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对编机上机操作整合.doc_第1页
电视对编机上机操作整合.doc_第2页
电视对编机上机操作整合.doc_第3页
电视对编机上机操作整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对编机上机操作整合 知道肯定有人懒得看群邮件什么的。于是做了个整合再自己加了点。就这样吧。一、给空白新磁带设定开始时码,并铺上黑场1. 打开录机设置面板,在右上角的“COUNTER SEL”里选择时码为“TC”. 2. 按“MENUE”进入菜单后选择“TIME CODE”“RUN MODE” “REC RUN”,再次按“MENUE”退出菜单. 3. 按“TC PRESET”. 4. 设定好起始时码 (比如23:59:50:00). 5. 按“SET(YES)”确定. 6. 进入菜单后选择黑场“VIDEO CONTROL” “INT VIDEO SG” “BB”.(如果希望铺的是彩条,则选择75%的彩条“75% bar”) 7. 按“SET(YES)”确定. 8. 通过视频输入选择把输入信号设定为“SG”,即内部信号. 9. 同时按录像机上的“REC” “PLAY”键,录机开始铺黑场. 10. 需要停止时按“STOP”键(建议比目标时间多铺设3-5秒). 11. 此时可以把时码设置改为“TIME CODE”“RUN MODE” “FREE RUN”要注意的是:以上操作都是在录机上进行,而且是手动编辑,即所谓的“硬录”,如果在录机上直接操作,则要把录机的遥控(remote)关掉。因为硬录会以当前录像机时码进行记录,而且不会续磁,所以只有在空白磁带一开始时才可以采取这样的硬录模式,在对编过程中绝对不可以使用手动记录,否则会造成时码不连续。二、给已经铺了一段磁迹的录像带铺彩条或黑场如果录像带已经铺好了一段磁迹,有足够进行编辑预卷(这是必须的,如5秒以上),则可以采取自动编辑模式给录像带继续铺上彩条或黑场。1. 把录机设置在遥控状态(REMOTE). 2. 进入菜单选择需要的信号,如“75% bar”彩条或“BB”黑场,把视频输入信号设定为“SG”. 3. 如果彩条需要1KHz的标准音,则两轨音频输入都设置为“SG”,并调整好音频大小. 4. 在编辑控制台上选择复合(ASMBL,即assemble之简写)编辑模式. 5. 找到录机上希望开始的地方,并设置好入点(“ENTRY”+右侧的“IN”),此时无需设定出点. 6. 放机也设置到遥控状态(REMOTE),并按着“ENTRY”的同时按一下编辑控制台左上角“P2”右侧的“FROM TO”键. 7. 按下编辑控制台中间偏下的 “AUTO EDIT” 自动编辑键,则录机开始记录设定的信号。 8. 在需要的地方按“ALL STOP”键停止记录. 9. 10. 由于采用自动编辑“AUTO EDIT”模式,所以录像带的磁迹会一直延续下去。但在复合编辑模式下,当停止记录时,磁迹会中断。三、从放机磁带上选取画面编辑到录机的节目带上1. 把放机和录机都设置在遥控状态(REMOTE). 2. 现在编辑模式:如果录机节目带后面没有连续磁迹,则选择复合(ASMBL)编辑模式,如果节目带已经铺好了磁迹,或者仅仅对已有节目进行修改,则选择插入编辑模式(根据需要选择画面V或声音A1,A2). 3. 按一下编辑控制台左上角“P1”选择放机,搜寻需要的画面. 4. 设定放机的入点(“ENTRY”+左侧的“IN”)或出点(“ENTRY”+左侧的“OUT”) 5. 根据需要设定好录机的入点(“ENTRY”+右侧的“IN”) 或出点(“ENTRY”+右侧的“OUT”). 6. 可以按预览“PRIVIEW”键预览编辑,根据需要可以调整音频大小,或者修改编辑点. 7. 按下编辑控制台中间偏下的 “AUTO EDIT” 自动编辑键,将放机的内容复制到录机节目带上. 8. 可以按“RVW / JUMP”键进行回看. 9. 进行下一个编辑.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插入编辑模式,录机的磁带必须铺有连续的磁迹。四、对编辑点的操作1. 设置入点“ENTRY”+ “IN”. 2. 设置出点“ENTRY”+ “OUT”. 3. 到入点“GO TO”+ “IN”. 4. 到出点“GO TO”+ “OUT”. 5. 清除入点“RESET”+ “IN”. 6. 清除出点“RESET” + “OUT”. 7. 入点前进一帧:“GO TO”+ “IN”然后“+” + “IN”. 8. 入点后退一帧:“GO TO”+“IN”然后“-” + “IN”. 9. 出点前进一帧:“GO TO”+“OUT”然后“+” + “OUT”. 10. 出点后退一帧:“GO TO”+“OUT”然后“-” + “OUT”.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按键,除了“ENTRY”只有一个在编辑控制台中间,其他录机和放机有各自的按键,放机的在编辑控制台左侧,录机的在右侧。五、声画分离编辑操作1. 分别设置录、放机入点“ENTRY”+ “IN”.2. 按下”声画分离编辑”那个键(我忘了具体名称了.在编辑控制台放机侧的“IN”左侧的单独按钮。该键红灯亮起3. 设置录机声音入点“ENTRY”+ “IN”.(可提前或推迟)4. 再次按下”声画分离编辑”键。该键灯灭5. 设置录机(视频)出点“ENTRY”+ “OUT”.6. 按下编辑控制台中间偏下的 “AUTO EDIT” 自动编辑键,将放机的内容复制到录机节目带上.该机型只能设置一段视频的开头音画分离而无法设置视频结尾的音画分离,如需要在结尾音画分离请在其后添加另一段开头音画分离的视频以达到效果。六、静帧画面的插入1. 分别设置录、放机入点“ENTRY”+ “IN”.2. 在编辑控制台左上角把输入转为”缓存” “ENTRY”+“FROM TO”3. 按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