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颐和园》邮票设计者萧玉田一席谈.doc_第1页
与《颐和园》邮票设计者萧玉田一席谈.doc_第2页
与《颐和园》邮票设计者萧玉田一席谈.doc_第3页
与《颐和园》邮票设计者萧玉田一席谈.doc_第4页
与《颐和园》邮票设计者萧玉田一席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者与萧玉田先生并不陌生,1991年8月10日发行承德避暑山庄邮票前,曾经采访过他,屈指算来,已16年有余。当时对萧玉田先生的印象是:极其认真、极其细致、极其稳重的一个人。时光荏苒,如今的萧玉田是否一如当年?前几天,记者专程赴承德,目的是采访萧玉田先生设计颐和园邮票的前前后后。火车在燕北大地上急驰,群山在眼前掠过。在北京境内,车窗外满眼皆绿,春意葱茏;而一到兴隆(隶属承德)之地,窗外却刚见春的气息。北京到承德的直线距离虽只有200多公里,但火车却咣咣当当跑了4个多小时。见到萧玉田先生已是下午。彼此一照面,虽已十几年不见,却几乎同时认出了对方。顾不上客套,立即进入话题。“实际上,这套邮票的设计约稿我是在2000年接到的。”萧玉田先生介绍的这个情况令记者不禁一愣。“当时我没有答应。”见记者脸上迷茫的表情,萧玉田先生解释说,“没有答应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我另有重要的创作任务,太忙;二是觉得对颐和园不如像承德避暑山庄那么熟悉,担心不能准确把握其精髓,所以没有答应。”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萧玉田先生又担任设计了呢?“是盛情难却。”萧玉田先生边从书柜里向外取资料边说,“第二年夏天我到北京琉璃厂去买书,碰上了老朋友邮票印制局图稿创作部主任设计师王虎鸣,虎鸣说他们曾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去,请时任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的刘大为先生推荐颐和园邮票设计者,刘先生深思之后,提出了我的名字。虎鸣再次动员我承担起这个设计任务。我当时虽仍感底气不足,但情之切切,实难推托,于是就答应下来。”承德避暑山庄与颐和园同样是皇家园林,为什么萧玉田先生能够设计好前一个,却对后一个避之再三呢?对这个问题,萧玉田的解释是:“我长期工作生活在避暑山庄里面,对这里的每一个殿堂、每一座廊桥甚至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熟悉得像自己的家一样;哪个景点从哪个方位、角度来表现,全都了然于胸。而对作为中国现存皇家园林典范的颐和园,虽然有所了解,但谈不上深入,更谈不上熟悉。若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就匆忙动笔,难以准确传达其神韵,这样既对不起历史,对不起创造了颐和园这个珍贵的文化遗产的古代工匠们,也对不起推荐我、信任我的领导和广大的集邮爱好者。”记者认为,这一番话,既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是他为人的真实写照。本着这个理念,萧玉田先生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多次到颐和园写生,收集素材。与其他人不同,他更多的时候是拣一处静谧之地,选一个合适的角度,默默地面对着颐和园的山山水水、殿阁亭榭,细细地体味和感悟着这座中国造园史上空前绝伦的杰作。在那段时间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鬓发斑白、戴着大黑边框眼镜的人,每天从晨曦初露之时即来到颐和园中,晚上直到月色满地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在一天之中,或登上万寿山画几页速写,或泛舟昆明湖拍几张照片,这个人就是萧玉田。随着大量的速写和照片的积累,萧玉田先生对颐和园的理解也渐次加深。在他的眼中,颐和园是我国古代艺术家们将自然之美和建筑艺术融通、汇合,使之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国美学最高境界的一件惊世之作。颐和园虽然是人工园林,但宛若天成,其建筑因高就势,凭流借远,“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将历代御苑之长处、南北私园之精华、名山大寺之佳境融合一体,可谓集天下园林之大成。颐和园之前山前湖宫阙巍峨,湖光瑶碧,大开大合,气势磅礴;后山后湖清流素练,曲涧流香,小情小境,妩媚幽邃。总体上看,颐和园既保留了我国历代皇家御苑的传统内容,如“一池三山”的理水方式,又与其他园林的“平面布局,散点造景”的特点迥然有别。在叠石堆山、植花艺林、筑殿置阁上采用突出一个中心、总揽全局的手法,使全园主宾分明、气宇轩昂,大有高高在上、君临天下的王者之风。设计颐和园邮票的思路也在参悟颐和园的过程中渐渐明晰。据萧玉田先生讲,设计思路主要依照其造园特点展开,把握好“雄”与“秀”的对接,尽可能选择新的角度,不落俗套地表现大家都熟悉的景点,既要突出帝王御苑雍容富丽、恢弘壮美的气派,又要展现古典园林婉约清丽的风姿。同时,以颐和园的兴废史为副线,力图揭示国家乱园林衰、国家治园林兴的道理,使欣赏邮票的人在披图展阅中与自然交流,唤起人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和保护文物的意识。比如小型张这幅图稿表现的是万寿山主景群,画面以高耸云表的佛香阁为主体,智慧海、众香界、撷秀亭、排云殿、鱼藻轩、湖色山光共一楼、听鹂馆等建筑如众星捧月般环拱四周,万寿山麓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松柏林木簇拥屏列,旨在传达“阁仗山雄、山因阁秀”的神韵。而时间特意选择秋日的早晨,在画面上,璀璨的晴霞、喷薄的旭日,将万寿山主景群泼染得流光溢彩,看上去更加充满勃勃生机。对于六幅邮票,则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通过四季四时,昼夜晨昏,晴、雪、风、月等自然变化,将空间时间融合而一,营造出了不同的意境。颐和园邮票选取的几乎全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园景,如十七孔桥、长廊、石舫、谐趣园、玉带桥等,唯独后湖一幅没有选取游人如织的苏州街,却选取了东部的一隅;为突出后湖幽清的境界和自然天成的野趣,还将此处湖岸整齐规矩的砌石岸改为高低错落的驳石岸。其意何在?萧玉田先生对此的解释是:“我在颐和园收集资料、写生和摄影的过程中,随时遭遇游人的纷扰,也随处可见游人对古建、对文物的刻划破坏,对园林、对环境的污染。我因此想到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经济创收的关系。所以我画这套图稿,没有表现园中游人与湖上游舸,没有表现熙熙攘攘、嘈嘈杂杂的场景,而是追求静境美,像后湖、玉带桥、谐趣园等几幅图稿,都是在着力体现澄澈、空明、清雅的意蕴,突出静与净的境界。以此提示世人: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也为了长久的经济效益,为了颐和园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是否应该将保护历史文物放在首位,并为子孙后代多留些福泽!”“最难画的是哪幅图稿?是不是这幅?”我指着长廊问。“没错!”萧玉田先生立即肯定了我的判断。未用的德和园大戏楼手绘稿。“长廊是这套邮票的最难点。人们提起长廊,第一印象是它的堪称古建之最的长度和精美的彩绘,这两点都很难在邮票的方寸画面上表现出来。反复思考,最后我决定放弃细部描写,通过用焦点透视的方法表现长廊的纵深感以反衬出其长度。而对梁枋彩绘及栏楯棂格等则放弃细部刻画而画其感觉,效果还好,得到了靳尚谊先生等专家的首肯。”这套邮票虽然采用了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但与其设计的前几套风光邮票还是有所区别。在图稿上,看到的色彩与采用一般国画颜料的效果有些不一样。一问,果不其然,这次选用的是天然矿石颜料、岩彩和云母等颜色绘制,并结合一些水彩画的方法,敷色在厚重沉稳中透出雍容华贵之气,同时也不失墨彩酣畅淋漓、透明纯净的效果,从而能够将皇家园林的富贵与清雅都表现充分、表现到位。对工作敬业是所有接触过萧玉田先生的人的共同评价。在设计颐和园邮票的过程中,萧玉田先生经历的一件事也证明了人们对他的这个评价。在设计颐和园邮票时,萧玉田先生突然被一家医院诊断为癌症,他到北京进行复查。王虎鸣到医院看望他,在与王虎鸣的交谈中他表示,请放心,即使确诊,也保证把图稿按质按时完成!闻听此言,一向沉稳的王虎鸣也不禁热泪盈眶。幸好,此事最后是虚惊一场。“作为一个人物画家,至今我还没有一套令我自己满意的人物邮票。”萧玉田先生感慨道。“承德外八庙的有些建筑,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有自己的特色,属于精品。有句话说黄山归来不看山,承德归来不看庙,可见这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