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维修.doc_第1页
线路板维修.doc_第2页
线路板维修.doc_第3页
线路板维修.doc_第4页
线路板维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路板维修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上大专那会,主要课程是电工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51单片机,PIC单片机,汇编语言,C语言。08年毕业的,到现在一直在电子工厂上班,逐步地深深地体会到“电子工程技术”这门功课其实说难也并不难,但必须要有足够过硬的动手实践能力。怎么做到呢?这就需要兴趣和毅力,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像单片机,刚开始接触就一大堆新概念呀,符号什么的,我们很多同学(包括我在内)就陷进去了,整天就绕着那些抽象的文字在那纠结,觉得这高科技东西太高大上了。从而失去了对后面进一步学习程序的兴趣,毕业后去找工作,有个面试我的人说他在学校学习那会就首先自己做了一块实验板,动手做实验,学到哪就把程序玩到哪,抄程序而已,哪有那么吃力的去记那些理论呀符号呀!这样久而久之,理论和实践都学习到了。学校教育就是重理论,先把长篇累牍层层搬出来,从而使有些学生进入一个误区,我连这些理论都没能理解,以后还怎么去实践呀!殊不知,很多理论是可以在日常学习实践中去慢慢体验,慢慢去消化的,先动手,多动脑,反复推敲,照样行。那么些高深的理论,说白了是先贤们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研究,不断探索,逐步完善,总结出来的规律!具体到我们个人的工作,有些课程理论,根本就用不上的,照样能赚到RMB! 实习时先到过一家做功放的公司做线路板维修技术员,看到那些坏板躺在那,有单层板,双层板,各种形状的贴片,插件都有,密密麻麻的,而自己就只会万用表量个一二,还有一些简单零件的拆卸和焊接,所以当时倍感压力。当时的想法大概就是这样的:把线路板的原理、线路图、各元件的作用电路各部分功能理解清楚,出现的故障再对应相应的线路模块再到具体的元件,方能把板修好!于是就花了大把精力来查资料,研究线路!依然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思路,似乎离开理论支持就开展不了工作,居然就这样进了如此死胡同里!可想而知,效率是事倍而功半!还有一个致命的就是拆卸和焊接零件功夫远远不足,经常不是拆坏零件就是撬坏PCB板,总之光这一环节就搞得一团糟!看到公司里边老员工那熟悉的样子,真的是羡慕嫉妒恨呀! 后来先后做了监控摄像机维修和卫星电视接收机顶盒售后维修。在这里我只从方法这个角度来做总结,并不是针对具体哪种电子产品电路的。 首先,必须要有定位,我们这是做维修的,不是做线路设计的,不必要花太多精力在线路原理上。换句话说,做维修的,目的就是把坏板修成好板就搞定,无论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对于在工厂做产品维修而言,特别是生产线产品维修的,第一步可以先从工艺入手,看看哪些零件虚焊了,漏焊,短路了,动动烙铁就很快修好的!这个过程也可以帮我们积累了经验,最明了的就是表面上哪里出问题,就对应哪些个故障,很简单明了,可以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方便以后的维修!我曾经修过海康威视的硬盘录像机,故障是开机一半后就死机,刚好我维修机顶盒的,也经常碰到这样的故障,就是那个BGA封装的DDR出了问题,要么是坏了要么是哪里虚焊了,总之先拿风枪吹吹,补焊试试看,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还不只碰到过一只! 其次,零件故障率也是有规律的,刚接触板的新手,心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这么多的零件,怎么判断是哪个零件坏了,不知该从哪里入手的。总结的话:第1、 集成芯片,那么问题也来了,怎么判断集成芯片的好坏呢?方法一:找出芯片的电源输入引脚,一般都是3.3V、1.8V、1.2V供电的引脚,并且都接有贴片旁路电容,量该引脚是否对地短路,如果是,肯定该集成就是坏的。方法二:功能模块坏了,拿138度卫星电视机顶盒为例,售后常见的毛病是没视频输出,量下视频输出引脚的对地电阻值,偏离正常值或者短路了就是坏了。不启动,量下晶振电路引脚的对地电压,偏离正常值的就是坏的。 没信号,就是高频头处理集成芯片坏了,对于这些比较小的集成,可以采用代换法来判断,最为简单快捷。第二、功能电阻,比如说没视频、没音频,排除芯片功能引脚问题后,就要考虑匹配电阻了,就像75欧的电阻,经常整台机就坏这玩意。第三、电压稳压管,常见的有7805等78系列稳压管。5V、3.3V、1.8V、1.2V输出稳压管。第四、二极管三极管。4007、4148,8550、8050、TL431、90系列三极等等。第五、电解电容,其实电解电容是很少坏的,偶尔就是电源滤波电容爆了,这外观很直接就能看出来的,至于短路现像,极少碰到。有些就是功能电容坏了,比如说声音沙哑,图像干扰,很可能就是相应滤波电容坏了,这就要相当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了。再次,就是PCB板本身工艺出毛病的,短路、断路最为常见。这是一个最让人头疼的事情。特别是修半成品的技术员,更要注意这个问题。有时明明常见的零件故障都排除了,还没能医好它,别放弃,这时候就该查查PCB板了。至于效率嘛,就看看你对板的熟悉程度了,如果你对板已经很熟悉了,哪个功能对应哪个零件,具体到哪条线,哪几个过孔,我相信很快就能判断出来了。如果你不熟悉,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别放弃,第一,把供电网络理清楚,因为对于双层板而言,供电网络就是经常通过过孔穿越两层板的,过孔就是故障多发点,特别是那些技术落后的工厂生产的板。哪里量不到输入电压,哪里就断线。第二,刚才提到的过孔故障,简单明了的说,就是过孔坏了,没能接通上下层。对于修半成品的新技术员,其实不用去问师傅什么经验,直接拿块好的板,有裸板就更好,把板上的过孔找出来,能记熟悉那就再好不过了,碰到怀疑是PCB板出问题的,直接量过孔上下层的线,仔细量,慢慢排除,运气好的话,很快就能找到故障点的。至于是PCB板线路短路、短路嘛,有些板,可以直接拿手电筒从背面来照,我称着为“点灯笼法”,所有的线都看得一清二楚的,哪里断路了,自然就能瞧出来,再处理搞掂了!对于那些无法使用“点灯笼法”来处理的板,那真的是靠理论知识经验和运气了,对新手来说,真的是大海捞针,确实没什么好办法来对付!再啰嗦一遍,先扎扎实实练好焊接功夫,千万别小看这个环节,多下功夫,只要你想靠在这行业吃饭,这关必须过好。多动手,多总结,风枪,烙铁,用个几年后,就自然能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规律和技巧了。如果不知从何下手,可以在优酷等视频网站输入关键字搜索相关视频参考学习!我学习焊接BGA封装的DDR就是在优酷上看的视频,因为很多玩意对新手来说确实有难度,毕竟心里没底,没人教,怕焊坏,挨批评)。或者可以联系我,共同来探讨学习!以上文字描述是我几年线路板维修方法总结,不是具体针对哪总电器的。是维修思路的方法总结,我想对工厂半成品批量的维修技术员而言,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朋友,假如您觉得我的这篇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