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秉持人文情怀,滋养学生心灵谈中学语文的文学教学关键词:文学教学人文情怀阅读感知生命主体审美文学作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内容与形式。文学即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是人类思想、情感、审美的艺术表现,是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语言形态存在。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感受理解贤哲思想情感,以优秀文化传统滋养其心灵发育,初步形成其有民族文化印记和丰富宽广情怀的精神世界,进而成长为明事理、懂人文,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文明素养的民族人、社会人。理解文学教育的魅力和功用,我们还是记住巴金老人所说吧:“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由此认知:秉持文学人文情怀,滋养学生心灵,是语文教学形成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对民族文化、人类文明发展的使命感,确立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相统一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一、人文情怀与文学教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中贲卦的彖辞)这是“人文”一词在中文中的最早出现。宋程颐伊川易传卷二释作:“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由此,我们了解到“人文”原来是指人的各种传统属性。周作人在1918年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人的文学,他说人的文学,就是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他又认为文学有两个任务,一个是正面的任务,就是要描写一种有人道的理想的生活;另外一个就是侧面批判的任务,就是要批判非人的生活、兽性的生活、贫穷人的生活。周作人对文学的认识里,包含着进化论的思想,文学应该体现人类日益进步、美好的文明发展趋向。其实,我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文学教学,其根本的目的,不就是要实现一个人的蕴含文化传统的精神、品格的日益发展、提升吗?人文主义,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批判中世纪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知识,接受新事物,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个人的才智。人文情怀,是一种人文精神,即一个人的思想、学识、文化修养、人格情绪等在人生中的综合体现。它包含三个元素:人性,主要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尤其将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理性,以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头脑的,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超越性,就是追求一种宇宙精神,追求物我交融的心态,可以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在文学教学中,丰富、发展青少年的人文情怀,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不正是与我们教育造就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文明素养的民族人、社会人的目的追求相契合吗?二、从人文视角解读文学作品依据中学教材所编排文学作品类型,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人文情怀:其一,披文入情,感受贤哲人格魅力。历代重要人物的事迹构成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重要人物的人生就是历史的筋骨和血肉,所以,司马迁的纪传体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青史画廊生动展示着生命的智慧光芒。灿若群星的文化巨擘,其人生、其著作、其独特的性格显现出了人类思想精神品格的光辉,蕴含着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不同身世中不同生命的存在感受。孔子的博大仁德、孟子的精深严谨、老子的哲思智慧、庄子的超脱逍遥、屈原的忠贞执著、司马氏的怀志坚忍,陶潜的超然洒脱,李白的傲骨、杜甫的怀忧、王维的恬淡、苏轼的旷达、幼安的豪放这是不同的生命存在,也是各具魅力的人生品格。披文入情,就是借助文字媒介,跨越时空阻隔,看看他们壮志在胸时的豪迈神情,听听他们坎坷失意时的慨叹奋起,感受他们生的喜怒哀乐和生命亡逝时的或凛然安祥或无奈感伤。文学作品的阅读接受,以感受他们的生活,触摸他们的心跳,理解他们的抉择,思悟他们的生命意义作为意旨指向,把他们的人格魅力化作建构自己精神世界的梁木砖瓦。比如阅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国破家散、颠沛流离、困苦窘迫的人生遭际,使我们可以想见诗人生命个体身心的痛苦重负,又见赖以存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雨脚如麻、布衾冷裂、床头屋漏、长夜沾湿,再加自身年老体衰,此时所想应该是什么呢?换作是你又会祈求什么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就是诗人的祈求和愿望,这是会超出一切自我中心论者度外的回答。诗人不同凡响,诗人远远高出你我。“诗圣”称号原来是也包含这样的人格情怀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臧克家有的人)所有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宽广胸怀。生命的意义是由生命的过程造就!我们的生命会是怎么样呢?文学教学,就是要在学生的心底把民族文化巨人高高矗起,做学生人生的路标,成为学生设计自我人生的楷模。其二,阅历人生,丰富个体生命体验。因为有广泛的阅读听说和推理判断,“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文学阅读就是以作家叙述的人生,实现自身跨越时空的生命体验。实现了与作家思绪对接的交流阅读,就是把作家的人生经历感同身受,就是把作家描绘的人生历程作一精神巡视,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作了时间上的延伸和空间上的拓展。面对文学中或辉煌或平淡、或高尚或卑微、或富贵或贫贱、或坎坷或顺遂、或愤懑或舒畅、或痛苦或幸福的芸芸众生,学生应以尊敬生命个体的悲悯心态去感受多样的生命历程。能够想象到饥寒者的冻馁之苦,贫贱者的穷困挣扎,即亡者的求生无奈;能够感受到生命茁壮成长的欢欣,安康顺心的舒适,功成名就的自得。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生命的大视野感受作品中的生命,要怀着纵贯千古的思虑理解作品中的人生。教师在文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去理解,去思考,去评价,从而探求开拓自己积极向上、意义深远的人生道路。比如对祝福的阅读:祝福中的祥林嫂,其悲剧性命运,既表现在她作为一般个体生命意义上,又表现在她的每一个生命阶段的艰难多劫。她的一生难逃一般个体生命的悲剧结局,她的每一个生命阶段,又都是浸泡在苦水当中,充满了人生的悲苦。正是后者,使得祥林嫂成为一个悲剧的典型。而她最终的结局,是在惊惧、恐怖之中,在死后的寂寞、冷酷之中,祥林嫂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一步死亡。死时,饥寒交迫,绝望无助,恐怖万分。这样的死亡,直将人推入人生的最悲惨当中。由此,我们再作深一层的思考,将祥林嫂的个体悲剧扩展为人生的一般意义理解,并且能够引入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的观点把悲剧看作一种节奏形式,这种节奏形式反映了个体生命、生活的基本结构,“表现了自我完结的生命力节奏”。她说:“与简单新陈代谢不同,个体生命在走向死亡的途程中,具有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阶段,即生长、成熟、衰落。这就是悲剧节奏。”悲剧之所以撼动每一个人的心,就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个体生命中都潜藏着这种节奏。任何生命都会走向死亡,而个体对于这一过程都无法把握,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走后门”不死。每个有自主意识的人,都能感应悲剧,都有悲哀。祥林嫂是一个艺术典型,她所表现的是生命中的一类,是所有生命都具备的一个层面。至此,学生对生命的感受认识是不是更丰富深刻了呢?其三,审美观照,获得心性闲适愉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不仅是一般意识形态,而且更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是文学的特殊性质。”(童庆炳文学理论要略)文学性质特征如此,那么,审美观照,获得心性闲适愉悦,便是文学阅读教学中需要特别予以关注并实现的了。“审美观照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必要过程,是审美主客体之间发生实践性联系的特殊方式。”“观照是以一种视觉直观的方式,对于具有表象形式的客体进行意向性的投射,从而生成具有审美价值的意象。”(审美观照论张晶)文学欣赏的心性愉悦,是经由审美观照而实现的。也可以说,没有审美观照,学生就无从感受文学的魅力,就无从获得文学阅读的高层次快乐,就无从体验、感受语言文学之于个体生命美妙存在的意义。实现审美观照,一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文字语言转换为学生内视所见的直观境象,也就是要学生在心中树立起可以直观的人事或物景。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排除杂念凝神专注于作者心中情境,以文学作品的形象身份体验其特定时空里的生命感受,或者是以作者创作中描述所见所感时的心理状态,以精神思绪触摸其耳闻目睹。三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其判断评价美的标准去感受鉴赏脑际物景,或者是以脑际物景去补充丰富已有判断评价美的标准。此一环节得以完成,学生的文学阅读才能有“望峰息心”、“窥谷忘返”(吴均与朱元思书)的留恋感觉,才能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忘我体验。比如山居秋暝的阅读欣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气之清新,天气之凉爽,环境之幽静,心灵之澄澈,已是让人欲将身形心思归化于天地间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啊!“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称心的世外桃源,自然是生命的神往之处了。低声吟诵,静心体味,思绪游于美景,心性耽于闲适愉悦。美哉,文学艺术!美哉,我的生命存在!在文学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得以感受忧国忧民之襟怀,建功立业之豪迈,思亲念友之情意,离别相思之愁苦;得以见识仁政爱民、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刚正廉洁、舍生取义,豁达乐观、积极进取、幽静淡远、雄浑壮阔,得以理解防微杜渐、居安思危、曲径通幽、超然物我。凡此种种,以使民族文化的琼浆滋养学生的心灵,人类文明的光辉烛照学生前行的道路。三、依文学接受规律实现人文熏染王弼在其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这里所揭示的构成文学作品的言、象、意由表及里三个层次,正是我们文学教学应该依次经历、感知、理解、把握的路进。依据中学语文教学所面对的学生语言发展实际,着眼我们必须完成的人文教育目标任务,我们设定文学教学的流程是:经由语言媒介感知艺术形象把握思想情感意蕴评价形象意义感悟人生哲理构建价值体系。当我们面对一部作品时,首先接触到的是文学作品的可见形式文字,经由文字语言才能接触、进入作品,开始对作品的接受过程。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教师是指导学生运用已有语言知识能力,实现对作品的接触和进入,并在这一接触和进入的过程中,继续丰富语言知识,继续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之一是使学生感受民族语言的美妙神奇,雅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语言的雅化,是学生精神灵魂文化、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表现。教师要针对学生语言发展的实际,利用文学是语言艺术的表现特征,把握字、词、句等最基础语言要素,以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化、凝炼含蓄、新鲜多样和富有音乐性等特点,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发展。文学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感官,把一行行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想象,所凭借的是自身的见闻经验记忆与情理推断能力。在此思维活动中,已有的记忆和能力得到充分的调动和运用,同时,教师的指导解说又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扩充和提高,这也就使得学生精神层面的个体生命感受更为丰富,民族历史文化的人文积累更为丰厚,依人文情理感受、理解人、事的能力更为发展。想象,建立起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世界,使精神的自我身临其境,文学接受进入了感受形象的新境界。对艺术形象的感知,侧重在形象的生命体验,也就是形成对形象情感的共鸣,体验其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变化,感受艺术形象的生命原态,从而生发对形象人生的亲疏好恶情感。至此,也就实现了学生文学接受的感性认识。循此深入,进而思考理解形象人生的所以然,透过作家审美意识过滤的诗意表现,认识作家旨在传达的人类历史意蕴。此时,教师基于自身学识、经验优势的阐发、点拨,是学生认识由感性向理性上升的必需。此时,教师对作品人文蕴含认识的深度,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人文感知、心智发展的高度;教师对形象人生意义的评价,极大的影响着学生人生发展的趋向设计和价值态度的判断取舍。评价形象意义,此一环节关乎人文教育的成败,教师不可轻忽。可重点突出三个层面:道理蕴含,情感人格,审美意义。知书达理,是对读书人的赞语,也表明了读书的目的;丰富情感、成就人格,是使学生人生美丽与高尚的通衢;审美阐释,意在建立学生发现并欣赏自然、人文美好的意识习惯,从而创造与他人、与自然和谐愉悦相处的心理生态。虽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然而,众生识道,却是始于察万物,经世事。人道、物理及美之为美,蕴涵于作者笔下人、事、物的行为叙述、因果发展与状态摹写中。教师对道理的阐发、情感的判断、审美的评析,以及对学生认知的点拨,要依循人类文明传统文化的价值生成与发展轨迹,要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认知感觉和人文选择。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农业大学《英语基础写作(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体育学院《数字孪生与智能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大学《现代设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大学《反垄断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数字法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分离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工贸职业学院《景观可持续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光电专业学科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一到二岁亲子早期教育
- 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小班)
- 合伙人协议书模板
-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成都卷)解析版
- 岁月不负母亲时光留住温情 课件高二下学期母亲节(5月11日)主题班会
- Unit 5 Animals Lesson 3 教学设计-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年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第一批社会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四川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网站联盟广告专题报告
- 广东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从实践中学习医疗人文关怀的案例分享
- 2025年上半年重庆合川区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平安人寿代理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