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高三诗歌鉴赏专题1214、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1)”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答: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答: 14. 答案:(1)用的好,一个”笑”字与前句的”悲”相呼应,是对一生经历的自我嘲笑。作者追忆往事又回到现实,满怀无奈、辛酸与不平之气。(2) 满腹愁绪,日渐衰老,但新的一年又要来到,让作者倍感凄凉,使他的愁苦心情更加沉重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州桥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注州桥:天汉桥,汴京城内三条御街交汇处。使者:南宋派到金的使臣,诗中指作者。六军:古时天子有六军。诗中父老为什么“忍泪失声”?(3分)答: 本诗第二句中哪个字和第四句中哪个字前后呼应?请分别说说有什么含义?(3分)答: 14(共6分)答:因为见到南宋朝廷派出的使者(1分),抑制不住在金人长期压迫下不敢流露的(1分)思念故国的深情(1分),而泣不成声。(意对即可,酌情给分。)答:“等”和“真”(1分) 。“等”字说明中原父老年年对王师北伐、收复失地的急切期盼(1分);“真”字表明中原父老对南宋统治者置沦陷区人民于不顾的无比失望(1分) 。 (意对即可,酌情给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注张说,洛阳人,在校书郎任内曾两度出使到西蜀。第一句中的“争”字实在太妙了,它究竟妙在何处?“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这两句它成功地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它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4“争日月”,像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1分),写出了远赴他乡的游子那归家心情的迫切(2分)。拟人(1分),作者本预期在秋天来临之前回到洛阳,可是却被秋风占了先手(1分);含蓄地表示了自己不能及时回家的失望与不满(1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注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轩:长廊。楹:柱子。 赊:远。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作者通过这些美丽景物写出草堂什么样的环境?表现了诗人何种心情?(2分)答: 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其艺术手法。(4分)答: 14、(6分)作者通过这些美丽景物写出草堂开阔幽静(或闲适幽静)的环境;现了诗人优游闲适(或热爱大自然春天)的心情。(2分)中间四句承“眺望”而写景物。视角由远而近,由下而上,描写动静相宜。写浩荡的江水是远景,描树木花朵是近景。如果说颔联是写静景,那么颈联就是写动景了:鱼儿在细雨中欢欣地畅游,燕子在微风里倾斜地掠过。“出”、“斜”二字,传神的描绘出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逼肖生动,传达出的是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要点是“由远而近,由下而上”、“动静相宜”、 “融情于景”以及对“出、斜”二字妙用的赏析,任意答对两处得2分,能结合诗作具体分析2分)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赏析: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终于定居草堂,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子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水槛遣心二首,大约作于公元七六一年。此为第一首。写出了诗人离开尘嚣的闲适心情。轩,长廊;楹,柱子。赊,远。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这儿远离城郭,环境幽静,庭院开阔宽敞,又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五、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极为生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呢,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唯其雨细,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唯其风微,燕子才轻捷地掠过天空;如果风大雨急,燕子就会禁受不住了。诗人遣词用意精微至此,为人叹服。“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从这二句诗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这就是所谓“缘情体物”之工。尾联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这儿非常闲适幽静。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精细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它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黄宾虹先生曾经说过:“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黄宾虹画语录)高明的绘画如此,感人的诗歌更是如此。此诗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1)请概括诗的前二句所描写的情景。答: (2)有人说,诗中运用最妙的一个词是“无赖”,试分析其妙处。答: 14(1)诗的前二句写了主人公与心上人别离时,心上人泪流满面、愁容不展的难舍难分的情景。(2)主人公在思念深切之际,于深夜抬头望月时,本欲解脱愁绪,而当时在扬州照人离别之月,今宵偏偏又来缠人,好似无动于衷照着愁人,使人更加助愁添恨,所以说“明月无赖”,从而让主人公对远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阮郎归曾觌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1)结尾二句是全篇的警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作分析。(4分)答:。(2)全文处处说燕,却始终不着一个燕字,正如邹祗谟在远志斋词衷所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如用意。”联系全词分析咏物的这一特点。(4分)答:。12(1)暮春时节,落红阵阵,有的飘零岸上,有的落入水中,殊为人怜惜;写燕子惜花,同时也是将诗人怜惜美好事物的心情反映出来。(2)起首二句,不说燕子而仅以“呢喃”二字,从声音上画其特点;三、四句用“蹴水忙”三字,写燕子之神,活画了一幅飞燕闹春图;五、六句写柳絮在风中飞来飞去,正好烘托出燕子在空中飞翔的优美姿态;结尾句中的“衔”正是燕子的动作。全文在似与不似之间,取其神,不取其貌,用烘托、陪衬的手法,写燕子所处的环境、声音、体态等。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谢亭送别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许浑 刘长卿劳歌一曲解行舟, 猿啼客散暮江头,红叶青山水急流。 人自伤心水自流。日暮酒醒人已远, 同作逐臣君更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青山万里一孤舟。(1)这两首送别诗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2分)答 (2)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何特点。(4分)答 14、(1)许诗以水流“急”来反衬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依依难舍之情(1分),刘诗则通过一个“自”字以无情衬有情,表现了朋友离去后自己心中的伤感和孤独(1分)。(2分。意思对即可)(2)许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风雨凄迷的景色来映衬心中的烦闷和惆怅含蓄而富有感染力(2分),刘诗则是对照写景,借万里“青山”中一叶“孤舟”表现朋友的孤独寂寞和自己政治上失落苦闷,感情浓烈,言近旨远(2分)。(4分。意思对即可)14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完成诗后试题(6分)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诗篇开头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抒发了情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卒章显志,寓意是什么?(6分) 14参考答案:比兴(1分)。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和欣赏。(2分)诗人以此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分,(2分)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1分)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分)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答:(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答:14、(1)不是同一时期的事情,(1分)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酒醒之后,才识到朋友已经离开很远很远,倍感凄凉孤独。这样写强化了送别的愁情。(情感1分)(2)第二句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色彩艳丽,景色优美,更觉离别的难堪。以乐景写情,反衬了离愁别绪;(答出“乐景写哀”、“反衬”2分)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答出“烘托”2分)1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田园乐王 维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4分)答:_ 。(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2分)答:_ 。15、(1)诗中有画,绘形绘色(或突出色彩的描写),2分;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或以声衬静),2分。 (2)闲适恬静,2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答: (2)颈联炼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答: 14、(6分)(1)(3分)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1分)“悠悠”“独上”“满 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磅相关知识培训
-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协议
- 2025年法律知识考试模拟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养老机构安全主管岗位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电工定级试题及答案
- 网站建设合伙人协议
- 绿色创新人才植物养护协议
- 内部知识共享平台与资料归档系统
- 企业网络安全防护及响应模板
- 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服务协议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3套
- 计数型MSA分析表格
- 枢纽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 积极心理学全套课件
- 临床实验中不良事件的管理
-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 炼钢厂电工应知应会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GB/T 5069-2007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 GB/T 40565.2-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2部分:20 MPa~31.5 MPa平面型
- 旅游区奖惩制度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