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尼茨勒的文学创作与精神分析学 韩瑞祥 内容提要 施尼茨勒堪称将文学创作与精神分析法结合起来的典范 并以此奠定了世纪转折 时期德语现代派文学的心理艺术风格 其早期的作品 5发问命运6 5儿子6 5帕拉策尔苏斯6 和 5古斯特少尉6 是人的心灵的镜子和社会心灵的镜子 关键词 心理艺术 精神分析学 双影人 互动关系 19世纪末 当多瑙河王朝步入风烛残年 分崩离析的末世时 奥地利文化出现了前所未 有的辉煌 各种独领风骚的精神潮流和文化现 象不仅在欧洲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 不仅对当 时 而且对后来以至当今的文化都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举世瞩目的维也纳医学学派的兴盛催 生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 为人类 认识自我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思维方法 自然科 学上盛行的实证主义孕育了马赫的感知哲学 又一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对存在和社会的感知 模式 伴随着这些文化现象 维也纳现代派应 运而生 为德语现代派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在与德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抗争中 奥地利文坛上涌现了一批像施尼茨勒 霍夫曼 斯塔尔这样的时代人物 他们在艺术思想上一 反传统 分别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出发 把精神 分析法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 为文学表现增添 了新的色彩 尽管他们的风格各异 但他们的 文学创作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心理化的表 现替代了外在的描写 潜意识的王国成为艺术 发掘的对象 在这些作家中间 施尼茨勒堪称 将文学创作与精神分析法结合起来的典范 作 为医生出身的作家 他第一个把意识流手法引 入到德语文学中 以表现心灵 意识 下意识 和内心情感为宗旨的心理艺术风格使他成为世 纪转折时期德语现代派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 一 在施尼茨勒研究中 不少批评家总是把他 在文学创作中所运用的心理分析法简单地置于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之下 其实 施 尼茨勒与弗洛伊德的关系 他的文学创作与精 神分析学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早在弗洛伊德 划时代的巨著 5释梦6 发表之前 施尼茨勒已 经发表了一系列采用精神分析法写成的小说和 戏剧 而在这个时期 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医学 界几乎还是一个不被认可的局外人 从这两位 大师之间为数不多的通信来看 在对精神分析 的认识上 他们的关系是交错互动的 本文试 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施尼茨勒的文学创作与精 神分析学的关系 医学与文学 施尼茨勒与精 神分析学 施尼茨勒早期作品中的精神分析形 象 44 一 医学与文学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大师左拉曾经把诗人奉 为科学实验者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施尼茨勒 当之无愧 在他身上 文学与科学达到了理想 的融合 因为他接受的是医学教育 当过医 生 后来成为作家 医生的科学经历为他独具 特色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厚实的先决条件 而他 的作品又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表现了科学探讨的 结果 施尼茨勒大学毕业后 在维也纳全科医院 精神病科跟随迈斯纳教授学习 得到了他的言 传身教 这段受益匪浅的经历使他对精神病人 的心理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也引起了 他对这方面研究的更大兴趣 后来 他当了父 亲 喉科教授 的助手 1888 1893 这期 间 施尼茨勒发表了自己的处女诗和箴言 同 时又为父亲创办的 5国际临床动态6 杂志撰写 专业文章和评论 他密切地关注医学界的各种 讨论 特别是精神病学领域的争 论 父亲 1893年去世后 施尼茨勒自己开了一家私人 诊所 此间 他在文学创作上不断取得成功 但他从来没有完全放弃履行医生的职责 并且 坚持通过阅读医学著作了解当时科学的发展与 进步 医生的经历和感受对其人生的影响也表 现在施尼茨勒言不由衷的表白中 你要一旦 当了医生 那你就再也没有可能离开它 因为 医学是一种世界观 0 施尼茨勒在这里所说的 世界观0 就是一个基于自然科学思维的医生 对于要认识的对象所持的客观理性的态度 这 种世界观当然不可能不渗透在他的文学活动 中 我写的就是诊断书 0 施尼茨勒曾经这样 概括自己的文学创作 与维也纳现代派的其 他作家相比 他从来就没有完全超越当时以实 证为基础的认识方法 医生的经验意识在他的 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构成了其文学审美的 基础 医生和作家在施尼茨勒身上的结合从一 开始就渗透在他的创作方式上 他早年的成名 小说 5死亡6 就是以近乎临床的写实手法表现 了一个心理病人的故事 施尼茨勒称之为 创 作生理学0 可以说 他对待自己作品中的形 象就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 他首先把自己看作 自然科学家 其次才是诗人 尽管医学 尤其是精神病学对施尼茨勒的 感知模式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他对 医生这个职业的态度是矛盾的 他摇摆于医学 和文学的道路上 最终放弃了医学 选择了文 学 因为他心里明白 谁也不可能同时既是 一个完全的作家 又是一个完全的医生 0 施 尼茨勒更多地倾向于 用一种不确定的 诗意 而充满情感的方式去对待大自然0 更喜欢 精神的 东西 历史 的东西 和心理 学的东 西0 在投身于文学创作的过程中 他找到了 与医学的平衡 使自己与医学的关系 在一种 几乎可以纯粹地称之为实验的形式中0 发展下 去 作为同代人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也对 施尼茨勒不同凡响的文学创作表达了发自内心 的认同 我们在从同一源泉中汲取营养 在 探讨同样的对象 我们每个人采用的是另外一 种方法 而结果上的一致显然证明两者的工作 都是正确的 0 弗洛伊德之所以能够在施尼茨 勒身上发现这样的一致 恰恰因为他们在精神 分析方面具有同样的兴趣和追求 施尼茨勒在 一次采访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认同 他认为自己 在某些方面就是弗洛伊德教授的双影人0 他 们分别通过 文学手段0 和 科学研究0 探讨 同样一个领域 这就是 人的心灵世界0 二 施尼茨勒与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与马赫的感知 哲学共同奠定了维也纳现代派心理艺术的认知 基础 作为心理艺术的代表人物 施尼茨勒无 疑与精神分析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 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的影响关系 施尼茨勒与弗 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的关系是多元的 复杂 45 施尼茨勒的文学创作与精神分析学 的 互动的 甚至有时候也很令人费解 施尼茨勒和弗洛伊德是同代人 又都一直 生活在维也纳 都是医生 有着共同的兴趣和 追求 他们同属于当时遭受反犹太主义折磨的 犹太教 面对自由文化的危机 面对行将分崩 离析而只是靠着传统勉强维系的奥匈王朝 他 们的反应同样敏感 他们甚至被视为世纪转折 时期维也纳没落文化的典型代表 施尼茨勒 的性文学 魏宁格的性哲学和弗洛伊德的性生 物学0 其 文化历史前提0 就存在于一个 政治上衰亡的时代0 而且 这些人都是犹太 出身0 l u 弗洛伊德称自己和施尼茨勒是 所谓 的文化传统安全感0 的批判者 l v 普遍的政治 沮丧 纵情享乐的末世情感使得他们把锐利的 目光投向了一个更加深层的现实 那就是人的 心理现实 施尼茨勒的挚友霍夫曼斯塔尔指 出 我们一定要在一个世界崩溃之前告别它 许多人对此都心明如镜 一种不可言状的感觉 使得诗人从许多人之中脱颖而出 0 l w施尼茨勒 深入探讨心灵世界的目的 就是要在文学虚构 中通过表现人的心理结构来展示某种科学认识 和见解 表现一种社会态度 弗洛伊德在其中 也看到了他们共同的兴趣 尽管在这两位属于不同领域的人物身上表 现出如此明显的共同点 但这些东西并没有使 他们成为肝胆相照的挚友 两人始终保持着一 种若即若离 心照不宣的关系 霍夫曼斯塔尔 在谈到同时代人时说 我们这些生活在同代 的人相互都有一种神秘的作用 0 l x 这句话或许 也是对施尼茨勒和弗洛伊德关系的最好写照 1922年 5 月 4 日 值施尼茨勒 60 大寿之 际 弗洛伊德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长信 这封 信与其说是弗洛伊德向施尼茨勒的 自白0 倒不如说是对两人关系从心理深层的坦诚披 露 弗洛伊德在信中这样写道 我一直在遭受着一个问题的折磨 那 就是为什么我在所有这些年里 压根儿就 没有尝试过与您交往 同您交流 其间当 然也没有考虑 您是否愿意接受我这样来 接近您 这个问题的答案包含着在我看来过于 私密的表白 我是说 我之所以回避您 是出于一种双影人的畏惧 每当我专 心致志于您那美妙的作品时 我总是觉得 在那文学表象的背后找到了同样的假设 同样的兴趣和同样的结果 熟悉得就如同 我自己的一样 您的决定论和怀疑意识 被人称为悲观主义 您对无意识的真 实 对人的本能的执着 您对文化传统安 全感的剖析 您在思想上对爱与死的对立 的钟爱 这一切都以一种不可名状的亲切 感触动了我 所以 我就有了一种感觉 您通 过直觉 其实就是敏锐的自我感知的结 果 弄明白了我以非常艰难的方式在他 人身上所要揭示的一切 l y 显而易见 弗洛伊德始终对施尼茨勒的文 学创作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他从一个精神分析 家的角度深切地感受到 施尼茨勒以文学的方 式对这个领域卓有成效的探讨具有一种 不可 名状的亲切感0 在弗洛伊德眼里 施尼茨勒 不是一个亦步亦趋的模仿者 而是一个势均力 敌的 双影人0 触动他心灵深处的是 施尼 茨勒在文学创作上对精神分析法的理解 认识 和运用 几乎与他在科学研究上潜心探寻的东 西如出一辙 与此同时 从这个 表白0 的字 里行间 读者同样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 这种 难以接近的尴尬并非只是出于一方的缘故 弗 洛伊德在信里强调的 双影人的畏惧0 隐隐地 暗示着一种相互关系 或许就是互为 双影 人0 的事实使得两人出于同样的畏惧而维系着 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施尼茨勒对这封信的反 应也是有力的见证 他在日记中只是轻描淡写 地描述为 挺友好的0 l z显然 对于这样一封 46 国外文学 2009年第 3 期 总第 115期 坦诚的信 施尼茨勒的态度无疑也令人深思 这或许也是一种回避 同样出于 一种双影人 的畏惧0 弗洛伊德这封著名的 双影人0 信似乎打 破了长久难以接近的尴尬 之后 两位大师于 1922 年 6 月 16 日在弗洛伊德的寓所第一次真 正走到了一起 这时他们都已经是年过花甲 功成名就的老人了 在这次会面中 他们似乎 并没有就长久以来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入的 交流 双方好像都没有从 双影人的畏惧0 中 走出来 谁都没有放弃相互之间始终保持的距 离 施尼茨勒在日记中记录他当天晚上梦见了 这位精神分析学家 却看到他 远远地离 去0 l 可以说 施尼茨勒与弗洛伊德互为 双影 人的畏惧0 正是他们一辈子不能真正走到一 起的重要原因 而他与精神分析学的联系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 出于个人的兴趣 他 对精神分析问题具有独立的思考和认识 使精 神分析法成为其文学创作的精髓 其二 他密 切关注精神分析学的发展 特别是弗洛伊德的 理论 通过批判的借鉴不断丰富自己的思考 像弗洛伊德一样 施尼茨勒越来越对精神 疾病感兴趣 尤其是歇斯底里症和神经衰弱 症 他同时又是作家 这种兴趣 与其说是根 植于真正的医学中 倒不如说是根植于文学 中0 l 在研究和实践中 他对精神病学有了自 己的理解和认识 那就是以此为出发点 架起 通往文学梦想的桥梁 从而克服医学与文学之 间使他感到痛苦的对立 这一点十分鲜明地反 映在他为父亲主办的医学杂志所撰写的文章和 评论中 其主题几乎全都集中在精神病学领 域 从 1887 年到 1894 年 这个领域里出现的 每一个新成果都逃脱不了他敏锐的目光 值得注意的是 施尼茨勒的医学研究成果 和医学实践表明 他对歇斯底里症及其各种不 同的治疗手段了如指掌 并且密切地跟踪这种 研究的进展 直到布洛尔和弗洛伊德合作撰写 的 5歇斯底里研究6 问世 1895 年 这些做 法之所以意义深刻 是因为许多包含在施尼茨 勒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分析认识就深深扎根于他 那些伴随着精神分析学产生初期的医学研究成 果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 施尼茨勒实际上是一 个卓越的竞争者 他参与了精神分析学产生的 过程 而在世纪转折时期又突然作为一个很有 名望的作家出现在弗洛伊德眼前 同样 施尼茨勒在文学作品中对梦独具一 格的表现同样也源于他对梦的极大关注 在他 的遗作里就有400 多页梦的记录和阐述 被他 用来当作文学加工的材料 施尼茨勒对梦的思 考和认识表现在他早期一篇题为 5解剖室里的 春夜6 1880 年 的小说里 弗洛伊德后来释 梦的主要因素几乎都在这篇作品中得到了表 现 他先于弗洛伊德 5释梦6 发表的剧作 5贝 特里塞的面纱6 1899 更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这出剧十分典型地表现了梦就是欲望的实现这 一理念 剧中 当诗人费力波 洛施的情人在 梦里看到自己和公爵本蒂沃格里奥在一起时 醋意大发的诗人冲着她说 可梦就是没有勇 气的欲望 P 就是放肆的欲望 它把白日的光 明驱赶回P 我们心灵隐秘的深处 P 一到夜晚 它才敢从中爬出来 0 l 从这段引文可以看出 施尼茨勒对梦这个主题的理解几乎同弗洛伊德 完全一致 对于这样的文学表现 弗洛伊德只 能 一再惊讶地问自己 您 指施尼茨勒 从 哪儿获得了这个或者那个隐秘的认识 而我却 要通过对对象的艰辛研究才会取得它 如果说 我本来是钦佩诗人的话 那么我终于也开始嫉 妒他了0 l 在弗洛伊德看来 诗人毕竟是 科 学的先导 同样也是科学心理学的先导0 m u 施 尼茨勒无疑属于这样的诗人行列 他以形象的 方式表现了后来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梦的理 论 在对精神分析问题进行艺术表现的同时 施尼茨勒并不排斥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获 取有益的营养 他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弗洛伊 47 施尼茨勒的文学创作与精神分析学 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1886 年 10 月 15 日 弗洛伊德在维也纳久负盛名的皇家医生协会作 了 关于男性歇斯底里0 的著名报告 受到维 也纳医学界 显贵先生们0 的冷遇 在这一困 境中 施尼茨勒坚定地站在弗洛伊德一边 1887 年元月 他在 5国际临床论坛6 杂志上 撰文详细评述了由弗洛伊德翻译的法国著名神 经病学家夏尔科 Charcot 的 5新讲座6 一 书 高度赞扬了弗洛伊德所推崇的夏尔科的理 论 还特别指出弗洛伊德在这方面所做的贡献 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 1900 年 弗洛伊德的 5释梦6 问世 尽 管当时几乎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 但施尼茨勒 却很快就阅读了它 这本著作更加激发了他对 梦的观察 研究和运用 他甚至把弗洛伊德在 这本著作中称之为一个 典型0 的梦几乎原封 不动地搬到自己的梦里 m v 1903 年 2 月 6 日 施尼茨勒在日记中又记下了阅读弗洛伊德的另 一本著作 5歇斯底里研究6 的感受 在这里 阅读又是和梦联系在一起加以描述的 而且 诱因0 是他正在阅读的这本精神病学著作 m w 由此可见 施尼茨勒对梦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 多地与弗洛伊德的著作联系在一起 因为他不 仅 具有一种特别的需求 要以心理学的方式 把自己记录下来0 而且也是 出于文学的兴 趣0 m x 1906 年 值弗洛伊德 50 大寿之际 施 尼茨勒写信向弗洛伊德表白 他从弗洛伊德的 著作中获得了很有意义的启发 并特别提到 5释梦6 和 5歇斯底里研究6 两本著作 m y弗洛 伊德在回信中一再强调 广泛的一致0 把他 们俩对 许多心理学和性问题0 的认识联系在 一起 他在钦佩诗人直觉的同时 也将诗人在 文学创作上对精神分析法的巧妙运用归功于其 厚实的医学知识 施尼茨勒一生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弗洛伊德 的知己 但却融入了其弟子的圈子 并且成为 他们在精神分析上阐释的对象 与施尼茨勒关 系甚笃的琼斯回忆说 虽然他具有超常的心理直觉 也非常赞赏 他早就了如指掌的弗洛伊德的著作 可他 不能赞同弗洛伊德的主要结论 就此他与 莱克 温特斯泰因和我以及其他精神分析 学家有过很多的讨论 可他就是不放弃反 对血亲相奸和儿童性欲的思想 m z 这里值得提及的是施尼茨勒与弗洛伊德的 弟子莱克的交往 作为精神分析学家 莱克十 分崇敬施尼茨勒 被其充满魅力的作品所折 服 施尼茨勒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讨论 释梦和精神分析学 很有启发 过分强调弗洛 伊德学派 莱克属于其中的一员 的 俄底浦 斯情结 我们共同分析了格奥尔格的梦 m 通往自由之路 m 第七章 0 m 莱克后来也把他们共同从精神分析学角度 阐释的格奥尔格的梦搬进他的著作 5心理学家 阿图尔 施尼茨勒6 1913 年 里 施尼茨勒 对这本书的评述在某种程度上是他对精神分析 学的自白 您在我的作品中尤其观察 发现 认识到 了那些被绝大多数职业批评家漫不经心地 忽略过的关系价值 您在意识范围内的思 考 我不时可以与您分享 关于我那些无 意识的东西 我那些半意识的东西 我们 可要好好谈一谈了 而我毕竟比您知道 得要多 通往心灵秘密的路有多种 不像 那些精神分析学家让自己做梦 和释梦 我更加强烈地感受着这个秘密 甚或常常 会有一条羊肠小道正好从中间穿过这个被 照亮的内心世界 而他们 也包括您在 内 则过早地以为必然要拐入阴暗的王 国里 m 在这里 莱克把对文学作品在精神分析上 的阐释过早地归结于那些无意识的东西 施尼 48 国外文学 2009年第 3 期 总第 115期 茨勒对此提出了怀疑 他的这种怀疑不是针对 某个人 而是整个精神分析学 这种怀疑后来 发展为对精神分析学激烈的批评 时而出于 懒散 时而出于狭隘 时而出于偏执 0 n u 无论从施尼茨勒与弗洛伊德的关系来看还 是从他对精神分析学的研究和接受来看 施尼 茨勒的态度都是双重的 既有自己独到的思 考 又有批评的借鉴 因此 表现在其文学创 作中的精神分析现象无疑也是这种双重性的产 物 三 施尼茨勒早期文学创作中的 精神分析现象 在维也纳现代派心理艺术作家中 没有一 个人可以和施尼茨勒相比 他不仅在理论上对 精神分析学进行了深入和见地独到的思考 而 且十分精湛地把精神分析法运用到自己的文学 作品中 他的文学创作根植于一个孕育了精神 分析学的文化大环境中 既带有时代的印记 又展现出作者独特的风格 在一个特殊的文化 背景中 他是医生 又是作家 并力图以自己 的思考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文学创作中 医学 对他来说是 一种世界观0 而文学就是表现 这个世界观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说医学奠定了 他认知的基础 那么文学就是他实现这种认知 的自由天地 他在 1900 年之前创作的作品 如 5发问命运6 5儿子6 5帕拉策尔苏斯6 和 5古斯特少尉6 等就是这种结合的典型 这些 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各种精神分析现象 饱含着作者在时代的科学氛围中对人的心灵世 界的深层理解和认识 独幕短剧 5发问命运6 独幕组剧 5阿纳 托尔6 的第一幕 1889 年 可以说是施尼茨 勒当时在医学上研究和实践催眠术的结晶 这 个时期正是维也纳医学界对催眠术方法激烈争 论的时期 在这个短剧中 催眠术的运用成为 结构剧情的中心 主人公阿纳托尔关于催眠术 的论断无疑反映出作者对这种治疗方法的理解 这个事物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科学的应用 啊 只可惜我们还不能够走得那么远 0 31 n v 阿纳托尔为了要弄明白女友克拉是否忠诚于自 己 当着朋友马克斯的面对女友施以催眠术 他既想以此 获得真实0 却又认为 除了偶然 之外 什么都不存在0 33 因为对他来说 幻觉要比真实好千百倍0 39 剧本一开始 马克斯就对阿纳托尔在这个 神秘0 领域的本 领表示惊赞 不 我一定要问问你 我简直给惊呆了 我觉得迄今发生的一切就是一个童话 不 过 我的确眼睁睁地看着她是怎样在我的 眼前进入梦乡的 当你说到她是一个芭 蕾舞演员时 她是怎样翩翩起舞的 当你 说到她的情人死去时 她是怎样痛哭的 当你把她说成女王时 她是怎样赦免一个 罪犯的 30 而克拉从催眠术中醒过来后则持否定的态度 不愿意再经历这样的实验 噢 不 永远也 不会了 这明明是妖术 这时有人给你提问题 了 可你醒来后对此却一无所知 0 40 在这 里 克拉的表白也许就是对拒绝这个 神秘 的0 催眠方法的说明 因为 正如阿纳托尔所 说的 剧中所有人都觉得在意识之下存在着 无意识状态0 38 害怕通过催眠术被揭去 面具 当她听到阿纳托尔说自己在催眠状态中 侃侃而谈时 她便本能地表露出这一点 忧心 忡忡地问道 天哪 千万可别说些乱七八糟 的事 0 40 也正因为如此 阿纳托尔惧怕这 最后的结果 闭口不再 发问命运0 他心里 明白 自我是被无意识的冲动所左右的 而 无意识状态0 是最真实的 所以 他要获得 的 忠诚0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阿纳托尔最终 满足于男女关系中存在的忠诚的幻觉 担心通 过催眠术会揭示出表象之后的存在 意识之后 的无意识 现实之中被压抑的过去 49 施尼茨勒的文学创作与精神分析学 对作家施尼茨勒来说 医学上所探讨的催 眠术在这里只是文学表现的一个手段 它开创 了文学认识的一个新路子 那就是透过外在的 表象 从人的心灵深处来发掘存在的真实 阿 纳托尔在运用催眠术的过程中相信 无意识状 态0 是真实的 却又害怕这种真实的存在出 现 所谓的 忠诚0 只是一种虚幻的存在 因 此 他是一个充满心理危机的人 几乎与 5发问命运6 同时 施尼茨勒发表 了短篇小说 5儿子6 作者明显地把自己当医 生的经历融入了这篇小说的创作之中 小说的 副标题就是 一个医生的记录0 小说中的医 生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讲述了整个故事 他被 召唤到一个临终的女人跟前 她亲生的儿子用 斧子砍得她遍体鳞伤 医生从邻居那儿获知 这个贫困女人恰恰非常 娇宠和溺爱0 自己的 儿子 儿子从小就是一个 问题少年0 母亲 辛辛苦苦挣来的一点钱被他挥霍殆尽了 在母 亲死前最后的意识瞬间里 她向医生坦白说 这个非婚生孩子刚一出生 她就试图弄死他 从此就觉得再也得不到他的原谅 她临终的愿 望是要这位医生出庭 为儿子的无辜辩解 难道这不是他的权利吗 0 15 n w这位医生迟 疑良久 最终决定答应这个请求 很显然 小说叙述的中心不在这个凶杀案 本身 而更多是在复原一个心理案例 叙述者 在叙述过程中关照的不是传统的善与恶的道德 标准 而是这两个人物的心理深层 在叙述者 眼里 无论是母亲还是儿子 他们都是心灵遭 受创伤的病人 对母亲来说 那个可怕的夜 晚0 成为她永远抹不去的回忆 卸不掉的精神 枷锁 她始终在儿子的眼睛里看到同一个谴 责 对 一个罪犯0 的谴责 11 而在儿子 的眼神里 似乎留下了一个永久的记忆 一个 充满绝望和仇恨0 的记忆 一个 永久控诉0 的记忆 14 施尼茨勒在研究歇斯底里时认 识到了 可能的心理创伤的病源学价值 也在 平常的心理打击中看到了神经错乱的重要瞬 间0 心理创伤事件是导致歇斯底里症的根 源 n x小说 5儿子6 也许就是施尼茨勒对自己 在医学上的直觉和认识所进行的形象阐释 儿 子的经历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创伤的表现 而且 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正好是作为叙述者的医生留 给读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难道从我们存在的 第一刻起 那些模糊不清的记忆就永远留在了 我们的心里 我们不再能够解释它们 它们也 不会无影无踪地消失 0 16 小说结尾 叙述 者在对母子悲剧的思考中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也 许在暗示一个更大的叙述意图 那就是去探寻 那个不为人知的潜意识王国 从这部小说可以 看出 施尼茨勒或多或少把弗洛伊德关于儿童 时期心理创伤的理论预先搬进了文学创作之 中 他在这里着意要表现的不是人物行为的结 果 而是要说明他们的精神病症与所经历的心 理创伤息息相通 在施尼茨勒的早期作品中 医生一再充当 他的文学表现的角色 戏剧 5帕拉策尔苏斯6 1894 的主要人物都是医生 弗洛伊德看了 这出戏后十分惊讶 施尼茨勒 对这样的事情 知道得如此之多0 n y弗洛伊德所说的 这些事 情0 就是指这出剧表现了当时在维也纳医学 界围绕着歇斯底里研究展开的争论 为了表现这个当时很现实的主题 施尼茨 勒选取了一个奥地利历史题材 充满文艺复兴 精神的帕拉策尔苏斯为精神病治疗的兴起做出 了很大贡献 整个事件都围绕着主人公帕拉策 尔苏斯而展开 尽管他对传统的世界图像提出 质疑的学说一再招来嘲讽 但是他对其正确性 深信不疑 作为四处周游的医生 他对别人骂 他是江湖骗子不屑一顾 当别人嘲笑他在玩弄 巫术时 他不无幽默地称自己在 玩弄人的心 灵世界0 240 n z 他采用暗示法和催眠术治愈 了铁匠患麻痹症的妻子 也以同样的方式拯救 了一个工匠的哑女 使她又会说话了 实际 上 施尼茨勒在其失音症研究中就认为 只要 没有器质性病变 失音症和麻痹症都属于歇斯 50 国外文学 2009年第 3 期 总第 115期 底里症 许多身体上的疾苦都和心理上的痛苦 密切相关 在这出剧中 帕拉策尔苏斯的对立角色是 医生库普斯 他是传统医学的代表 是一个十 分可笑的人物 一方面 他为帕拉策尔苏斯的 行为感到惊恐 视之为大逆不道 他嘲笑阿 维森纳 讽刺加伦 P 诽谤所有那些把我们高 超的医术推到如此地步的先师 P 他取笑自己 出身其中的学派 0 211 n 对于新生事物 他 大惑不解 另一方面 他也没有能力治疗受心 理因素制约的疾苦 他的无能已经在开始的情 节里得到暗示 他开 药粉0 给铁匠的妻妹凯 西里亚治疗发烧和头痛 却不知道她的疾苦更 多是爱情痛苦在身体上的表现 剧中帕拉策尔苏斯与库普斯这两个医生形 象的对立 或许影射的就是维也纳医学界传统 与现代的对立 而对他们的不同表现又渗透着 作者在这场现实争论中的态度 帕拉策尔苏斯 的出现对那个看上去确定无疑的秩序提出了质 疑 这就是剧本 5帕拉策尔苏斯6 的审美价值 所在 在施尼茨勒看来 帕拉策尔苏斯是一个 超越了医学层面的文学象征 他把读者引入了 一个意识与无意识 现实与过去 游戏与严 肃 表象与存在交织的世界 为读者提供了认 识生存的新视角 一个意义P 只会被寻找它的 人找到 P 梦幻与清醒 P 真实与谎言交织在一 起 P 无处有安全存在 P 我们对他人一无所 知 对我们一无所知 P 我们始终在表演 P 知 之者为聪明 0 240 5古斯特少尉6 发表于 1900 年 在这部作 品中 精神分析法成为贯穿始终的结构手段 5古斯特少尉6 再现的是一个奥匈帝国少尉一 夜之间的意识流活动 叙述者完全隐退于叙述 对象之后 小说似乎以绝对的客观手法从内部 描写了这个 卡卡尼亚0 的象征形象 n 然而 这种客观手法在叙述中变成了辛辣的讽刺 淋 漓尽致地透射出奥匈帝国军官团腐朽没落的现 实 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 古斯特少尉一次听 完音乐会后 在衣帽间由于傲慢的行为被一个 地位低下的面包师骂为 无赖0 他不可能与 之决斗 便要以自杀来保全体面 以维护奥匈 军官的荣誉 然而 他黎明时得知那个面包师 午夜中风身亡 于是他如释重负 觉得好像什 么都没有发生似的 可以一如既往地生活下 去 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框 架中 施尼茨勒以自然主义手法记录了这个事 件在少尉内心所引起的意识涌动 从内部揭示 了少尉自我的缺失 观念的空虚和道德意识的 虚伪 首先 5古斯特少尉6 是施尼茨勒酝酿已 久的一个心理 案例0 早在 1896 年 作者就 勾画出了这篇小说构想的雏形 有一个人不 知为什么挨了人家一个耳光 谁也不知道这 事 打他耳光的人死了 于是他心安了 可又 想到 他虽然不再受被伤害的荣誉折磨了 可 让他痛苦的是害怕这事会被传开来 0 n 在这页 纸上 施尼茨勒记录了一些独白片断 1900 年 3 月初 施尼茨勒读了弗洛伊德的 5释梦6 心里受到震撼 两个月后便草就了这篇思考良 久的小说 如果说作者后来表明从弗洛伊德的 著作中获得了启发的话 那么 5释梦6 就可以 被视为小说 5古斯特少尉6 的接生婆 它使作 者最终完善了一种理想的表现方式 从而把这 个日益趋于成熟的心理 案例0 转化为他 感 觉中的经典之作0 n 在这篇小说中 施尼茨勒 始终让人物在自然的意识流动中展现出心灵最 深处的幽暗 被压抑的东西进入意识领域 内 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界限被取消了 这里没有 叙述者的介入 也没有任何形式的价值引导 而根本的叙述意图却尽在不言之中 通过对 5释梦6 的接受 施尼茨勒更加完善了自己以 文学形式对人的心灵世界的追求 其次 与坐 在精神分析学家椅子上的病人的自由联想不 同 内心独白对作家施尼茨勒来说是一种艺术 形式 在这种形式中 意识流那种表面上的无 序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艺术构思而产生出 51 施尼茨勒的文学创作与精神分析学 来的 精神分析话语的自主形式只是内心独白 的表象 而目的则是一种审美的经验 古斯特 少尉在内心独白中对自己的过去的联想并没有 引起他真正的反省 而只是对他那些分裂和病 态的经历的重新复制 当他一大早在咖啡馆获 知那个伤害了他的面包师的死讯时 他的心理 并没有发生任何根本的变化 他首先想到的是 要与那个犹太医生决斗 在小说的结尾处 我要把你砸成肉泥0 便蒙上了辛辣的讽刺意 味 o u 少尉的自我表演是围绕着自身展开的 他最终成为一种社会性格的象征 因此 作者 渗透在这种表现中的挑战意识不仅招来了反犹 太保守势力的愤怒 而且也因为 诋毁奥匈军 队的荣誉和声望0 而被撤销军官资格 5古斯特少尉6 是施尼茨勒采用精神分析 法创作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小说 也是维也纳心 理艺术的经典 并且成为作者后来创作的一面 镜子 四 结尾 一个无与 伦比的维也纳心声0 海因利希 曼曾经这样说 他 施尼茨 勒 是弥足珍贵的时代灵魂 是无与伦比的维 也纳心声 0 o v 这句评述是对施尼茨勒的文学创 作十分中肯的褒扬 在与精神分析学交融互动 的一生中 施尼茨勒以精神分析学家洞察一切 的敏锐和作家充满激情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令人 深思的 遥远的国度0 o w他从医的经历奠定了 其科学认识论的基础 他对于心理医学和精神 分析学孜孜不倦的思考使他在神秘的意识王国 里游刃有余 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造就了他 出类拔萃的心理艺术风格 而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使他成为充满危机的维也纳灵魂的发掘者 当奥匈帝国在政治上的沉沦衰落使整个维 也纳社会沉浸于逢场作戏 醉生梦死的氛围里 时 人们在无度的欢乐中掩饰着灭亡的恐惧 矫揉造作的行为模式成为一种普遍的化装儿戏 或者舞台表演 在这种 欢乐的末世气息0 的 影响下 o x 世纪末日的恐慌占据了不少艺术家 的心灵 怀旧的感伤充斥于他们的作品 正是 在这种价值崩溃的危机中 个性已经没有了体 验整体的可能 失去了有联系地感受和思考现 实的能力 而施尼茨勒透过一个混乱不堪的外 在世界的表象 把敏锐的目光投向一个个充满 象征意义的文学形象的心灵深处 从各种不同 的心理视角透射出一个走向衰亡的社会心灵的 必然 就此而言 施尼茨勒的文学创作是心理 艺术 是人的心灵的镜子 是社会心灵的镜 子 注释 参见韩瑞祥 5维也纳现代派6 载 5奥地利现当代文学 研究6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l ArthurSchnitzler JugendinWien Eine Autobiographie FrankfurtP Main 1968 S 113 S 113 S 81 S 170 S 170 Arthur Schnitzler Aphorismen und Betrachtungen Frankfurt P Main 1967 S 155 Arthur Schnitzler Tagebuch 1879 1892 FrankfurtP Main 1987 S 346 m u Sigmund Freud Studienausgabe 10 B nde FrankfurtP Main 1975 Bd X S 84 S 43 Georg S Viereck The World of Arthur Schnitzler In Mal5 Heft 3 P 4 1972 S 10 l u Josef K rner Schnitzlers Gestalten und Probleme Z rich P LeipzigP Wien 1921 S 14 l v l y l Sigmund Freud Briefe anArthur Scnitzler Wien 1955 S 97 S 97 S 95 l w Hugo von Hofmannsthal Prosa FrankfurtP Main 1959 S 231 l x Hugo von Hofmannsthal Briefe 1900 1909 Wien 1937 S 70 l z l Arthur Schnitzler Tagebuch1920 1922 S 436 S 458 l Arthur Schnitzler Das dramatische Werke in 8 B nden Frankfurt P Main 1978 Bd 3 S 68 m v m x n n Arthur Schnitzler Tagebuch 1893 1902 1995 S 408 S 462 S 228 S 401 m w Arthur Schnitzler Tagebuch 1903 1908 S 42 m y 施尼茨勒写给弗洛伊德的信被视为遗失 弗洛伊德在回 52 国外文学 2009年第 3 期 总第 115期 信中这样说 您在信中告诉我 您也从我的著作中得 到了启发 那么您准会猜到 那几句话让我有多高兴 有多振奋 0 参见 Freud 1955 102页 m z Ernst Jones Das Leben und Werk von Sigmund Freud 3 B nde Bern P Stuttgart 1962 Bd S 107 m 指的是比尔 霍夫曼的小说 5格奥尔格之死6 1900 中 主人公的梦 m 施尼茨勒的一部长篇小说名 m Arthur Schnitzler Tagebuch 1909 1912 S 395 m Bernd Urban Vier unver ffentlichte Briefe Arthur Schnitzlers an den Psychoanalytiker Theodor Reik In Mal 8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汽车4S店租赁合同(含汽车保险及理赔服务)
- 2025版汽车维修配件品牌授权合同
- 2025版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生物制药原料采购专项合同范本
- 2025年房屋租赁合同消防安全及应急处理协议
- 2025保险代理咨询服务合同模板(含法律法规解读)
- 2025版能源企业退休技术专家聘用合同范本
- 2025版特种设备维修及改造合同
- 2025版互联网企业大数据分析平台采购合同
- 2025年度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知识产权保护聘用合同
- 架桥机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 GB/T 19839-2005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9478-2018畜禽屠宰操作规程鸡
- 伤口造口新进展课件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 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模拟法庭剧本
- 六年级上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磁刺激仪技术参数
- Q∕GDW 11311-202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特高频法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 通用机场建设审批程序
- 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