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排水考试要点 第一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2、 基本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活饮用水,直饮水,杂用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3、 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是必须保证供给足够的水量和水压。4、 引入管:是指从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至建筑物内的管段,一般又称进户管,是室外给水管网与室内给水管网之间的联络管段。5、 水表节点:指装设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6、 钢管连接方式:螺纹连接,焊接和法兰连接,镀锌钢管必须采用螺纹连接或沟槽式卡箍连接。7、 常用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允许长期通过的流量。其数值为过载流量Qmax的一半。最小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下限流量,数值为常用流量的函数。过载流量: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使用的上限流量,旋翼式的水头损失为100kpa,螺翼式为10kpa。8、 给水压力:层高不超过3.5米的民用建筑1层(n=1)为100kpa,2层(n=2)为120kpa,3层(n=3)以上每增加1层,增加40kpa,即H=120+40*(n-2)kpa,其中n2。9、 给水钢立管每层续安装1个管卡,层高5米,每层必须装2个,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5-1.8m。10、气压给水方式:该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水压,室内用水不均匀,且不宜设置高位水箱时采用。11、在高层建筑中常见的分区给水方式:水泵并联分区给水方式、水泵串联分区给水方式和减压阀分区给水方式。12、一般规定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0MPa;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13、对静水压力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措施。14、在分区中要避免过大的水压,同时还应保证分区给水系统中最不利配水点的出流要求,一般不宜小于0.1MPa。15、常用卫生器具正常使用的最佳水压宜为0.20.35MPa。16、一般最低处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静水压力应控制在一下数值范围内: 旅馆、招待所、宾馆等晚间有人住宿或停留的建筑,在0.300.35MPa范围。 办公楼、教学楼等无人住宿或停留的建筑,在0.350.45MPa。 消火栓给水系统最低处消火栓,最大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0MPa。且超过0.50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0MPa,最低喷头处的最大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MPa,其竖向分区按最低喷头处最大静水压力不大于0.80MPa进行控制,若超过0.80MPa。应采取减压措施。17、管道布置: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管段引入不少于2条引水管,两条引入管的间距不得小于15m,并在两条引入管之间的室外给水管上装阀门。18、管道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形式。19、室外埋地引入管要防止地面活荷载和冰冻的破坏,其管顶覆土不宜小于0.7m,并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0.15m处。建筑内埋地管在无活荷载和冰冻影响时,其管顶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3m。20水表分为容积式和速度式。第二章 建筑给水系统的计算1、给水系统所需水量:最大小时用水量:Qh=mqdTKh(m用水单位,人或床位数等;qd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 L/(人*d);T建筑物的用水时间;Kh小时变化系数。2、卫生器具当量:即以污水盆支管公称直径为15mm的水嘴的额定流量0.2L/s作为一个当量值,其他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均以它为标准折算成当量值的倍数,即“当量数”。3、水泵:是给水系统的主要升压设备。在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中,一般采用离心式水泵,它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体积小、效率高且流量和扬程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整等优点。选择水泵应以节能为原则。4、流量:在生活(生产)给水系统中,无水箱调节时,水泵出水量要满足系统高峰用水要求,故不论是恒速泵还是调速泵其流量均应以系统的高峰用水量即设计秒流量确定。有水箱调节时,水泵流量可按最大时流量确定。若水箱容积较大,并且用水量均匀,则水泵流量也可按平均时速确定。5、气压给水设备:利用密闭罐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化,调节和压送水量,在给水系统中主要起增压和水量调节作用。按气压给水设备输水压力稳定性,可分为变压式和定压式。6、根据气压给水设备特点,它适应于有升压要求,但又不适宜设置水塔或高位水箱的小区或建筑内的给水系统,如地震区,人防工程等。7、【例2-2】某住宅楼工160户,每户平均4人,用水量定额为150L/(人*d),小时变化系数Kh=2.4,拟采用补气式立式气压给水设备供水,试计算气压水罐总容积。【解】该住宅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Qh=16041502410002.4=9.6m3/h水泵出水量:qb=1.2Qh=1.29.6=11.52m3/h取a=1.3、 q=6,则气压水罐的水调节容积为:Vq2=Vql=aqb4nq=1.311.5246=0.624m3取b=0.75、=1.1,则气压水罐水调节容积为:Vq=Vql1-b=1.10.6241-0.75=2.75m3气压水罐总容积为2.75m3.8、贮水池是贮存和调节水量的构筑物,其有效容积应根据生活(生产)调节水量、消防贮备水量和生产事故备用水量确定。贮水池应设进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和水位信号装置。9、当资料不足时,生活(生产)调节水量(QbQj)Tb可以不小于建筑最高日用水量的20%25%计,居住小区的调节水量可以不小于建筑最高日用水量的15%20%计。10、作图:P57,七根管: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信号管、通气管、人孔。溢流管上不允许设阀门。11、高层建筑若采用同一给水系统供水,则垂直方向管线过长,下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很大,必然带来以下弊病:(1)需要采用耐高压的管材、附件和配水器材,费用高;(2)启闭水嘴、阀门易产生水锤,不但会引起噪声,还可能损坏管道、附件,造成漏水;(3)开启水嘴水流喷溅,既浪费水量,又影响使用,同时由于配水嘴前压力过大,水流速度加快,出流量增大,水头损失增加,使设计工况与实际工况不符,不但会产生水流噪声,还将直接影响高层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必须解决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12水泵扬程可俺计算扬程Hb1.05-1.10后选泵,生活消防应设备用泵。第三章 建筑消防系统1、 水枪一般为直流式,喷嘴口径有13、16、19mm三种。2、 水带口径有50、65mm两种,水带长度一般为15、20、25、30m四种;水带材质有麻织和化纤两种,有衬胶和不衬胶之分。3、 消防水箱:水箱的安装高度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所需的水压要求,且应贮存10min的室内消防用水量。4、 水枪充实水柱长度:水枪射流中在2638cm直径圆断面内、包含全部水量75%90%的密实水柱长度称为充实水柱长度,以Hm表示。5、 消火栓口距地面安装高度为1.1m,栓口宜向下或与墙面垂直安装。6、 室内消防竖管管径不应小于DN100.当室内消火栓个数多于10个且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时,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且至少应有两条进水管与室外管道或消防水泵连接。7、 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进水流量可按1015L/s计算,一般不少于2个。8、 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消防水池:市政给水管网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且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大于25L/s;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水量。9、 消火栓局部水头损失按管道沿程水头损失的10%采用。10、自动灭火系统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其沿程水头损失的20%采用。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闭式: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开式:雨淋喷水灭火系统,水幕系统,水喷雾系统12、喷头:闭式喷头的喷口是用热敏元件组成的释放机构封闭,当达到一定温度时能自动开启。其构造按溅水盘的形式和安装位置有直立型、下垂型、边墙型、普通型、吊顶型和干式下垂型洒水喷头之分。开式喷头根据用途可分为开启式、水幕2种类型。13、报警阀的作用是开启和关闭管网的水流,传递控制信号至控制系统并启动水力警铃直接报警。有湿式、干式、干湿式和雨淋式。14、水流报警装置:主要有水力警铃、水流指示器和压力开关。水力警铃主要用于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宜装在报警阀附近。15、延迟器:延迟器是一个罐式容器,安装于报警阀和水力警铃(或压力开关)之间。用来防止由于水压波动原因引起报警阀开启而导致的误报。报警阀开启后,水流需经30s左右充满延迟后方可冲打水力警铃。16、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结构。17、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作用时间不同,消火栓为23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1h。18、当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消火栓口处压力超过0.80MP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管网压力超过1.2MPa,需要分区供水。19、不论是分区或不分区的消防给水系统若为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均不需设置水箱,由室外高压管网直接供水。20、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 当天然水源作为消防唯一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不能够满足消防用水量;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1根进水管时应设消防贮水池。当水池总容积500m3时,应分成2个,1个检修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为便于消防人员灭火,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消火栓,水龙带、水枪的选用应与消防队通用的65mm口径水龙带和大口径水枪配套,故应选用口径65mm的消火栓,喷嘴直径不小于19mm的水枪。水龙带长不超过25m。分区供水的消防系统中,因各分区消防管道各成系统,故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各区,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因消防立管要转输水泵接合器补充室内的消防用水量,其管径不应小于100mm。当消防栓口处压力0.5MPa,应在消火栓处设减压装置,一般采用减压阀或减压孔板,用以减少消火栓前的剩余水压,使消防水量合理分配系统均衡供水。第四章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1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分为污废水排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和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按污水与废水在排放过程中的关系,生活排水系统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又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体制。2 排水管道包括器具排水管(含存水弯)、横支管、立管、埋地干管和排出管。其作用 是将各个用水点产生的污废水及时、迅速地输送到室外。3 建筑内部污废水排水系统分为单立管排水系统、双立管排水系统和三立管排水系统。单立管排水系统:是指只有一根排水立管,没有专门通气立管的系统单立管排水系统利用排水立管本身及其连接的横支管和附件进行气流交换,叫内通气,适应于一般的多层建筑。双立管排水系统:也叫两管制,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通气立管组成。是利用排水立管与另一根立管之间进行气流交换,叫外通气,因通气立管不通气,也叫干式通气。适应于污废水合流的各类多层和高层建筑。三立管排水系统:也叫三管制,有三根立管组成,分别为生活污水立管、生活废水立管和通气立管。也是干式外通气。适应于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需分别排出室外的各类多层、高层建筑。4 建筑内部排水管道应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及管件或柔韧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及相应管件。排水铸铁管有刚性接口和柔性接口两种。5 排水管件用来改变排水管道的直径、方向,连接交汇的管道,检查和清通管道。6 存水弯是在卫生器具排水管上或卫生器具内部设置一定高度的水柱,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的气体窜入室内的附件,存水弯内一定高度的水柱称为水封。管式存水弯有P形、S形和U形三种类型。7 地漏:地漏是一种内有水封,用来排放地面水的特殊排水装置。8 水封的作用:水封是设在卫生器具排水口下,用来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的一定高度的水柱,通常用存水弯来实施。10、水封破坏:自虹吸损失;诱导虹吸损失;静态损失。11、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所接纳的排水点少,排水时间短,具有断续的非均匀流特点。12、排水横管中水流状态分为直流段、水跃及跃后段、逐渐衰减段。13、充水率是指水流断面积Wt与管道断面积Wj的比值。14、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立管中水流状态主要经过:附壁螺旋流(充水率1/4);水膜流(充水率在1/41/3);水塞流(充水率超过1/3)。15终限流速:当水膜所受向上的摩擦力与重力达到平衡时,水膜的下降速度和水膜厚度不再变化,这时的流速叫做终限流速。16、终限长度:从排水横支管水流入口至终限流速形成处的高度叫做终限长度。17、增大排水立管的通水能力和防止水封破坏是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都与排水立管内的压力有关。18、水舌是水流在冲激流状态下,由横支管进入立管下降,在横支管与立管连接部短时间内形成的水力学现象。19、卫生间和公共厕所内的地漏应设在地面最低处,易于溅水的卫生器具附近。地漏不宜设在排水支管顶端。20、管道不得穿越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间,并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商品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建筑层数较多,对于伸顶通气的排水管道而言,底层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立管底部的距离小于表4-4的最小距离时,底部支管应单独排出。21、应按规范规定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如铸铁排水立管上的检查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0m,检查口应在地面以上的1.0m,并应高于该层卫生器具上0.15m。 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的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铸铁排水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在连接4个及4个以上的大便器的塑料排水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22、伸顶通气管高出屋面不小于0.3m,但应大于该地区最大积雪厚度;屋顶有人停留时,高度应大于2.0m;若在通气管周围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口应高出窗顶0.6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通气管口不宜设在建筑物挑出部分下面。23、建筑标准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和公共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建筑的生活污水立管宜设置专门的通气管道系统。24、通气立管有专用通气立管、主通气立管和副通气立管三类。系统不设环形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时,通气立管通常叫专用通气立管,系统设有环形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通气立管与排水立管相邻布置时,叫主通气立管;通气立管与排水立管相对布置时,叫副通气立管。25、当污水立管与废水立管合用一根通气管时,结合通气管可隔层分别与污水立管和废水立管连接,但最低横支管连接点以下应装设结合通气管。26、若建筑物要求不可能每根通气管单独伸出屋面时,可设置汇合通气管。27建筑内部排水的流动特点:水量气压变化幅度大;流速变化剧烈;事故危害大。第五章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计算1、排水当量:为了便于累加计算,与建筑内部给水相似,以污水盆排水量0.33L/s为一个排水当量,将其他卫生器具的排水量与0.33L/s的比值作为该种卫生器具的排水当量。由于卫生器具排水具有突然,迅速,流量大的特点,所以,一个排水当量的排水流量是一个给水当量额定流量的1.65倍。2、排水设计秒流量:qp=0.12Np+qmax qp计算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L/s; Np计算管段卫生器具排水当量总数; qmax计算管段上排水量最大的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L/s; 用上式计算排水管网起端的管段时,因连接的卫生器具较少,计算结果有时会大于该管段上所有卫生器具排水流量的总和,这时应按该管段所有卫生器具排水流量的累加值作为排水设计秒流量。 宿舍、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职工食堂或营业餐厅的厨房、实验室、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建筑的卫生设备使用集中,排水时间集中,同时排水百分数大,其排水设计秒流量设计公式为qp=i=1mq0in0ibiqp计算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q0i第i种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n0i第i种卫生器具的个数;bi第i种卫生器具同时排水百分数,m计算管段上卫生器具的种类数。三为保证管道系统有良好的水力条件,稳定管内气压,防止水封破坏,保证良好的室内卫生环境,在设计计算横直管和横干管时,必须满足345和自净流速和最小流速。3、最大设计充满度:建筑内排水横管按非满流设计,以便使污废水释放出的气体能自由流动排入大气。4、管道坡度:建筑内部生活排水管道的坡度有通用坡度和最小坡度两种。通用坡度是正常条件下应予保证的坡度;最小坡度是必须保证的坡度。一般采用通用坡度。5、最小管径:为了排水通畅,防止管道堵塞i,保障室内环境卫生,规定了建筑物内部排出管的最小管径为50mm。医院、厨房、浴室以及大便器排放的污水水质特殊,最小管径应大于50mm。医院洗涤盆内有棉花球,为了防止管道堵塞,管径不小于75mm。为了防止堵塞,多层住宅厨房间的排水立管管径最小为75mm,公共食堂厨房排水管,干管管径不小于100mm,支管管径不小于75mm。浴室泄水管管径宜为100mm。大便器是唯一没有十字栏栅的卫生器具。凡连接大便器的支管,最小管径也为100mm。便槽和连接3个及3个以上小便器的排水支管管径不小于75mm。6、单立管排水系统的伸顶通气管管径与污水管相同,但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3的地区,为防止伸顶通气管管口结霜,减小通气管断面,应在室内平顶或吊顶以下0.3m处将管径放大一级。7、通气管的管径应根据排水能力、管道长度来确定,一般不宜小于排水管管径的1/2。8、双立管排水系统中,当通气管立管长度大于50m时,空气在馆内流动时阻力损失增加,为保证排水支管内气压稳定,通气立管管径应与排水立管相同。 通气立管长度小于等于50m的三立管或多立管排水系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排水立管共用一根通气立管,应按最大一根排水立管管径确定共用通气立管管径,但同时保证共用通用立管的管径不小于其余任何一根排水立管管径。 结合通气管管径不宜小于通气立管管径。 汇合通气管和总伸顶通气管的断面积应不小于最大一根通气立管断面积与0.25倍的其余通气立管断面积之和。第六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1、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分类: 按建筑物内部是否有雨水管道分为内排水和外排水系统两类; 按雨水在管道内的流态分为重力无压流、重力半有压流和压力流三类; 按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檐沟排水、天沟排水和无沟排水; 按出户埋地横干管是否有自由水面分为敞开式和密闭式排水系统; 按一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分为单斗系统和多斗系统。第七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区域热水供应系统。2、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由热源、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组成。 2热水供水系统(第二循环系统):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3附件。3、按热水管网设置循环管网的方式不同: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热水供水方式。 按热水管网运行方式不同,分为:全天循环方式和定时循环方式; 按循环动力不同,分为:自然循环和机械循环方式。 按热水配水管网水平干管的位置不同,分为:下行上给和上行下给供水方式;按热水管网的压力工况:开式和闭式 按加热方式: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作图题,p223)4、燃气热水器的热源有天然气、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和混合煤气。低压(P5kpa),中压(5kpaP150kpa) 燃气热水器有直流快速式和容积式。5、疏水器:热水供应系统以蒸汽作热媒时,为保证凝结水及时排放,同时又防止蒸汽漏失,在用汽设备(如水加热器、开水器等)的凝结水回水管上应每台设备设疏水器。当水加热器的换热能确保凝结水回水温度不大于80时,可以不安装疏水器。蒸汽立管最低处,蒸汽管下凹处的下部宜设疏水器。其安装高度应不低于设备或蒸汽管道底部150mm以上。6、自动排气阀:为排除热水管道中热水气化产生的气体,以保证关内热水畅通,防止管道腐蚀,上行下给式系统的配水干管最高处应设自动排气阀。7、管沟内敷设的热水管应置于冷水管之上,并且进行保温。8、上行下给式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自动排气阀,带手动放气阀的集气罐和膨胀水箱),下行上给配水系统可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9、下行上给热水供应系统的最低点应设泄水装置,有可能时也可利用最低配水点泄水。10、下行上给式热水系统设有循环管道时,其回水立管应在最高配水点以下约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