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2届高三年级双基测试 生物.doc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2届高三年级双基测试 生物.doc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2届高三年级双基测试 生物.doc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2届高三年级双基测试 生物.doc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2012届高三年级双基测试 生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星教育网,因你而精彩!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大连市2012年高三双基测试卷生 物 试 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试题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第I卷 选择题(30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全为必考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 B麦芽糖 CCa2+ D激素2关于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和核仁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B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C中心体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有关 D溶酶体膜不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3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脂质分子中氧元素的含量远少于糖类B蛋白质不能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CRNA只存在于细胞质中 D结合水并不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4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B衰老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病原体感染所致 D细胞衰老与凋亡足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5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 ) A基因突变 B基因的重新组合 C基因分离 D染色体数目变异6图1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B图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C正常情况下,图所示细胞两极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D图所示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7下列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分布 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A B C D8在图2所示结构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不能是( )A B C D9有关群落演替,说法错误的是( )A群落中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B保留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10图3各曲线能够反映曲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变化的是( )11野生型链孢霉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用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却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中添加某种维生素后,经过X射线照射的链孢霉又能生长了。由此说明( )A这种维生素是基本培养基的一种成分B自然状态下野生型链孢霉不会发生基因突变C野生型链孢霉发生了定向的基因突变D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了链孢霉不能合成该维生素12表1是研究人员在三年内对某一生态系统内的四个物种数量进行多次调查所得的平均结果。据表1分析,最可能属于外来物种的是( )A甲B乙C丙D丁13图4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 ( )AAB和KL BDE和JK CHI和JK DDE和KL14图5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错误的叙述是 ( ) A和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C二次免疫时,只能由增殖分化而来 D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15图6为细胞膜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物质A的种类 D图中编号a代表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过程16表2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表2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C淀粉酶活性在40时比60时高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17下面关于遗传学发展史和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应用了数学统计方法 B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建构等方法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1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B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19图7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曲线a B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最适 的人口数量为55亿 C资源或空间有限是曲线b与曲线a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 D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人口增长趋势将表现为曲线c20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I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B黄曲零毒素使肝细胞产生原癌基因是癌变的根本原因 C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 D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关21图8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 )A甲 B乙 C丙 D甲、乙22图9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23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图10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病不可能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乙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 C两病都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D若一4不含致病基因,则一l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24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1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初步判断,甲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促进生根B初步判断,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抑制生根C由图11的结果不能判断0.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 D若探究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3组材料进行实验25图12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26下列生理过程不能使细胞内ADP含量增加的是( ) A生长素由顶芽向侧芽处运输 B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释放 C氨基酸脱水缩合成多肽 D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分解27胰岛A细胞能够分泌胰高血糖素(一种29肽),胰岛B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表达的基因有所不同 B胰岛素能促进糖原合成,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水解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控制胰高血糖素合成的基因长度至少为174对碱基28表3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表3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适应新环境 C19 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29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一三角翅脉的顺序排列(St-P-DI);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仅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倒位和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 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 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 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发生倒位的果蝇性状不变30某同学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 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如图13一甲所示,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图13一乙所示)。该同学就此实验做出结论: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关于这个实验与结论的评价或建议正确的是 ( ) A从该实验不能得出结论,也不能得出结论 B这个实验设计严密,实验与结论间推理正确C如果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 D这个实验结论是“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第卷 非选择题(7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1题35题为必考题(共45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6题37题为选考题(各1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5题,共45分)31(10分)回答下列有关代谢的相关问题。I(4分)某实验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14),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 (2)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将该气体引入 。 水溶液,可使该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产生速率_。 (3)酵母菌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葡萄糖中其余的能量存留在 中。(6分)某科研小组利用沉水植物伊乐藻进行了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 研究,图15-甲、乙所示是实验中(实验水温15,水采自无污染自然水体。)所测得的不同伊乐藻生物量(gL)下光照强度与伊乐藻产氧量、pH与伊乐藻净产氧量的关系。 (1)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 ,此反应是在 上进行的。 (2)图甲中光照强度增加到6100001x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产氧量不再增加,这时如果适当提高 有可能提高产氧量。(3)pH值为3时,三组伊乐藻的净产氧量均呈现负值,说明此时 。(4)当水体的pH大于10时,光合作用产氢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中游离CO2减少,导致_。32(10分)图16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1)图示甲、乙、丙过程分别表示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其中甲、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可以发生在 及 中。 (2)生物学中,经常使用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研究甲过程的物质合成情况,原因是 。(3)转录时,与DNA中起点结合的酶是 。一个细胞周期中,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甲过程在每个起点一般起始 次。 (4)丙(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通过 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某种分泌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 和 加工修饰的结果。33(9分)回答下列I、两题。I(4分)稳定遗传的黑羽无头冠与稳定遗传的红羽有头冠家鸡杂交获得F1。F1相互交配获取F2,F2中黑羽有头冠家鸡测交产生的后代及比例约为:黑羽有头冠:黑羽无头冠:红羽有头冠:红羽无头冠=4:2:2:1。请分析并回答(羽色用A、a表示,有无头冠用B、b表示): (1)亲本的基因型为 。 (2)在F2中,黑羽有头冠基因型有 ,其比例为 。(5分)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在一个火鸡养殖场中,出现了遗传性白化症。4只正常雄性火鸡与正常雌性火鸡杂交(一雄可与多雌交配)得到的342只幼鸡中,有81只患白化症(都是雌性)。 (1)据此判断火鸡的这种白化症的遗传方式为 染色体上 性遗传。 (2)另一个养殖场以低价收购了这342只幼火鸡,欲从其中正常的劝火鸡里选育出不含白化症基因的良种火鸡,其中全部正常_火鸡可以放心地保留,另一性别火鸡还需进一步选育。 (3)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34(8分)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于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在焦虑、紧张时,在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实例中 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 mmolL、145 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 。 (2)焦虑时,血浆中的甲状腺激素会增加,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膜表面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甲状腺激素中含碘,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这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 (3)若要证明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调节关系,可在离体垂体组织中注射 ,然后检测注射前后其培养环境中 的浓度变化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调节关系。 (4)吃食物过咸,会引起渴觉,请写出渴觉形成的过程(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35(8分)生态学家对某池塘进行能量流动调查,表4是此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请回答下列问题:表4(1)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 发生改变。 (2)从表中可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若粪便迅速被分解,植食动物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表中的 (填表中数值)J/hm2a的一部分。 (3)某地区为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将某种生长迅速的外来鱼大量引进某池塘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这种鱼与本地原有物种可能存在着的种间关系有 。 (4)由于排放生活污水,池塘中的N、P含量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 ,造成鱼类数量减少,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二)选考题(共2题,各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题的题号右侧的方框涂黑。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36题计分)36生物技术实践(15分)I(8分)图17表示芦荟茎段的离体培养过程,请回答: (1)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名称为 ,从物理性质来划分属于 培养基。 (2)培养基中都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在培养过程中,使用激素的_和比例都影响细胞的发育方向,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 有利于根的分化。 (3)A步骤称为 ,A步骤前需要对芦荟茎段进行_,为确定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检测的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 。(7分)下列是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问题,请分析回答。 (1)图18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