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规范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规范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规范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规范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规范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自然资源概述1、210、11、1216、17自然资源的利用和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45、6、7、8、913、14、15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下图,完成12题。1若是自然资源,是能源,则不可能是()。A常规能源 B水资源C矿物能 D可再生能源2若是矿产资源,是燃料原料,则可能是()。A煤、石油、核能 B铁矿、水能、沼气C地热、天然气、煤 D石油、水能、铁矿解析第1题,水资源是自然资源,但不是能源。第2题,水能、沼气、地热不属于矿产资源,铁矿不能燃烧放热、不是燃料。答案1.B2.A后天性资源是指由于技术的先进,对于传统资源或能源的相对匮乏,人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资源。下图为不同人类社会阶段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b阶段两个空白框为该阶段内人类活动作用程度较强的两种自然资源类型,这两种自然资源可能是()。A气候资源、淡水资源 B矿产资源、能源资源C海洋资源、空间资源 D土地资源、生物资源4下列关于c阶段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继续提高B后天性资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迅速上升C现代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继续加强D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在经济发展中较高解析a阶段为农业社会阶段,体现了对农业生产中自然资源的利用,b阶段为工业社会阶段,体现了工业发展对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利用。c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作用程度非常低,主要是由于科技的提高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了更多的替代性资源。答案3.B4.B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的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图”,回答56题。5甲、乙、丙、丁四种能源分别是指()。A石油、煤、水电、天然气B煤、石油、水电、天然气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D煤、天然气、石油、水电6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A乙、b B丁、c C乙、d D丙、d解析第5题,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分别是石油、水电、天然气。第6题,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石油。答案5.B6.C读下面“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和 “世界稀土产量变化统计图”,回答79题。国家储量百分比(%)产量百分比(%)消费量百分比(%)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资料缺失026其他51320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但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世界稀土资源勘探技术的提高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8根据“世界稀土产量变化统计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9651980年,美国的稀土产量一直约占世界半数B中国在2005年以后,稀土产量几乎占世界全部C中国稀土产量的大幅提高,与突破稀土提纯的关键技术有关D美国稀土资源枯竭,转而大量采用较低价的中国原料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有()。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B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C加大开采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D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解析第7题,我国稀土资源储量的变化是我国大规模开采、过量消费、世界勘探技术提高和探明量增大造成的。第8题,美国稀土产量减少,不是因为国内稀土资源枯竭,而是为了保护资源,减少开采对环境造成破坏,转而大量采用较低价的中国原料。第9题,从稀土资源的性质及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合理措施,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提高资源的附加值。答案7.D8.D9.A2012年3月19日冶金资讯2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明显回升,达到6 498万吨,较上月增加566万吨,同比增长33.6%,创历史次高,仅次于去年1月份的6 897万吨。结合材料,回答1012题。10从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性质来看,与铁矿石属于同一种自然资源的是()。A天然气 B水资源 C森林 D钢材11巴西和澳大利亚铁矿石资源丰富,这反映了自然资源的特点是()。A资源间的联系性 B数量的有限性C分布的不均衡性 D利用的发展性12针对铁矿石价格上涨,有些专家指出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加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面关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关键是适度开发,循环利用,促进其恢复、更新的问题B对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关键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其恢复、更新的问题C在利用过程中首先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D全世界应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努力勘探开发更多的矿物能源解析第10题,从自我再生性质来看,铁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气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而钢材不属于自然资源;水资源与森林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第11题,世界上一些地区铁矿石资源丰富,一些地区铁矿石资源贫乏,这说明铁矿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不平衡。第12题,不可再生资源不存在恢复和更新的问题,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首先强调的是适度开发,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努力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答案10.A11.C12.B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Y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据此完成1315题。可更新水资源(109m3/年)内部水足迹(109m3/年)外部水足迹(109m3/年)1.72.26.41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Y国()。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1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A B C D15近几十年来地球上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不断加重,其主要原因是()。A全球的气温不断升高,使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B全球的气候趋于干旱,年降水量不断减少C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的用水量大大增加D参加水循环的水量不断减少解析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可更新水资源数量少,水足迹的数量远远高于可更新水资源的数量,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内部水足迹高于可更新水资源数量,说明水资源利用率高。第14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有利于减少该国内部水足迹。第15题,目前,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答案13.C14.A15.C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20分)材料一我国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水可以用于灌溉,还可以用于工业用水,还可以用于航运等。(1)材料一说明这三种资源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多选)()。A数量的有限性 B整体性C地域性 D利用的发展性(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存在的问题是_,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造成很大压力。(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和_相对落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第(1)题,我国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说明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不平衡性,从煤、耕地、水资源的数据可以看出具有数量的有限性。第(2)题,材料二结合我国国情(人口多,经济发展快,对资源需求量大,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就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3)题,材料三的两组数据说明,我国不论农业用水,还是工业用水都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原因与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有关。答案(1)AC(2)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可持续发展(3)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17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14平方千米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中国光照资源图(1)按照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能源。从协调人地关系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2)图中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合发展大阳能?为什么?(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解析第(1)题,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意义应从其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归纳。第(2)题,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中低纬度、大陆性气候、阴雨天气较少、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地势较高的地方往往是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第(3)题,对上海地区建设的东海大桥风力发电场的不利因素的分析,要注意开放思维,多方位分析这一问题,如风力强弱与稳定性、海洋灾害的影响、季风风向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的解决等。答案(1)可再生开发新能源,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