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doc_第1页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doc_第2页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doc_第3页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doc_第4页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以电液控制为特色,机电液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能力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工程技术、流体传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电工程师专业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电液控制、电子-气动控制、应用流体力学、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备必要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专业核心课程 电液伺服/比例控制技术 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教学特色课程 研究型课程:控制工程基础 气动控制技术双语教学课程:机械电子控制 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制造计划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5+4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机械类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说明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47.5+5学分 (1)思政类 必修 11.5+2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 一 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 一 秋冬 371E0010 形势与政策 +1.0 0.0-2.0 一 秋冬,春夏 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 二 秋冬,春夏 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3.0-2.0 三 秋冬 371E0020 形势与政策 +1.0 0.0-2.0 四 春夏 (2)军体类 必修 5.5+3学分 体育、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五年级合计+1或+1.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3110021 军训 +2.0 +2 一 秋 031E0020 体育 1.0 0.0-2.0 一 秋冬 031E0030 体育 1.0 0.0-2.0 一 春夏 031E0040 体育 1.0 0.0-2.0 二 秋冬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1.0-1.0 二 秋冬,春夏 031E0050 体育 1.0 0.0-2.0 二 春夏 03110080 体质测试 +0.5 0.0-1.0 三 秋冬,春夏 03110090 体质测试 +0.5 0.0-1.0 四 秋冬,春夏 (3)外语类 9学分 (A)必修课程 3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51F0030 大学英语 3.0 2.0-2.0 二 秋冬 (B)选修课程 6学分 实行以大学英语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51F0010 大学英语 3.0 2.0-2.0 一 秋冬 051F0020 大学英语 3.0 2.0-2.0 一 春夏 (4)计算机类 选修 5学分 A)A组 5学分 ()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3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11G001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 春夏 211G002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 春夏 211G0030 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 春夏 ()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2学分 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11G006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0 2.0-0.0 一 秋冬 211G0090 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 2.0 2.0-0.0 一 秋冬 B)B组 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1186020 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 4.0 3.0-2.0 一 秋冬 21120420 程序设计综合实验 1.0 0.5-1.0 一 春夏 (5)其他通识课程 选修 16.5学分 通识选修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以及通识核心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和学科导论。工学类学生的通识选修要求:1)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2)在“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3)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修读6学分。该组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4)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 A)通识核心课程 2学分 B)人文社科组 6学分 2.大类课程 36.5学分 (1)大类必修课程 必修 25学分 要求修读“大学物理(甲)”组和“工程图学”。 A)以下“微积分”与“数学分析”课程组二选一 8学分 ()“微积分”课程组 8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170 微积分 4.5 4.0-1.0 一 秋冬 061B0180 微积分 2.0 1.5-1.0 一 春 061B0190 微积分 1.5 1.0-1.0 一 夏 ()“数学分析”课程组 9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Z0010 数学分析 4.5 4.0-1.0 一 秋冬 061Z0020 数学分析 4.5 4.0-1.0 一 春夏 B)以下“线性代数”与“线性代数”课程二选一 2.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2.0-1.0 一 秋冬 061Z0040 线性代数 3.5 3.0-1.0 一 秋冬 C)以下“大学物理(甲)”与“大学物理(乙)”课程组二选一 6学分 ()“大学物理(甲)”课程组 8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211 大学物理(甲) 4.0 4.0-0.0 一 春夏 061B0221 大学物理(甲) 4.0 4.0-0.0 二 秋冬 ()“大学物理(乙)”课程组 6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212 大学物理(乙) 3.0 3.0-0.0 一 春夏 061B0222 大学物理(乙) 3.0 3.0-0.0 二 秋冬 D)以下“工程图学”与“画法几何”课程二选一 2.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81C0130 工程图学 2.5 2.0-1.0 一 秋冬 121C0090 画法几何 2.5 2.0-1.0 一 秋冬 E)必修课程 4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0 1.0-0.0 一 春,夏 081C0251 工程训练 1.5 0.0-3.0 一 春夏 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0.0-3.0 二 秋冬 (2)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 必修 11.5学分 以下课程必修。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81C0170 机械制图及CAD基础 1.5 1.0-1.0 一 春 261C0061 理论力学(甲) 4.0 4.0-0.0 二 秋冬 261C0031 材料力学(乙) 4.0 4.0-0.0 二 春夏 261C0080 材料力学实验 0.5 0.0-1.0 二 夏 061B002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5 1.0-1.0 三 冬 3.专业课程 76学分 (1)专业课程 44.5学分 (A)必修课程 35.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101C0080 电路原理(乙) 3.0 3.0-0.0 二 秋冬 101C0090 电路原理实验(乙) 1.0 0.0-2.0 二 秋冬 081C0120 工程流体力学(乙) 2.0 2.0-0.0 二 春 081C0230 机械设计(甲) 3.0 3.0-0.0 二 春夏 101C011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3.0 3.0-0.0 二 春夏 101C012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1.0 0.0-2.0 二 夏 08121431 控制工程基础 3.0 3.0-0.0 三 秋冬 081C0240 机械设计(甲) 3.0 3.0-0.0 三 秋冬 101C013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3.0 3.0-0.0 三 秋冬 6112010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0 3.0-0.0 三 秋冬 101C014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1.0 0.0-2.0 三 冬 61120320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1.0 0.0-2.0 三 冬 0812030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甲) 2.0 0.0-4.0 三 春 08124000 传感与检测技术 2.0 2.0-0.0 三 春 61120070 传感检测技术实验 0.5 0.0-1.0 三 春 61120080 电机控制与拖动 1.5 1.5-0.0 三 春 61120090 电机控制与拖动实验 0.5 0.0-1.0 三 春 61120010 气动控制技术实验 0.5 0.0-1.0 三 夏 61120110 气动控制技术 1.5 1.5-0.0 三 夏 (B)选修课程 9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8120712 数值计算方法 1.5 1.5-0.0 二 夏 61190060 机电系统有限元分析 1.5 1.5-0.0 三 冬 61190080 可编程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 1.0 1.0-0.0 三 春 61190090 可编程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实验 0.5 0.0-1.0 三 春 08195710 现代机械系统动力学 1.5 1.5-0.0 三 夏 61190070 流场分析 1.5 1.5-0.0 三 夏 61190120 精密测试技术 1.0 1.0-0.0 三 夏 61190130 精密测试技术实验 0.5 0.0-1.0 三 夏 08120920 专业外语 1.0 1.0-0.0 四 秋 08195730 机电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1.5 1.5-0.0 四 秋 61190110 液力传动 1.5 1.5-0.0 四 秋 61120020 机器人技术实验 0.5 0.0-1.0 四 冬 61190010 微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1.5 1.5-0.0 四 冬 61190100 机器人技术 1.0 1.0-0.0 四 冬 61190160 生机电系统 1.5 1.5-0.0 四 冬 本专业设2个课程模块,学生须选择一个模块的课程修读。 (2)专业模块课程 选修 9.5学分 A)流体传动及控制模块 9.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61120120 液压元件与系统基础 1.5 1.5-0.0 三 秋 61120140 液压元件与系统综合实验 0.5 0.0-1.0 三 秋冬 61120130 液压传动系统及设计 1.5 1.5-0.0 三 冬 61120150 电液伺服/比例控制技术 4.0 4.0-0.0 三 春夏 61120160 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 1.5 1.5-0.0 四 秋 61120170 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 0.5 0.0-1.0 四 秋 B)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模块 9.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61120180 液压传动及控制 1.5 1.5-0.0 三 秋 61120190 液压传动及控制实验 0.5 0.0-1.0 三 秋 61120200 现代控制理论 2.0 2.0-0.0 三 冬 08120403 计算机控制技术 1.5 1.5-0.0 三 春 61120210 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 4.0 4.0-0.0 三 春夏 (3)实践教学环节 8学分 (A)必修课程 5.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8188250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认识实习 1.0 +1 二 短 081C0261 工程训练加强实习(乙) 1.5 0.0-3.0 二 短 61188060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设计 1.0 0.0-2.0 三 冬 08188221 生产实习 2.0 +2 三 短 (B)选修课程 2.5学分 根据已选模块选择相应课程修读。 A)流体传动及控制模块 2.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61188070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1.5 +1.5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