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器分析学 试题 专 业 类 日午 考 考试时间 9090分钟 选择题 选择题 1 在测定 20 C2H5OH 粘度的实验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需在恒温槽内进行是因为液体的粘度与温度关系很大 B 液体的粘度是指液体的一部分对液体的另一部分流动时表现出来的阻力 C 测定时必须使用同一支粘度计 D 粘度计内待测液体的量可以随意加入 2 测定粘度时 粘度计在恒温槽内固定时要注意 A 保持垂直B 保持水平 C 紧靠恒温槽内壁D 可任意放置 3 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 使用的电极是 A 玻璃电极B 甘汞电极C 铂黑电极D 光亮电极 4 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 测量频率需调到 A 低周档B 高周档C 102档D 103档 5 在电动势的测定中 检流计主要用来检测 A 电桥两端电压B 流过电桥的电流大小 C 电流对消是否完全D 电压对消是否完全 6 在电动势的测定中盐桥的主要作用是 A 减小液体的接界电势B 增加液体的接界电势 C 减小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D 增加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7 在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不能直接用指针式伏特计来测量 B 在铜 锌电池中 铜为正极C 在甘汞 锌电池中 锌为负极 D 在甘汞 铜电池中 甘汞为正极 8 在 H2O2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的建立实验中 如果以 t VV lg对 t 作图得一直线则 A 无法验证是几级反应B 可验证是一级反应 C 可验证是二级反应D 可验证是三级反应 9 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 所用锌片 A 称量后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B 称量前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C 称量后必须用纸擦净表面D 称量前必须用纸擦净表面 10 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 量气管液面下降的同时 下移水平管 保持水平管水面大致与 量气管水面在同一水平位置 主要是为了 A 防止压力的增大造成漏气B 防止压力的减小造成漏气 C 准确读取体积数D 准确读取压力数 11 在醋酸电导率的测定中 为使大试管中稀释后的醋酸溶液混合均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电极在大试管内搅拌B 可以轻微晃动大试管 C 可用移液管在大试管内搅拌D 可用搅拌器在大试管内搅拌 12 在醋酸溶液电导率的测定中 真实电导率即为 A 通过电导率仪所直接测得的数值 B 水的电导率减去醋酸溶液的电导率 C 醋酸溶液的电导率加上水的电导率 D 醋酸溶液的电导率减去水的电导率 13 在电动势的测定中 如果待测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 检流计的光标 A 将只会向一边偏转B 不会发生偏转 C 左右轻微晃动D 左右急剧晃动 14 测 Cu Zn 电池的电动势时 检流计的光点总是向一个方向偏转 是下列哪一个原因引起 的 A 标准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B Cu Zn 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 C 检流计的正负极接反了D 工作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 15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 无灰滤纸 是指每张滤纸的灰分为多重 A 没有重量B 小于 0 2mgC 大于 0 2mgD 等于 0 2mg 16 沉淀陈化的作用是 A 使沉淀作用完全B 加快沉淀速度 C 使小晶粒转化为大晶粒D 除去表面吸附的杂质 17 指出下列哪一条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A 沉淀作用宜在较稀溶液中进行B 应在不断地搅拌作用下加入沉淀剂 C 沉淀应陈化D 沉淀宜在冷溶液中进行 18 下面关于重量分析不正确的操作是 A 过滤时 漏斗的颈应贴着烧杯内壁 使滤液沿杯壁流下 不致溅出 B 沉淀的灼烧是在洁净并预先经过两次以上灼烧至恒重的坩埚中进行 C 坩埚从电炉中取出后应立即放入干燥器中 D 灼烧空坩埚的条件必须与以后灼烧沉淀时的条件相同 19 对于电位滴定法 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在酸碱滴定中 常用 pH 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B 弱酸 弱碱以及多元酸 碱 不能用电位滴定法测定 C 电位滴定法具有灵敏度高 准确度高 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D 在酸碱滴定中 应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比用指示剂法指示终点的灵敏度高得多 20 电位滴定装置中 滴液管滴出口的高度 A 应调节到比指示剂电极的敏感部分中心略高些 B 应调节到比指示剂电极的敏感部分中心略低些 C 应调节到与指示剂电极的敏感部分中心在相同高度D 可在任意位置 21 对电导率测定 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测定低电导值的溶液时 可用铂黑电极 测定高电导值的溶液时 可用光亮铂电极 B 应在测定标准溶液电导率时相同的温度下测定待测溶液的电导率 C 溶液的电导率值受温度影响不大 D 电极镀铂黑的目的是增加电极有效面积 增强电极的极化 2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醋酸电位滴定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B 滴定终点位于滴定曲线斜率最小处 C 电位滴定中 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应该每加入 0 1 0 2mL 滴定剂就测量一次电动势 D 除非要研究整个滴定过程 一般电位滴定只需准确测量和记录化学计量点前后 1 2mL 的电 动势变化即可 23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电导率测量时 测量讯号采用直流电 B 可以用电导率来比较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C 测量不同电导范围 选用不同电极 D 选用铂黑电极 可以增大电极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减少电流密度 24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玻璃电极测定溶液的 pH 值时 它会受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影响 B 在用玻璃电极测定 pH 9 的溶液时 它对钠离子和其它碱金属离子没有响应 C pH 玻璃电极有内参比电极 因此整个玻璃电极的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膜电位之和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5 pNa2 表示 A 溶液中 Na 浓度为 2mol LB 溶液中 Na 浓度为 102mol L C 溶液中 Na 浓度为 10 2mol LD 仅表示一个序号 与浓度无关 26 关于 pNa 测定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测定用的高纯水或溶液都要加入碱化剂 B 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 pNa 值符合能斯特方程 C 在用一种 pNa 值的溶液定位后 测第二种溶液的 pNa 值时 误差应在 0 05 之内 D 已知某待测溶液的 pNa 值为 5 最好选用 pNa2 和 pNa4 标准溶液来校准仪器 27 关于碱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碱化剂可以是 Ba OH 2 也可以是二异丙胺 B 加碱化剂的目的是消除氢离子的干扰 C 加碱化剂的目的不仅是消除氢离子的干扰 同时还消除钾离子的干扰 D 碱化剂不能消除钾离子的干扰 28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pNa 值越大 说明钠离子浓度越小B pNa 值越大 说明钠离子浓度越大 C 测量水中 pNa 值时 常会看到读数先达到一个较大值 然后逐渐变小 D 测量 pNa 值时 应将电极插入溶液中轻轻摇动烧杯 待读数稳定后读数 2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H 值与电动势无关 B 电动势的差值每改变 0 059V 溶液的 pH 值也相应改变一个 pH 单位 C pH 值电位法可测到 0 01pH 单位D 溶液的 pH 值与温度有关 30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的显色过程中 按先后次序依次加入 A 邻二氮杂菲 NaAc 盐酸羟胺B 盐酸羟胺 NaAc 邻二氮杂菲 C 盐酸羟胺 邻二氮杂菲 NaAcD NaAc 盐酸羟胺 邻二氮杂菲 31 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 HAc 的实验中 绘制滴定曲线的目的是 A 确定反应终点B 观察反应过程 pH 变化 C 观察酚酞的变色范围D 确定终点误差 32 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 HAc 的实验中 自动电位滴定仪中控制滴定速度的机械装置是 A 搅拌器B 滴定管活塞C pH 计D 电磁阀 33 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 HAc 的实验中 反应终点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确定 A 电导法B 滴定曲线法C 指示剂法D 光度法 34 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 HAc 的实验中 指示滴定终点的是 A 酚酞B 甲基橙C 指示剂D 自动电位滴定仪 35 电导率仪的温度补偿旋钮是下列哪种电子元件 A 电容B 可变电阻C 二极管D 三极管 36 已知待测水样的 pH 大约为 8 左右 定位溶液最好选 A pH4 和 pH6B pH2 和 pH6C pH6 和 pH9D pH4 和 pH9 37 测定超纯水的 pH 值时 pH 值读数飘移的原因 A 受溶解气体的影响B 仪器本身的读数误差 C 仪器预热时间不够D 玻璃电极老化 38 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 HAc 的实验中 搅拌子的转速应控制在 A 高速B 中速C 低速D pH 电极玻璃泡不露出液面 39 经常不用的 pH 电极在使用前应活化 A 20 分钟B 半小时C 一昼夜D 八小时 40 经常使用的 pH 电极在使用前应用下列哪种溶液活化 A 纯水B 0 1mol LK Cl 溶液C pH4 溶液D 0 1mol LHCl 溶液 41 pH 电极在使用前活化的目的是 A 去除杂质B 定位C 复定位D 在玻璃泡外表面形成水合硅胶层 42 测水样 pH 值时 甘汞电极是 A 工作电极B 指示电极C 参比电极D 内参比电极 43 pH 电极的内参比电极是 A 甘汞电极B 银 氯化银电极C 铂电极D 银电极 44 标准甘汞电极的外玻璃管中装的是 A 1 0mol LKCl 溶液B 0 1mol LKCl 溶液C 0 1mol LHCl 溶液D 纯水 45 饱和甘汞电极的外玻璃管中装的是 A 0 1mol LKCl 溶液B 1mol LKCl 溶液C 饱和 KCl 溶液D 纯水 46 测水样的 pH 值时 所用的复合电极包括 A 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B pH 电极和甘汞电极 C 玻璃电极和银 氯化银电极D pH 电极和银 氯化银电极 47 测电导池常数所用的标准溶液是 A 饱和 KCl 溶液 B 0 01mol LKCl 溶液C 0 1mol LNaCl 溶液 D 纯水 48 测电导率时 通过温度补偿可以 A 校正电导池常数B 直接测得水样在 25 C 时的电导率 C 直接测得水样在当前温度下的电导率D 直接测得水样在 20 C 时的电导率 49 在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实验中 恒重要求两次称量的绝对值之差 A 0 2 0 4gB 0 2 0 4mgC 0 02 0 04gD 0 02 0 04mg 50 在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实验中 检验沉淀洗涤是否完全可用 A 硝酸银B 氯化钠C 氯化钡D 甲基橙指示剂 51 在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实验中 过滤时采用的滤纸是 A 中速定性滤纸 B 中速定量滤纸 C 慢速定性滤纸 D 慢速定量滤纸 52 在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实验中 硫酸钡沉淀是 A 非晶形沉淀B 晶形沉淀C 胶体D 无定形沉淀 53 在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实验中 恒重温度为 A 100 105 CB 600 800 CC 600 CD 800 C 54 吸光度读数在范围内 测量较准确 A 0 1B 0 15 0 7C 0 0 8D 0 15 1 5 55 分光光度计控制波长纯度的元件是 A 棱镜 狭缝B 光栅C 狭缝D 棱镜 56 分光光度计产生单色光的元件是 A 光栅 狭缝B 光栅C 狭缝D 棱镜 57 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 A 棱镜B 光电管C 钨灯D 比色皿 58 用分光光度法测铁所用的比色皿的材料为 A 石英B 塑料C 硬质塑料D 玻璃 59 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所用的波长属于 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紫外 可见光D 红外光 60 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时 A 200nm 400nmB 400nm 800nmC 500nm 1000nm D 800nm 1000nm 61 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 为测定最大吸收波长 从 400nm 600nm 每隔 10nm 进行连续测 定 现已测完 480nm 处的吸光度 欲测定 490nm 处吸光度 调节波长时不慎调过 490nm 此 时正确的做法是 A 反向调节波长至 490nm 处 B 反向调节波长过 490nm 少许 再正向调至 490nm 处 C 从 400nm 开始重新测定 D 调过 490nm 处继续测定 最后在补测 490nm 处的吸光度值 62 已知邻二氮杂菲亚铁络合物的吸光系数 a 190 L g 1 cm 1 已有一组浓度分别为 100 200 300 400 500ppb 工作溶液 测定吸光度时应选用比色皿 A 0 5cmB 1cmC 3cmD 10cm 63 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 2 3mg L 水样不经稀释直接测量 若选用 1cm 的比色皿 则 配制那种浓度系列的工作溶液进行测定来绘制标准曲线最合适 a 190 L g cm A 1 2 3 4 5mg LB 2 4 6 8 10mg L C 100 200 300 400 500 g LD 200 400 600 800 1000 g L 64 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 1mg L 已有一条浓度分别为 100 200 300 400 500 g L 标 准曲线 若选用 10cm 的比色皿 水样应该如何处理 a 190 L g cm A 取 5mL 至 50mL 容量瓶 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 B 取 10mL 至 50mL 容量瓶 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 C 取 50mL 蒸发浓缩到少于 50mL 转至 50mL 容量瓶 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 D 取 100mL 蒸发浓缩到少于 50mL 转至 50mL 容量瓶 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 65 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系数的转换关系 A a M B M aC a M D A M 66 一般分析仪器应预热 A 5 分钟B 10 20 分钟C 1 小时D 不需预热 67 若配制浓度为 20 g mL 的铁工作液 应 A 准确移取 200 g mL 的 Fe3 贮备液 10mL 于 100mL 容量瓶中 用纯水稀至刻度 B 准确移取 100 g mL 的 Fe3 贮备液 10mL 于 100mL 容量瓶中 用纯水稀至刻度 C 准确移取 200 g mL 的 Fe3 贮备液 20mL 于 100mL 容量瓶中 用纯水稀至刻度 D 准确移取 200 g mL 的 Fe3 贮备液 5mL 于 100mL 容量瓶中 用纯水稀至刻度 68 用纯铁丝配制储备液时 要达到分析误差要求 至少应称 A 0 01 克B 0 05 克C 0 1 克D 0 5 克 69 储备液浓度为 1mg mL 配制浓度为 100 200 300 400 500 g L 的工作系列 100mL 容量瓶 最适合的工作液浓度为 A 20 g MlB 200 g MlC 20mg mLD 200mg mL 70 测铁工作曲线时 要使工作曲线通过原点 参比溶液应选 A 试剂空白B 纯水C 溶剂D 水样 71 测铁工作曲线时 工作曲线截距为负值原因可能是 A 参比液缸比被测液缸透光度大 B 参比液缸与被测液缸吸光度相等 C 参比液缸比被测液缸吸光度小 D 参比液缸比被测液缸吸光度大 72 测铁工作曲线时 要求相关系数 R 0 999 表明 A 数据接近真实值B 测量的准确度高 C 测量的精密度高D 工作曲线为直线 73 测量一组工作溶液并绘制标准曲线 要使标准曲线通过坐标原点 应该 A 以纯水作参比 吸光度扣除试剂空白 B 以纯水作参比 吸光度扣除缸差 C 以试剂空白作参比D 以试剂空白作参比 吸光度扣除缸差 74 下述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 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没有用参比液进行调零调满B 比色皿外壁透光面上有指印 C 缸差D 比色皿中的溶液太少 75 用 1mg mL 的铁储备液配制 10 g mL 的工作液 用此工作液配制一组标准系列并绘制标 准曲线 若在移取储备液的过程中滴出一滴 则最后测得水样的铁含量会 A 偏低B 偏高C 没有影响D 以上都有可能 76 下列操作中 不正确的是 A 拿比色皿时用手捏住比色皿的毛面 切勿触及透光面 B 比色皿外壁的液体要用细而软的吸水纸吸干 不能用力擦拭 以保护透光面 C 在测定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时 按从稀到浓的顺序进行以减小误差 D 被测液要倒满比色皿 以保证光路完全通过溶液 77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的显色过程中 按先后次序依次加入 A 邻二氮杂菲 NaAc 盐酸羟胺 B 盐酸羟胺 NaAc 邻二氮杂菲 C 盐酸羟胺 邻二氮杂菲 NaAcD NaAc 盐酸羟胺 邻二氮杂菲 78 下列方法中 那个不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A 峰面积测量B 峰高测量C 标准曲线法D 相对保留值测量 79 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 A 相似相溶B 待测组分分子量 C 组分在两相的分配D 流动相分子量 80 气相色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何种部件 A 进样系统B 分离柱C 热导池D 检测系统 8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 A 氢灯B 氘灯C 钨灯D 空心阴极灯 8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量方法 A 浓度直读B 保留时间C 工作曲线法D 标准加入法 8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 A 空心阴极灯之后B 原子化器之后 C 原子化器之前D 空心阴极灯之前 84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正确关系是 A 准确度不高 精密度一定不会高 B 准确度高 要求精密度也高 C 精密度高 准确度一定高 D 两者没有关系 85 从精密度好就可判断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前提是 A 偶然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操作误差不存在 D 相对偏差小 8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精密度高 准确度也一定高 B 准确度高 系统误差一定小 C 增加测定次数 不一定能提高精密度 D 偶然误差大 精密度不一定差 87 以下是有关系统误差叙述 错误的是 A 误差可以估计其大小 B 误差是可以测定的 C 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 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D 它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恒定 88 准确度 精密高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A 准确度高 精密度一定高 B 精密度高 一定能保证准确度高 C 系统误差小 准确度一般较高 D 偶然误差小 准确度一定高 89 在滴定分析中 导致系统误差出现的是 A 未经充分混匀 B 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砝码未经校正 90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C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D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91 下列因素中 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A 称量时未关天平门 B 砝码稍有侵蚀 C 滴定管末端有气泡 D 滴定管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 92 下列情况中 不属系统误差的是 A 指示剂提前变色 B 重量法测定 SiO2 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C 称量时试样吸收了水分 D 蒸馏水中含有杂质 93 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 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移液管转移溶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B 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 C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D 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94 重量法测 SiO2时 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属于 A 方法误差 B 试剂误差 C 仪器误差 D 偶然误差 95 若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 对测定结果将产生 A 过失误差 B 系统误差 C 仪器误差 D 偶然误差 96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会产生 A 系统误差 B 试剂误差 C 仪器误差 D 偶然误差 97 下列误差中 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A 砝码未经校正 B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 C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 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D 重量分析中 沉淀的溶解损失 98 可用于减少测定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 进行对照试验 B 进行空白试验 C 进行仪器校准 D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99 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偶然误差是无法避免的 B 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C 偶然误差的出现符合正态分布 D 偶然误差小 精密度不一定高 100 用失去部分结晶水的 H2C2O4 2H2O 为基准物 标定 NaOH 溶液浓度 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是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降低精密度 101 标定 HCl 溶液用的基准物 Na2B4O7 12H2O 因保存不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标定出的 HCl 溶液浓度是 A 准确 B 偏高 C 偏低 D 无法确定 102 四位学生进行水泥熟料中 SiO2 CaO MgO Fe2O3 Al2O3的测定 下列结果 均为百分 含量 表示合理的是 A 21 84 65 5 0 91 5 35 5 48 B 21 84 65 50 0 910 5 35 5 48 C 21 84 65 50 0 9100 5 350 5 480 D 21 84 65 50 0 91 5 35 5 48 103 测定次数一定时 置信度越高 则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A 越宽 B 越窄 C 不变 D 不一定 104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中 正确的是 A 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概率 B 在一定置信度时 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在内的可靠范围 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 D 在一定置信度时 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105 某人根据置信度为 95 对某项分析结果进行了计算 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表达方法合理的 是 结果为百分数 A 25 45 0 0 B 25 48 0 01 C 25 48 0 013 D 25 48 0 0135 106 一组平行测定中有个别数据的精密度不甚高时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舍去可疑数 B 重做 C 测定次数为 5 10 用 Q 检验法决定可疑数的取舍 D 不舍去 107 一组平行测定的结果是 25 38 25 37 25 39 25 40 25 60 其中 25 60 可疑 正确的处理 方法是 A 舍去可疑数 B 重做 C 用 Q 检验法决定可疑数的取舍 D 不舍去 108 常规分析一般平行测定次数 A 6 次B 3 次C 1 次D 20 次 10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 pH 为 11 32 读数有四位有效数字 B 0 0150g 试样的质量有 4 位有效数字 C 测量数据的最后一位数字不是准确值 D 从 50mL 滴定管中 可以准确放出 5 000mL 标准溶液 110 化学分析实验要求精密度达到 A 0 2 B 0 4 C 0 6 D 0 8 111 下列数据中 有效数字为四位数的是 A pH 11 25 B H 0 0003mol L C 0 0250 D 15 76 112 下列有效数字位数错误的是 A H 6 3 10 12mol L 二位 B pH 11 20 四位 C CHCl 0 02502mol L 四位 D 2 1 二位 113 称取 0 5003g 铵盐试样 用甲醛法测定其中氨的含量 滴定耗用 18 3mL0 280mol L NaOH 溶液 如下四种计算结果 正确的是 A 17 B 17 4 C 17 44 D 17 442 114 由计算器算得 9 25 0 213341 200 100 的结果为 0 0164449 按有效数字运算 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A 0 016445 B 0 01645 C 0 01644 D 0 0164 115 比色皿中溶液的高度应为缸的 A 1 3B 2 3C 无要求D 装满 116 重量法中 用三角漏斗过滤晶形沉淀时 溶液应控制在 A 漏斗的 1 3 高度B 漏斗的 2 3 高度C 滤纸的 1 3 高度D 滤纸的 2 3 高度 117 重量法中 用三角漏斗过滤晶形沉淀应采用 A 中速定量滤纸B 慢速定量滤纸C 中速定性滤纸 D 慢速定性滤纸 118 用分光光度法测水中铁的含量分析步骤是 A 还原 发色 调节 pH 比色 酸化 B 酸化 还原 调节 pH 发色 比色 C 发色 酸化 还原 调节 pH 比色 D 调节 pH 发色 还原 酸化 比色 119 用分光光度法测水中铁的含量时 所用的显色剂是 A 醋酸钠B 1 10 氮杂菲 C 盐酸羟胺D 刚果红试纸 120 用分光光度法测水中铁含量时 时间条件试验是 A 用 200ppb 溶液在 510nm 处 每 5min 测一次吸光度 B 用 200ppb 溶液在 510nm 处 加入不等量显色剂分别测吸光度 C 用 200ppb 溶液在光路中 分别测不同波长下吸光度 D 用 100 500ppb 系列溶液在 510nm 处 分别测吸光度 121 用分光光度法测水中铁含量时 显色剂用量试验的步骤是 A 用 200ppb 溶液在 510nm 处 每 5min 测一次吸光度 B 用 200ppb 溶液在 510nm 处 加入不等量显色剂分别测吸光度 C 用 200ppb 溶液在光路中 分别测不同波长下吸光度 D 用 100 500ppb 系列溶液在 510nm 处 分别测吸光度 122 用分光光度法测水中铁含量时 绘制工作曲线的步骤是 A 用 200ppb 溶液在 510nm 处 每 5min 测一次吸光度 B 用 200ppb 溶液在 510nm 处 加入不等量显色剂分别测吸光度 C 用 200ppb 溶液在光路中 分别测不同波长下吸光度 D 用 100 500ppb 系列溶液在 510nm 处 分别测吸光度 12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 乙炔是 A 燃气 助燃气B 载气C 燃气D 助燃气 124 原子吸收光谱测铜的步骤是 A 开机预热 设置分析程序 开助燃气 燃气 点火 进样 读数 B 开机预热 开助燃气 燃气 设置分析程序 点火 进样 读数 C 开机预热 进样 设置分析程序 开助燃气 燃气 点火 读数 D 开机预热 进样 开助燃气 燃气 设置分析程序 点火 读数 125 原子吸收光谱光源发出的是 A 单色光B 复合光C 白光D 可见光 126 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中 绘制工作曲线标准系列至少要几个点 A 2 个B 3 个C 4 个D 5 个 127 测量溶液 pH 的步骤是 A 直接测量B 设定温度 定位 复定位 测量 C 设定温度 复定位 定位 测量D 复定位 定位 设定温度 测量 128 测量溶液 pNa 的步骤是 A 直接测量B 设定温度 定位 复定位 测量 C 设定温度 复定位 定位 测量D 复定位 定位 设定温度 测量 129 pH pNa 测量都属直接电位法 测量前 A 测 pH 要加碱化剂B 测 pNa 要加碱化剂 C 测 pH pNa 都要加碱化剂D 测 pH pNa 都不加碱化剂 130 测 pNa 时 A 定位溶液和水样都要加碱化剂B 定位溶液不要加碱化剂 水样要加碱化剂 C 定位溶液和水样都不要加碱化剂D 定位溶液要加碱化剂 水样不要加碱化剂 131 分光光度法测铁中 如果用配制已久的盐酸羟胺溶液 则分析结果会 A 无影响B 不一定C 偏低D 偏高 132 分光光度法测铁时 下面哪一条不是测量前调节溶液酸度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阳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农产品社区电商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虚拟旅行纪念品DIY与定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集成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橡胶管道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线下区域市场推广策划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现场服务管理(FSM)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 2025年学前教育信息化与家庭教育融合应用报告
- 2025年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研究报告
- 高中地理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问题研究 何时“蓝天”常在 课件
- 2020阿里云产品图标
- 2023-2024-CSSCI经济管理类期刊排名
- GB/T 39856-2021热轧钛及钛合金无缝管材
- 原始凭证的填制课件
- 《国际结算(第五版)》第十一章 国际非贸易结算
- 基础教育改革专题课件
- 安全监理巡视检查记录
- CRD法、CD法、三台阶法、台阶法工程施工程序示意图
- 物料分类账详解
- DGTJ08-2029-2021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