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胶体化学.pdf_第1页
第11章 胶体化学.pdf_第2页
第11章 胶体化学.pdf_第3页
第11章 胶体化学.pdf_第4页
第11章 胶体化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1 章 习题解答 1 第 11 章 胶体化学 第 11 章 胶体化学 1 1 某粒子半径为 30 10 7 cm 的金溶胶 在 25 时 在重力场中达到沉降平衡后 在高度相 距 0 1 mm 的某指定体积内粒子数分别为 277 个和 166 个 已知金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分别为 19 3 103 kg m 3及 1 00 103 kg m 3 试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 解 由胶粒在达到沉降平衡时的分布定律 02 21 1 ln1 CMg hh CRT 则 21 021 ln 1 RTCC M ghh 上式中 M 为胶粒在 h2 h1范围内的平均摩尔质量 其又可由下式算的 3 4 3 MVLrL 粒子 故 21 3 021 ln 4 3 RTCC L r ghh 3 833 4 23 1 8 314298 15ln 166 277 4 3 0 109 8 1 00 1019 3 101 0 10 3 6 26 10 mol 答 6 26 1023 mol 1 1 2 有一金溶胶 胶粒半径为 3 10 8 m 25 时在重力场中达沉降平衡后 在某一高度处单 位体积中有 166 个粒子 试计算比该高度低 10 4 m 处体积粒子数为多少 已知金的体积质量 B为 19 300 kg m 3 介质的体积质量 0为 1 000 kg m 3 解 由胶粒在达到沉降平衡时的分布定律 02 21 1 ln1 CMg hh CRT 上式中 M 为胶粒在 h2 h1范围内的平均摩尔质量 其又可由下式算的 3 4 3 MVLrL 粒子 故 3 4 exp 210 3 12 RT hhgLr CC 第 11 章 习题解答 2 272 15 298314 83 100 1 100 1103 19 1002 68 9 103 14 34 exp 166 4332338 答 272 个 1 3 试用沉降平衡公式验证 在海平面附近 高度上升 12 m 大气压下降 133Pa 解 海平面处大气压为 p1 高度上升 12 m 处大气压为 p2 有贝林 Perrin 公式得 376 1 15 298314 8 128 929 ln 12 1 2 RT hhMg p p Paep133325 101 376 1 2 1 4 一胶体粒子直径为 20 10 7 cm 体积质量为 1 15 103 kg m 3 估算其在 25 的介质水中 因扩散作用移动 0 2 mm 所需的时间 已知 25 时水的粘度约为 0 001 Pa s 解 由爱因斯坦 斯托克斯方程可得 11 923 1019 2 001 0101014 31002 66 15 298314 8 6 rL RT Dm2 s 1 对于单级分散有 Dtx2 2 故 s D x t 2 11 232 102 9 1019 22 102 0 2 答 9 2 102 s 1 5 在某内径为 0 02 m 的管中盛油 使直径为 1 588 10 3 m 的钢球从其中落下 下降 0 15 m 需时 16 7 s 已知油和钢球的体积质量分别为 960 和 7 650 kg m 3 试计算在试验温度时油的 粘度 答 1 023 Pa s 第 11 章 习题解答 3 1 6 写出由 FeCl3水解制得 Fe OH 3溶胶的胶团结构 已知稳定剂为 FeCl3 解 水解反应 FeCl3 H2O Fe OH 3 3HCl FeCl3为稳定剂时 固体表面吸附的是 Fe3 Cl 为反离子 胶团结构为 Fe OH 3 mnFe3 3 n x Cl 3x 3xCl 胶体粒子 胶核 胶团 1 7 NaNO3 Mg NO3 2 Al NO3 3对 AgI 水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 140 mol dm 3 2 60 mol dm 3 0 067 mol dm 3 试判断该溶胶是正溶胶还是负溶胶 解 根据 Schulze Hardy 价数规律可知 可知反离子的价数越高 聚沉能力越大 聚沉值就 越小 所以题中阳离子是反离子 故该 AgI 水溶胶是负溶胶 1 8 某胶体铋在 20 时水中的 电势为 0 016 V 求它在电势梯度等于 1 V m 1时的电泳速 度 已知水在室温时 0 001 Pa s r 81 0 8 854 10 12 C2 N 1 m 2 解 根据 smoluchowski 公式有 0r E v u 故 8 12 0 1014 1 001 0 1016 010854 881 E v r m s 1 答 1 14 10 8 m s 1 1 9 在 H3AsO3的稀溶液中通入 H2S 气体 生成 As2S3溶胶 已知 H2S 能电离成 H 和 HS 试写出 As2O3胶团的结构 并比较 AlCl3 MgSO4和 KCl 对此溶胶聚沉能力的大小 解 用过量的 H2S 气体作为稳定剂 H2S 发生一级解离 生成 HS 离子 生成的 As2S3胶 核优先吸附 HS 离子 胶粒带负电 则胶团的结构式 23 m As SHSHH x nxx 外加电解质中正离子电价越低 聚沉能力越弱 聚沉值越大 所以聚沉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lCl3 MgSO4 KCl 1 10 欲制备 AgI 的正溶液 在浓度为 0 016 mol dm 3 体积为 0 025 dm3的 AgNO3溶液中最 多中能加入 0 005 mol dm 3的 KI 溶液多少 dm3 试写出该溶胶胶团结构的表示式 在此溶胶 第 11 章 习题解答 4 中加入相同浓度的 MgSO4和 K3Fe CN 6两种溶液 哪一个的聚沉值大 解 最多能加入 KI 的体积为08 0 005 0 025 0016 0 dm3 胶团结构表示式 AgI mnAg n x NO3 x xNO3 胶体粒子 胶核 可滑动面 胶团 因为AgI正溶胶带正电 起聚沉作用的是电解质的阴离子 即反离子 根据Schulze Hardy 价数规则可得 反离子的价数越高 聚沉能力越大 SO42 价数低 聚沉能力小 聚沉值大 答 0 08 dm3 MgSO4 1 11 将 0 010dm3 0 02 mol dm 3AgNO3溶液 缓慢地滴加在 0 100 dm3 0 005 mol dm 3的 KCl 溶液中 可得到 AgCl 溶胶 试写出其胶团结构的表示式 指出胶体粒子电泳的方向 解 胶团结构表示式 AgCl mnCl n x K x xK 胶体粒子 胶核 可滑动面 胶团 胶体粒子带负电 故向阳极移动 1 12 把 1 10 3 kg 平均摩尔质量为 200 kg mol 1的聚苯乙烯溶在 0 1 dm3苯中 试计算所形 成的溶液在 293 K 时渗透压 解 PaRT MV m RTcB8 121293314 9 101 0200 101 3 3 答 121 8 Pa 1 13 阿拉伯树胶的最简式为 C6H10O5 其中 3 的水溶液在 298 K 时的渗透压为 2 756 Pa 试求溶质的平均摩尔质量及其聚合度 已知单体的摩尔质量为 0 162 kg mol 1 解 总总 总总 VM m V n c V m m m 第 11 章 习题解答 5 cRT 166 162 0 97 26 97 26298314 8 2756 100 1 3 1 3 M M n molkgRT cV m M 聚合度 总 答 26 97 kg mol 1 166 1 14 某大分子电解质 NazP 蛋白质钠盐 水溶液及 NaCl 水溶液分别置于一半透膜两侧 该半 透膜允许溶剂分子和 Na Cl 透过 而 Pz 不能透过 当达到 Donnan 平衡时 试用热力学证 明 在膜的两侧 b Na 和 b Cl 的乘积相等 解 NaCl 左 NaCl RTln b Na 左 b Cl 左 c 2 NaCl 右 NaCl RTln b Na 右 b Cl 右 c 2 又 当渗透达到膜平衡时 NaCl 在半透膜两侧的化学势必相等 即 NaClNaCl 左 右 所以 b Na 左 b Cl 左 b Na 右 b Cl 右 1 15 在 298 K 时 半透膜两边 一边放浓度为 0 1 mol dm 3的大分子有机物 RCl RCl 能完 全电离 但 R 不能透过半透膜 另一边放浓度为 0 5 mol dm 3的 NaCl 试计算达到膜平衡 后 膜两边各种离子的浓度和渗透压 R Cl Na Cl 0 1 0 1 0 5 0 5 解 由膜平衡条件 ClNaClNa 左左右右 0 10 50 5x xxx 3 0 2273 mol dmx 所以平衡时 左边 Cl 0 3273 mol dm 3 Na 0 2273 mol dm 3 右边 Cl 0 2727 mol dm 3 Na 0 2727mol dm 3 cRT 0 1 0 1 22 0 5 40 8 40 22730 88 314300 15 272 5kPa xxRT xRT 答 Cl 左 0 3273 mol dm 3 Na 左 0 2273 mol dm 3 Cl 右 Na 右 0 2727 mol dm 3 2 725 105 Pa 第 11 章 习题解答 6 1 16 凝胶有哪些性质 影响高分子溶液胶凝的因素有哪些 哪些措施能增加凝胶的溶胀 度 为什么 解 性质有 触变性 溶胀性 脱水收缩性 透过性 影响高分子溶液胶凝作用的因素有 浓度 浓度越大 高分子间及链段之间碰撞几率加 大 越易胶凝 温度 温度升高 高分子热运动加剧 不利于胶凝 电解质 SO42 Cl 加 速胶凝 I SCN 阻滞胶凝 1 17 K Na 等碱金属的皂类作为乳化剂时 易形成 O W 型乳状液 而 Zn Mg 等高价金属 的皂类作为乳化剂时 则易于形成 W O 型乳状液 试说明原因 解 乳化剂分子具有一端亲水而另一端亲油的特性 其两端的横截面不等 当它吸附在乳状 液的界面面层时 常呈现 大头 朝外 小头 向里的几何构型 就如同一个个的锲子密集的 钉在圆球上 采用这样的几何构型 可使分散相液滴的表面积最小 界面吉布斯函数最低 而且可以使界面膜更牢固 当 K Na 等碱金属的皂类作为乳化剂时 含金属离子的一端是 亲水的 大头 非极性的一端是亲油的 小头 故易于形成 O W 型的乳状液 而 Zn Mg 等高价金属的皂类作为乳化剂时 非极性的一端是亲油的 大头 含金属离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