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措施.doc_第1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措施.doc_第2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措施.doc_第3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措施.doc_第4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试验措施委托单位: 委托项目: 二一三年七月二十九日编 制: 审 核:批 准:1试验目的为保证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风系统各风量显示准确、炉内燃烧稳定、返料装置返料正常可靠、确定锅炉临界流化风量,同时为锅炉热态运行提供参考数据,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锅炉冷态试验;试验内容包括:烟风系统风量测量装置标定、布风板阻力试验、料层阻力试验、锅炉流化质量检查、返料器特性试验、风门特性试验等内容。2设备概况2.1锅炉设备概况XXXXXX动力车间32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型号为DG260/9.82 -1,由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高温分离,低循环倍率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该炉具有热效率高、经济性好、低磨损、高温分离、灰循环安全易控;运行可靠性高,适应变负荷及调峰能力强、启动迅速等特点。锅炉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单炉膛、管式空气预热器、平衡通风、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固态排渣、全钢构架、悬吊结构。锅炉由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两台冷却式旋风分离器和一个由汽冷包墙包覆的尾部竖井(HRA)三部分组成。炉膛内布置有4片屏式过热器管屏。锅炉共设有四台给煤装置,给煤装置全部置于炉前,在前墙水冷壁下部收缩段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炉膛底部是由水冷壁管弯制围成的水冷风室,水冷风室两侧布置有一次热风道,进风型为从风室两侧进风。炉膛下部左右侧的一次风道内布置有两台点火燃烧器。两个排渣口布置在炉膛后水冷壁下部,分别对应两台滚筒式冷渣器。炉膛与尾部竖井之间,布置有两台冷却式旋风分离器,其下部各布置一台“U”阀回料器。在尾部竖井中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和卧式空气预热器。过热器系统中设有两级喷水减温器。锅炉整体呈左右对称布置,支吊在锅炉钢架上。锅炉钢架为两侧带副柱的空间桁架。锅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受热面吹灰系统采用蒸汽吹灰方式,共布置4台全伸缩型机械式蒸汽吹灰器, 省煤器共布置6台半伸缩型机械式蒸汽吹灰器,空气预热器采用激波吹灰器的吹灰方式。2.2锅炉主要辅机主要参数引风机名称项 目单位设计参数引风机型号QALY-22No29.5F流量万m3/h36.1全压Pa10666风机输送介质烟气进口介质温度150制造厂家鞍山市风机二厂电动机型号YFKK630-6-W功率kw1600电压KV10/三相电流A111.2转速r/min980轴承YFKK630-6-W-1600KW 10KV IP54 SKF制造厂家湘潭电机厂一次风机名称项 目单位设计参数一次风机型号QALG-2ANo24F流量万m3/h17.7574全压Pa23200制造厂家鞍山市风机二厂电动机型号YFKK630-4 (室外防中等腐蚀型)功率kw1600电压KV10/三相电流A109转速r/min1480制造厂家湘潭电机厂二次风机名称项 目单位设计参数二次风机型号QAG-6DNo19.5F流量万m3/h20.4385全压Pa14783制造厂家鞍山市风机二厂功率kw1120电压KV10/三相电流A76.8转速r/min1480制造厂家湘潭电机厂返料风机返料风机型号M6024流量m3/min63.8出口相对风压kPa58.8轴功率KW74.1轴承SKF转速r/min2400传动/冷却型式带联/风冷口径mm250电动机型号YPT-280M-2 功率KW90电压KV380制造厂家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3编制依据3.1 GB10184-1988锅炉性能试验规程3.2 GBT469-2004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4试验条件及程序4.1试验条件4.1.1 锅炉本体、烟风系统、返料器、给煤系统、石灰石系统、冷渣器杂物清理完毕;所有人孔、检查门已正式封闭。4.1.2 一次风机、二次风机、返料风机、引风机等各重要风机可正常运行,远操正常,就地事故跳闸按钮可用。4.1.3烟风系统各风门、挡板均能在CRT上灵活操作,就地和主控开度指示一致。4.1.4烟风系统所有温度、压力、流量指示表计均能投入,结果能在CRT上正确显示。4.1.5根据试验要求部分测点处需搭设的脚手架和平台已按要求搭好,且牢固可靠,各测点处应有足够的照明。4.1.8 试验所需床料已备齐。4.1.9在无工作平台的测点处,需要搭设合格的。满足要求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周围需要有栏杆。4.2试验程序及方法4.2.1风量测量装置流量系数的标定根据现场情况,对锅炉主要风量测量装置进行标定,标定方法如下:(1)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调节各风门挡板,维持被标定风管内风量至设计额定风量,同时调节引风机使炉膛负压维持在0pa左右,并保持工况稳定。(2)使用大气压力表测量大气压力。(3)使用热电偶、数字式温度计测量被标定风管内空气温度。(4)使用标准靠背管、数字式微压计测量被标定风管内动压、静压。(5)根据测量得到的动压、静压、风温及大气压力,通过计算得到测量装置修正系数。(6)风量计算方法:Qb=Q/bQ=3600Fu其中:Qb实测标准状态下风量,Nm3/hQ实态下风量,m3/hF风管截面积,m2实态下风管内空气密度,kg/m3b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kg/m3u风速, m/su=k(2H/)1/2k靠背管系数H测点动压值,Pa(7)测风装置修正系数k1k1= Qb/ QCRT其中: k1测风装置修正系数Qb实测标准状态下风量,Nm3/hQCRTCRT显示风量,Nm3/h4.2.2 布风板阻力试验 布风板阻力特性的测定是在布风板不铺设底料的状态下测定不同入炉一次风量下布风板空板阻力,得出冷态一次风量与布风板阻力之间的特性曲线。(1)启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逐渐开大送风门开度改变入炉风量,并调整引风量,维持炉膛负压为零。(2)记录不同风量下对应的布风板阻力,每改变进入风道燃烧器入口风门(风门开度每次变动10%),读取一次数据,直至风量达到设计额定风量。(3)然后从设计额定风量开始,逐渐关小风门开度(每次变动10%),逐渐减小风量,记录相应布风板阻力,直到风门全关。根据上行和下行的两次试验数据绘出布风板阻力与风量的关系曲线。4.2.3 料层阻力特性试验(1)料层阻力特性试验在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完成后进行,在布风板上铺设700mm厚床料。试验步骤和方法与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一样。启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后,将风门逐渐开大至全开,又反行至全关,每改变一次风量(每次风量变动幅度为10000 Nm3/h),记录一次对应的风室静压、炉膛负压。根据试验结果整理后计算绘制出料层阻力与风量的关系曲线。4.2.4 测定临界流化风量 所谓临界流化风量是指床料从固定状态至流化状态所需的最小风量,它是锅炉运行时最低的一次风量。本次试验选取床料静高700mm工况点,测量该料层厚度所相应的临界流化风量。(1)逐渐增加一次风量,观察床压的变化。初始阶段随着一次风量的增加,床压逐渐增加,当风量超过某一数值时,继续增大一次风量,床压将不再增加,该风量即为该料层厚度下临界流化风量。4.2.5 流化质量试验(1)在床料充分流化状态下,突然停止引风机、一次风风机,进入炉内观察床料的平整程度。(2)若发现床面极不平整甚至有“凸起”现象,应清除此区域的床料,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4.2.6 返料器特性试验 返料器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装置,其流化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返料器的正常运行。风压过低,风量不足,返料器内物料无法完全流化;风量过高,又会破坏物料的正常循环。因此运行中需选择合适的流化风量。试验方法:在炉膛布风板上准备好粒径1mm以下厚度为700mm的细沙。启动引风机,一次风量,运行5分钟后,启动返料器,观察回料情况,同时适当调整返料器送风量,使回料既多又均匀,记录此时的返料风量,作为今后热态运行参考。4.2.7风门特性试验启动一次风机,调节风门挡板开度,每变化10%,记录对应的一次风量,直至风量达到设计额定值或者风门全开(在试验过程中严密监视风机电流,保证风机不要超过额定电流),绘制风门挡板开度与风量的对应关系曲线,为热态运行提供参考。二次风门挡板开度按照一次风门方法进行。4.3试验使用仪器: 1) S型皮托管 2) 数字式微压计 3) 数字式温度计 4) 热电偶 5) 大气压力表 6) 大气温度、湿度计 5试验的组织及分工5.1 试验单位在试验前向XXXXXX提供试验措施, XXXXXX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对试验措施进行审查。5.2 经审批后的措施在试验开始前分别复印送发至XXXXXX与试验有关的部门。5.3 XXXXXX按审批后的试验措施进行试验的组织工作,试验组织工作由试验负责人负责。 试验单位负责人:5.4 XXXXXX负责机组的运行操作, 有关试验的运行指令由试验负责人向值长说明,值长向运行人员下达命令。试验人员设一人作为运行监视人员。运行负责人:当班值长运行监视人: 5.5 试验单位负责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负责有关的试验工作, 并提出试验报告。6安全注意事项6.1 所有试验人员应防止高空坠落及落物伤人。6.2 所有试验人员应戴手套以防烫伤、擦伤。6.3 所有试验人员要听从指挥,统一安排。6.4 运行人员在试验前应检查被试风机,确保运行正常。6.5试验期间出现设备故障或事故,运行人员按运行规程中有关规定进行事故处理,试验自动终止,并通知试验负责人。6.6试验期间参试双方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及时通报所发现的异常情况。6.7本试验设安全员两名,负责试验期间的安全监护工作。 安全员(试验单位): 安全员(电 厂): 7、风量标定数量一览表。流量测量装置标定一览表序号名 称测点数量数量测量类型测点处尺寸标定系数一次风机1左风道燃烧器风量1文丘里管2右风道燃烧器风量1文丘里3#1落煤口播煤风2文丘里4#2落煤口播煤风2文丘里5#3落煤口播煤风2文丘里6#4落煤口播煤风2文丘里7给煤机密封风4文丘里二次风机1左前上二次风量1机翼2左前下二次风量1机翼3右前上二次风量1机翼4右前下二次风量1机翼5左后上二次风量1机翼6左前后二次风量1机翼7右前后二次风量1机翼8右前后二次风量1机翼返料风机11返料风母管2文丘里12#1返料器流化风量2文丘里13#1返料器流化风量2文丘里8.试验记录表见附件。第17页 共17页锅炉风量标定记录表1、风道燃烧器风量标定名称:风道燃烧器风量测点位置:左、右侧一次风管道测量日期: 测量工况:冷态大气压力(P) 测点静压(Hj)测点处温度(t)测点处截面积(F)测速管标定系数(Kd)管道半径(R)读数测孔测 量 位 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均方根平均密度流速实际流量测点距中点尺寸(mm)左1进出左2进出右1进出右2进出2、播煤风风量标定名称:播煤风测点位置:播煤风管测量日期:测量工况:测量仪器:大气压力(P) 测点静压(Hj) 测点处温度(t)测点处截面积(F)测速管标定系数(Kd) 管道尺寸(mm)读数测孔测 量 位 置12流速实际流量测点距端点尺寸(mm)#1落煤管播煤风1进出#1落煤管播煤风2进出#2落煤管播煤风1进出#2落煤管播煤风2进出#3落煤管播煤风1进出#3落煤管播煤风2进出#4落煤管播煤风1进出#4落煤管播煤风2进出3、二次风风量标定名称:二次风量测点位置:前后墙二次风母管测量日期: 测量工况: 测量仪器: 大气压力(P)测点静压(Hj)测点处温度(t)测点处截面积(F)测速管标定系数(Kd) 管道半径(mm)读 数 测孔测 量 位 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动压均方根平均值密度流速实际流量测点距中点尺寸(mm)左前上进出左前下进出右前上进出右前下进出左后上进出左后下进出右后上进出右后下进出4、返料器流化风量标定名称:返料器流化风量测点位置:#1、#2返料器风风管及返料器母管测量日期:测量工况: 测量仪器: 大气压力(P)测点静压(Hj)测点处温度(t)测点处截面积(F)测速管标定系数(Kd)管道半径(R)读数测孔测 量 位 置1234动压均方根平均值密度流速实际流量测点距中点尺寸(mm)#1返料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