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之痛经.ppt_第1页
中医食疗之痛经.ppt_第2页
中医食疗之痛经.ppt_第3页
中医食疗之痛经.ppt_第4页
中医食疗之痛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女痛经的药膳方 归蛋益母粥 1 材料 当归15克 益母草30克 鸡蛋3个 粳米30克 红糖30克2 做法 先将当归 益母草用水在砂罐中浸泡半小时 再文火煎煮2次 每次煮沸后20分钟滤出药汁 将药汁与粳米 鸡蛋共同煮粥 快熟时加红糖即可 吃蛋喝粥3 服法 每天1 2次 连续5 7天 治疗3个月经周期4 功效 活血行气 化瘀止痛 适用于血瘀痛经 经色紫暗或有淤块 排出减轻后者 药材1 当归 当归主产甘肃东南部岷县 秦州 产量多 质量好 其次则为陕西 四川 云南等地 性味 味甘 辛 苦 性温 归经 归肝 心 脾经 功效 补血 活血 调经止痛 润燥滑肠 主治 血虚诸证 月经不调 经闭 痛经 症瘕结聚 崩漏 虚寒腹痛 痿痹 肌肤麻木 肠燥便难 赤痢后重 痈疽疮疡 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6 12克 或入丸 散 或浸酒 或敷膏 药材2 益母草 性味 味辛 苦 性微进 归经 入心 肝 膀胱经 功效主治 活血 祛瘀 调经 消水 治月经不调 胎漏难产 胞衣不下 产后血晕 瘀血腹痛 崩中漏下 尿血 泻血 痈肿疮疡 临床应用 活血调经 利水消肿 清热解毒 治疗水肿 小便不利 治疗水瘀互结 淤血障碍膀胱 治疗疮痈肿毒 皮肤瘾疹 活血调经 用于血滞经闭 痛经 经行不畅 产后恶露不尽 瘀滞腹痛 又可用于跌打损伤 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忌用 经效产宝 忌铁器 用法用量 10 30克 煎服 鲜品12 40克 或熬膏 入丸剂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敷 益母草图 痛经的分类 中医的角度上来看 我们将痛经分为五种 气滞血瘀型 寒凝血瘀型 湿热蕴结型 气血虚弱型 肝肾不足型 五种不同的形态所需要的调养方式也不尽相同 1 气滞血瘀型 症见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 拒按 或伴胸胁乳房胀 或经量少 或经行不畅 经色紫黯有块 血块排出后痛减 经净疼痛消失 舌紫黯或有瘀点 脉弦或弦滑 治宜理气化瘀止痛 2 寒凝血淤型 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 得热痛减 按之痛甚 经量少 经色黯黑有块 或畏冷身疼 舌苔白腻 脉沉紧 治宜温经散寒除湿 化瘀止痛 可以喝益母草 活血化淤 3 气血虚弱 症见经期或经净后 小腹隐痛 喜揉按 月经色淡量少 质稀 伴神疲乏力 面色苍白 舌淡苔薄 脉虚细 虚阳气不振 运血无力 故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 喜揉按 气虚阳气不充 血虚精血不荣 故经血色淡量少 质稀 余症亦为血虚气弱之象 5 肝肾亏虚 症见于经净后小腹隐痛 腰酸 经血量少而质薄 经色暗淡 或有头晕耳鸣 小腹空坠不温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 这种痛经的分型表现为肝肾亏虚 冲任俱虚 精血不足 行经之后 血海更虚 胞脉失养 故经净后小腹隐痛 精亏血少 阴损及阳 经量少而色淡质薄 小腹空坠不温 肾虚精亏 清窍失养 故头晕耳鸣 腰为肾之府 肾虚则腰酸 4 湿热下注 症见于经前 经期少腹胀痛 经量多 色红 质稠或有块 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 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 外感或内蕴湿热 流注冲任 阻滞气血 经行不畅 故经来腹痛 热扰冲任 则量多色红有块 热灼津液 则经水质稠 湿热下注 伤及任带 则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 舌脉均为湿热内盛之象 为什么选择归蛋益母粥作为少女痛经的药膳方 1 就药材来说 简单易于购买 就烹饪来说 容易烹煮 是宅女们的首选 2 就病因来说 气滞血瘀型痛经和寒凝血瘀型痛经是少女痛经的常见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