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成本核算.doc_第1页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doc_第2页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doc_第3页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doc_第4页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 一、对于批发商品,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方式一般来说,批发销售的商品应按商品进货原价记账,结转销售成本时可以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一按进价记账。总分类账反映库存商品进价总值;明细分类账反映各种商品的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的编号、品名、规格、等级分户,按商品收、付、存分栏记载数量和金额,数量要求永续盘存。 3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在“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可设置“库存商品”类目账,按商品大类分户,记载商品进、销、存金额。 4在业务部门和仓库设置商品账,分户方法与“库存商品”明细账相同,记载商品收、付、存数量,不记金额。 5根据商品的不同特点,可以选择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和毛利率法等方法不同方法定期计算和结转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是能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便于从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但由于每笔进、销货业务都要填制凭证,按商品品种逐笔登记明细分类账,核算工作量较大,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经营金额较大、批量较大而交易笔数不多的大中型批发企业。下面,简要说明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毛利率法的具体应用例1设A百货公司6月份女用皮鞋的增减变动及成本结算情况如表1-1所示。表1-1库存商品明细账(先进先出法)类别:皮鞋 品名:女鞋规格:36# 计量单位:双 金额单位:元 20年摘 要增加减少结存月日数量单价金 额数 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61上期结存1 4003853 2005购进120038.7046 4402 60099 6408销售1 00038 0001 60061 64015购进1 80038.2068 7603 400130 40020销售2 00076 9201 40053 48025购进1 00038.5038 5002 40091 98028销售1 60061 18080030 80030本月合计4 000153 7004 600176 10080038.5030 800注(1)6月8日销售商品成本:1 00038=38 000(元)(2)6月20日销售商品成本:40038+1 20038.70+40038.2=76 920(元)(3)6月28日销售商品成本:1 40038.2+20038.5=61 180(元)毛利率法就是根据本月实际销售额,按照上季实际毛利率或本季计划毛利率来匡算本月销售毛利,从而倒轧出本月主营业务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月销售毛利=本月销售收入总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本月主营业务成本=本月销售收入总额 - 本月销售毛利或:本月主营业务成本=本月销售收入总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设该公司采用毛利率法计算销售商品成本。该公司上一季度的实际毛利率为30%,本月三批商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8 260元、101 520元和76 540元。则6月份女用皮鞋的销售成本可计算如下:本月销售毛利=(48 260+101 520+76 540)30%=67 896(元)本月主营业务成本=226 320-67 896=158 424(元)相对来说,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商品的销售成本比较简便。但是,在前后期的实际毛利率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该法计算的结果便不够准确。加权平均法是以数量为权数计算各种商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销售商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根据本月购入商品及月初结存商品的数量和单价,于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采用加权平均法,每月计算一次平均单价,核算简便而且较合理。但在这种方式下,商品平均单价要等到月末才能计算出来,有时会影响核算的及时性二、对于零售商品,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式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在实物负责基础上,以售价记账,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实物负责制。根据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经营的品种和地点,划分为若干柜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对其经营的商品承担全部责任。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的进、销、存一律按销售价格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反映售价总金额,明细分类账按实物负责人分设,反映各实物负责人所经营的商品的售价金额,在总账控制下,随时反映各实物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由于“库存商品”账户按售价反映,而商品购进支付的货款是按进价计算的;因此,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以反映商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价,正确计算销售商品的进价成本。 4加强物价管理。商品按售价核算后,如遇售价变动,就会直接影响库存商品总额,因此,必须加强物价管理,明码标价。 5健全商品盘点制度。“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按售价记账,没有数量控制,只有通过盘点才能确定实际数量,因此,必须加强商品盘点,才能检查库存商品账实是否相等及其实物负责人的工作质量和经济责任。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减少工作量,是零售企业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账不能提供数量指标以控制商品进、销、存情况,一旦发生差错,难以查明原因,现在已经很少采用。月终,为计算出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必须按一定的方法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综合差价率是指按企业全部商品的销售及库存比例计算的差价率。其计算公式如下:通过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将“商品销售成本”科目的期末余额调整为本期已销商品的实际成本,“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的期末余额则是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采用综合差价率计算法确定商品的销售成本,计算手续比较简便,但只适用于商品种类较少,各种商品的进销差价比较接近的企业。【例11】某零售商店8月末的“库存商品”总账余额为573 000元、“受托代销商品”总账余额为190 000元、“商品进销差价”总账余额(分摊前)为161 440元,8月份“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为246 000元。则:8月份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246 00016%=39 360(元)应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作如下分录:借:商品进销差价 39 360贷:主营业务成本 39 360分类(柜组)差价率是指按企业各类商品或各营业柜组的销售及库存比例计算的差价率。在这种计算方式下,“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商品销售收入”、“受托代销商品”等账户均应按商品大类(柜组)设置明细账。计算公式如下:采用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确定商品的销售成本,其计算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应用此种方法。例2】某零售商店8月末的“库存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商品销售收入”各明细账户的金额如表8-2所示: 表1-2零售商店部分账户金额表营业柜组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月末“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日用品柜134 00025 26076 500化妆品柜107 75044 80039 28893 000食品柜163 25029 865108 250合 计405 00044 80094 413277 750各柜组的进销差价率可计算如下:各柜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如下:日用品柜:76 50012%=9 180(元)化妆品柜:93 00016%=14 880(元)食品柜:108 25011%=11 907.50(元)根据以下计算结果作如下分录:借:商品进销差价日用品柜 9 180化妆品柜 14 880食品柜 11 907.50贷:主营业务成本日用品柜9 180化妆品柜 14 880食品柜 11 907.50除以上批发和零售商品的核算方法外,也有个别企业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三、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实物数量和售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主要内容基本与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相同,都是按商品品种设明细账,实行数量和金额双重控制。其不同的有两点: 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类目账和明细账均按售价记账。 2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记载售价金额和进价金额之间的差额,定期分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已销商品进价成本和结存商品的进价金额。 由于采用售价记账,逢商品售价变动,就要盘点库存商品,调整商品金额和差价,核算工作量较大,因此,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一般适用于经营金额较小、批量较少的小型经营批发的企业,以及经营零售的企业的库存商品和贵重商品的核算。 这种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四、进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进价金额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一律以进价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大类或柜组设置,对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