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的应用.docx_第1页
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的应用.docx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的应用1、引言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人们对于感官、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愈加鲜明。在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时,需从多方面进行激发、愉悦人的精神的体验设计,追求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的知觉体验,使产品更有吸引力。多感官设计理念即从视、听、味、嗅、触感入手,将设计理念与消费者的感觉之间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发消费者的感官机能的理念。最早提出类似“多感官”理念的是日本物理学研究会会长黑川雅之,他称21世纪由“视觉时代世纪转移到触觉时代”是“体现身体感官特点设计时代”。2、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将多感官理念用在服装设计中,可以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发消费者的感官机能的服装设计。多感官理念可使服装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效用,达到丰富的理想的设计效果。2.1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特点分析2.1.1识别性“多感官”理念的运用,可提升服装的识别功能。也就是以消费者的注意力为主导,通过新工艺和新技术,在服装中加入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信息表达方式,从而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心理。服装的识别性可用于服装的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并使得品牌更具个性化。多感官服装在传递服装情感的内涵上体现的更好,并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共同作用来传递服装产品设计的理念。2.1.2互动性当消费者进行购物时,对产品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过程一般是: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ry)、行动(action)。其具体的过程是:引起注意、启发欲望、增强记忆、导致行动。“多感官”服装通常具有较好的互动性,它可以引导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由注意到兴趣、由兴趣到想拥有,从而最终付诸行动。因此,多感官理念可以使服装产品更具设计魅力。2.2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2.2.1感官吸引法服装产品想要引起客户的兴趣,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应使其外在具有感官冲击力。如在感官刺激的适度范围之内,刺激愈强烈,愈能够引起客户的关注。因此,可增加服装产品设计中元素的对比度,如视觉元素中的色彩、造型、材质等形式。另外,可以增加感官元素的趣味性。也就是增加设计元素中使人愉快、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趣味性的造型体验可以带动感官联想,独特的造型和富有趣味的装饰使服装富于个性的感染力,仿生的趣味设计能让人产生好奇和互动的兴趣。2.2.2感官体验法服装是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形式(包括形、色、质等),所以要求服装具备丰富的设计元素来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为了使服装更具体验价值,可以增强服装的被感知力,促使服装与消费者交流的产生。服装体验主要指的是服装设计、购买、穿着过程中消费者的体验。为了给消费者留下美好的体验,设计师应在服装设计的过程汇总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有意识地做好多感官的设计。感官体验的形式主要有:感性形态体验、精神状态体验和情境心态体验。2.3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案例分析2.3.1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视觉表达目前,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主要表达手段仍是视觉表达。视觉冲击的设计与加强,一直是服装设计中效果最突出的。可以从创意、平面、新科技等方面进行设计,来增加服装在视觉的上吸引力。TheMountain是是创意动物3DT恤的美国知名品牌。当3D技术在电影界普及开来时,这种打印技术也风靡全球。因此,2012年,TheMountain品牌推出第一款印有狗头图案的T恤,但最特别的是,T恤上的图案是立体的,立即席卷了全球时尚界。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中国设计师高颖(YingGao)利用复杂的感官技术发明了一套服装,它在被他人关注时能够移动、改变形状甚至发光。她在服装上安装了眼球追踪技术,因此它在感知到他人的凝视后会自动激活。2.3.2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触觉表达在所有的人类感知方式中,触觉与客观对象的关系最为直接。服装的触觉主要体现在面料上,可能过服装表面肌理的处理和面料的二次改造,来改变其触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如面料软硬、粗细、厚薄等的变化,都可以引起触觉的变化,从而促使体验的变化。材质不同,特性便不同,视触觉印象也会不一样。如毛织物的柔软温暖、丝织物光滑精致,棉麻织物天然纯朴。若不同的材料进行混搭,则还能给人们的触觉带来对比与不同的感受。“鬼才”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为演唱家比约克设计的演出服装,当比约克身穿此服装,随音乐节奏晃动时,这些衣服上的碎片会互相撞击,产生神奇的声音效果,就像一件穿在身上的“打击乐器”。同时,观众们不用触摸,也会感受到碎片的刚硬,以及与鸵鸟毛之间的摩擦,产生摄人心魄的效果。2.3.3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听觉表达声音可以帮助服装设计师传递想要表达的想法与理念,而单纯的视觉语言常常很难表达一些非直观、抽象的信息。把声音用在时尚中,最常见的是把音乐与时尚进行完美地跨界融合。AllaScala的2014春夏秀场作品,主题为“音乐遇上时装秀”。当歌手在舞台上倾情演唱时,服装与音乐融合,给观众带来完美的视听享受。黑色紧身连衣裙,与蓝调摇滚的节奏相互呼应,既展现了独立自信的个性,又勾勒出朋克音乐世界中的富有张力的快节奏。2.3.4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嗅、味觉表达味道环绕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它会对人们的情感、情绪、记忆或行为产生影响。如在卖场中,进行香味的设计,这会对消费者带来情调的感受,从而引导他们的购买行为。典型的案例是Abercrombie&Fitch,它是美国的著名休闲品牌。它的店内会用自有品牌香水Fierce,让这香水的独特的味道湿润每一件产品,并且香味持久。这种独特香味,不仅用香水的名贵来烘托产品的昂贵,同时也提高了客户们对这个品牌的感官认知度。图23、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实践运用通过上述对多感官理念的运用特点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沈冠楠设计了一套以此为理念的服装。3.1实验设计3.1.1设计主题设计主题定为“空”,用少之又少的色彩,体现出一种丰富,让人无尽联想,产生物质与精神的心灵交流,感受“空”带来的丰富感官体验。希望以“空”的理念,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色彩来解决感官互动之间的复杂关系,系列效果图如图1所示。3.2多感官理念在服装材料设计中的体现“空”以白色为主色调,为了制造冰川冰冷粗糙感,选用了美国进口DupontTyvek纸和日本1mm双面超细纤维革,垂荡部分采用粗雪纺纱,中空部分则是PVC材质,里料印花,外部设计少量机理图案,带来视触感的同时发挥多感官的功效。DupontTyvek是杜邦公司研制的无污染,可100%回收利用的纤维材料,目前广泛应用在医疗,安全、高科技领域。Tyvke的硬结构密度只有0.38g/cc,重量仅为普通纸的50%。这种材料,看上去柔软,但有着较好的抗撕裂性,牢固耐用。同时,它完全防水,并可接触皮肤,且抗腐蚀、抗静电、防螨。Tyvke有软性和硬性之分,为了满足设计效果需求,采用1082D硬度,让人更能感觉其纸质感,同时塑造硬挺的廓形,如图2所示。为了更好地与面料缝纫拼合,不同设计采用不同粘衬印烫,手工制作机理。多感官的表达体现在Tyvke材质图案的打印技术上,采用最新的摩擦香精技术配合户外油墨稳固色彩,在服装穿着摩擦的同时散发出特殊的香味,创造不同的体验。在暮色降临以后,通过手绘后加工夜光无色涂料,服装展现出另一种色彩、感受,夜光涂料为欧洲检测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绿色环保材料,通过吸收可见光实现发光功能,并可无线循环使用,最终在服装上的夜光展示.3.3多感官理念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体现以其中一款为例,如图3所示,上半身采用交叉组合的设计想法,雪纺与硬挺造型的小背心巧妙穿插在一起,可正反两面穿着,自由组合创意。下半身同样运用了折纸法,中裙在正面、侧面不同角度看到的造型都有所不同,造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而膝盖中空的处理,又增添了性感的成分。4结论本文总结和阐述了将多感官理念应用于服装设计中的原理及意义。在多感官设计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根据服装设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探讨并总结多感官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根据服装设计和多感官理念表达已有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成果,对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最终将其实验运用到多感官服装的设计上。希望在多感官理念与服装设计应用研究方面有一个较完整的理解与认识,使其更好地运用在未来服装设计当中。(本文是浙江省文化厅文化科研项目智造语境中的服装“工匠”精神研究与应用的成果。本作品由无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可以直接套用或引用、打印。如果喜欢请分享给您的好友,同时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