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pdf_第1页
TDSCDMA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pdf_第2页
TDSCDMA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pdf_第3页
TDSCDMA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pdf_第4页
TDSCDMA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TDSCDMA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G TD SCDMA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 北京天和科瑞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天和科瑞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邮电大学移动互联网与信息化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移动互联网与信息化实验室 1 1 目 录 1 1 3G核心概念核心概念 了解了解3G和运营商和运营商 1 2 必须了解的必须了解的3G演进路线演进路线 谁拿到最坏的牌照 谁拿到最坏的牌照 1 3 3G技术对运营策略的影响技术对运营策略的影响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 1 4 数据业务 固定宽带与移动宽带问题数据业务 固定宽带与移动宽带问题 两个误区两个误区 1 5 TD SCDMA核心概念核心概念 到底有多少自主知识产权 到底有多少自主知识产权 1 6 TD SCDMA三阶段二技术问题三阶段二技术问题 TD LTE这个尾巴又多长 这个尾巴又多长 1 7 TD SCDMA业务能力业务能力 谁是谁是3G最大的杀手锏 最大的杀手锏 1 8 大象和蚂蚁的故事大象和蚂蚁的故事 终端困境与终端困境与TD SCDMA产业链产业链 1 9 TD双网融合双网融合 我们必须了解的前因后果我们必须了解的前因后果 1 10 TD SCDMA业务管理平台与业务平台业务管理平台与业务平台 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区别 1 11 3G政策解读政策解读 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能做什么 2 2 2 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提出 IMT 2000系统 系统 1985年 年 ITU提出提出FPLMTS 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1992年 世界无线电大会年 世界无线电大会WARC在在2GHz频段分配了频段分配了230MHz频段频段 1885 MHz 2025 MHz 2110 MHz 2200 MHz 1996年 年 FPLMTS正式更名为正式更名为IMT 2000 工作在2000 MHz左右频段软容量 软切换 预计在2000年左右商用 最高达2000 kbps数据速率 截止截止1998年年6月月30日 日 ITU收到收到IMT 2000的的10 种种 RTT 提案提案 1999年年11月月5日 日 ITU在赫尔辛基会议上通过在赫尔辛基会议上通过5 种种RTT 技术技术 3 3 3 3 什么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IMT 2000系统目标与基本要求 系统目标与基本要求 全球统一频段 统一标准 无缝覆盖 全球漫游全球统一频段 统一标准 无缝覆盖 全球漫游 提供无线多媒体业务提供无线多媒体业务 室内环境 2 Mbps 步行环境 384 kbps 车载环境 144 kbps 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 降低终端功耗 成本降低终端功耗 成本 保证一定后向兼容性保证一定后向兼容性 4 4 4 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国际标准 IMT 2000系统无线接口国际标准 IMT 2000系统无线接口国际标准 IMT DS WCDMA IMT MC cdma2000 IMT TC TD CDMA TD SCDMA IMT SC UWC 136 TDMA CDMA IMT FT DECT Paired spectrum Unpaired spectrum 5 5 5 5 3G技术和标准组成 3GPP WCDMA 2110 2170MHz 1920 1980MHz 频分双工系统 频分双工系统 该系统能从现有的该系统能从现有的GSM网络上较容易的过渡到网络上较容易的过渡到3G 具有市场优势 具有市场优势 3GPP TD SCDMA 1880 1920MHz 2010 2025MHz 2300 2400MHz 时分双工系统 时分双工系统 主要由大唐电信提出 是我国百年通信史上第一次制定的国际标准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由大唐电信提出 是我国百年通信史上第一次制定的国际标准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该系统应用多项先进技术 众多国际厂商均表示支持该系统应用多项先进技术 众多国际厂商均表示支持TD SCDMA 3GPP2 cdma 2000 2110 2170MHz 1920 1980MHz 频分双工系统 频分双工系统 由由CDMA 800MHz 延伸而来 可以从原有的 延伸而来 可以从原有的CDMA网络直接升级 到 网络直接升级 到3G 建设成本低廉 建设成本低廉 6 6 3G版本号与目前位置 3G3 5G3 75G3 9G4G TD SCDMA WCDMA CDMA2000 TD HSDPA HSDPA CDMA2000 1X EV DO Rev 0 TD HSUPA HSUPA CDMA2000 1X EV DO Rev A TD LTE FDD LTE UMB IMT Advanced 问题 中国电信的目前3G系统是什么 中国移动目前处于什么位置 那么中 国电信的3G策略是什么 3G vs 3 5G 7 7 7 7 全球移动用户持续快速增长 一半人用手机 1 5人上网 截至2008年6月底 全球移动用户37 2亿户 比2007年底新增4 4亿户 普及率达到55 7 截至2008年6月底 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14 3亿户 比2007年底新增1 1亿户 普及率为21 4 截止到2008年6月底固定用户累计达到13 8亿户 比2007年底仅新增2417万户 普及率为 20 6 全球移动 固定 互联网用户数全球移动 固定 互联网用户数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08 1H 移动用户固定用户互联网用户 8 8 8 8 我国移动用户持续增长 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截至2008年6月底 我国移动用户达到6亿户 普及率达到45 4 截至2008年6月底 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2 53亿户 普及率为19 1 其中宽带网 民达2 14亿 手机网民达到7305万 学生占39 7 截至2008年6月底 我国固定用户累计达到3 56亿户 中国移动 固定和互联网用户数中国移动 固定和互联网用户数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08 1H 单位 万户 移动用户固定用户互联网用户 9 9 9 9 2G继续主导市场 3G逐渐普及 全球WCDMA用户市场份额从2007年底的4 4 迅速上升到2008年6月底的6 8 CDMA2000用户数保持增长 但其用户市场份额从2007年底的12 3 下降到12 1 GSM用户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的优势 2008年6月底达到79 6 远远高出其他技术标准 全球不同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用户市场份额全球不同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用户市场份额 6 1 8 5 10 5 12 0 12 3 12 1 72 5 75 1 78 1 79 7 79 9 79 6 0 2 1 0 2 0 3 6 4 4 6 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03年年 2004年年 2005年年 2006年年 2007年年 08 1H CDMA IS95CDMA2000GSMWCDMAIDENPDCTDMAAnglog 10101010 全球3G逐渐普及 1999 2008年上半年全球当年发放3G许可证的国家数 按经济发展程度分 1999 2008年上半年全球当年发放3G许可证的国家数 按经济发展程度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08上半年 单位 个 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2001 2008年上半年全球累计3G用户2001 2008年上半年全球累计3G用户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08 1H 单位 万户 WCDMA 不包含HSDPA HSDPACDMA2000 1XEV DO 截止到2008年6月底 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发放了249张有效的3G许可证 其中57 1 48个 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截止到2008年6月底 全球WCDMA用户累计达到2 53亿户 其中包括4300万HSDPA用 户 CDMA2000 1X累计用户达到3 56亿户 CDMA2000 1X EV DO累计用户达到1亿户 截至2008年8月 日本3G用户渗透率达到88 截至2008年6月 西欧3G用户数渗透率46 11111111 3G增强型加速宽带化 2001 2008年上半年全球当年部署的WCDMA HSDPA HSUPA商用网络数量2001 2008年上半年全球当年部署的WCDMA HSDPA HSUPA商用网络数量 0 20 40 60 80 100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08 1H 单位 张 WCDMAHSDPAHSUPA 2000 2008年上半年全球当年部署的CDMA2000 1X EV DO Rev 0 EV DO Rev A商用网络数量 2000 2008年上半年全球当年部署的CDMA2000 1X EV DO Rev 0 EV DO Rev A商用网络数量 0 20 40 6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08 1H 单位 张 CDMA2000 1XEV DO Rev 0EV DO Rev A 截止到2008年6月底 全球累计部署了 96张张1X EV DO Rev 0商用网络商用网络 38张张 1X EV DO Rev A商用网络商用网络 截止到2008年6月底 全球累计部署了 231张张WCDMA商用网络商用网络 205张张HSDPA商用网络商用网络 44张张HSUPA商用网络商用网络 63 106 152 205 231 11 30 53 71 96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CDMA2000 1XEV DO 1130537196 CDMA2000 1XEV DO 1130537196 WCDMA 63106152205231 20042005200620072008年6月 WCDMA 63106152205231 20042005200620072008年6月 尽管CDMA2000最先投入市场 WCDMA的发展后来居上 截止 2008年6月 全球运营WCDMA的 运营商数量达到231个 远远超过 CDMA2000 1x EV DO的96个 12121212 全球主流运营商网络部署时间点 从全球运营商网络部署策略可以看出 由于从全球运营商网络部署策略可以看出 由于HSDPA产业链的不断成熟完善 成为产业链的不断成熟完善 成为UMTS运营商开展移动 数据业务的首选 运营商开展移动 数据业务的首选 2006 2008年成为全球年成为全球HSDPA网络部署的高峰期 网络部署的高峰期 2008 2009年将是年将是HSUPA网络部 署的高峰期 中移动对已建成的 网络部 署的高峰期 中移动对已建成的TD网全部升级为网全部升级为TD HSDPA 二期招标的 二期招标的28个城市网络全部支持个城市网络全部支持TD HSDPA 预计 预计2009年年6月前完成 月前完成 各大运营商在各大运营商在2008年底将开始年底将开始HSPA 及及LTE的测试 的测试 2009年年HSPA 可能有策略较为激进的运营商开始试 商用 可能有策略较为激进的运营商开始试 商用 LTE根据当前产业链判断商用时间在根据当前产业链判断商用时间在2011年及以后 年及以后 HSDPA Australia UMTS 2004200520062007 2008200320012002 UMTSHSDPA UMTS HSDPA HSUPA HSDPA England UMTS HSDPA UMTSHSDPA HSDPAUMTS HSUPA 1313 3G发展状况 TD对比度 市场格局市场格局 在3G时期 三个标准的产业化程度相差较大 WCDMA是目前全球最主流的标准 在3G时期 三个标准的产业化程度相差较大 WCDMA是目前全球最主流的标准 尽管CDMA2000最先投入市场 WCDMA的发展后来居上 截止 2008年6月 全球运营WCDMA的运营商数量达到231个 远远超 过CDMA2000的96个 大多数WCDMA运营商都将网络升级到HSDPA 目前HSDPA网 络达到205个 下行速率达到3 6M 大大促进了客户的增长 市场格局市场格局 终端是决定产业成熟度的关键因素 WCDMA的终端数量已达到CDMA2000的2倍 终端是决定产业成熟度的关键因素 WCDMA的终端数量已达到CDMA2000的2倍 截止07年末 WCDMA终端达到800款式 占所有终端出货量的 15 而CDMA2000终端仅430款式 占终端出货量的8 截止2008年6月 WCDMA终端增长到1232款 其中HSDPA 659 款 而 CDMA2000的终端一共只有 601款 1414 国内3G状况 3G发展路线 发展路线 3G 3 5G 3 75G 3 9G 4G 目前处于什么位置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 CMDA2000 1X CDMA2000 1X EV DO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 TD HSPA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 HSPA 中国电信的错位竞争 中国电信的错位竞争 3G vs 3 5G 1515 3G标准 演进路线 1515 16161616 模拟通信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数字通信多媒体业务多媒体业务 数字调制技术数字调制技术 数据压缩数据压缩 软切换软切换 差错控制差错控制 短信息短信息 高质量语音业务高质量语音业务 模拟调制技术模拟调制技术 小区制小区制 硬切换硬切换 网络规划网络规划 IMT 2000技术技术 多媒体业务多媒体业务 100kbps 分组数据业务分组数据业务 动态无线资源管理动态无线资源管理 随时随地的无线接入随时随地的无线接入 无缝业务提供无缝业务提供 网络融合与重用网络融合与重用 多媒体终端多媒体终端 10Mbps 数据速率数据速率 基于全基于全IP核心网核心网 无处不在的 业务环境 无处不在的 业务环境 无处不在的 业务环境 无处不在的 业务环境 AMPS TACS NMT 450 NTT kbps HSCSD GPRS IS 136 PRS EDGE IS 95B WCDMA TD SCDMA CDMA2000 HSPA CDMA2000 1X EV 9 6kbps 14 4 kbps0 144 2 Mbps 10 Mbps 100 Mbps 1Gbps IMT Advanced 3GPP LTE 3GPP2 AIE GSM IS 136 CDPD PDC IS 95A 1G 1G 2G 2G 3G 3G 4G 4G 为什么发展3G 主要的想法 1717 为什么发展3G 主要的想法 GSM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 GPRS CS PS域问题域问题 CS域 电路交换 PS域 分组交换 3G CS PS域域 更合适的CS PS域技术 CS PS并发 CS视频等 4G PS域域 1818 3G技术对运营策略的影响 比较分析 CDMA 2000系统特点系统特点 CDMA网络 平滑演进 向后兼容 CDMA2000 1x EV DO互操作 更换手机 WCDMA GSM WCDMA双网融合 双模终端 更换手机 TD SCDMA GSM TD SCDMA双网融合 双模终端 更换手机 1919 CDMA 2000 技术的主要特点 实现完全的后向 兼容 平滑过渡 cdma 2000 技术 标准成 熟 商用化最快 带宽1 25 MHz 5 MHz 10 MHz 20 MHz 可变 灵活帧长结构 5 ms 10 ms 20 ms等 空中接口标准兼 容 载频重合 码片速率为1 2288 Mcps 频分双工方式 采用直 接扩频和多载波扩频技术 可提供更高的数据 速率 频谱利用率高 2020 WCDMA 技术的主要特点 频分双工方式频分双工方式 1 上下行链路用相干解调上下行链路用相干解调 5 支持多种新技术的应用支持多种新技术的应用 10 基站间无需基站间无需 GPS同步同步 3 采用多种编码技术采用多种编码技术 6 支持与支持与GSM及其它载频 之间的小区切换 及其它载频 之间的小区切换 4 可适应多种传输速率提 供多种业务 可适应多种传输速率提 供多种业务 2 带宽带宽5 MHz 码片速率 为 码片速率 为 3 84 Mcps 9 可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 频谱利用率高 可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 频谱利用率高 7 快速功率控制快速功率控制 8 2121 TD SCDMA技术的主要特点 频谱效率更高 每比特成本低频谱效率更高 每比特成本低 特别适合数据业务的非对称性特别适合数据业务的非对称性 智能天线 降低多径 多址干扰智能天线 降低多径 多址干扰 联合检测 降低多址干扰联合检测 降低多址干扰 接力切换 提高切换可靠性接力切换 提高切换可靠性 动态信道分配 在时域 频域 码 域实现 降低干扰 动态信道分配 在时域 频域 码 域实现 降低干扰 呼吸效应微弱 网络规划优势呼吸效应微弱 网络规划优势 TD SCDMA 技术优势技术优势 1 12 TD SCDMA关 键技术 接力切换时分双工 智能天线联合检测 动态频谱分 配 上行同步 2222 3G发展分析 数据业务 3G运营后数据业务发生巨大的增长运营后数据业务发生巨大的增长 Vodafone在3G运营2年后数据业务收入增长率31 Vodafone2008年数据收入占总收入的20 NTT Docomo推出3G后2年 数据业务收入增长率为24 NTTDocomo2008年数据收入占总收入的37 3G用户比占 80 左右 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的收入比较趋势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的收入比较趋势 未来一定时间内 语音业务仍旧占主导 不是短暂时间 未来 象固网一样 数据业务收入超过语音业务收入 2323 0 10 20 30 40 020406080 NTT Docomo 2004 NTT Docomo 2007 SKT 2004 SKT 2007 Vodafone 2004 Vodafone 2007 Verizon 2004 Verizon 2007 O2 2004 O2 2007 3G用户占比 数据ARPU占比 国际主要运营商国际主要运营商3G用户占比和数据用户占比和数据ARPU占比关系 占比关系 2004 2007 3G发展分析 数据业务 2424 50 0 50 100 2009201020112012 英国英国 0 50 100 2009201020112012 0 50 100 2009201020112012 荷兰荷兰瑞典瑞典 美国美国 50 0 50 100 2009201020112012 DSL Cable 移动宽带 0 50 100 2009201020112012 0 50 100 2009201020112012 法国法国 丹麦丹麦 3G发展分析 移动宽带与固定宽带 2525 三大关键因素驱动3G业务迅猛发展 关键驱动因素关键驱动因素 关键驱动因素关键驱动因素 世界主要国家正在大力进行网络的建设和升级 提高带宽和 覆盖率 为更为先进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世界主要国家正在大力进行网络的建设和升级 提高带宽和 覆盖率 为更为先进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网络建 设 与升级 网络建 设 与升级 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厂商大力合作 推出多样化的终端设备可 供选择 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厂商大力合作 推出多样化的终端设备可 供选择 手机功能不断丰富 大屏幕 摄像头 触摸屏 GPS等 数据卡类型也越来越多 PC Express卡 USB数据卡 笔 记本内置数据卡等 多样化 终端设备 多样化 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的价格不断下降 包括手机 数据卡 内置移动数 据模块等的平均销售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终端设备的价格不断下降 包括手机 数据卡 内置移动数 据模块等的平均销售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数据业务的资费价格也不断下降 固定资费套餐是未来发展 的趋势 数据业务的资费价格也不断下降 固定资费套餐是未来发展 的趋势 不断下降 的价格 不断下降 的价格 竞争 技术 山寨 26262626 什么是TD SCDMA TD SCDMA TD 时分双工 S 智能天线 同 步 软件无线电 CDMA 码分多址 TD SCDMA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提高系统的性能 包括智能天线 上下 行同步 联合检测等 其核心基础是 CDMA 国际上3G三大标准全部 采用CDMA 27272727 TD SCDMA系统基本原理 集集CDMA TDMA FDMA技术优势于一体 系统频谱利用率高 抗干扰能力强 技术优势于一体 系统频谱利用率高 抗干扰能力强 1 6 MHz 最多可达最多可达 16个码道个码道 每个用户通过临时分配 到的 每个用户通过临时分配 到的CDMA码来被识别码来被识别 时隙时隙 下行 下行 下行 上行 下行 下行 下行 上行 时间时间 码道 频率 码道 频率 28282828 CN 核心网 UTRAN 接入网 UE 终端 CN 核心网 UTRAN 接入网 UE 终端 Iu UTRAN UE Uu CN TD SCDMA系统网络结构 GSM GPRS EDGE RAN A MS Um 29292929 Core Network RNCRNC Node B cellcellcell Node B cellcellcell Node B cellcellcell Node B cellcellcell IubIub IubIub Iu Uu UE RNSRNS Iu TD SCDMA系统网络结构 30303030 VLR MSCMSC VLR MSCMSC SGSNSGSN GMSCGMSC BSCBSC BTSBTSBTSBTS Abis BSSBSS BSCBSC BTSBTSBTSBTS Abis BSSBSS AUCAUC HLRHLR EIREIR PSTN E D C F H A PSTNPSTN GGSNGGSNPDNPDN Gb Gp Gc Gf Gn Gr Gs Other PLMNOther PLMN RNCRNC NodeBNodeBNodeBNodeB Iub RNSRNS RNCRNC NodeBNodeBNodeBNodeB Iub RNSRNS Iu CS Iu PS Iu PS Iu CS Gi TD SCDMA与GSM网络结构对比 31313131 TD SCDMA关键技术 系统级关键技术 系统级关键技术 时分双工技术时分双工技术 N频点技术频点技术 物理层关键技术 物理层关键技术 智能天线智能天线 联合检测联合检测 上行同步上行同步 上行同步灵活配置上行同步灵活配置 网络层关键技术 网络层关键技术 接力切换接力切换 无线资源管理无线资源管理 动态信道分配动态信道分配 TD SCDMA 关键技术分类关键技术分类 TD SCDMA 关键技术关键技术 接力切换时分双工 智能天线联合检测 动态频谱分配 上行同步 接力切换时分双工 智能天线联合检测 动态频谱分配 上行同步 32323232 32 TD HSDPA技术性能及客户感知 HSDPA TD HSDPA是是TD SCDMA 的的3 5G技术技术 TD HSDPA可以由可以由TD SCDMA平滑演进平滑演进 1 6MHz带宽上支持的 下行峰值速率为 带宽上支持的 下行峰值速率为 2 8Mbps 结合多载波和结合多载波和N频点技术 三载 波下行峰值速率可达 频点技术 三载 波下行峰值速率可达8 4Mbps HSDPA可以使用户获得更高的下 载数据速率 可以使用户获得更高的下 载数据速率 HSDPA可以使用户业务性能体验 更佳 有更快的业务响应速度 可以使用户业务性能体验 更佳 有更快的业务响应速度 HSDPA系统单载波可支持 最大用户数为 系统单载波可支持 最大用户数为8 可变化 可变化 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33333333 TD HSDPA技术理论性能 版本版本典型最大速率典型最大速率理论最大速率理论最大速率 R4384kbps2 0Mbps 单载波HSDPA2 0Mbps2 8Mbps 多载波HSDPA6 0Mbps8 4Mbps 2 8 Mbps for 5 TSs 16 codes TS R5 HSDPA各版本理论最大速率和典型最大速率如下 34343434 TD HSDPA技术实际性能 定点定点 1 08Mbps 1 35Mbps 移动移动 0 9Mbps 1 29Mbps HSDPA数据卡产品 数据卡产品 DTM 5710 0 0 2 0 4 0 6 0 8 1 1 2 1 4 1 6 0 0 2 0 4 0 6 0 8 1 1 2 1 4 1 6 室外表现室内表现理论值室外表现室内表现理论值 定点定点 移动移动 理论值理论值 当时隙比例配 置为 当时隙比例配 置为2 4时 理论最大峰值 为 时 理论最大峰值 为1 6Mbps 目前中国移动目前中国移动TD网络已全部开启网络已全部开启HSDPA功能功能 定点定点 0 9Mbps 1 2Mbps 移动移动 0 8Mbps 1 1Mbps 室内表现室内表现室外表现室外表现 35353535 TD HSUPA技术及容量性能 在在3GPP R7中引入 可以平滑演进中引入 可以平滑演进 用户数据率增益用户数据率增益 UE峰值速率 可达 峰值速率 可达2 2Mbps 的能力的能力 覆盖增益覆盖增益 0 5 1 0 dB 容量增益容量增益 20 50 小区吞吐量增益小区吞吐量增益 HSUPA 高速率覆盖高速率覆盖 可以大幅度增强上行数据速率可以大幅度增强上行数据速率 HSUPA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36363636 TD与W CDMA2000 GSM技术特点比较 TD SCDMA系统功能更加先 进 设备成本相对低廉 与系统功能更加先 进 设备成本相对低廉 与GSM GPRS EDGE系统相 比 性能大幅度提高 系统相 比 性能大幅度提高 结论和口径结论和口径 与与CDMA2000 W CDMA技术相 比 技术更加先进 性能不落后 技术相 比 技术更加先进 性能不落后 总体上 目前总体上 目前TD提供的 性能能够满足 提供的 性能能够满足3G业务需求业务需求 3737 TD LTE 技术 3G发展及演进 3G IMT Advanced 4G IMT Advanced 4G 1G 2G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AMPS TACS GSM cdmaOne WCDMA cdma2000 TD SCDMA E3G E3G LTE WLAN 数据速率数据速率 200kbps300kbps 10Mbps 10kbps 100Mbps100M 1Gkbps 802 11 WiFi 802 16e WiMAX 3G HSDPA HSUPA 1xEV DO 移动性移动性 201520102005200019951985时间时间 802 16m 802 16m FBWA DSL FTTx 3838 TD LTE 研究研究3GPP标准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系统演进标准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系统演进 目标目标 提高数据速率 降低时延 改进系统容量和覆盖 扁平化的网络架构扁平化的网络架构 接入网 eNodeB 核心网 aGW TD LTE E NodeB S1 X2 X2 X2 CN RAN E NodeB E NodeB aGWaGW 分组数据 网 UTRAN核心网PS域 SGSN GGSN UTRAN接入网 RNC UTRANLTEUTRANLTE 全新的扁平 IP化网络架 构 重新定义网元类型和接 口的标准 只考虑PS域 只有两种网元 无线 网 eNodeB 核心 网 aGW 引入了基于OFDM的关键 技术 通过IP方式承载综合业务 原UTRAN的CS域业务 均可由LTE网络的PS域 承载 信令简化 全新的扁平 IP化网络架 构 重新定义网元类型和接 口的标准 只考虑PS域 只有两种网元 无线 网 eNodeB 核心 网 aGW 引入了基于OFDM的关键 技术 通过IP方式承载综合业务 原UTRAN的CS域业务 均可由LTE网络的PS域 承载 信令简化 4040 容量提升 峰值速率 下行峰值速率 下行100 Mbps 上行 上行50 Mbps 20MHz 频谱效率 下行是频谱效率 下行是HSDPA的的3 4倍 上行是倍 上行是HSUPA的的2 3倍倍 覆盖增强 提高 小区边缘比特率 提高 小区边缘比特率 5 km满足最优容量 满足最优容量 30 km轻微下降 并支持 轻微下降 并支持100 km的覆盖半径的覆盖半径 移动性提高 0 15km h性能最优 性能最优 15 120 km h高性能 支持高性能 支持120 350 km h 甚至在某些频段支持 甚至在某些频段支持 500 km h 质量优化 时延 用户面小于时延 用户面小于 5ms 控制面小于 控制面小于 100 ms 服务内容综合多样化 高性能的广播业务 高性能的广播业务 MBMS 提高实时业务支持能力 提高实时业务支持能力 VoIP达到达到 UTRAN电路域性能电路域性能 运维成本降低 扁平 简化的网络架构 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扁平 简化的网络架构 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TD LTE目标 4141 TD LTE产业化基础及意义 以技术试验 测试标准为纽带 完善以技术试验 测试标准为纽带 完善TD LTE标准技术 推动国内企业加 快研发进度 保证与 标准技术 推动国内企业加 快研发进度 保证与LTE FDD的同步 实现与的同步 实现与FDD的融合的融合 突破产业发展中终端芯片 仪表等薄弱环节 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突破产业发展中终端芯片 仪表等薄弱环节 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TD SCDMA产业化基础产业化基础 自主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壮大 不断成熟的的TD SCDMA产业 链 尤其是芯片 终端能力的大 幅提高 丰富TDD系统部署和优化经验 大量TDD技术人才 TD LTE形成的意义形成的意义 面向宽带应用 提供了灵活使 用IMT频谱的TDD解决方案 避免了国际上TDD产业的又一 次分裂 扩大了TDD产业规模 形成了有竞争力 受到国际广 泛认可的国际标准 为TDD技术 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TD SCDMA产业 化成就为TD LTE 标准的形成奠定 了重要基础 TD LTE为TD SCDMA产业开辟 了更广阔的发展 演进空间 4242 三阶段二技术 三阶段三阶段 TD SCDMA及增强性阶段 TD SCDMA TD HSDPA TD HSUPA TD LTE阶段 4G阶段 二技术 二技术 CDMA技术 OFDM技术 对应关系对应关系 TD SCDMA及增强性阶段采用CDMA技术 TD LTE 4G技术采用OFDM技术 43434343 LCR FuTURE B3G TDD HSDPA HSUPA TD LTE 3G 和其它蜂窝系统频谱和其它蜂窝系统频谱 4G 频谱频谱 LCR HSDPA HSUPA B3G TDD LTE TDD 384Kpbs SA MUD 50 100Mbps MIMO OFDM 100M 1Gbps 提高容量 覆盖 频谱效率和峰值速率 降低业务延迟和成本提高容量 覆盖 频谱效率和峰值速率 降低业务延迟和成本 DL 1 6Mbps UL 1 1Mbps AMC CDMA OFDMA TDD TDD 2000200520102015 HSPA HSPA 下行下行7 72Mbps MIMO 64QAM TD SCDMA 系统演进及各个版本 4444 Docomo公司案例 Docomo公司的困惑 公司的困惑 2001年 年 跳跃式的网络变迁 PDC到WCDMA 终端太少 终端太滥 Softbank KDDI的竞争威胁 四个运营策略四个运营策略 逐步扩展覆盖 从热点开始 再逐步覆盖范围 平滑的价格 比2G价格略低 继承2G业务并推出新业务 丰富终端 加大终端投入和终端补贴 2003年第 一季度 网络覆盖 90 视 频新业务 2004年第 二节度 99 覆 盖 上网 业务 快 低 4545 Docomo公司案例 Docomo和中国移动的差异性和中国移动的差异性 网络跳跃的不同 3G 4G时间的不同 产业链的不同 中国移动的困惑中国移动的困惑 欲走还留 欲走还留 TD LTE这个小尾巴实际上隐含大杀手 3阶段2技术 倒置的产业链 红旗到底扛多久 4646 Docomo公司案例 中国移动的思考 整体策略 整体策略 2G用户如何办 用户如何办 3G用户如何办 用户如何办 网络 终端的变化 最大的用户市场 网络策略 网络策略 WIFI TD FTTX 覆盖区域 TD覆盖10 20 还是100 业务策略 业务策略 数据卡 上网本 TD终端 TD无线座机 无线网关 用户群 资费 营销推广 终端 特色业务 便宜 数据卡 G3 速度 品牌 4747 TD终端状况 3 1方案 个人终端个人终端 32 12 29 TD手机 TD数据卡 TD上网本 家庭终端家庭终端 TD无线固话 家庭信息机 4848 TD双网融合与2 3G操作 我们必须了解的前因后果 TD SCDMA总体发展策略总体发展策略 双网融合双网融合 三不政策与三新方案三不政策与三新方案 2 3G互操作原则互操作原则 2 3G操作切换机制及考虑操作切换机制及考虑 TD双网融合双网融合 背后的故事背后的故事 4949 2G 3G单独组网 50505050 2G 3G融合组网 为什么融合组网 为什么融合组网 试验网一期8省10城市TD网络建设不是采用融合组网的方式建设 客户 需要使用 新号码 新卡 和 新终端 还要申请登记入网才能享受TD 网络的服务 导致2G现有客户使用TD网络门槛高 成本也高 用户要保留原有的2G 号码和手机 重新申请TD号码 同时携带2部手机2个号码 不便于客 户使用TD业务 也不利于TD的市场发展 融合组网的主要含义融合组网的主要含义 融合组网是对用户号码融合 网络组织融合 核心网网元融合及各类支 撑系统的融合 实现2G网络和TD网络融合 通过2G 3G互操作功能 用户在没有感知的情况下使用网络服务 51515151 2G 3G融合组网 集团总部 确定了融 合组网的 思路 集团总部 确定了融 合组网的 思路 2008年7月 完成了天津 等四城市的 核心网融合 试点现网测 试 完成了天津 等四城市的 核心网融合 试点现网测 试 测试结果表明 融合组网方案在技术上可行 测试结果表明 融合组网方案在技术上可行 45类类 TD业务测试通过 融合前后数据业务性能指标相 同 下一步可以在现网规模应用 业务测试通过 融合前后数据业务性能指标相 同 下一步可以在现网规模应用 2008年10月 总部计划部明 确 总部计划部明 确 首先是在首先是在 10个城市进行个城市进行 融合组网 在后融合组网 在后 续的二期工程直续的二期工程直 接采用融合组网接采用融合组网 的方式建设的方式建设 2008年11月 正式启动了正式启动了 8省省10市全面 融合组网的 实施工作 市全面 融合组网的 实施工作 二期建设融 合组网 二期建设融 合组网 总体策略总体策略 52525252 测试结果表明 测试结果表明 天津等四城市的核心网融合试点现 网测试 一是2008年年底前实现 三不 二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使2G TD融合组网达到WCDMA和GSM的融合组 网水平 三是2G TD互操作达到GSM900和GSM1800的互操作水平 2008年10月26日 李跃副总裁在天津 融合组网推进会上代表集团公司提出了 融合组网的三大目标 融合组网方案在技术上可行 45类TD业务测试通过 融合前后数据业务性 能指标相同 下一步可以在现网规模应用 三大目标 三大目标 2G 3G融合组网 5353 2G 3G融合组网 融合组网主要有融合组网主要有 三项必要的工作三项必要的工作 和和 两项必要的任务两项必要的任务 三项必要的工作三项必要的工作 第一项是第一项是8省公司要在年底完成省公司要在年底完成TD交换机参数配置修改 允许交换机参数配置修改 允许2G用户可以接 入 用户可以接 入TD网络 网络 第二项是完成第二项是完成BOSS改造升级 包括一级改造升级 包括一级BOSS系统和系统和8省的省级省的省级BOSS系 统 满足 系 统 满足 三不三不 自由转网对用户计费的需求 自由转网对用户计费的需求 第三项是第三项是8省公司要年底前完成广播网号的调整工作 把原来省公司要年底前完成广播网号的调整工作 把原来TD网络的网号 由 网络的网号 由 46007 调整为与调整为与2G网络统一的网络统一的 46000 两个必要的任务两个必要的任务 第一项是第一项是8省现有省现有2G HLR要完成升级改造 实现提供包括可视电话 多媒体 彩铃等 要完成升级改造 实现提供包括可视电话 多媒体 彩铃等6类类3G特色业务在内的所有特色业务在内的所有45类业务 类业务 第二项是第二项是8省现有省现有2G网络电路域 分组域要完成升级改造和无线网的割接调 整 以提高切换成功率 改善用户体验 网络电路域 分组域要完成升级改造和无线网的割接调 整 以提高切换成功率 改善用户体验 5454 双网融合的三不政策与三新方案 三不政策 三不政策 不换号 不换卡 不登记 三新方案三新方案 新机制 新标准 新测量 三新 实施以后 使TD和GSM的融合 水平进一步提升 用户在使用移动网络 时基本上感觉不到网络切换 就如目前 2G网络会在900兆 1800兆间切换一 样 用户基本感觉不到差异 三不政策的实施 使用户不用换号 不 用登记 只需要更换一部新的3G手机 就可以从2G用户变成3G用户 而且可 以享受2G的服务 简单方便 一个终端 享受两个网络服务 5555 2G 3G互操作原则 3G 2G网络之间的互操作应遵循保持网络稳定性的基本原则 网络之间的互操作应遵循保持网络稳定性的基本原则 3G 2G系统间的互操作规划 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系统间的互操作规划 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 影响最小原则 3G网络不要影响到现在GSM网络的稳定性 2 切换最少原则 尽量减少系统间切换发生的次数 避免频繁的 系统间重选 3 负荷负担原则 3G网络的高频率效率可以分担一部分的2G网 络的负荷 同时在3G网络负荷较高的时候 可以利用2G网络富余容 量吸纳3G用户的低端业务 4 质量最好原则 尽量让3G用户享受3G网络的服务 利用2G网 络拓展3G覆盖 保持3G用户的业务连续性 56565656 2G 3G互操作切换 开通开通TD SCDMA到到GSM话音 业务单向切换 话音 业务单向切换 开通分组域业务双向切换 包 括网络控制的分组域业务 开通分组域业务双向切换 包 括网络控制的分组域业务3G 到到2G切换和终端控制的分组 域业务 切换和终端控制的分组 域业务2G到到3G重选 重选 2 3G互操作互操作 开通终端空闲状态下的开通终端空闲状态下的TD SCDMA 与与GSM的双向小区重选 的双向小区重选 3G网络发展初期 可 以开启基于覆盖的 网络发展初期 可 以开启基于覆盖的2 3G 互操作 互操作 5757 2G 3G互操作切换 空闲状态空闲状态 小区重选 语音域 语音域 从3G到2G的单向切换 数据域数据域 2G 3G间的相互切换 双网融合问题 从目前对从目前对TD网络运行的监测看 核心网 终端 无线网 网络运行的监测看 核心网 终端 无线网 UIM卡以 及终端与网络兼容等五大方面存在 卡以 及终端与网络兼容等五大方面存在58个重点问题个重点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掉话率太高 数据用户掉线率太高 网络运行不稳 定等等结果 TD与与GSM的网络切换存在三大问题的网络切换存在三大问题 用户手机在TD和GSM网络之间选择时 切换选择的标准是相对值 因此 在2G信号比较强的情况下 手机会很容易选择GSM网络 这 导致用户在TD网上的时间相对比较少 由于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导致了TD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