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2016年江西财经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星原专升本网: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专升本”考试大纲目 录一、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专升本”招生专业及选拔考试科目 2 二、微积分3三、综合课程9四、英语21五、英语听力21六、大学语文24七、C语言程序设计31 一、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专升本”招生专业及选拔考试科目招生学科学 位专业名称考试科目经济学经济学学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经济统计学、保险学、税收学、国民经济管理1、英语(PETS二级笔试)2、微积分3、综合课程*管理学管理学学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物流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工学工学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1、英语(PETS二级笔试)2、微积分3、C语言程序设计管理学管理学学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理学理学学士信息与计算科学文学文学学士商务英语1、英语(PETS二级笔试)2、英语听力3、大学语文(含作文)*综合课程:满分100分,按会计学原理40%、管理学原理30%、西方经济学30%执行。二、微积分(一)关于考试大纲的几点说明1微积分是财经、管理类本科专业后续经济数学和专业课的基础,是教学计划中的一门核心基础课。2考试要求与性质江西财经大学专升本微积分考试是具有选拔性质的水平考试,其目的是选拔优秀的专科生进入我校本科学习。为此,本课程的考试要求既要考核知识,又要考核能力,因此,要求考生复习本课程时应注意系统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的能力。3本大纲中将基本要求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即对概念和理论性的知识,由低到高,分别用“知道”、“了解”、“理解”三级区分:对运算、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知识,由低到高分别用“会或能”、“掌握”、“熟练掌握”三级区分。4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答卷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考试内容为本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内容,试题的难度按易、中、难三个层次的比例为30:50:20。5题型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计20分。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共5小题,每小题4分,计20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共6道题,计60分。6备考教材不作要求。(二)各章考试内容及具体要求第一章 函 数一、考核知识点1区间与邻域2函数(1)函数的定义(2)函数的表示法与分段函数(3)函数的几何特性:单调性(4)复合函数(5)反函数有界性、奇偶性、周期性(6)常见的经济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需求函数二、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理解区间和邻域的概念。2理解函数的定义,会区别两个函数的相同与不同,会求函数的定域。3能熟练地求初等函数、分段函数的函数值。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表达式、定义域、图形和简单的几何性质。5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会正确地分析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6了解反函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反函数。7了解常见的经济函数:需求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会建立一些较简单的经济问题的函数关系。第二章 极限与连续一、考核知识点1数列的极限(1)数列(2)数列的极限定义2函数的极限(1)xx0时函数极限的定义(2)单侧极限及xx0时f(x)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3)x时函数的极限(4)极限的性质3极限的运算法则4极限存在的准则和两个重要极限5函数的连续性(1)函数的连续性定义(2)函数的间断点(3)初等函数的连续性(4)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6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1)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2)无穷大量及它与无穷小量的关系(3)无穷小量的阶二、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了解数列与函数极限的概念(分析定义不作要求)(1)能将简单数列的前若干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从而观察出它是否存在极限(2)知道常见发散数列有振荡发散和无穷发散两种情形(3)能从函数图象xx0或x时,它是否存在极限2能正确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求数列与函数的极限。3了解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概念,能判别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会对无穷小量的阶进行比较。4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会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连续性,会求函数的间断点(但不要求判断间断点的类型)和连续区间。5会利用函数的连续性求函数的极限。6知道连续函数的运算法则,知道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一、考核知识点1导数概念(1)导数的定义(2)导数的几何意义(3)可导与连续的关系(4)利用定义求导数2求导法则和基本求导公式(1)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2)复合函数求导法则(3)反函数求导法则(4)隐函数求导法则(5)基本求导公式3高阶导数4微分(1)微分概念(2)微分的求法(3)微分形式的不变性5导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1)边际概念(2)边际成本(3)边际收益(4)边际成本(5)函数的弹性及应用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二、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了解导数的概念,会用导数定义对一些简单函数求导,会求曲线y=f(x)上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及切线方程,知道可导与连续的关系。2熟记导数的基本公式。3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它们求初等函数的导数。4知道反函数求导法则。5会用隐函数求导法则求导数。6了解在阶导致的概念,会求初等函数的二阶导数。7了解微分的概念,了解可导与可微的关系以及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初等函数的微分(不限定方法)。8了解导数在经济分析中的应和。会求边际函数,并解释边际值的经济意义。会求函数的弹性,并解释其经济意义。第四章 中值定值与导数的应用一、考核知识点1中值定理2罗尔定理3拉格朗日中值定理4柯西中值定理。(三个定理的证明不要求会证)二、导数的应用(1)洛必达法则(2)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别法(3)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4)曲线的凹性与拐点的定义、判别法与求法(5)曲线渐近线(水平、铅直)的定义与求法(6)简单函数图形的描绘(无斜渐近线的函数的图形)(7)函数极值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第五章 不定积分一、考核知识点1原函数的定义2.不定积分(1)不定积分的定义及性质(2)基本积分公式(3)换元积分法(第一换元法和第二换元法)(4)分部积分法注:所不定积分的计算不要求有理函数的积分二、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能判断几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的原函数。2熟悉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掌握求导与求不定积分两种运算的关系。3熟记基本积分公式,能熟练地使用这些公式。4会用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第六章 定积分一、考核知识点1定积分的定义2定积分的基本性质与积分中值定理3变限函数及其导致,原函数存在定理与牛顿莱布尼兹公式4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5广义积分(1)无穷限积分的概念,收敛与发散的定义,无穷限积分的计算(2)瑕积分的概念、收敛与发散的定义6定积分的应用(1)平面图形的面积(2)旋转体的体积二、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知道定积分的定义,了解定积分的性质和积分中值定理。2了解变限函数及其导数,原函数存在定理,熟练掌握牛顿莱比尼兹公式。3会用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计算定积分。4了解无穷限积分和瑕积分会计算简单的广义积分。5会运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第七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一、考核知识点1多元函数(1)多元函数的定义及其定义域的求法(仅限二元或三元)(2)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2偏导数(1)多元函数偏导数的定义(以二元为例)(2)二、三元函数的偏导数的计算(3)高阶偏导数(仅限二、三元函数)3全微分(1)多元函数全微分的定义(以二元为例)(2)二、三元函数全微分计算4多元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和隐函数求导公式(1)二元复合函数求导法则(2)隐函数求导法则5多元函数的极植(1)二元函数极值的定义(2)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3)条件极值与拉格朗日乘数法(4)简单的经济问题中的最大、最小值求法二、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1理解二元函数的定义,了解三元函数的定义,会求二元函数的定义域2知道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3理解二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了解三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求二元函数偏导数的方法,会求三元函数的偏导数,会求二元函数的二阶偏导数4了解二元函数全微分的概念,知道三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概念,会求二、三元函数的全微分。5掌握二元复合函数及隐函数求导法则,会求三元复合函数及隐函数的偏导数。6了解二元函数极值与条件极值的概念,会用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求二元函数的极值。7能解一些简单经济问题中的最大、最小值问题。第八章 二重积分一、考核知识点1二重积分的定义与几何意义2二重积分的性质及二重积分中值定理3化二重积分为二次积分求二重积分的方法4极坐标变换求二重积分的方法二、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知道二重积分的定义和几何意义中值定理。了解二重积分的性质及二重积分2熟练掌握化二重积分为二次积分求二重积分的方法。3掌握极坐标变换求二重积分的方法。三、综合课程考试大纲一、综合课程的构成综合课程是江西财经大学专升本选拔考试中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专业入学的必考课程,包括有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原理三门课程,满分100分,三门课程的分数分布比例为40分、30分、30分。二、综合课程大纲的几点说明1、综合课程所包括的三门课程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原理是财经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财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基础课。2、江西财经大学专升本综合课程考试是具有选拔性质的水平考试,其目的是选拔优秀的专科生进入我校本科学习。为此,本课程的考试要求既要考核基本理论,又要考核基本技能,因此,要求考生复习本课程时应注意系统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运用各种方法处理问题、独立地进行操作、演算的能力。3、本大纲中将基本要求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即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由低到高,分别用“理解”、“熟悉”、“掌握”三级区分;对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由低到高分别用“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级区分。4、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答卷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考试内容为本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的内容,试题的难度按易、中、难三个层次的比例为305020。5、题型:根据三门课程的特点,在不同的课程中先后会出现以下几种题型:名词解释;单项选题;判断正误题;作图题;简(问)答题;论述题;(业务)计算题;案例分析题。6、备考材料:考虑到综合课程内容较多,为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综合课程知识,减轻考生复习应考负担,突出考核知识点,教务处特别组织专人编辑了参考材料。考生可向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办公室咨询材料信息(电话079183816510)。考试内容原则上不超出参考材料与大纲划定的范围。会计学原理考试大纲第一章总论一、 考核目的考核对会计简史的了解;现代会计的定义和目标;会计的职能;以及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了解会计的就职领域及其相应的职业素质要求。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会计的定义、目标、职能2、会计假设3、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二)理解1、会计产生及发展的根本原因2、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3、现代会计各个就职领域中,各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第二章 会计循环、会计恒等式和会计要素一、 考核目的能理解和描述基本的会计循环;了解会计恒等式的涵义和作用,理解交易和事项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学会利用会计恒等式分析交易和事项;掌握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内涵。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会计循环2、会计要素3、会计恒等式(二)理解1、会计要素确认条件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3、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三)应用利用会计恒等式,分析交易和事项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与会计科目、账户一、 考核目的了解账户的设置,理解复式记账原理,并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分析交易和事项;理解会计科目的涵义,了解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的涵义;了解科目和账户的联系与区别。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会计账户2、会计科目3、总账4、明细账(二)理解1、账户和科目的关系2、总账和明细账的关系3、账户设置的原理(三)运用账户的各种分类方法第四章 复式记账的应用一、 考核目的了解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并能够用借贷记账法记录交易和事项;了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及其应用;了解试算平衡,并能运用试算平衡表分析会计记录的错误,了解试算平衡表的局限性。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2、会计分录3、试算平衡表(二)理解1、会计分录和账户记录的联系2、试算平衡表的作用及局限性(三)运用1、丁字形账户的应用2、运用会计分录记录交易和事项3、试算平衡表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联系第五章 企业日常经营业务会计核算一、 考核目的了解制造型企业各个日常经营业务的会计核算:包括权益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核算;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成本核算;销售及收款过程的会计核算;利润的核算及分配。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权益资本2、债权资本(二)理解1、权益资本和债权资本的差异2、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业会计核算的差异(三)运用1、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2、筹集资金的核算3、销售及收款的会计核算4、利润的核算5、利润的分配的会计记录第六章 会计凭证一、 考核目的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及分类;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理解和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和审核方法。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会计凭证2、原始凭证3、记账凭证4、收付转凭证(二)理解1、会计凭证的作用2、会计凭证的分类3、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4、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三)运用1、记账凭证出错后的处理办法2、会计凭证的保管办法3、原始凭证的审核4、记账凭证的审核第七章 会计账簿一、 考核目的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和意义,运用账簿的记账规则和方法,进行账簿的启用、登记、结账和对账,熟练掌握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会计账簿2、会计账簿的分类3、对账(二)理解1、账簿设置的意义2、账簿设置与登记的基本要求3、总账和明细账平行登记的要求4、账簿的启用、更换和保管的规则(三)运用1、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2、对账的运用3、错账的查找4、错账的更正第八章 财产清查一、 考核目的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步骤;理解财产清查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财产清查的会计处理。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财产清查2、未达账项3、实地盘存、永续盘存(二)理解1、财产清查的目的2、未达账项产生的原因3、实地盘存和永续盘存的差异4、账实不符的原因(三)运用1、永续盘存法和实地盘存法的应用2、财产清查的会计处理第九章 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账一、 考核目的了解期末账项调整意义;了解结账的意义;熟练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的会计处理;熟练掌握期末结账的会计处理。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调整分录2、结账(二)理解1、调整分录的编制范围2、虚账户的结清、实账户的结转(三)运用1、编制调整分录2、期末结账第十章 财 务 报 表一、 考核目的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构成及其作用;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认识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熟悉财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财务报表附注(二)理解1、财务报表的作用2、财务报表的类型3、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4、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及作用(三)运用1、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2、财务报表附注的解读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程序一、 考核目的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程序的会计处理。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会计核算程序2、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日记总账核算程序(二)理解1、比较各类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和特点2、分析各类会计核算程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三)运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日记总账核算程序的运用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概念(1)识记: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本质。(2)领会:管理起源与发展;理解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含义(1)识记:管理者的概念及其分类;管理的职能。(2)领会:管理者有哪些类型;管理者应该具有哪些能力。(3)应用:分析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在职能方面的差异。3.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特性(1)识记:管理学研究的内容;管理二重性的含义。(2)领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二重性的意义。(3)应用:管理二重性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二)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早期管理思想(1)识记:体现国内外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事例;国内外古代管理思想的代表性人物及著作。(2)领会:产业革命后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产业革命后管理思想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观点。2.古典管理理论(1)识记: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2)领会:泰罗的科学理论要点;法约尔的组织理论要点。3.行为科学理论(1)识记:霍桑实验的过程;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2)领会:霍桑实验的结论;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3.现代管理理论与新理论(1)识记: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的主要代表及观点。(2)领会:智力资本说的要点;战略联盟理论的要点;柔性管理理念的要点;企业再造理论要点;学习型组织理论要点。(三)管理的基本原理1.识记: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征。2.领会:相对封闭原理;能级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弹性原理;动力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3.应用:管理二重性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四)决策1.决策概述(1)识记:决策的概念.(2)领会:决策的特点;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2.决策的原则和程序(1)识记:决策的原则。(2)应用:决策的步骤。3.决策方法(1)领会:定量决策与定性决策的区别。(2)应用:掌握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的方法。(五)计划1.计划概述(1)识记:计划的概念和特点;计划的类型。(2)领会:计划与决策的关系;不同类型计划的适用范围。2.计划的编制过程(1)识记:计划工作流程;影响计划的因素。(2)应用:应用计划工作流程制定计划。3.计划的实施方法(1)领会:滚动计划方法;网络计划技术;目标管理。(2)应用:应用计划工作流程制定计划。(六)组织1.组织概述(1)识记:组织的含义;组织工作的含义。(2)领会:组织工作的特点;组织工作的意义;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2.组织结构设计(1)识记:组织设计的含义;部门化的含义;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领会:组织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的结构图、适应条件和优缺点。(3)应用: 画出具体组织的结构图,判断其结构类型及优缺点。(七)人员配备1.人员配备概述(1)识记:人员配备的概念。(2)领会:人员配备的重要性(与其它管理职能的关系);人员配备的任务和原则。2.人员配备的原理(1)识记: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2)领会:职位分析和工作设计的方法。3.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和培训(1)识记:人员配备的原则。(2)领会: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优缺点;考评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八) 领导1.领导概述(1)识记:领导及领导者的含义。(2)领会:领导的作用。2.领导理论和领导艺术(1)领会:领导特征理论;领导行为理论;权变领导理论;人性假设理论的基本方法。(2)应用:运用权变理论分析具体管理者的领导环境及其领导模式。3.领导决策与艺术(1)识记:领导决策的含义;领导决策的要素;领导艺术。(2)领会:领导决策的科学原则。4.领导方式(1)识记:领导者的素质。(2)领会:领导方式的类型。(九)激励1.激励概述(1)识记:激励的概念;激励的原则。(2)领会:激励的作用;激励的基本方法。2.激励理论(1)识记:各种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2)领会:各种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3)应用:运用某种激励理论去解释实践中的激励行为。 (十)沟通1.识记:沟通的概念和类型。2.领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沟通的方式与方法;沟通的原则与技巧。3.应用:分析沟通中的障碍与控制。(十一) 控制1.识记:控制的概念;控制的特点与功能;控制的类型。、2.领会:控制的原理;控制技术和方法。3.应用:分析具体的控制过程。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章导论三、 考核目的考核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了解;对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内容及关系的理解;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简史的了解。四、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2经济社会的基本问题3经济学的研究分析方法(二)理解1经济学的定义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理论一、 考核目的考核对供给、需求、均衡价格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对弹性理论和供求理的分析应用能力。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影响需求量的因素2影响供给量的因素3弹性种类及公式(二)理解1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2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变动模型3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定理(三)运用供求理论与弹性理论的应用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三、 考核目的考核对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理的掌握和理解;掌握对需求曲线的各种推导和解释。四、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观点2概念:消费者剩余、收入消费线(二)理解1基数效用下的消费者均衡条件2收入预算线的决定及其移动3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5序数效用下的消费者均衡条件5价格消费线与需求曲线(三)运用1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经济现象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一、 考核目的考核对产量、成本概念掌握;生产者均衡、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掌握理解。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概念 生产函数及其性质、短期、停止营业点、收支相抵点、等收益曲线、生产可能性线、产品转换率、经济成本、机会成本、2规模报酬原理、最佳产品组合的条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二)理解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产量变化的三个阶段与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4等产量线及其特征、等成本线及其变动5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条件(生产者均衡条件)6各短期成本曲线特征及其相互关系7扩展线(三)运用1计算有关的均衡量2有关原理的案例分析第五章市场理论一、 考核目的考核对厂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的差异的理解;对市场理论的应用分析能力。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记1比较四种市场类型的条件2价格歧视、垄断势力、价格领袖制(二)理解1比较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和非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的特征2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3寡头市场上价格和产量的确定及其特点4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三)运用1计算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均衡产量、价格、盈亏状况2利用市场均衡理论对经济现象加以判断分析第六章生产要素价格一、考核目的考核从供给方面决定生产要素价格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对按生产要素分配原理的掌握;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说明。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别1劳动供给曲线的特点和工资率的决定2. 土地供给曲线的特点和地租的决定3.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率的决定(二)理解1. 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2. 生产要素均衡价格与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决定3. 地租、经济租金、准地租(三)运用1分析影响工资、地租、利率、利润的因素及其机制2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判断第七章 政府制约市场力量的经济政策一、考核目的考核对市场失灵原因的了解;对政府干预垄断、纠正外部影响、提供公共物品必要性及其办法的理解;对政府微观经济政策效应的分析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别1. 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公共资源2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二)理解1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2纠正外部影响的办法3信息不对称带来哪些影响4公共选择理论5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三)运用1. 运用市场失灵理论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第八章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一、 考核目的考核对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和失业概念及其衡量方法的掌握和理解。二、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别1.国内生产总值(GDP)2.名义GDP3.实际GDP4.失业率(二)理解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及缺陷2消费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的测算(三)运用1判断说明某些经济活动能否包括在GDP中第九章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一、 考核目的考核对对经济波动的特征和原因的掌握和理解。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别1 经济波动的特征2 总需求曲线3 总供给曲线4 滞涨的概念(二)理解1经济谁退的原因2通货膨胀的原因(三)运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应用第十章消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一、考核目的考核对失业、失业类型、通货膨胀等概念的理解,对失业和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对非利普斯曲线政策含义的把握。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别1失业的类型、自然失业率2奥肯定律3各通货膨胀的测度指标、通货膨胀的类型、治理通胀的措施。(二)理解1失业的影响2通货膨胀的成因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三)运用菲得浦曲线的运用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考核目的考核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工具、措施决策的理解;对宏观政策理论演变的了解。二、考核知识点与要求(一)识别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2自动稳定器3货币乘数、高能货币4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二)理解1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2货币政策的工具及作用机制3债券价格和市场利率的关系(三)运用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分析2相机抉择的政策搭配的应用(说明:本考试大纲对课程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四、英语各类考生的英语成绩采用2016年3月份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二级笔试成绩五、英语听力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涉及短句、短对话、长对话、新闻、短文填空、短文听写、听短文回答问题、听英语歌填词等部分组成。每次命题从中任意抽取4至5个部分。二、考试题型、时间及分数 考试题型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间在45分钟左右。三、考试要求其目的在于测试考生接受、理解和记忆音响信息的能力,要求考试在限定时间对音响信息作出果断抉择。四、附件1 数字理解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ten sentences with numbers in them. The statement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When you hear a sentence, read the four choices on your test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what you have heard. Then mark your answer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Example: You will hear: His office phone number is 3848888 and his home phone number is 5672999.You will read: A) 9572299,3848888B) 3848888,5672999C) 3848888,6572999D) 3844888,5672399The correct answer is B). So you should blacken the letter B).2 短句理解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statements. The statement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When you hear a statement, read the four sentences on you test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statement you have heard. Then mark your answer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Example: You will hear: Sam is no more interested in literature than his cousin Tom. You will read:A) Sam is not more interested in literature than his cousin Tom.B) Both Sam and Tom are not interested in literature C) Neither Sam nor Tom is interested in literatureD) Tom is more interested in literature than Sam.The correct answer is C). So you should blacken the letter C).3. 短对话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10 short conversa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Bot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pause. During the pause, you must read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4. 长对话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long conversation. At 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a few questions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Bot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pause. During the pause, you must read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5. 短文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3 short passages. At the end of each passage, you will hear some questions. Both the passage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question, you must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6新闻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10 short pieces of news from BBC or VOA. After each news item and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pause. During the pause, you must read the three or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or D,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6短文填空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passage three times. When the passage is read for the first time, you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for its general idea. Then listen to the passage again. When the passage is read for the second time, you are required to fill in the blanks numbered from S1 to S7 with the exact words you have just heard. For blanks numbered from S8 to S10 you are required to fill in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You can either use the exact words you have just heard or write down the main points in your own words. Finally, when the passage is read for the third time, you should check what you have written.7短文听写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passage three times. When the passage is read for the first time, you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for its general idea. Then listen to the passage again. When the passage is read for the second time,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with the exact words you have just heard. Finally, when the passage is read for the third time, you should check what you have written.8.听短文回答问题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passage once. After you have heard it, you have to answer all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The questions have been posed below.9.听英语歌填词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n English song three times. When the song is sung for the first time, you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for its general idea. Then listen to the song again. When the song is sung for the second time,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with the exact words you have just heard. Finally, when the song is sung for the third time, you should check what you have written.六、大学语文(一)关于大学语文考试的几点说明1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除中文专业以外)必修必考的公共基础课,是为培养、检验当代大学生的语文、文学水平,阅读、欣赏、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民俗等)、渗透性很强的文化基础课,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特殊职能。大学语文对于有效促进大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2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当充分体现其公共基础课的性质与特点,注意与中文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相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设置的应用性写作课程、相关专业课程相区别。3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已经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提高阅读、分析、欣赏、评价文学作品,以及一般文章与学术论著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书面表达、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通才式人才。4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卷面为100分。其中文学作品基础知识和分析内容等占60分,作文占40分。5作文体裁为论述文或议论文。6各个方面考核内容的具体要求见课程考试大纲。 (二)大学语文具体考试内容与考试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语言知识,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