满意程度,我校2008届-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见表4、5、6表4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 很满意 较满意 有个工作不容易,凑合着干 不满意还想调换 合计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 % % % % 08届 0 14 2 4 200 70 5 25 100 09届 6 18 6 2 3218.75 56.25 18.75 6.25 100表5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月收入(元) 500-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4000 4000以上 合计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 % % % % %08届 0 2 10 6 2 20 0 10 50 30 10 10009届 0 12 12 8 0 32 0 37.5 37.5 25 0 100表6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对现在的工作最满意的地方 08届(人数/%) 09届(人数/%)单位性质和规模 6/30% 12/37.5%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 4/20% 20/62.5%单位文化及激励机制 2/10% 6/18.75%薪酬与福利 4/20% 4/12.5%培训及提升、晋级机会 2/10% 4/12.5%单位效益与发展潜力 4/20% 16/50%专业对口 6/30% 18/56.25%领导重视、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 8/40% 4/12.5%人际关系融洽 6/30% 6/18.75%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6/30% 14/43.75%注:表4、5、6是笔者通过发放问卷所得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对现在拥有的工作满意度还是比较理想的,相对而言09届的毕业生还要好一点。从表3可以看出09届毕业生大部分都是与专业有关的,工作地点基本上也都是在户籍地所在城市、毕业院校所在城市。而从表5可看出我校毕业生基本工资主要是在1000-3000元,09届尤为突出,因为受工作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更的影响。09届毕业生大部分工作地点基本上也都是在户籍地所在城市、毕业院校所在城市。而我校所在城市益阳市经济水平不怎么发达的城市,相对于1000-3000元的工作算不错的待遇。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对现在工作最满意的地方:08届毕业生最满意的是领导重视、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其次是单位性质和规模、专业对口、人际关系融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等;而09届最满意的是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其次是专业对口、单位效益与发展潜力、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单位性质和规模等。在对现在工作满意08届和09届毕业生基本是一样。3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3.1社会因素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特别是社会体育专业,其就业状况直接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大众对体育的认知程度与需求以及相关的立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体育需求将迅速增长,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在居民的健身观念、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体育管理以及法规制度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市场的形成,从而影响了该专业人才的就业。与此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只能选择与体育相关的领域。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时发现:我院毕业生普遍认为社会关系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在被调查的对象中(表7),其中有08届50%的毕业生、09届31.25%的毕业生就业与毕业生的社会关系有关,谁的社会关系“硬”,谁就更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如今的毕业生找工作,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啥门路,有啥招儿都有得使出来。他们不再象计划分配体制下的师兄师姐们一样“守株待兔”,他们打电话,递简历,跑市场,托亲访友,北上南下,劳碌奔波。而在众多途径中,有无“关系”可利用,恐怕是大多数毕业生面临就业时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社会关系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表7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是最大的优势 08届(人数/%) 09届(人数/%)学历 0/0 0/0专业 6/30% 4/12.5%经验 0/0 2/6.25%能力 4/20% 16/50%社会关系 10/50% 10/31.25%注:表7是笔者通过发放问卷所得结果。3.2 学校因素表8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获得第一份工作的方式 08届(人数/%) 09届(人数/%)校园招聘会 0/0 2/6.25%学校推荐 0/0 0/0家人或朋友介绍 14/70% 18/56.255社会人才中介 2/10% 2/6.25%网路招聘会 4/20% 10/31.25%注:表8是笔者通过发放问卷所得结果。表9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获得就业知识和面试技巧 08届(人数/%) 09届(人数/%)学校举办的讲座 0/0 2/6.25%网络就业指导 4/20% 10/31.25%老师、朋友、亲属介绍 10/50% 24/75%课堂 4/20% 6/18.75%其他 12/60% 12/37.50%注:表9是笔者通过发放问卷所得结果。表10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开始学习就业知识和考虑职业问题 大一(人数/%) 大二(人数/%) 大三(人数/%) 大四(人数/%)08届 2/10% 0/0 12/60% 6/30% 09届 4/12.5% 2/6.25% 12/37.5% 14/43.75%注:表10是笔者通过发放问卷所得结果3.2.1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就业信息的获取量与就业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中(表7)有超过半数的学生第一份工作都是通过嫁人或朋友介绍的,调查中(表8)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就业信息也都是通过系(部)及任课教师、朋友、亲戚获得,表明了我校在就业信息的采集上还要加把进。学生获取各种就业信息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在工作中,应重视和加强就业信息的搜集和整合,加强学院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的拓展。3.2.2学院就业教育毕业生对就业政策、法规的了解,便于毕业生全面、清楚地认识社会就业形势,合理、准确地进行就业定位,有针对性地把握就业的机会,就业成功率自然也会相应的提高.在对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获得就业知识和面试技巧的调查中(表8),毕业生对就业知识的了解基本都是从老师、朋友、亲属介绍,其他渠道知道的。在对我校2008 - 2009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开始学习就业知识和考虑职业问题的调查中(表9),毕业生开始学习就业知识和考虑职业问题比较晚,一般都是到大三、大四才开始。08届和09届都是一样。学生对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等意识淡薄,就业的知识、社会知识、就业的心理准备不足。3.3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很大。3.3.1毕业生就业观念从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观念呈现多元特点,毕业生择业时最关心的依次是自身发展以及待遇,其次是专业对不对口等,尤为突出的是在对个人发展空间质的选择上,大部分毕业生都把目光定位在所谓的“铁饭碗”单位(如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及珠江三角洲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的单位,而不愿或很少愿意到基层或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就业。 3.3.2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影响许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转变不及时,对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不顾自身条件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看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对自主创业和社会体育不感兴趣,导致高不成低不就3.3.3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影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有明显差距,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从近年来人才招聘的情况来看,目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其次,专业能力不过关;第三,求职能力不强等等。3.4 家庭原因家庭经济状况跟毕业生找工作有直接原因。第一,家庭经济状况好的毕业生由于没有家庭经济的压力,在寻找职业时可以从容不迫的选位和职业,在没有合适的单位和职业情况下,他们则可以在家庭经济的支持下选择待业或继续深造,但相反有些人也会由此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影响就业。第二,由于有着良好的家庭经济基础,家庭经济状况好的毕业生可以配备先进的通讯设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广阔的社会关系,而获得准确、快捷的就业信息。并且,在寻找职业时,有许多方面是需要花费的,如打印简历、外部包装、面试、南下北上等,相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毕业生来说,所有的这些都较难实现,他们迫于现实家庭经济的压力,相当一部分选择的是尽快就业,而不是考虑自己是否满意就业的单位和职业,当然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可能更讲究实际,也有可能更容易就业。4 结论与建议4.1结论4.1.1我院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是一次就业率正常;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向多样化、灵活就业发展;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的地域选择主要是以离户籍地较近的城市、乡镇和院校所在城市为主,只有少数学生选择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城市。4.1.2大多数学生都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满意,大学四年中的就业指导课的课时安排不足,即使有,也只是在大四才有安排。我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普遍较少,大四实习的实践大多都在12个月,实习时间较短。我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把网络作为就业信息渠道和求职的途径占到了很大的比例。亲戚朋友在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和就业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4.1.3影响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因素主要是社会、个人、学校、家庭四个方面因素,这四个因素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每个因素中又包含许多小的方面。4.2建议4.2.1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转变就业观念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稳定,学校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当前,我们在做好毕业生就业计划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平时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宣传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以及专题讲座、主题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念,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生活与事业的关系,让大家懂得,大学毕业生应以大局为重,学以致用,发挥专长,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走正确的成才之路。就业要将自己的择业愿望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树立自己创造岗位,自己创造职业的现代择业观念。4.2.2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体育院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毕业之前有较长时间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同时,也可让他们有较长时间在社会收集需求信息,联系接收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