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和过敏性疾病.pptx_第1页
益生菌和过敏性疾病.pptx_第2页
益生菌和过敏性疾病.pptx_第3页
益生菌和过敏性疾病.pptx_第4页
益生菌和过敏性疾病.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益生菌和过敏性疾病 Xj 益生菌的认识 益生菌又称为微生态调节剂 生态制品 活菌剂 定义为一类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而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添加剂 它们可通过竞争性黏附 抑制有害菌在肠道的生长繁殖 对调节肠道菌群 促进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以及局部和全身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均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益生菌或其成分及代谢物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益生菌与诺贝尔奖 1908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俄国科学家梅契尼柯夫和德国科学家保罗 埃尔利希提出噬菌细胞免疫学说 获1908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该学说指出胃肠道内的有利菌活性缺少 会损坏肠胃免疫体系 致使过敏性疾病发作且久治不愈 2005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 马歇尔和罗宾 沃伦1982年发现肠道疾病和过敏疾病是由于有益菌在肠道中削减 肠液中的消化酶活性缺少 毒素在肠道积累 肠黏膜遭到病毒及有害菌腐蚀构成 并获2005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两项诺贝尔奖表明有益细菌在过敏性疾病和胃肠道疾病预防 治疗的重要地位 以及过敏性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密切关系 过敏性疾病概述 过敏性疾病 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 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 认为是当今世界性的重大卫生学问题 过敏性疾病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炎 过敏性结膜炎 支气管哮喘 特应性皮炎 荨麻疹 变应性胃肠炎等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疾病 这个现象被称为过敏进程 婴幼儿以湿疹及胃肠道过敏为主 随年龄增长支气管哮喘 变应性鼻炎 过敏性结膜炎等占主要地位 约有1 5的儿童会面临这一进程 过敏性疾病与肠道菌群 研究表明 过敏性疾病在不同国家有较大差异 其主要原因可能为肠道菌群差异 过敏性疾病及正常婴儿肠道菌群及其代谢存在差异 肠道菌群紊乱出现在过敏性疾病症状之前 过敏性疾病与肠道菌群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机制不完善或紊乱失衡密切相关 而肠道菌群可促进肠道本身及其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 通过IgA与抗原的结合阻断抗原与肠壁细胞的接触 调节免疫系统的状态使之接近正常状态 从而避免过敏性疾病或其他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建立免疫耐受 抗过敏肠粘膜约400m2 是接触抗原最多的部位 其主要功能是排除抗原和产生耐受 所有食物成分和消化道正常菌都可被看作抗原 所以口服耐受是生命维持不可缺少的免疫功能 而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帮助机体建立免疫耐受 防止抗原易位 进入血液系统 起到抗过敏作用 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益生菌对特应性皮炎治疗多项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证实服用益生菌制剂能够明显减轻伴或不伴对牛奶过敏的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症状 并且显示活的益生菌有效 灭活制剂无效 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益生菌对特应性皮炎及湿疹的预防研究证实围产期母亲及婴儿口服益生菌制剂能够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益生元的这种作用是通过增殖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实现的 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治疗食物过敏研究显示 口服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能降低或减轻食物过敏的发生 益生菌可能通过增强食物过敏大鼠肠黏膜免疫 下调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以调节Th1 Th2平衡 从而防止食物过敏发生 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显示 用益生菌治疗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 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治疗哮喘研究报道 服用双歧杆菌或鼠李糖乳杆菌可以抑制哮喘表现 包括局部细胞因子的反应 气道高反应性 抗原特异性IgE的产生和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益生菌的功效总结 在儿科临床应用 一 胃肠道疾病1 急性腹泻2 乳糖不耐受3 炎症性肠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4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 幽门螺杆菌感染6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如肠易激综合症 功能性便秘 新生儿肠绞痛等 在儿科临床应用 二 肝脏疾病如新生儿黄疸 母乳性黄疸及婴儿肝炎综合症等 三 过敏性疾病特应性皮炎 湿疹 在消化科临床应用 1 乳糖不耐症2 急性胃肠炎3 抗生素性腹泻4 炎性肠病5 旅行者腹泻6 结肠直肠癌7 幽门螺杆菌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