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 东昌府人民医院急诊科 马秋平 重症监护病房 ICU 又称加强监护病房 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先进的医疗设备 对危重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护和强化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 ICU 特别是综合ICU 正在逐渐建立 ICU是一个危重病密集 病情多变 危象丛生的场所 也是急救知识密集 高医疗技术密集 人才密集的地方 要求既有广泛的基本基础知识 又要有专业知识 既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又要熟练掌握多种操作技能 在ICU监护是手段 治疗才是目的 第一节概述 ICU的任务 是利用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治疗手段 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患者提供系统 及时 动态的生理功能及支持治疗 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的征象并及时予以治疗 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 最大限度地挽救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ICU的模式 ICU的运转模式主要根据医院的规模及条件决定 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综合ICU是一个独立的临床业务科室 受院部直接管辖 收治医院各科的危重患者 专科ICU专门为收治某个专科的危重患者而设立 一般是临床二级科室所设立的ICU 如CCU RCU NICU 多属某个专业科室管理 对抢救本专业的急危重症患者有较丰富的经验 部分综合ICU介于专科ICU与综合ICU之间 即由医院内较大一级的临床科室组成的ICU 如内科ICU 外科ICU 麻醉科ICU等 主要收治各专科或手术后危重患者 ICU的收治范围 收治原则急性 可逆 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 经过严密监护和强化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存在各种高危因素 有生命危险 经过加强监护和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慢性器官或系统功能不全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 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终末期患者以及不能从加强检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 一般不属于ICU的收治范围 ICU的收治范围 ICU收治范围 包括临床各科的危重患者 主要包括 创伤 休克 感染等引起的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心肺脑复苏术后需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者 严重的多发伤 复合伤 物理 化学因素导致危及重症 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肌梗死 严重的心律失常 急性心衰 不稳定型心绞痛 各种术后重症患者或者年龄较大 术后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高危患者 严重水 电解质 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失调 严重的代谢障碍疾病 甲亢危象 垂体危象 各种原因导致的大出血 昏迷 抽搐 呼吸衰竭等个系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 脏器移植术后及其他需要加强护理者 ICU的人员组成 人员编制 ICU集中收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 工作量大 治疗手段繁多 操作技术复杂 设备更新快 所以医护人员的配备要明显高于其他科室 一般综合性ICU要求医生与床位之比 0 8 1以上 护士与床位数之比 2 5 3 1以上 ICU的人员组成 ICU护士的基本要求 ICU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过硬的理论知识 熟练的操作技能 健康的身心状态 高尚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具有多专科疾病医疗 护理的知识 熟悉重要器官 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知识 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 管理 监测参数和图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重要脏器和系统疾病的护理理论 熟悉各种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 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熟悉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第二节ICU的设置与管理 ICU的设置根据个医院情况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 总的原则 通道宽敞 电梯便利 方便患者转运 靠近相关科室如急诊科 手术室 放射科 检验科 血库等 便于紧急检查 手术等 区域布置 病室设置可为开放式 半封闭或全封闭式 至少配置1 2个单间病室 用于隔离严重感染 传染病或病情危重者 床单位设置 ICU的床位设置要根据医院规模 总床位数确定 一般综合性医院的综合ICU床位数量应占全院总床位的2 8 ICU床位使用率以75 为宜 每张床单位使用面积建议15 18 床间距大于1 应使用多功能床并配备防压疮床垫 每个床位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 配置氧气 压缩空气 负压吸引器插口个2 3个 电源插孔不少于20个 并配有电源自动转换装置 先进的监护病房 空气净化 儿科的监护病房 病室设置 室温 通风与噪声要求 空气调节系统应独立控制 室温要求保持在 24 1 5 左右 湿度以55 65 为宜 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最好有空气净化系统 采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 尽可能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 减少各种仪器的声音 白天控制在45dB以下 夜晚在20dB以下 病室设置 监护站设置 中心监护站原则上应设置在所有病床的中央区域 以能直接观察到所有患者为最佳 中心站内放置监护及记录仪 电子计算机及其他设备 也可存放病历夹 医嘱本 治疗本 病情报告及各种记录表格是各种监测记录的场所 舒适的神经内监护病房 辅助区域的设计 面积 2 3倍的床旁空间 以支持运作 如以上述12张床icu计算 床旁空间需220m2 支持空间需440 660m2 总面积应660 880m2 病区内 医生办公室 治疗室 配药室 小实验室 盥洗室 设备仪器室 处置室等 ICU内病区外 工作人员更衣室 工作人员休息室 医生值班室 护士值班室 护长及主任办公室 会议室或教室 库房 配餐室 谈话间 病人家属休息室 辅助间的设计 基本设备中心供氧 中心负压 中心正压 足够强大的稳压器 多功能病床 足够的多功能插座 微量输液泵 微量注射泵 输液瓶悬吊装置 多参数监护系统 气管插管箱 喉镜 插管钳 硅油 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 手套等 手动辅助换气囊 呼吸机 包括转运呼吸机 雾化系统 监护系统 心电图机 电复律器 临时起搏器 血管鞘 临时起搏电极 纤维支气管镜 冰机 CRRT系统 ICU设备要求 特殊设备IABP 小C臂 B超 NO吸入装置 血透机 CT机 ICU设备要求 ICU药物储备要求 血管活性药镇静剂 止痛剂 麻醉剂 肌松剂止血药物雾化吸入药物 ICU的管理 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 独立的医疗团队 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制度化的管理是保证工作正常 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 除一般病房的护理常规和工作制度外 还应包括ICU的各种制度 医务人员进入ICU的管理制度 为减少交叉感染及维护ICU的正常工作秩序 所有进入ICU的人员应自觉遵守以下规定 1 医务人员进入ICU须走医务人员专用通道 2 进入ICU前必须换鞋 更衣 将自己鞋整齐摆放于ICU指定的鞋柜 然后赤脚踏扳 更换ICU专用拖鞋 或鞋套 及ICU专用隔离衣 3 工作人员走近病床旁时须戴口罩 接触病人时必须严格洗手或戴手套 听诊时须用各病床之专用听诊器 4 未经ICU同意 谢绝带家属进入ICU探视 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进入ICU时必须戴口罩 其它传染病者谢绝入内 6 服从ICU人员的管理 严格执行ICU的消毒隔离制度 ICU交接班制度 1 周一至周六7 50Am到达科室 8Am准时在医生办公室交接班 2 站立交班 医生 护士分别站于办公台两侧 主任 护士长分别站于办公台两端 3 护士可按照特护记录 详细 准确交待清楚各病人24小时内生命体征情况 出入量 中心静脉压 末梢血糖 各管道引流量 颜色 性质 痰量 颜色 性质 病情变化 处理 效果等 4 医生重点交接各病人24小时内病情变化 处理及效果 病人或家属思想动态及相关情况等 护士已交内容医生不再重复 5 中午班医生于11 55Am 餐后 与在班医生共同巡视一遍病人 床头交接 6 5 25Pm中午班医生与夜班医生床头交接并写交班记录 7 护士每班进行床头交接 8 周日床头交接 ICU工作常规 1 病人到达ICU后 认真及时了解病情 医护密切配合 立即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并采取救治措施 病人意识状态情况 瞳孔是否改变 肢体活动是否正常 若病人有外伤史 特别注意脏器的损伤 如肝 脾 肾 心 肺等 生命体征测定 BpPRSPO2T 立即急诊生化 NaKClBUNCrClu 及必要时动脉血气检查 持续心电监测 尽快床旁EKG 据病情定期测Bp 保持气道通畅 吸氧 心要时开放气道 保持良好的静脉通道 必要时立即深静脉置管 根据病情留置尿管 记单位时间尿量 检查各引流管是否通畅在位 了解并记录引流量及性质 尽快向家属交待病情及ICU管理制度 2 ICU医生每天至少一次向病人家属通报病情 病情变化特别是恶化时随时通报 涉及具体的专科情时应由专科医生给予解释 3 内科系统病人原则上由ICU医生负责管理 外科系统病人由ICU及专科医生共同管理 ICU负责生命体征 内环境稳定及各脏器的支持与维护 液体入量及抗生素的使用 应与专科医生协商 专科情况由专科医生负责处理 4 病程记录 ICU医生书写病程记录按 ICU医生值班制度 执行 专科医生应定期书写以专科情况为主的病程记录 ICU探视制度 1 加强治疗中心 ICU 是全院危重病人及术后病人实施集中加强治疗和监护的场所 非本科及相关工作人员 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 凡入本科患者之家属 如需了解病情 可向值班医生或主管医生提出 由其给予解答 如有特殊要求 可向科主任 护士长提出 3 探视时间 下午 3 30 4 00晚上 8 00 8 30通过探视走廊进行探视 4 特殊情况需入室探望的家属 由当班医护人员视病情并请示科主任或护士长后给予安排 入室时听从安排并穿隔离衣 换鞋 入室后需保持室内安静 不得喧哗或哭闹 不得打出或接听手提电话 每次不超过两人 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传染病者禁止入内 5 入住ICU患者的家属需留下电话或BP机号码 以便必要时及时取得联系 ICU医生值班制度 1 ICU医生值班分白班 中班 夜班 2 ICU医生分管病人 分工不分家 3 白班 时间 8Am 12N2 30Pm 5 30Pm职责 除管理好自己主管病人外 协助中班管理其他病人 及时书写病程记录及与家属谈话 说明病情 并了解病人或家属思想动态 4 中班 主班 时间 8Am 11Am12N 5 30Pm职责 除管理好自己主管的病人外 还要负责当日不在班医生的病人的处理 负责转出 转入及新收病人的文件书写 及时与病人家属沟通 5 夜班 时间 8Am 12N5 30Pm 次日交完班 查完房及处理完病人后 职责 上午协助中班管理病人 夜间负责管理全体病人并负责转出 转入及新收病人的文件书写 书写各病人的病程记录 粘贴 整理检查结果及化验单 写交班记录 6 主管医生负责向病人家属解释病情及催交住院费用 ICU收容及转出病人制度 1 收容范围 已经或很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 但可望通过加强治疗治愈或好转的危重病人 对于虽然危重 但在目前无救治可能的病人 如恶性肿瘤晚期 脑死亡等及传染病 精神病人不宜收入ICU 特殊情况例外 2 收容途径 门 急诊及各病区的危重病人 全麻后 重大手术后及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各种术后病人 3 非常紧急之危重病人及术后需加强监护治疗的病人 可电话通知ICU 以便作好接收准备 一般情况下 应由ICU医生会诊 同意后 方可转入ICU 4 从门 急诊或各病区收容的内科系统之危重病人 由ICU医生负责全面管理 包括医疗文件书写 开列医嘱 申请会诊 交代病情等 外科系统及儿科病人 由专科医生负责病历及其它相关文件的书写 并负责专科情况 及时与病人家属交代病情 ICU医生负责生命体征 内环境稳定及脏器支持 与病人家属交代全身情况 并及时书写病程记录 5 经加强治疗病情稳定者 由ICU医生决定并负责联系各相关科室或医生 并与病人或家属说明 以取得理解 然后通知管床护士 并书写转科记录 6 在ICU期间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 当班医生及时书写死亡抢救记录 ICU主管医生及时整理病历 并择日讨论 ICU内的外科系统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1 有条件的危及生命的外科系统危重病人 包括严重多发伤 复合伤 应收住ICU进行集中监护抢救 由ICU和各外科共同管理 2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3 外科系统危重病人在ICU期间 ICU医生全程负责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内环境稳定 脏器支持 营养支持等 书写上述内容的病程记录及紧急情况的处理 外科医生负责外科情况 若专科病情发生变化 应及时书写与专科有关的病程记录及相关医嘱更改记录 4 多部位 多性质的损伤 以危及生命的部位或性质的相关科室医生为主进行管理 及时书写病历 首次病程记录 术前记录 术后纪录 手术记录等医疗文件 及时处理专科情况并记录 需其它专科会诊者 由ICU医生书写 会诊申请单 5 随着病程进展 危及生命的部位或性质可能随之变化 原专科主管医生在请示其上级后 可转与其他相应专科医生为主进行管理 6 ICU医生与外科医生共同催交住院费用 与家属谈话时 应各有重点 7 病人脱离生命危险后 外科医生与ICU医生协商达成共识后 转入相应科室 8 病人死亡后 由ICU组织各相关医生参与死亡病历讨论 9 其它参照ICU相关制度 ICU对危重病人能进行那些监测和治疗 医院ICU拥有美国太空中央监护系统 可以对危重患者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心率 心律 呼吸 血压 血氧饱和度检测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 ICU拥有美国PB840 PB740 德国西门子900C 法国TEAMAHORUS呼吸机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 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突然停搏的危重患者 能够立即给予心脏临时或永久起搏 对于肾功能不全或衰竭者可给予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 对于严重的支气管肺炎 痰栓形成 支气管异物 肺不张 大咳血等 能迅速给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 对于严重脑外伤脑水肿 脑肿胀患者 除了常规抢救治疗及ICU生命支持外 还可给予亚低温冬眠治疗 应用美国GAYMAR降温机使病人的体内温度 肛温 降至32 35度 以减低病人的代谢及减轻颅内压 提高生存率及减少后遗症 东华医院ICU除了上述先进的监测及抢救技术外 还开展了SWAN GANZ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 经皮穿刺微创气管切开术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技术等 正是由于ICU全体医务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使用所掌握的先进的高科技技术 使ICU成为了危重病人的保护神 使众多的危重患者得以康复 重返家庭甚至重返工作岗位 ICU为什么实行全封闭管理 ICU是集合了全院的危重病患者进行集中管理的特殊场所 收住在ICU的危重病人全身插了各种各样的管道和电极 床旁布满了各种抢救仪器 设备 这些管道 电极 仪器 设备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必须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密切的监视 管理 若病人家属在病人床旁不小心触动了这些管道 电极 仪器或设备 就可能会对病人生命造成威胁 另外 危重病人抵抗力降低 家属过多探视会增加病人感染的可能 这些感染也可能是致命性的 一旦合并了感染 不仅加重了病情 延长了病程 而且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加重了家属的经济负担 所以 现代概念的ICU必须实行全封闭管理 第三节ICU的院内感染管理与控制 概述 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的场所 患者病情重 机体免疫力低下 加之各种侵入性操作多 多重耐药菌在ICU常住等原因 导致ICU感染一直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区 做好ICU的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成功的关键 ICU感染的类型 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患者本身 是患者体表或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 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受外界因素影响时 成为致病菌造成机体感染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病原菌来自其他患者或医院工作人员 医院环境中存在 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 医疗用品 血液制品及生物制品等 ICU常见的病原菌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 真菌 支原体 衣原体和病毒等 以条件致病菌为主 多为多重耐药菌 ICU患者常见的感染部位 依次是下呼吸道 泌尿道 血液 消化道和伤口感染 外科以泌尿道 手术部位 呼吸系统 血液感染居多 ICU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 机体抵抗力减弱机体解剖屏障受损侵入性操作多危重患者集中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病原体的医源性传播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限制人员出入更衣 换鞋 戴口罩严格洗手制度 床旁设洗手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 物品不能混用 听诊器 便盆医护人员患感冒 肠炎 或其他传染病时禁止入内工作人员不能在ICU内饮食 禁止种植花草 医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陶瓷景观艺术品牌塑造分析报告
- 信息检索效果实证研究分析报告
- 医疗数据集成应用分析
- 临朐初中三模数学试卷
- 2025年智能型高压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厢式货车项目发展计划
- 洛平许济数学试卷
- 沁阳职教中心数学试卷
- 老师在发数学试卷
- 镍氢电池安全测试规范报告
- 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解读
- 个人信息保护及隐私管理制度
- 鲁教版(五四学制)中考英语6-9年级词汇表
- 美沙拉嗪与其他生物制剂的联合治疗
- GB/T 43635-202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
- 土石方弃土消纳与处理协议
- 《轴对称图形》作业设计及实施策略
- 创新协作联合利华pre reading for yum
- 林下种植中药材的可行性方案
- 内审检查表-行政部(42061、13485)
- 已完工程量转让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