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6算法语言2010年3月刊信息与电脑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引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RFID)技术通过无线射频方式实现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在非接触条件下,具有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特性,已经被公认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它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和传输特性,能对静止或移动的目标进行自动识别,获取相关数据,并可结合RSSI(信号强度)定位技术提供局部区域内目标定位服务。1.RFID的组成1.1电子标签RFID系统一般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后台网络组成,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由天线和芯片两部分组成,芯片主要由存储器、控制器、编码器、调制器等组成,其中电源根据标签的发射功率选配。作为被识别物的“身份卡”,其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各种样式,但无论做成何种样式在其内部都存储着独立且唯一的电子编码,使得它能区分不同的被标识物。电子标签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许多种类。按工作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按供电形式可以分为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半无源标签;按调制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半被动式。为了解决RFID厂商不同品牌电子标签的差异问题,Auto-ID Center根据标签的读写能力以及主动、被动等因素将标签划分为6个等级,如表1所示。表1 Auto-ID Center对标签的等级划分等级性质供电用途特征Class0无无源被动EAS防盗1bit标签,无芯片Class1只读无源被动一般识别商品标识Class2读写无源被动一般识别可读写Class3读写半有源一般识别可读写Class4读写有源主动一般识别主动可读写Class5读写有源主动-其中Class5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识别应用,其与GPS或Internet技术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多种用途。1.2读写器(Reader)读写器是RFID系统的关键终端,它通过天线向电子标签发送射频调制信号,同时通过天线接收从电子标签返回的载有信息的射频调制信号,经处理后传给中间件或应用系统。典型的读写器终端由天线模块、射频模块、控制块模、I/O接口等组成。射频模块负责接收射频信号和发送包含数据的射频信号;控制模块可通过控制本振来调整射频模块发射和接收频率,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对接收进行数据解码、校验,并通过数据处理将数据转化为标准格式通过I/O接口发送给应用系统;应用系统通过向读写器发出读取命令,作为响应,读写器控制模块通过一系列动作,调整射频模块参数,通过天线模块使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建立通信,完成信息交互。根据不同的应用,各种读写器在结构和形式上也是千差万别。大致可分类如下:固定式读写器、OEM读写器、工业读写器、便携式读写器以及大量特殊结构的读写器。读写器一般完成如下功能:1)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在规定技术条件下,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通信;2)读写器与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标准接口进行通信(如,RS232/RS458、RJ45、WLAN802.11),并提供读写器识别码、读出电子标签衬里时间及该标签的信息;3)能够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具备防冲撞功能;4)适用于固定和移动标签的识读;5)能够校验读写过程中的错误;6)对于有源系统,读写器可以标识电池相关信息;7)能有效控制电子标签,并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1.3后台网络后台网络是整个RFID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中心,它由网络设备、信息数据中心以及用于管理和控制的应用系统组成,其可以通过API函数接口与RFID读写器建立连接,实现数据通信和功能调用。2.FID系统工作模型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传递和数据交换。电子标签物理内存的逻辑映射通过标签结构以及标签读写命令与映射规则表示出来,逻辑内存中的所有信息通过逻辑内存映射表示出来。其工作原理如下:1)读写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出射频信号。2)标签收到读写器的射频信号和能量即被激活,并向读写器反射标签存储的数据信息。3)标签被激活后,根据读写器指令转入数据发送状态或者休眠状态。在这两种工作方式中,前者属于单向通信;后者属于双向通信。应用系统与读写器之间的接口由开发工具可调用的标准接口函数来实现,其主要实现功能如下:应用系统根据需要向读写器发出配置命令;读写器向应用系统返回所有可能的读写器的当前配置状态;应用系统向读写器发送各种命令;读写器向应用系统返回所有可能命令的执行结果。3.FID应用关键技术3.1链接问题在RFID应用实施中,需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实现RFID读写器与现有应用系统的有效连接,设备通用性与兼容性是整个应用的关键。此外如何正确读取RFID数据,确保数据读取的可靠性以及有效地将数据传送到后端应用系统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中间件架构解决方案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RFID应用领域一项极为重要的核心技术。EPCglobal在制定的“Auto-ID Savant规范1.0”中提RFID技术及其关键技术分析沈继君国家广电总局八三一台,浙江兰溪321106摘要:论文分析了RFID的技术基础,给出了它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并且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关键词:FRID;计算机应用;数据通信;中间件中图分类号:TP31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9767(2010)03-0146-02146算法语言2010年3月刊信息与电脑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引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RFID)技术通过无线射频方式实现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在非接触条件下,具有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特性,已经被公认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它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和传输特性,能对静止或移动的目标进行自动识别,获取相关数据,并可结合RSSI(信号强度)定位技术提供局部区域内目标定位服务。1.RFID的组成1.1电子标签RFID系统一般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后台网络组成,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由天线和芯片两部分组成,芯片主要由存储器、控制器、编码器、调制器等组成,其中电源根据标签的发射功率选配。作为被识别物的“身份卡”,其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各种样式,但无论做成何种样式在其内部都存储着独立且唯一的电子编码,使得它能区分不同的被标识物。电子标签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许多种类。按工作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按供电形式可以分为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半无源标签;按调制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半被动式。为了解决RFID厂商不同品牌电子标签的差异问题,Auto-ID Center根据标签的读写能力以及主动、被动等因素将标签划分为6个等级,如表1所示。表1 Auto-ID Center对标签的等级划分等级性质供电用途特征Class0无无源被动EAS防盗1bit标签,无芯片Class1只读无源被动一般识别商品标识Class2读写无源被动一般识别可读写Class3读写半有源一般识别可读写Class4读写有源主动一般识别主动可读写Class5读写有源主动-其中Class5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识别应用,其与GPS或Internet技术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多种用途。1.2读写器(Reader)读写器是RFID系统的关键终端,它通过天线向电子标签发送射频调制信号,同时通过天线接收从电子标签返回的载有信息的射频调制信号,经处理后传给中间件或应用系统。典型的读写器终端由天线模块、射频模块、控制块模、I/O接口等组成。射频模块负责接收射频信号和发送包含数据的射频信号;控制模块可通过控制本振来调整射频模块发射和接收频率,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对接收进行数据解码、校验,并通过数据处理将数据转化为标准格式通过I/O接口发送给应用系统;应用系统通过向读写器发出读取命令,作为响应,读写器控制模块通过一系列动作,调整射频模块参数,通过天线模块使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建立通信,完成信息交互。根据不同的应用,各种读写器在结构和形式上也是千差万别。大致可分类如下:固定式读写器、OEM读写器、工业读写器、便携式读写器以及大量特殊结构的读写器。读写器一般完成如下功能:1)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在规定技术条件下,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通信;2)读写器与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标准接口进行通信(如,RS232/RS458、RJ45、WLAN802.11),并提供读写器识别码、读出电子标签衬里时间及该标签的信息;3)能够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具备防冲撞功能;4)适用于固定和移动标签的识读;5)能够校验读写过程中的错误;6)对于有源系统,读写器可以标识电池相关信息;7)能有效控制电子标签,并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1.3后台网络后台网络是整个RFID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中心,它由网络设备、信息数据中心以及用于管理和控制的应用系统组成,其可以通过API函数接口与RFID读写器建立连接,实现数据通信和功能调用。2.FID系统工作模型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传递和数据交换。电子标签物理内存的逻辑映射通过标签结构以及标签读写命令与映射规则表示出来,逻辑内存中的所有信息通过逻辑内存映射表示出来。其工作原理如下:1)读写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出射频信号。2)标签收到读写器的射频信号和能量即被激活,并向读写器反射标签存储的数据信息。3)标签被激活后,根据读写器指令转入数据发送状态或者休眠状态。在这两种工作方式中,前者属于单向通信;后者属于双向通信。应用系统与读写器之间的接口由开发工具可调用的标准接口函数来实现,其主要实现功能如下:应用系统根据需要向读写器发出配置命令;读写器向应用系统返回所有可能的读写器的当前配置状态;应用系统向读写器发送各种命令;读写器向应用系统返回所有可能命令的执行结果。3.FID应用关键技术3.1链接问题在RFID应用实施中,需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实现RFID读写器与现有应用系统的有效连接,设备通用性与兼容性是整个应用的关键。此外如何正确读取RFID数据,确保数据读取的可靠性以及有效地将数据传送到后端应用系统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行业大数据隐私保护在2025年医疗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中的应用报告
- 离职无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 油漆墙体广告合同协议书
- 风险合同协议书模板模板
- 风电场风机维修合同范本
- 项目居间三方合同协议书
- 鸽子销售饲养协议书模板
- 联合建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父母房屋补偿协议书范本
- 汽车委托交易合同协议书
- 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指南(3篇模板)
- 办公楼维修改造施工方案
-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 半结构化结构化面试题目
- 2023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作业指导书
- 节日氛围营造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安全注射完整
- 乐高大颗粒搭建课件:救护车
- 领会《护士条例》课件
- 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宣贯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