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儿科学 1 儿科学与任务 2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 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一门学科 它分为中医儿科学和西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用中医的方法研究小儿生长发育 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一门学科 中西医儿科学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研究小儿生长发育 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一门学科 3 研究对象胎儿期青春期儿童研究任务1 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 2 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 发展规律和诊疗 3 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 4 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和方法 4 总论第一章儿科学基础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5 1 了解中医儿科学的起源 形成与发展简史 2 熟悉各个历史时期中医儿科学发展的概况及有影响的医家和医著 3 掌握宋代以后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重大成就及有突出贡献的医家和医著 目的要求 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6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一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二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三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四 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 7 一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1 历史时期远古 南北朝2 特点未形成独立的儿科学理论 专业和体系有儿科医事活动小儿疾病的文献记载 8 史记 有 扁鹊名闻天下 来入咸阳 闻秦人爱小儿 即为小儿医 灵枢 和 素问 均记载有关小儿体质特点 疾病诊断 预后判断 汉书 艺文志 载有妇人婴儿方19卷 西晋王叔和 脉经 小儿之脉快疾 一息七 八至曰平 9 二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1 历史时期隋朝 宋朝2 特点儿科系统的理论体系形成 较系统的儿科疾病诊治方法 有名医涌现 形成儿科专业和体系 10 隋巢元方 诸病源侯论 小儿杂病诸侯唐设少小科唐代孙思邈的 备急千金要方 重视小儿疾病的护理和治疗 第一部儿科著作 颅囟经 成书于唐末宋初 提出婴幼儿体属纯阳的观点 钱乙 儿科之圣 的诞生 北宋 主要著作 小儿药症直诀 北宋山东名医董汲所著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是论述小儿麻 痘 斑 疹的第一部专著 南宋陈文中著 小儿痘疹方论 小儿病源方论 11 钱乙的学生阎季忠收集了他的遗作和经验撰成 小儿药症直诀 反映了钱乙的学术思想 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儿科学理论 对小儿疾病的诊断方法有独到的见解 面上证 目内证 创立五脏辨证体系 创立名方 对小儿疾病诊疗的论述 尤其是对儿科四大要证 麻痘惊疳 的详细论述 12 三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1 历史时期金元 民国2 特点儿科理论更为丰富诊断儿科疾病的方法更多 实用儿科疾病病谱和诊疗方法认识更深刻传染性疾病的诊疗儿科疾病预防新突破优生优育新认识 13 三 中医儿科学中的发展期2 特点儿科理论更为丰富 14 三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2 特点诊断儿科疾病的方法更多 实用夏禹铸 幼科铁镜 在望面色 审苗窍诊病更为丰富的经验 清陈飞霞的 幼幼集成 望指纹诊病的总结 15 三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2 特点儿科疾病病谱和诊疗方法认识更深刻元曾世荣 活幼心书 对初生儿疾病论述较全面明清时期在麻痘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突破肺炎喘嗽病名确立与诊疗清吴谦 医宗金鉴 幼科心法要诀 对清初以前儿科学全面总结 16 三 中医儿科学中的发展期2 特点传染性疾病的诊疗 儿科疾病预防新突破温病学派对小儿传染性疾病诊疗的帮助十六世纪 明代 发明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 至清代先后流传至亚欧许多国家 是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17 三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2 特点优生优育新认识清陈飞霞的 幼幼集成 重视护胎养胎 胎婴在腹 与母同呼吸 共安危 但愿妊娠之母能节饮食 适寒暑 18 三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金元时期刘河间著的 保童秘要 朱丹溪的 幼科全书 张子和著的 儒门事亲 等 都是研究儿科的珍贵参考书 元曾世荣 活幼心书 对初生儿疾病论述较全面 19 明清时期明代万全著有 育婴家秘 和 幼科发挥 王肯堂著 证治准绳 幼科 明周于藩著有 小儿推拿秘诀 明张介宾著有 景岳全书 小儿则 十六世纪 明代 发明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 至清代先后流传至亚欧许多国家 是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清陈飞霞的 幼幼集成 是儿科名著 清吴鞠通著有 温病条辨 解儿难 20 四 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政府大力支持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的成立 全国各省市建立了中医儿科专业学会 医学教育方面建立中医院校 编写中医儿科学教材 参考资料 各类题库 预防 治疗护理方面优生优育 生育指导 产前检查预防保健 预防保健网建立 计划免疫 治疗 护理 探索治疗护理规律 科研创新与中医儿科新成就剂型改革方面 传统 丸 散 膏 丹等 现在 冲剂 口服液 滴鼻液 栓剂 膜剂 注射剂及外治剂型 诊疗水平提高学术交流更广泛开展 21 思考题1 简述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2 为什么说中医儿科学主要形成于唐宋 3 列举5位对中医儿科学术发展有重大成就及有突出贡献的医家及其代表著 4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儿科学有哪些新发展 22 颅囟经 第一部儿科著作1 首创 纯阳 理论 其以小儿三岁以下 呼为纯阳为定论 2 论述了小儿脉法 证候及治法与成人同 3 反对巫而提倡用药物治疗 4 重视辨证 5 讲究护理 6 提倡乳母调摄 包括饮食宜忌 7 讲究卫生 重视预防 23 小儿药证直诀 有以下特点 在生理病理上的创见 脏腑柔弱 成而未全 全而未壮 易寒易热 诊治上的 五难 之说 重视望诊与切脉 创立了小儿疾病以五脏辨证的证治原则 提出了痘疹是天行疾病 阐明惊风有急惊风与慢惊风之分 对惊风与痫证进一步加以区别 详细论述了小儿疳证的病因证治 24 幼幼新书 书中特别提到了儿科的指纹 现存的儿科书有指纹记载的要算 幼幼新书 为最早 其载指纹形有13种 25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记载小儿虎口三关十一种指纹形态 以察病之深浅 论述多种小儿先天畸形为胎内十二证 其言能医两种病 一为割六指 二为补缺唇 并用发展的眼光预言 千载之后 必有治今人不治之病 认识到小儿脐风与成人破伤风是一种病 创造了一种外治敷罨疗法 在儿科治疗用药上开辟了一条新的给药途径 并对初生儿的脐带处理 创造了一种烙脐饼子 对于预防脐风起到了积极的预防作用 26 叶天士 幼科要略 首先提出 襁褓小儿 体属纯阳 所患热病最多 重点论述了春温 风温 夏热 秋燥冬寒等四时温热疾病 及痧痘的证治法则与方药 在治疗上选方平正 用药精当 论述精详 且多秘旨 27 万全的学术思想特点 重视小儿的胎养 孕期预养 蓐养 初生护养 以及鞠养 婴幼儿调养 提出小儿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 的观点 对痘疹的治疗 主张 温补凉泻 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