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护肤品也是一种瘾.doc_第1页
用护肤品也是一种瘾.doc_第2页
用护肤品也是一种瘾.doc_第3页
用护肤品也是一种瘾.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护肤品也是一种瘾没有抹精华液就觉得这一天仿佛老了5岁,没有抹眼霜就相信鱼尾纹会加速到来?很多女人在广告的忽悠下,完全无视了皮肤固有的调节功能而横加干预,逐渐培养起了自己对护肤品的依赖心理。皮肤不是滑了,是多了层膜“你该去磨一磨你那粗大的毛孔了。”每次见到闺密Lily,她都会忧心忡忡地将我的脸审视一番。她最近乐于向我推荐某品牌的微晶焕肤微粒,说明书里的功效写着“即刻祛除老化角质,促进肌肤新生,扶平细纹及收敛毛孔”云云,据说能够将你们个个整修得“吹弹即破”。“但亲爱的,除了氮化硼粉末和硅酮,那里头还有什么呢?”在她循循善诱之下,我尝试性“微晶”了一次挤丁点儿膏体用水兑一下,就着T字区揉啊揉,然后伸长脖子俯到水龙头下去揩干脸后,我非常不好意思地问了她这个问题。当然,接下去说话的人还只能是我自己。简单说,由氮原子和硼原子构成的晶体就叫做氮化硼,主要有三种结构,其中六方体的晶体结构类似于层状石墨,只不过是白色而非黑色的而已,具有良好润滑作用,可用作各种工业用途,如在轴承和滑动零件处减少摩擦。而硅酮指的是有机硅化合物和硅氧烷相互连接成的一类聚合体,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就在化妆品行业中受到重视,因其润滑性和生物适应性而被广泛使用。Lily竭力声称的细腻光滑之功效,在我看来多出自于这两种材料的物理特性。换而言之,你感受到的滑并非自身皮肤肌理的滑,而是因被附上了一层“膜”所致。然而迄今“磨”了大半年之久的Lily确乎已乐此不疲,早准备好一管管买将下去,并坚信从岁月那里窃取了容颜常驻的妙法,在她充满危机感的想象中,一旦不“磨”了,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又粗又涩的严重后果。勤洗脸多补水未必护肤曾几何时,我周围的女人们几乎都开始被化妆品广告和时尚杂志忽悠,在一件比一件更琐碎的有关皮肤的事情上纠结。事无巨细,只要被告知“这会加速你的衰老”,就如遭五雷轰顶般,恨不得马上砸钱下去纠正过来。比如说洗脸吧,面对偶尔泛出的油光,多少人在水性乳液和卸妆油之间举棋不定啊,过度执着的结果就是拼命洗,以至于一位日本美容专家曾指出有所谓“洗脸症候群”。而事实上,一个人每天洗比所需次数更多的脸是很糟糕的因为皮肤本来可说有一定自洁功能,当借助外物的清洗过于频繁的话,就会出现紊乱,所以那些脸洗得越多的人粉刺痘痘也越多。再说化妆水喷雾大行其道吧,君不见空调房间里、飞机座舱中,总有人以一定频率拿着瓶子扑哧扑哧,特别是在干冷季节来临之时,殊不知这很可能导致你皮肤原有的水分和新喷上去的化妆水一起流失,所谓得不偿失。以上两种做法的共同问题在于,完全无视了皮肤固有的调节功能而横加干预。如果这两条和你无关,也别高兴得太早,且看看还会不会存在如下强迫心理:没有抹精华液就觉得这一天仿佛老了5岁,没有抹眼霜就相信鱼尾纹会加速到来罢罢罢,让我告诉你吧,那些价钱比一般保湿乳液昂贵了至少5倍以上的精华液充其量就是多放了一点硅酮而已,而它看起来通透的形态只不过因为少了点增稠剂。眼霜也同理,它与面霜的成分差异远远不会够得上你需要在其间多支付的不合理差价。是时候好好思考一下了:护肤品啊护肤品,到底在我们生活中玩着什么样的一个把戏?如果拿“护肤品有没有依赖性”这种问题去问美容师,他们中的大多数一定会摇头否认,反而产品开发师会相对客观,他们说,就像有不少女人喜欢戴帽子一样,除了是一种习惯,更多的是那背后带给她的安全感,如果只有那些更厚的、更有仪式感的帽子能带给她这种感觉的话,也只能买下去戴下去了。别挑贵的,挑大牌的“我从来不理会那些贵得离谱的化妆品,”大学舍友,在一家也算较有影响的化妆品厂牌工作了有6年多的安琦,煲电话粥时告诉我,“那些成本真的太贱了,也许价格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我们支付的是广告和包装费用。”很多化妆品添加成分,都以近似于神话的面目来到了铜版彩页,绘声绘色的文字配图描绘它如何倾注了科学家的灵感和心血、并具有梦幻般的美丽功效。很少有人想得到,这些内容不过是一次广告策划会上头脑风暴的结果。话又说回来,来自正规品牌的产品,在安全性上确实相对更有保障,这一点就连做过化妆品的安琦也不能否认。卫生部颁发的2007版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列举有1286种禁用物质和406种限用物质,并针对各种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规范了毒理学试验方法、卫生化学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和人体安全性功效检验方法,浩瀚繁琐的名词加操作步骤并非形式,皮肤之事不可马虎。规范中提及的绝大部分化学成分,在合格化妆品中的检出百分比甚至比在药品中还要低,一般而言,大厂牌会较严格地执行这些检验。而那些赚一票是一票的小品牌则会无视这些规范,尝试以各种狡诈手法突破约束,把不负责任的产品推向市场。为了避免成为牺牲,消费者切记,远离那些没有出处的、听上去很美的“诱惑”。央视曾在2006年报道了一桩“葡萄籽抗敏平抚液”事件,数十名在美容院中使用此产品的女性短期内肤质获得了极大改善,而停用几天后则出现脱皮浮肿,程度重者无异于毁容。后经调查,发现非法制造商以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一种强效的细胞调节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