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冯艳萍:绿色壁垒对湛江市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绿色壁垒对湛江市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作者 冯艳萍 指导教师 李海明 讲师摘要:发达国家利用世界日益高涨的绿色浪潮,构筑起非关税的绿色壁垒,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湛江的农产品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水产品。为了消除绿色壁垒对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的影响,我们应对绿色壁垒的产生原因及对湛江市的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湛江水产品应建立国际质量安全体系、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和开拓更多国外市场。关键词:水产品;绿色壁垒;国际贸易 Effects of Green Trade Barrier on Aquatic Products Exportation in ZhanjiangFeng YanpingAbstract: Developed countries made use of the green trade stream to construct a Non-Tariff Green Trade Barrier which restricts or forbids the import of foreign products,for the purpose of carrying out trading protectionism.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especially aquatic products,have been suffered greatly . The impact of green trade barrier on Zhanjiangs aquatic product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Zhanjiang aquatic products should establish International quality safty system,develop technical cooperation and more markets abroad.Keywords: Aquatic Products;Green Trade Barriers;International Trade 1. 绪论1.1 选题依据随着WTO农业协议的签署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业开始了真正融入全球贸易自由化体系的进程。然而,发达国家以我国农产品不符合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为由,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拒之门外,这被称之为“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正在成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中的一个对自由贸易有较大阻力的因素,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程度已远远超过“反倾销”的影响,在新型贸易壁垒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可能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最大挑战之一。而渔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农业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2000年,我国水产品总量达到427万吨,渔业总产值占大农业的比重增至12%,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大农业的20%。到2006年,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到520万吨。水产品出口额增长到9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明显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连续四年居世界水产品出口贸易首位。广东是水产大省,水产品出口居全国第二,而湛江市作为广东省的海洋大市,其水产进出口量居于广东省首位。湛江市的水产品进出口在“绿色壁垒”的旗帜下也深受影响。从2001年开始湛江市水海产品出口金额一直呈增长趋势,由2001年的0.5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02亿美元;但在2005年,由于受“绿色壁垒”的影响,出口金额下降为1.74亿美元;在2006年,由于对“绿色壁垒”问题的解决,出口金额又呈增长趋势发展,当年出口金额为4.23亿美元。1.2 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绿色贸易保护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分析湛江市水产品贸易所遇到的绿色壁垒及其产生的后果,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湛江市水产品贸易所面临的紧迫形势;通过研究结论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按照更加清晰的思路对湛江水产业进行战略性调整。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应用国际贸易的贸易保护理论,以湛江市水产品受绿色壁垒的影响的经验数据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在绿色壁垒的理论分析及湛江市主要贸易国家在水产品贸易中采取的主要绿色壁垒方式的基础上,对当前影响湛江市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绿色壁垒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加以总结。其次,以绿色壁垒对湛江市的水产品出口贸易状况为例,试图能够较为全面地分析湛江市水产品受到绿色壁垒影响的因素。最后,根据上述的分析,就如何突破绿色壁垒对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的影响,进行研究结论和讨论。2. 绿色壁垒的理论透视2.1 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以保护环境、维护生产和消费安全以及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它主要是通过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等来实施。有些规定十分复杂,而且经常变化,往往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从而起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作用。绿色壁垒是综合性的贸易壁垒,并非绝对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另外绿色壁垒与技术壁垒关系如图2-2所示。从图2-1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壁垒可以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而随着世贸组织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了适应贸易自由化的要求,关税壁垒逐渐消失,作用也日益减弱。各种非关税壁垒却开始兴起,针对水产品的绿色壁垒就是其中的一种。图2-2可以看出:技术壁垒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关卡,即指国家或地区政府对产品制定的技术标准,如产品的规格、质量、技术指标等,达不到一定技术标准的不能进口。由于技术贸易壁垒涉及的主要范围不仅局限于工业产品、农产品等制成品,而且已扩展到对产品生产过程、产品的使用或进口预期结果等。而“绿色壁垒”由于形式上的合理性和实施上的有效性,近年来为多数发达国家使用,实施范围较大,影响也较深远,使之逐渐从众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凸现出来。现在很多理论将“绿色壁垒”从“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单列出来作为非关税壁垒的又一种形式。2.2 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2.2.1 主观原因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限制外国产品进人本国市场从而确保本国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尤其是一些贸易强国,利用自身经济、技术优势,以保护本国环境为借口,违背了保护环境的宗旨,制定出极为苛刻的环境指标,使环保措施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2.2.2 客观原因一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政治化、社会化的新特征,这些决定了人类社会在环境方面有着共同利益;二是GATT.达成的一些与生态环保有关的协定,成了某些国家不承诺有关国际贸易规范借口,及设置环境壁垒的法律依据。2.3 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2.3.1 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卫生检疫作为农业谈判的重要议题,专门签订一项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它是指为了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或健康,免受虫害、病害、食品、饮料或饲料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机体所产生的风险而采取的一种卫生检疫制度。据统计,1995一2001年3月WTO受理的农产品贸易争端数目85起,水产品贸易争端就占到了9起,占农产品贸易争端的10.59%。我国水产品由于在生产、养殖和加工方面都存在使用激素、药物等现象,出口常常因为无法达到进口国的卫生检疫标准而受阻。2002年初,欧盟就以我国出口对虾中氯霉素含量超标而禁止进口我国所有动物源性产品,长达两年之多,使我国的水产品出口遭受严重的打击。2.3.2 HACCP检验项目 HACCP是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eal Control Point)英文缩写,并在美国官方机构注册。它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一种管理方法,已被应用于罐头、水产品、肉类和家禽的处理操作过程。从1991年开始,欧盟就以HACCP为依据公布了水产品加工与进口安全卫生规定,禁止进口我国的肉、禽和一部分双壳贝类,这道禁令直到2002年5月才解除。2.3.3 进出口环境许可证目前世界各国签订了150多项国际性或多边性的环境协定,它要求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必须在进出口环境许可证基础上进行,由于进出口环境许可证的审批要比一般许可证更加繁琐、复杂,且冠以合法名义,它不属于要削减的非关税壁垒,因此又形成了一道绿色贸易壁垒。2.3.4 环保、生态等法律法规许多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和生态为由,在环境污染防治、自然资源和动物保护方面通过国内立法来限止进口。2.3.5 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制度又称绿色标志制度或生态标志制度,是指依据有关的环境标准和规定,由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标志和证书,以表明产品不仅符合质量标准,而且符合环境生态要求。凡无环境标志的产品将受到价格和数量的限制。3. 绿色壁垒对湛江市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3.1 湛江市水产品贸易现状3.1.1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现状表3-1显示湛江市2001年-2007年水产品产量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湛江市水产品全年产量从2001-2007年均呈增长趋势,从2001年的74.65万吨增长至2007年的98.50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也一直呈增长趋势,到2007年止,产量达到了86.42万吨,比2001年增长了19.48万吨;淡水产品产量在2001年、2005年出现了逆增长,分别比其上年减少了8.9、0.3。图3-1显示湛江市2001-2007年水海产品出口金额。从图中可以看出:湛江市水产品出口金额从2001年开始一直呈增长趋势,由2001年的0.5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02亿美元;但在2005年,出口金额下降为1.74亿美元;从2006年开始,出口金额又呈增长趋势发展,2006年的出口金额为4.23亿美元,2007年为4.68亿美元。2007年,湛江地区水产品共出口7174批、112584吨、货值5231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4、6.5、6.6,湛江对虾出口量已占全国对虾出口总量的10以上。湛江水产品出口创汇达4.76亿美元,约占湛江外贸出口创汇的1/3。在过去5年中,向香港、日本、美国的出口值占了湛江市水产品出口总值的86.3。表3-1 湛江市2001-2007年水产品产量年份全年水产品产量(万吨)与上年比增长率%海水产品产量(万吨)与上年比增长率%淡水产品产量(万吨)与上年比增长率%200174.651.467.341.67.31-8.9200276.15268.521.87.634.4200377.722.169.922.07.82.2200479.682.571.392.18.296.3200584.876.476.527.28.26-0.3200693.5510.382.547.911.0133.3200798.505.386.424.712.089.7资料来源:湛江统计局网 图3-1 湛江市2001-2007年水海产品出口额资料来源:湛江水产网3.1.2 湛江市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湛江市水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市场。而与湛江市水产品最为密切的贸易伙伴分别是日本、美国、韩国、欧盟、俄罗斯、中国香港、加拿大、中国台湾省。表3-2显示2006、2007年湛江市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表中显示:日本、美国、韩国、欧盟和俄罗斯是湛江水产品出口市场,出口品种以虾类和罗非鱼为主。其中,2007年输美的水产品达53119吨,货值23672万美元,较同期分别增长60%、74%,输美出口量已占湛江水产品出口总量的71.7%;湛江13%以上的出口水产品输往日本,输日水产品共9727吨,货值6660万美元,较同期分别增长6.5%、12.5%;湛江市向韩注册的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共33家,占湛江地区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75%,对韩的出口水产品量已达3505吨,货值1468万美元;对欧盟出口1494吨,852万美元,较同期分别增长64%、87%;向俄罗斯出口的水产品共6245吨,1624万美元,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9倍和8倍。湛江向台输出水产品的加工企业有7家,2006年湛江向台湾输出水产品173批、2436.9吨、980.8万美元,品种主要有冻虾仁、冻带壳对虾、冻熟对虾等。表3-2 2006、2007年湛江市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数量:万吨; 金额:万美元)出口市场占出口总额比例%2007年2006年同比增减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美国71.7531192367233199136051992010067日本13.19727666091765920551740俄罗斯8.56245162469420355511421韩国4.73505146825771048928540欧盟2.01494852911456583396资料来源:湛江市统计局 3.1.3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品种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湛江市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出口品种,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和来、进料加工贸易,有效地促进了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湛江市水产品自身的品种主要有:罗非鱼、冻虾仁、冻带壳对虾、冻熟对虾、凤尾虾、面包虾、去头虾、蝴蝶虾、带头虾、蒸煮熟虾、油炸面质粉虾、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冻去头虾、冻带头虾、条冻罗非鱼、冻罗非鱼片、冻鱿鱼片、冻墨鱼片、冻青口螺、冻扇贝等。而主要的出口贸易品种有:鲜,冻对虾、冻虾仁、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条冻罗非鱼、冻罗非鱼片,其中鲜、冻对虾在出口贸易品种中占最大的出口比例,约占出口份额中的70%。 3.2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分析广东是水产大省,水产品出口居全国第二,而湛江市作为广东省的海洋大市,其水产产量居于广东省首位,对虾产量占全省60,全国20,是全国最大的对虾产业基地。湛江对虾加工业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拥有世界先进的对虾加工厂。全市现有水产加工厂253家,有41家出口企业;获欧盟认证10家,美国HACCP认证31家;国家龙头企业2家,省龙头企业6家,市龙头企业17家;获省名牌产品11个,年加工能力48.9万吨,产值50亿元,出口量6.04万吨。湛江市国联水产公司作为湛江市水产业的佼佼者,2006年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居全省水产出口企业首位,成为全省对虾产业的龙头企业,其发展步伐是湛江市水产业发展乃至广东水产业发展的反应。图3-2 广东省2001-2006年水海产品出口数量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局网图3-3 中国出口美国虾产品趋势图资料来源:中国农业部信息网图3-4 湛江国联水产2003-2006年水产品出口金额资料来源:湛江市统计局3.2.1 影响规模图3-1显示湛江市2001-2007年水海产品出口金额。从图中可见,湛江市水产品全年产量从2001-2007年均呈增长趋势,从2001年的74.65万吨增长至2007年的98.50万吨。湛江市水海产品出口金额从2001年开始也一直呈增长趋势,由2001年的0.5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02亿美元。在2005年,出口金额跌到了新低为1.74亿美元,同比减少0.28亿美元,但同年的水产品全年产量呈增长趋势,同比增长5.19万吨。图3-2显示广东省2001-2006年水海产品出口数量。从图中可见,广东省水海产品出口数量由2004年的26.11万吨,下降为2005年的22.99万吨,而2006年又进一步下降为19.37万吨。图3-3显示中国出口美国虾产品趋势图。从图中可见,中国出口美国虾产品的数量也在2005年降到了最低点,只有3.9万吨,同比减少了0.8万吨。湛江市水产品出口中,国联水产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湛江国联水产2003-2006年水产品出口金额如图34所示。从图可见,在2005年时国联水产公司的出口金额由2004年的8997万美元降到了5943万美元,同比减少了33.9%;而在2006年时出口金额大幅上升到10431万美元,同比增长了75.5%。从上四图总结可以知道,广东省和我国水产品出口数量均在2005年出现了由增长转向减少的逆向发展,湛江市作为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也与广东省及我国的发展方向一致,而湛江市水产业的佼佼者国联水产公司也出现了逆向发展。3.2.2 市场结构及绿色壁垒类型3.2.2.1 市场结构 美国作为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其出口数量占湛江市水产品出口总量的70%,由于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湛江输美水产品也急剧下降。 图3-5 20032007年中国虾出口美国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咨询网图3-5显示20032007年中国虾出口美国变化趋势图。由图可以看到,中国虾产品在2004年到2005年的出口量呈下降趋势,2003年出口量为6.6万吨;但2004年为4.7万吨,同比减少1.9万吨;在2005年再呈逆发展,当年出口量为3.9万吨,同比减少0.8万吨。而湛江市作为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中国虾产品的出口大市,由此更能说明湛江市水产品出口量在2005年下降因素中,输美水产品量减少是最重要的因素。3.2.2.2 湛江市水产品出口主要国家(地区)的绿色壁垒政策美国目前是湛江市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国。美国FDA禁止在进口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下列11种药物:氯霉素、呋喃西林、盐酸克伦特罗、吠喃哇酮、己烯雌酚、磺胺类药、二甲硝咪哇、氟乙酞苯酮和其他硝基咪哇类、糖肤、异烟酞咪哇。美国还规定对美出口的水产品企业必须建立HACCP体系,否则其产品不得进入美国市场。湛江市水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必须先通过国家检验检疫机构的评审,取得输美水产品HACCP体系,并经美国FDA备案后,才能进入美国市场。日本是湛江市水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国,日本对进口水产品的检验要求越来越严。按其食品卫生法的检测规定,在进口水产品时,由指定机构对进口水产品实施包括微生物、农药残留及大肠杆菌等近30个项目的检测,经检验合格方可通关。韩国作为湛江市第三大水产品输出国,对水产品进口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食品公典中对重金属残留基准的规定是海产鱼、贝类(包括软体类)、淡水鱼类等的水银含量在0.5mg/kg以下(深海鱼类及金枪鱼除外),铅含量在2.0mg/kg以下,贝类中的锡含量在2.0mg/kg以下;食品中要求不能检出异物,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基准为鱼类及龙虾的土霉素含量在0.1mg/kg以下,从2003年7月中旬开始对进口虾等部分人工养殖的甲壳类水产品实施氯霉素含量检查(抽查),规定不许检出。欧盟要求检查进口水产品的新鲜度、化学指标、自然毒素、寄生虫、微生物以及重金属、农药残留、放射线等63 个项目。其中,氯霉素、呋喃西林、孔雀石绿、结晶紫、呋喃唑酮、多氯连苯为不得检出。导致湛江市输美水产品在2005年急剧减少是由于绿色壁垒中氯霉素含量超标的影响,美国在2005 年氯霉素的限量从0.5 ppb提高到0.3 ppb,而湛江市虾产品的氯霉素含量不能达到美国的要求。3.3 绿色壁垒影响湛江水产的原因3.3.1 外在因素发达国家大幅提高了进口农产品的门槛,加大了水产品的出口风险。2002年1月,欧盟以在输欧的虾产品中检出氯霉素为由暂停进口所有中国动物源性食品,导致2003年湛江水海产品对欧盟出口全面停止。日本根据修订后的食品卫生法,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所有农业化学品制定了残留限量标准,其中“暂定限量标准”中明确的农药由200余种增加到700余种;限量标准由1万余种条增加到5万余条;对其它尚不能确定具体“暂定限量标准”的农药,均设定0.01 ppm的“一律限量标准”。美国在2005 年氯霉素的限量也从0.5 ppb提高到0.3 ppb,美方还要求输美水产品在养殖过程中禁止使用氟喹诺酮药物,输美水产品若被检出氟喹诺酮残留超标则被禁止销售。这是导致湛江国联水产品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2005年以来,欧盟、美国FDA、韩国海洋水产部、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等有关组织到湛江考察湛江的对虾生产及加工情况,让湛江的对虾生产和加工业经受严峻考验。3.3.2 内在因素遵循传统的养殖方式,技术含量低。湛江的养殖农户,基本上以传统养殖方式为主。传统养殖活动的特点是依靠积累的经验处理现时的生产活动。人们之间传播的技术也是生产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做法,当出现不曾遇见的问题时,农户束手无策,或是盲目地使用自己不掌握的技术,因此,造成重大损失。生产管理粗放。养殖户为了减少在养殖中的风险,在养殖过程中盲目用药,造成对水产品质量隐患,使对水产品出口极易受到SPS/TBT 壁垒的限制。产品外观和口感差,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传统的依靠经验的粗放养殖方式,养殖标准低,影响了产品在市场上的卖相; 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差,影响到口感。水产品的外观和口感直接影响到对虾的市场售价。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监测条件差。由于受农户家庭经济实力和科学素养的限制,农户在水产品养殖中,只注重规模、建设标准,而对于监测水质、水产品生长情况的仪器设备投入不够。在水产品的加工过程中,质量保证措施单一,存在影响质量的隐患,以致在加工后的化学物质超出出口国家的卫生安全标准。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养殖活动,加大了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收购成本。水产品从出塘到加工厂期间长期泡水,以及收购过程中不规范使用保鲜剂,成为影响品质的隐患。对水产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是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按照HACCP 的规定,对出口水产品要进行药物残留、金属残留等项检测。但目前湛江出口企业的检测项目远远少于规定项目。仪器的检测精度低,作为出口产品最后的把关关口,设备条件还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4. 促进湛江市水产品的对策措施4.1 建立国际质量安全体系湛江水产企业应建立质量认证体系和HACCP质量控制体系,有条件的和有实力的企业还应建立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这些体系能对抗生素、农残、药残等国外要求的10多个项目进行自检,这些有效的手段可使进厂的原料及出厂的产品的卫生质量得到有效控制。4.2 积极开展技术合作湛江水产企业应积极与水产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创造更多的“绿色”水生态养殖模式。针对欧盟、日本推行新的食品安全标准,湛江企业还要加强对食品化学残留物新标准的收集和研究,加快国内药物残留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从生产、加工等各环节严把质量与安全关,使出口的水海产品符合安全、健康的“绿色”要求,用“绿色水海产品”跨越“绿色壁垒”,重返欧盟、日本市场。湛江水产企业还应加强与外经贸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以至能及时了解美国的食品通报注册制度、涉及的食品种类以及通报和注册的具体程序,以达到未雨绸缪的作用。4.3 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作用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在巩固原有主要出口市场的基础上,以开拓新兴市场为突破口,形成湛江水海产品多层次、多元化的出口贸易格局,降低对主要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确保水海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行业协会发挥应有的监督指导作用,规范企业的出口行为,形成统一的价格联盟,改变过去以往靠低价竞销获取微薄利润的发展模式,避免再次招致国外市场实施反倾销措施。4.4 积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和开拓国外市场积极适应国际市场的各方面的需求,加大出口水海产品的开发力度,改变原来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局面。开拓更多的美国以外的市场,以减少美国食品通报注册制度和其他绿色壁垒对湛江市水产品出口业的影响。5. 结语本文主要讨论了绿色壁垒对湛江市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应用国际贸易的贸易保护理论,以湛江市水产品受绿色壁垒的影响的经验数据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经过研究讨论的结论,表明湛江水产品应建立国际质量安全体系、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和开拓更多国外市场。本文的局限性,由于无法获取到湛江市各年主要出口贸易水产品品种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因此只能从湛江市2001年-2007年各年所有水海产品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进行分析、研究,导致限制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如能获取湛江市主要出口贸易水产品品种的具体数据资料,将会得出更适合湛江市水产品出口的对策。本文所作的研究、分析、对策是初步的和探索性的,可能对湛江市水产企业的实践应用有所局限。由于本人知识、能力有限,只对湛江市水产品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进行了一般的探讨,很多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这些还待于在以后工作和学习中不断钻研和探讨。参考文献1罗忠,付智勇.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5.2李金明.世界水产品市场于中国出口水产品比较优势分析J,世界农业2002(9)3王蔚茹.试论水产品出口壁垒及其对策J,福建水产2004(2)4周学华,崔晓光.绿色营销:我国企业发展新战略J,经济师,2001(11)23-255李树.谈绿色壁垒下我国经济的“绿色”问题J ,经济问题,2001(11)16-186冯宗宪,柯大纲.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7赵相忠.从绿色贸易壁垒看我国出口产品对策J,世界经济文汇1999(3)8王辉.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J,水产养殖2007(9)9洪信强.我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分析及对策J,齐鲁渔业2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定稿化学反应原理公开课课件
- 工艺安全管理系统实务培训课件
- 国之重器 以匠筑之-铁路技术骨干培训体系建设
- 常见有害有机物及防护措施课件
- 非凡表现2025年入团试题及答案解析
- 辽宁省丹东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数学答案
- 理清思路2024年高级会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双频、双模移动通信手机项目建议书
- 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昌盛乡中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高级会计考试反馈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PEP)2024年小升初英语试卷(含答案)
- 配电室消防应急预案
- 膝关节穿刺术
- 青储饲料购销合同范本版
- JT-T-1208-2018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选型技术要求
- 全新店铺转让合同
- 小学升初中六年级数学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预防及护理
- 办公区域主要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清单
- 2024年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