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鞋品牌MINGJISZ.COM 在昆明WWW.ZAIKM.COM 券老婆WWW.QUANLAOPO.COM 石锅WWW.SG686.COM 智能电视WWW.TUPOWANG.CN JUNGEPEILIAN.COM DINGHUAYONG.COM 地方特产WWW.BUAICHI.COM 2013淘宝刷销量 WWW.HUHUI521.COM 武汉WWW.WHGOGO.COM 天津喜面WWW.TJXMX.COM 老股民WWW.LAOGUMINCJ.COM 古曼童WWW.HELLOMOOD.NET 网吧广告WWW.WBINDEX.CN 2008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分析一、试卷结构题型题数分值所占比例2007考题所占比例选择题816分32%32%填空题(理解与应用)515分30%38%实验与探究211分22%20%计算题18分16%10%二、试卷考点分析题号题型中考要求分值知识内容备注目标水平层次1选择题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B22选择题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A23选择题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初步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A24选择题用过滤、蒸发、蒸馏、结晶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对过滤、蒸发、蒸馏、结晶等分离混合物方法原理的正确理解A25选择题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从微粒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生成新物质的分子B26选择题“化学变化”概念的正确理解如何认识化学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B27选择题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明确性质决定用途,性质又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A2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B8选择题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图像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重视不同学科知识交叉应用。正确识图是理解题意的 关键C29填空题(理解与应用)形成科学的化学思维方式,正确的物质观、人对化学变化的影响与控制、对化学用语意义的理解、对物质的分类及微粒的正确认识出人意料的又出现了“正误判断”,但很有价值。该题中的(两对两错)描述,正是初学者困惑并易产生错误认识的地方。以这种方式考查符合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B310填空题(理解应用)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加水稀释对溶液中各量(溶剂、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液质量)的影响,改变温度对饱和溶液的影响认识溶解现象,能领会溶液的组成、质量分数概念、溶液的稀释、饱和溶液、溶解度等的含义B211填空题(理解应用)根据化学式描述物质的组成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C212填空题(理解应用)知道酸、碱的主要性质;了解酸和碱、中和反应;溶液的组成溶液的酸碱性的实质、中和反应的实质、溶液的微观组成B413(理解应用)连线题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珍爱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观;培养尊重人的生命、维护人的尊严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学习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研究与创新,提高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了解,真正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感受生活之美A414实验与探究简单的表述探究实验的过程与结果仪器装置分析;现象观察、描述与解释;实验结论的分析与表达。其中(4)有6种可能,答出3种即可得满分。可见,标准制定的比较人性化。但切不可为了追求答案的数量,把没有把握的胡乱写上,否则必然影响得分B715实验与探究运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能以探究性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提出问题、拟订实验改进方案,选择仪器、安装装置、控制实验条件等具体措施来实现对实验的改进。合理的改进方案有5种之多,要求写出两种,题目的开放性较强B416计算题化学方程式及有关简单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有关简单的计算。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计算;解题步骤地规范与完整性很重要。C8附:目标水平层次:A: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即明确“是什么”能记住学习过的知识要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B: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即懂得“为什么” 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简单的化学问题。C: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即能够“应用”能够分析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包括:三种计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水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三、根据上表我们可知本卷考试内容及分数分配:考试内容题号分数分配所占比例2007年比例合计物质的组成、构成与变化和性质5、6、8、9(2)(3)、1212分24%2550分身边的化学物质2、7、106分12%30化学与社会发展1、9(2)、137分14%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3、4、14、1515分30%30化学计算11、1610分20%15四、我县化学中考成分布(参加中考人数2279):分数50(满分)45403030分一下(不及格)人数152406171535774总评:通过上述分析,这份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受分值和考试时间的制约并不多,难度也不大,但考查“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的题目分量明显加大。题目探究性、问题答案的开放性、科学理念的培养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等有所加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学科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戚戚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是非常有价值的。试题充分突出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对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重要性。五、难题解惑5.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B. C. D.【解析】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产生新物质,产生新物质的标志是参加反应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的分子。从文字上认识到一点并不困难,若以微利的形式呈现这一过程,并给予正确的判断就不是很轻松。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并从图片中微粒的变化(圆圈的组合)感受到新的分子的产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答案】C 8.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解析】Fe + H2SO4 = FeSO4 + H2可知,当铁粉的质量一定时,随稀硫酸的不断加入,消耗铁粉的质量、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都会增加,但是有限度的,当铁粉反应完以后就不会再增加。反应结束以后若继续加入硫酸溶液,溶液的质量会继续增加。能将化学知识与数学知识(图像)有机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另外,最终题目问的是“Y不可能表示”也是一个陷阱,学生若阅读不仔细,思维不缜密,也会造成失误。出题者若在“不可能”加着重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则更显得人性化一些。【答案】C14.(8分)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 【解析】该题中的(4)问,“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的中间产物等信息,确定反应后的残留固体有多种合理的可能(5种),这可以较好的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全面、缜密的处理能力。但评分标准给予了较大的宽松度,只要答对3种以上可得满分。【答案】(1 )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2)先通入一氧化碳(3)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亮红色的固体 CuO+COCu+CO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全部为铜; 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15.(4分)如图所示,老师在演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完氧气后,反应还在继续进行。小明同学认为,这个装置的缺点是不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为了解决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或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友情提示:你可从下列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它仪器。分液漏斗 装有二氧化锰的小布袋 大注射器 大试管 止水夹通过旋转活栓 允许双氧水透过,不允许 能够分次加液体 二氧化锰透过请你至少写出两种方案:方案一: ;方案二: ;【解析】本题是实验改进设计题,根据试题中的提示,能明确问题的存在,理解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设计出改进方案,根据改进方案,选择适当的仪器用品,组装成一套符合要求的新的装置(当然,试题中提供的部分供选择的仪器用品,对学生设计实验改进方案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降低了实验改进试题的难度),最后,将选择的仪器用品和组装方式用文字加以准确地表述即可。尽管题目的难度不大,但学生在解决实验探究类问题时所暴露出来的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不会想、不会说、不会做等设计创造方面能力欠缺的现象应引起重视。该题目符合要求的改进方案较多,而题目要求答出两种即可,要求较为宽松。【答案】(1)将长颈漏斗改用分液漏斗(2)将长颈漏斗改用注射器(3)将长颈漏斗改用胶头滴管(4)选用盛装二氧化锰的小布袋,将连在小袋子上的铁丝穿过橡皮塞并上下抽动(5)仿启普发生器原理的简易实验装置。(每写出一种合理的方案给2分,最多得4分)16(8分)为了测定黄铜屑(有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取样和稀硫酸反应(稀硫酸的密度为1.17g/mL),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甲乙丙丁取用黄铜屑的质量/g16.016.016.024.0取用稀硫酸的体积/mL16.032.048.0一定体积残留金属的质量/g13.410.89.616.2求:(1)16.0g黄铜屑中锌的质量为多少g ?(2)丁同学所加稀硫酸的体积为多少 mL ?【解析】题目表格中所给实验数据,就如同学生参与了这个实验的探究过程而得到的。那些数据可用、那些数据不可用、怎样用?这些问题都摆在了些生面前。这种类型的题目对某些同学来讲是有相当的难度,2008年我市中考试题与省中考试题相比就是将一个比较简单传统的计算题改为此题,此类题目考查学生能力,在我市中考题中已出现多次,不可否认2009年中考题中出现的可能性仍较大,可以肯定的是难度不会很大。学生能进行正确的数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教师在讲授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时,做题不宜多,重点是(根据数据的各种呈现方式,如:表格、图像、图表、实验图片等)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深入思维、掌握方法,而不是去死记硬背一些规律。【答案】16. (1)从甲、乙、丙三位同学取稀硫酸的体积及残留金属的质量分析,丙同学取用硫酸过量。(1分)所以,16.0g黄铜屑中锌的质量为:16.0g-9.6g=6.4g (1分)(2)设甲同学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Zn + H2SO4 = ZnSO4 + H265 9816.0g-13.4g x = x = = 3.92g (1分)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9% (1分) 丁同学消耗锌的质量分数为:24.0g-16.2g=7.8g (1分) 设:丁同学实验消耗H2SO4的质量为y Zn + H2SO4 = ZnSO4 + H265 987.8g y y=11.76g (1分)所以,丁同学取用稀硫酸的质量为 = 56.27g (1分)体积为: = 48 mL (1分)答:(1)16.0g黄铜屑中锌的质量为6.4g;(2)丁同学所加稀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陪诊师考试前八大准备试题与答案
- 2025年软件架构师职业考试模拟试题
- 2025年高级油气管道安全工程师面试要点及预测题
- 2025年篮球裁判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桥本氏甲状腺病课件
- 2025年心理咨询师面试技巧心理评估与咨询技能模拟题集
- 2025年软件开发项目经理面试全攻略及预测题解析
- 桑塔纳转向系拆装与检修
- 2025年编程高手必做软件工程师面试题集
- 2025年患者转运与护理知识试题附答案
- 浙江省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 物流跟踪管理办法
- BIM建模(活页式) 课件 61.项目桥梁轴网创建 -70.视觉样式
- 巡察整改培训课件
- 学校竣工活动方案
- 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题(含答案)
- 幼儿园老师美术教学培训
- 矿山巷道测量方案(3篇)
- 11人制足球竞赛规则
- 快板入门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