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臧懋循刻书的功与过摘要:作为明代著名的戏曲编辑家,臧懋循不仅为编印杂剧、元曲不辞辛劳,到处访书,而且还自行创办印刷工场,自选、自编、自刻书籍,为保存我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他所刻印的版本并不能避免自身的局限性,其师心自用大改元曲的做法,更使臧氏本表现出与其他版本的一种完全脱节。对于他的这种行为,尤其是在对元曲选的删易上,人们历来褒贬不一,其中,凌濛初、孙楷第、徐朔方、西方学者伊维德(Wilt L. Idema)、奚如谷(Stephen H. West)等学者都各自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看法。但瑕不掩瑜,时至今日有关元杂剧的教学、研究,仍然是以元曲选作为标准文本。臧懋循对元杂剧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关键词: 臧懋循 刻书 元曲选 窦娥冤臧懋循是明代著名戏曲家之一,他选编的并刻印元曲选(一名元人百种曲)是中国文学史、戏曲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戏曲长期被人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技”和“小道”的中国古代社会,臧懋循以选编、刊印元曲为己任,他广访求、慎品录,“删抹繁芜”、“选杂剧百种,以尽元曲之妙” 。不仅如此,由他编纂出版的还有玉茗堂四梦、校正古本荆钗记、改定昙花记等作品,总字数达300余万字。然而作为一名编辑,他对历代版本的修订篡改也让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一、臧氏的生平背景臧懋循(15501621年),字晋叔,号顾渚山人,长兴人。7岁通晓五经,博闻强记,为人不拘小节。明万历八年(1580)进士,次年出任湖北荆州府学教授。十年,任应天(今南京)乡试同考官,后改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知县。十一年,升任南京国子监博士,与汤显祖、王世贞友善。游六朝遗迹,命题赋诗,携带妾童,出城游乐,被劾为沉湎声色,弃官归里。慕黄山、白岳之胜,策杖往游,赋诗言志。二十四年与族人合捐重修鼎甲桥,吴人出版家臧懋循载:“长兴鼎甲桥,是明朝臧氏大族的聚居之地,仅成化至万历年间,这里就出过七名臧姓进士鼎甲桥,就是明万历年间南京国子监博士、大出版家臧懋循及其家族出资重建的,桥志铭至今仍嵌在桥墩东侧。”二十七年作己亥书事一诗,指责朝廷贪得无厌,税监四出。二十九年,与曹学佺、陈邦瞻等名士结集金陵诗社,相互唱和,并辑有金陵社集8卷。被罢官后,他回到故乡长兴,除了生计应酬外,主要精力都放在收集、校勘和刻印他人诗文上。隐居顾渚山,号顾渚山人,收集了大量的茶诗、茶曲。元曲选载:“鹦鹉曲顾渚紫笋:春风阳羡人微喧住,顾渚问苕叟吴父,一枪紫笋灵芽,摘得如烟和雨,(么)焙香时碾落云飞,纸上风鸾衔去。玉皇前宝鼎亲尝,味恰到才情写处。”为编印杂剧、元曲,他不辞辛劳,到处访书。长兴县志载“利用与内阁大臣徐阶、申时行、王锡爵等名门贵族有姻亲、师友、同年的关系,不惜工本,到处收集散失的元曲、诗词文稿。万历四十一年,年已63岁的臧懋循借送幼孙去河南完婚之机远道访书。在朗陵陈耀文家中探寻陈生前编辑的天中记、学圃萱苏书稿,又在开封得到周王府所藏荆钗记秘本。后绕道前往湖广麻城,在前兵部尚书刘天和儿孙刘承禧家中,借到二三百种宫廷御戏监的元人杂剧抄本。”他还在长兴创办印刷工场,自选、自编、自刻书籍,成为明代大出版家。明朝中晚期以后,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作品渐渐受到士大夫们的关注,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社会大局渐趋稳定,有闲阶层开始增多有关;其次,和知识分子不满于政治现状,精神上希望突破三纲五常的道学藩篱有关。在官僚制度的设置上,明朝严格限制朝臣权力,而用官阶较低的“内阁”来集体行使宰相职权,驾驭六部尚书。借助皇权淫威,由一帮帮文盲宦官指挥着一批批文官,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之下,再能干的士大夫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于是,士大夫中弥漫着一种看淡官场的心态,李贽、汤显祖、顾应祥、臧懋循、吴珫、丁元荐等,都有过一种“不屑屑于一官”的经历。由于看淡官场,进而也厌倦了对四书五经的义理探讨,厌倦了传统的诗文创作形式,文学重心一变而转向了那些戏曲、小说。当时,不仅汤显祖、屠长卿、臧懋循等爱好通俗文学,连明末文坛领袖王世贞,也热衷于戏曲唱词的创作赏析。这就是臧懋循甘愿远离仕途角逐,投身通俗文学的时代背景。他在深入接触戏剧文学之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也深深地爱上了这种文学形式,因而高度赞扬元人杂剧的艺术成就,他在“元曲选序”中说:“大抵元曲,妙在不工而工。”同时认为,明朝当代人对元曲的认识还存在较多的偏颇之处,明朝人创作的“南戏”,也缺乏元曲的韵味,为了传承元曲精华,让后人多出佳作,因而孜孜不倦地改编元曲选:“予故选杂剧百种,以尽元曲之妙,且使今之为南者,知有所取则云尔。”臧懋循卒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享年71岁。据说葬于水口乡雪花山牌楼坞臧氏墓地。二、臧氏在刻书方面的成就综合元曲选序、出版家臧懋循、明代文学史等史料,臧懋循出版的书籍有:元曲选100卷,玉茗堂四梦、校正古本荆钗记、改定昙花记、六博碎金、古逸词24卷、古诗抄56卷、棋势10卷、校刻兵垣四编、仙游录、梦游录、负苞堂诗文集26卷、文选补注15卷、古诗所56卷、唐诗所47卷。书法麻姑仙坛记、九成宫、圣教序。其中选编和刊刻元曲选及评弹作品,是臧懋循的主要贡献,为此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156种元杂剧,靠他的元曲选保存下来的就有96种之多,足见其功绩。曲自元始有南北各十七宫调,北曲字多而声调缓,其筋在弦;南曲字少而声调繁。他云:“予坟选杂剧百种以尽元曲之妙,且使今之为南者知有所取。”他喜爱收集戏曲书籍,家里收藏了许多元杂剧,这也为他收集刻印元曲创造了条件。他曾在元曲选.序中说:“予家藏杂剧多秘本”,而且多为世间少见之本。为了选编好元曲的选集,他还先后从山东王氏、湖北刘氏、福建杨氏等藏书家和元曲爱好者处借阅和抄录了许多元曲善本。湖北收藏家刘延伯的200种杂剧本被他借来后,他为之“参伍校订”,却发现这些所谓的御戏监内府本并不尽如人意,他在寄谢在杭书中谈到,刘家所见抄本“世所称元人词尽是矣。其去取出汤义仍(显祖)手。然止二十余颇佳,余甚鄙俚不足观,反不如坊间诸刻皆其最工者也。”由此可见,他在选编元曲的过程中,并未盲从其他人的观点,而是经过了一番爬梳剔抉的工夫。他的戏曲观很有见地,他在元曲选.序中说:“大抵元曲妙在不工而工。”曲中有名家有行家,名家者出入乐府,文采灿然,在淹通闳博之士皆优为之;行家者随所妆演,无不摹拟曲尽,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他认为戏曲应该“雅俗兼收”,“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的作品,才是曲中的上品。这是他编选元曲选的标准。他所刻元曲选为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上书口刻书名,鱼尾下记杂剧或图及页数。每半页9行,行20字。一般每一种书的正文前有图,正文以楔子开场,楔子小字占一行的右半部,每行19字。元曲选收录了陈州粜米、争报恩、来生债、虎头牌、冻苏秦、秋胡戏妻、神奴儿、谢金吾、伍员吹箫、救孝子、昊天塔、灰阑记、东坡梦、抢妆盒、冯玉兰等十五种为孤本。所收赚蒯通、杀狗劝夫、张天师、燕青博鱼、石朱砂担小尉迟等亦较少流传。因此元曲选对保存并传播元杂剧这份珍贵文化遗产是有重大贡献的。元曲选的整理加工相当精密,可以看出编选时广泛参用了各种版本,择善而从。一般来说,对韵律非常注意,在唱念上不可省却的衬则予以添加,曲牌的前后顺序的调整以及审慎的增补和删除,都是较其他元杂剧剧本集为优的地方。 三百多年来,尤其是近百年来,元曲选曾由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中华书局一再重印。国外翻译赵氏孤儿、窦娥冤诸剧也都是根据元曲选本而译成外文的。元曲选使元杂剧这一珍贵的戏剧遗产得以保存并广泛流传,不能不归功于臧懋循的功劳,将臧氏称作“元曲的集大成者”,实不为过。臧懋循又是一个著名的出版家。他在雉城设刻印工场,先后编选和刊刻了校正本荆钗记、改定昙花记、文选补记、古诗所、唐诗所以及其他著述多卷。他编选刻印了弹词侠游记、仙游记、梦游记等,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认为:“这当是弹词之名的最初见于载籍的。” 总之,作为一个编辑家臧懋循元曲选的编纂使元杂剧这一珍贵的戏剧遗产得以保存并广泛流传,作为一个出版家,他曾编选和刊刻了校正本荆钗记、改定昙花记、文选补记、古诗所、唐诗所等多部书籍。为保存我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我国编辑出版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三、 臧氏本引起的争议虽然臧懋循刻书对后世的贡献颇大,然而他所刻印的版本仍然有自身的局限性,拿影响最大的元曲选来说,他没有明确说明每一个剧本的底本,也没有一篇详尽的校勘记,可供研究之用。尤其误收了六种明代初年的作品,应该说是他的粗疏所致。不仅如此,他还在编纂时师心自用,大改元曲,自从元刊杂剧三十种发现后,学人都发现它们的曲文与明刊本尽有出入。臧氏本表现出的是与其他版本的一种完全脱节,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他改动的前后一致性,以及他对选入集子中一百种剧的统一标准。另外,他也通过对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的改编,表达了自己对明代文人戏曲创作倾向的批评意见。然而,作为一名编辑,他这样的做法仍然引起了人们不断的争议。对臧懋循编选元曲选的删易之处,历来褒贬不一,凌濛初说他:“晚年校刻元剧,补缺讹正之功,故自不少;而时出己见,改易处亦未免露出本相识有余而才限之也”(谭曲杂劄)。王国维也曾以明初写本与元曲选本之疏者下船作比较,认为元曲选本为佳,所以在元曲选跋中赞扬“晋叔之功大矣”。徐朔方先生对元曲选也有极高评价,认为“它在文学选本中所占的崇高地位,只有南朝萧统的文选可以比美”。著名学者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对元曲选则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至臧懋循元曲选,本自内本出。而懋循师心自用,改订太多,故其书在明人所选元曲中自为一系。凡懋循所订与他一本不合者,校以其他诸本,皆不合。凡他一本所作与懋循本不合者,校以其他诸本、皆大致相合。敞知明人选元曲之刻于万历中间,除元曲选外,皆同系。然懋循选元曲,谓其出于内本而不依内本也可,谓其不出于内本则不可。”孙还把元刊杂剧三十种和元曲选以外的明刊本的有关本子对校,认为“大抵存原文十之七、八”,而把元刊本作品和元曲选本同名杂剧对校,“其所存原文不过十之五、六或十之四、五”。隋树森元曲选校订说明与徐朔方臧懋循和他的元曲选立论都比较持平,对元曲选都给予高度评价。西方学者伊维德(Wilt L. Idema)奚如谷(Stephen H. West)则站在文本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这样一个新的高度,探讨了元杂剧在从“场上曲”到“案头剧”这一嬗变过程中所经历的意识形态转变。他们将元曲选及其它万历年间的明刊本同现存的元刊本(如元刊杂剧三十种、古名家杂剧等)进行比较,在大量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令人信服地提出了元杂剧由早期的市井演出到今天的文人案头剧中间的发展线索。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挖掘了文本修订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指出元杂剧被明代统治者接纳、改编为一种宫廷娱乐之后,不但形式上发生了变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形式的变化,改变了杂剧的本质,其内容被纳入了正统意识形态的轨道之中。事实上,从民间的、口头的、具有某种颠覆性的“亚文化”发展到被正统的、书面的、符合“诗教”传统的主流文化所吸纳,这正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学体裁走过的共同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项研究的意义也就绝不仅限于元杂剧,而是有助于发现中国文学、文化发展史中某些具有共通性的普遍规律。奚如谷在窦娥冤之冤:臧懋循对窦娥冤的修改一文中,将臧懋循元曲选中的窦娥冤与早期的古名家杂剧中的版本进行了比较。在他看来,原本窦娥冤的主题是“经济交换和个人的商品化”,表现了当时以城市商人为主的观众的思想和兴趣。而在臧懋循的改编本中,有关因果报应和涉及性欲的内容都被儒家的正统礼教所取代了。该剧的主体变成了对“孝道”、“节烈”等儒家道德观念的说教,因而也就由民间的口语文化发展为文人的书面文化。奚氏在另一篇文章文本与意识形态:明代改编者与北杂剧中认为明代的内府本和文人编辑的杂剧集子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反映了改编者对意识形态的关注。内容方面,有商业文化色彩的隐喻以及有关性、商业、现世报应与仇杀的描写都被儒家的正统说教所取代。而另一方面,编辑者也试图通过版本形式的整饬从形式上约束文本。此外,编辑者试图将戏曲作为一种合法的文类 (genre)纳入主流文化。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将表演性的戏曲与书写或印刷性的文本加以区别;(二)将戏曲与正统的诗歌传统联系起来,并藉此将戏曲纳入与先前文学形式相关的发展轨道,建立了“唐诗、宋词、元曲”这类的描述。近三十多年来,有从“艺术加工”和“好读”角度肯定元曲选的看法,角度不同,论说也就不同,尽可以仁智各见。臧懋循对历代剧本的改编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通过研究其改编的倾向,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元杂剧在明后期的演变特色。例如经他改编的玉茗堂传奇引,更着眼于演出。吴梅称赞其是“临川之功臣”,指出“晋叔取四种而尽酌之,则案头场上皆称便利。”但是,他的改编活动也夹杂着大量的主观意识,从“存真”的角度,从严格的校勘学的角度来认识,臧氏的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对于刊印元曲选,学人曾论定为“功之首,罪之魁”。这“功”指他使大量元剧得以流传,至于“罪”,当就是说他妄自改动。四、 结论虽然臧懋循对元杂剧的删改已成定论,但时至今日,有关元杂剧的教学、研究仍然是以元曲选作为标准文本,偶尔参阅元刊杂剧三十种。不管是国内目前权威性的几种文学史教材,还是近年来有关元杂剧的新专著,如郭英德元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幺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等,以及相关的一些论文,都将元杂剧作为元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来加以研究,而他们所依据的文本,都是元曲选。这足以证明元曲选所编选的这100种元人杂剧,是弥足珍贵的。臧懋循对元杂剧这一戏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北京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无答案)
- 汉字家园5-2课件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实验中学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 生物科技行业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知到智慧树见面课答案-1
-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楷书兀
- 2025建筑项目搬迁合同模板示例
- 永州公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水质采样员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NB/T 11629-2024煤炭行业物资分类与编码规范
- 2025-2030中国增强型飞行视觉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电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课件
- 无呕吐病房的CINV管理
- 2025年福建南平市武夷山水茶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JCC工作循环检查流程与标准
- 牢记教师初心不忘育人使命作新时代合格人民教师课件
- 门窗工程采购相关知识
- 2025风电机组无人机巡检技术方案
- 浙江省台州市住在室内装修施工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