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论文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在0.4是收入分配不均衡的警戒线,而我国的基尼系数由1979年的0.33扩大到了xx年的0.48;ZongyiZhang,AyingLiu,etal以我国1957-1997年的基尼系数分析我国东、中、西部收入分配的情况,研究表明单独就东部或西部区域内部来说收入差距在减小,但是就我国整体来看东西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可见,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警戒线而且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在开放经济下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收入分配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一般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其技术溢出效应对一国收入的均衡分配具有促进作用3。而HsinClIU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收入不均衡之间的关系,指出尤其在东亚以及东南亚的一些欠发达国家FDI加大了收入分配的不均衡程度。特别的,就FDI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方慧、刘宏杰利用国际贸易中特定要素模型分析外资与内资在短期内作为一种特定要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指出包含有技术优势的外资是导致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一个重要因素。徐剑明一改国内学者多数从制度转型角度研究财富分配问题,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深入分析了对外开放与我国财富分配不均之间的传导机制,将外商直接投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单独进行了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范言慧、段军山利用回归模型对FDI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通过产业链条、外资部门的溢出效应、资金吸引和带动贸易来影响外资部门与非外资部门、外商投资活跃与稀少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造成东、西部地区间、和全国的收入差距扩大。张昊光、姜秀兰进一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指出FDI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重要原因。 上述文献大多使用多元回归模型,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无法反应收入分配在外部冲击下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对表示收入分配的不同的解释变量在冲击力度和周期上有很大不同,静态分析实际上存在“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缺陷。鉴于以上考虑,本文基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从动态角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冲击在力度、和时效上如何影响我国收入分配,为今后我国在引进外资与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中提供理论依据。 2实证分析 2.1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脉冲响应函数不需要添加不必要的假定约束,能够充分详尽地描述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轨迹。向量自回归模型可以设定为:分别为,X的脉冲值。对一个变量的冲击直接影响此变量,并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他所有内生变量。由VAR模型得到的向量移动平均模型(VMA)为:式中中,=(PF)为系数矩阵,p=0,1,2,。 分析中为突出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我们不考虑内资的变动。由于各种参考资料上农村及城镇基尼系数数据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们主要用农村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以及全国基尼系数来作为被解释变量。本文样本空间为1983年-xx年,解释变量外商直接投资用FDI表示,被解释变量农村人均收人为NCSR,城镇人均收入为CZSR,用城镇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比(CXBZ)反应城乡收入差距,全国基尼系数为GNXS。对变量自然对数,以熨平其长期趋势。数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中国统计年鉴(1991-xx年)。 2.2协整检验 在建立VAR模型前,首先对数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l: 从表1可以看出,LFDI和LCXBZ的一阶差分在5%的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二者为一阶单整序列,LNCSR原序列在10%水平通过检验,LCZSR和LGNXS都在1%水平上显著;农村人均收入和城镇人均收入的一阶差分均在loo/o水平上通过检验;基尼系数的一阶差分在1%水平上为平稳序列。结果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收入分配变量之间不存在两两协整关系。 在以上分析结果基础上,根据AIC与SC准则,以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分别建立了LFDI与LNCSR、LCZSR、LCXBZ和LGNXS的4个VAR模型,然后建立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FDI对收入分配的动态影响过程。 上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年),纵轴表示对冲击的响应程度,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图1图4的脉冲响应路径描绘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外部冲击。外商直接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持久的正向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后的第四年农村居民收入的正向效应达到最大,FDI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加0.025118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呈现出持续的同向变动在14年内的增加幅度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并且在第三年出现峰值0.041947。然而,第四年以后农村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的幅度总体上大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这说明,FDI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幅度在短期内要大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而且城镇居民收入在FDI的作用下较农村居民收入反应更加灵敏。 城乡收入比在受到FDI-个单位正向标准差冲击后,产生同向变动,并在第二年达到最大值0.02047,响应周期大约为3.8年左右。对于FDI的一个标准冲击,全国基尼系数也产生了同向响应,也在第二年达到峰值,峰值为0.017602,在第三年正向效应变为零。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对全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同时达到最大值,但是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周期要长于对全国收入差距的影响。 3结论与政策建议 外商直接投资会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产生冲击,但对不同居民收入分配方式的影响不同。 第一,FDI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但影响的幅度和速度不同。从影响的幅度上来看,受到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后,在14年内,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动大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动;第四年以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幅度总体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幅度。这可能与外资主要集中于城市有关。外资由于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促使城市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等)发展迅速,城镇工人工资大幅度提高。而在我国现有户籍制度阻碍下,农民对外资的反应欠敏感而晚于城镇居民享受到外资带来的实惠。但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因为伴随乡村向城市转移人口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受外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由于农村劳动力收入本来起点就比较低,其在FDI作用下增长速度要比城镇居民大。 第二,外商直接投资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受到FDI的冲击,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状况在第二年达到最大值,而且城乡收入差距受其影响周期要大于我国基尼系数。显然,这与外商直接投资理论认为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均衡相悖。在我国,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而且外资最先影响的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区域。一方面,东部地区劳动力流动比较快,而且由于外资的引进,生产条件和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使该地区居民收入普遍提高,而中西部的外资比较少且劳动力流动不足,所以就容易在较短时期扩大东部与中西部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严格的户籍制度造成的人为城乡要素流动的门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迟缓性以及技术的短期难以获得性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在外资影响下具有比区域性收入差距扩大更长久的持续性。 由此我们提出本文的政策建议:第一,完善我国户籍制度,为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创造必要条件,并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创业的平台,使城乡居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上或福利上的实惠。第二,制定相应激励机制,鼓励外商投资或一部分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