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接古今的过渡小说论的影响提要:今天的读者已经很难想象,花月痕曾经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小说之一,其地位一度甚至在红楼梦之上。作为一部章回小说,花月痕曾经作过许多探索,开一代小说的风气。它究竟作了那些探索?今天看来这些探索有什么意义?这便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一文学史总是挑好的说,这是自然的,不好的作品,没有资格进入文学史。于是,文学史上往往有两种作品,一种是至今仍然能够打动读者,具有强烈生命力的作品,如楚辞、唐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等,它们是公认的经典名著,今天依然能够供人欣赏。另一种是曾经在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是时过境迁,如今的人们已经很难再像当年的人们那样拜倒在它们的脚下,但是作为文学史,却必须记上它们一笔,肯定它们为文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然而,由于时过境迁,衡量文学的价值标准发生了变化,文学史研究者往往会只注意那些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作品,站在当代人的角度重新阐释这些经典,而忽视了用历史标准去阐释这些今天难以欣赏的作品曾经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研究这类被忽视的作品,追寻它们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力图恢复历史的原貌,从而探寻文学批评价值标准和欣赏趣味的演变,其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今天的人们喜欢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对的,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摆脱不了当代的观念,他们在叙述历史时总要受到当代观念的影响;但是这只是历史研究的一半,历史研究还有另一半,历史学家必须不断去追问历史的真实,力求客观地叙述历史,再现历史的真相。尽管历史的真实不容易做到,绝对的真实甚至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历史学家仍然必须这样要求自己,否则历史研究真的成了任人涂抹的小姑娘。如果“戏说”之类的创作也变成了历史叙述,历史研究就将在作家的虚构中消解了自己,失去了历史研究的意义。因此,研究在历史上有影响而被今天忽视的文学作品,是文学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清代同光年间的小说花月痕就是这样的作品。花月痕并不是没有进入近代文学史,现今的近代文学史在论述“狭邪小说”时大都也要提到它,只是研究者大多只从作品分析入手,用今天的价值观念加以批评,忽视了它的历史影响,从而也就忽视了它在中国小说史上曾经产生过的作用。事实上,在中国近代小说中,几乎没有其它作品像花月痕那样,曾经在中国小说界产生过巨大影响,一度是小说家创作的楷模,开创了一种小说创作的风气,在当时的小说界占据了统治地位。我们先来看看花月痕的影响。它影响最大的时期,大约是在清末民初,影响了当时一代作家。蔡元培在晚清时,就已经注意到花月痕的作者魏子安著作甚多,感慨他“而咄咄吟及诗话尤当不朽,而世乃不甚传,独传其所为小说花月痕云”。(1)1其时“小说界革命”尚未兴起,以蔡元培这样注重著述,鄙视小说的翰林,都已经知道花月痕的名声,并在下面加了着重号,说明此时花月痕在社会上已经有了很大影响。晚清的小说家张春帆在创作九尾龟时,引用了花月痕,赞扬韦痴珠的气派。并且引用了其中“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语句。(2)2民初的小说家杨尘因在写到蔡锷与小凤仙时特地描写蔡锷用花月痕来考小凤仙,问她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人物。可见在当时,花月痕是社会上极为流行的小说,甚至也是妓女喜欢阅读的小说。(1)3这时的小说家纷纷推崇花月痕,把它作为小说创作的经典,甚至作为中国小说创作的登峰造极之作,其评价之高,令今人惊讶不止。吴绮缘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人,“尝于髫龄,偷阅石头记,懊恼者累日,不饮不食,如醉如痴,家人以为病,故亦不识其何自来,终以放声一恸,不药而愈。是为导余眼泪之引线。其后阅花月痕,亦复如是。于此知说部之感人最深,实足以启发固有之真性情者也。”“古来之说部虽多,而值得绮缘一哭者,舍是二书外亦属不可多得。”(2)4将花月痕与红楼梦并列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吴绮缘对花月痕的评价还不算最高,还有比他更高的评价:郑逸梅就曾经宣称“我对于小说,喜欢三部,一花月痕,二红楼梦,三三国演义。”(3)5他是把花月痕放在红楼梦之上,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登峰造极之作。郑逸梅在作这样论述时,已经是1949 年,也就是说,一直到解放前,他都是这样评价花月痕的。这并不是郑逸梅一个人的看法,曾经当过国民党中宣部长,民初在民国日报任社长的叶楚伧,也极为欣赏花月痕:“小说中有别创一格如花月痕者,其白话中每插入文言,且为极高古精妙之文言。如韦、韩、欧、洪,愉园小饮一段,几乎无语不典,而神采奕奕,逼真怀才未遇,紆衡当世口吻。”(4)6花月痕影响了民初一代作家,民初著名小说家李定夷曾经提到:“余生平极爱读花月痕,以其事则缠绵尽致,文则哀感顽艳,而人物之吐嘱名隽,尤为他书所不及,不愧名人手笔。今人之作,往往附丽古籍,其实去古远矣。”(5)7李定夷主张民初小说的风格主要受花月痕的影响,晚年回忆:“同光间魏子安写的小说花月痕,系白话章回体,亦极为一般人所倾倒。后来在民初继社会小说而起的排偶小说,词华典瞻,文采斐然,与其说是脱胎于燕山外史,毋宁说是拾花月痕牙慧。(6)8他认为花月痕是开民初小说风气的。他的这一说法并不是凭空杜撰,民初创作当时影响最大的言情小说玉梨魂的作家徐枕亚,也认为花月痕是“言情之杰作也,中间叙韦刘之遭际,呕心作字,濡血成篇。”(7)9如果我们考虑到徐枕亚创作的言情小说玉梨魂也是“呕心作字,濡血成篇”的悲剧,那么,我们显然可以看到花月痕对他的影响。张恨水在回忆录中也曾经提到:他在年轻时非常欣赏花月痕,“花月痕的故事,对我没有什么影响,而它上面的诗词小品,以至于小说回目,我却被陶醉了。”(8)10 11张恨水自己认为他成为“礼拜六派的胚子”,花月痕要负很大的责任。这实际上也印证了李定夷的主张,民初小说风格形成,是受花月痕的影响。颇有意思的是:在五四前夕,张恨水发表于民国日报的小说小说迷魂游地府记中,批判了当时的小说界商业化倾向,提出纠正的方法就是向花月痕学习。这也意味着:张恨水认为民初小说并没有达到花月痕的水平。事实上,在民初的文学创作中,引用花月痕“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很多,民初小说家被称为“鸳鸯蝴蝶派”,其出典便在此。由此可见花月痕在当时创作界的风行。二一般说来,一部作品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必定有它的道理,它自身必定有着许多符合当时人们欣赏习惯的要素,因此才能得到人们的赞美。民初的作家们如此赞扬花月痕,把它作为小说创作的楷模,自然总有它的原因。从清末民初对花月痕的赞扬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欣赏大致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韦痴珠、刘秋痕与韩荷生、杜采秋的欣赏,这种欣赏又显然带有与以前时代士大夫趣味不同的特点。不仅是吴绮缘、张春帆对韦痴珠真性情与气派的赞扬,张恨水直到1919 年还在小说中建议,要改变当下小说的商业化状况,必须继承前人小说的遗产,其中包括花月痕,“韦痴珠之傲骨崚嶒,韓荷生之消洒出尘,不但现在士大夫中不可寻,就是青衫队里,也还交待不出几个。然则就把他们作读书人的模范去,也还雅俗共赏。”(1)12在这种推崇中,显示了一种与前人不同的奇特现象,按照中国古代儒家传统,士大夫一生应当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事实上,在魏子安之前,早有夏敬渠的小说野叟曝言,主人公文素臣出将入相,建功立业,代表了士大夫的理想,作者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士大夫的楷模。它也符合古代市民的趣味,因为市民也是崇拜英雄,推崇成功人士的。按照这个标准,韩荷生出将入相,讨平叛乱,应当说是最能代表士大夫或者市民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要说气派,应当是韩荷生更有气派,而韦痴珠一生穷困潦倒,空有一身才华抱负,无处施展,在小说中,他混在妓院里,虽有一身傲骨,并有刘秋痕作为知己,却无法使她成为自己正式的伴侣,为此流泪就有好几次,显得那么窝囊,缺乏英雄气概,一点不像男子汉大丈夫。然而,无论是花月痕的作者还是后来的批评家,都摒弃了过去夏敬渠的立场观念,把自己的感情,主要倾注在落魄才子韦痴珠身上,把韦痴珠放在出将入相,建功立业的韩荷生之前,在韦痴珠身上发掘人物的气派,甚至生活的意义。这是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花月痕第一回,作者道:“大抵人之良心,其发现最真者,莫如男女份上。故大学言诚意,必例之于好好色,孟子言舜之孝,必验之于慕少艾”。“今人一生将真面目藏过,拿一副面具套上,外则当场酬酢,内则迩室周旋,即使份若君臣,亲若兄弟,爱若夫妇,谊若朋友,亦只是此一副面具,再无第二副更换。”作者比起乾隆年间的夏敬渠,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他这时已经不再把“内圣外王”的士大夫理想放在首位,而是回到晚明的个性解放,唯情主义。(2)13虽然他还没有达到冯梦龙“以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程度,他还想通过韦痴珠与韩荷生的关系调和这种对立;但是“名教”的权威在他心目中已经动摇,他已经把人的良心与真情,放在“男女份上”,而不是宗法制的纲常份上,或者是士大夫建功立业份上,这已经违背了“名教”的准则。假如我们考虑到马克思曾经说过:“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因而,根据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根据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说来成为类的存在物,对自己说来成为人并把自己理解为人。”(3)14我们不难发现,魏子安的论述与马克思有不少相似之处。显然,魏子安还缺乏一个整体的“人”的意识,这是现代性的产物,但是他从人的自然的男女关系中,已经悟出它最能体现出人的自然本性。人的理想,应当是人的天性与真情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的真实流露。小说中叙述的韦痴珠与刘秋痕的感情,建立在“知己”的基础上,这已经有点摆脱了士大夫对妓女的赏玩趣味,显示出一种朦胧的个性解放意识,这是一种继承了红楼梦的前现代爱情意识。我们必须注意到:花月痕中的刘秋痕是妓女,比起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公子小姐之间的“知己”,又更进一步。然而,韦痴珠又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士大夫,他的身上集中了士大夫孤芳自赏,持才傲世的性格;苏东坡的满腹牢骚,黄仲则的孤苦无助,都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他的身上缺乏以个人的权利义务相结合的个人意识,这是一个现代性的产物。花月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如同作者所说:“这本书所讲的,俱是词人墨客,文酒风流”。(第十二回)“红粉飘零,青衫落拓,都是伤秋泪。”(第十五回)在魏子安的叙述中,它与中国本土的前现代意识是胶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也有许多放浪形骸,寄情山水的才子,他们个性张扬,佯狂傲世,李白、苏东坡都是极好的例子,韦痴珠作为才子的形象与他们是相通的;但是,花月痕与古代个性张扬、放浪形骸的才子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正在走出古代才子们执着于个人遭遇坎坷,满腹牢骚的状态,而是将它上升为对整个社会有着一种批判的眼光,从社会整体上,看出它压抑个性,摧残个性,是个不合理的社会。魏子安对当时社会具有一种强烈的批判意识,他认为人应当凭着自己的个性真情,以自己的真面目生活在世界上,但是这个社会却不容许:“ 然则生今之世,做今之人,真面目如何行得去呢!你看真面目者,其身历坎坷,不一而足,即如先生所说那一般放浪不羁之士,渠起先何曾不自检束,读书想为传人,做官想为名宦,奈心方不圆,肠直不曲,眼高不低,坐此文章不重有司绳尺,言语直触当世逆麟。又耕无百亩之田,隐无一掾之宅,俯仰求人,浮沉终老,横遭白眼,坐困青毡。不想寻常歌妓中,转有窥其风格倾慕之者,怜其沦落系恋之者,一夕之盟,终身不改。” (1)15这个社会决定了有个性才华的人大多是怀才不遇,作者就是凭着这种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塑造韦痴珠、刘秋痕形象与爱情的;也正是凭着这一理解,他对韦痴珠倾注了更多的情感,不再仅仅从功成名就的士大夫理想来看待读书人的遭遇,虽然这仍旧是他的理想;而是从人的个性自由出发,把人是否以真面目活在世上,置于比建功立业更高的地位。由此,魏子安对当时的社会做出了严厉的批判:“人心如此,世道如此,可惧可忧;读书人做秀才时,三分中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陀螺果育苗技术规程
- 2025年南昌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超铀元素及其提取设备合作协议书
- 河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申请书
- 项目策划编制指南
- 大学生寒假.实践报告(卖春联)
- 2025产科护士个人工作计划
- 2025年医用超声诊断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发展计划
- 工作坊聚焦教育技术与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
-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北城片区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及应用需求现状分析报告
- 农业保险培训课件
- 茶园租赁合同(含茶叶加工销售)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浮式液化天然气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药品连锁总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家用清洁工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0617国金证券机器人行业研究垂直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野望416mb
- 数字时代亲属关系重构-洞察及研究
- 管理类本科论文
- 招商人员笔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