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建史 复习资料.doc_第1页
中外城建史 复习资料.doc_第2页
中外城建史 复习资料.doc_第3页
中外城建史 复习资料.doc_第4页
中外城建史 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1、中国古代规划重要著作 a周礼考工记中国最早的关于工艺技术的著作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解释:匠人营造的王城,方形,每面九里,各开三座城门,城内有九条横街,九条纵街,每街宽都可容纳九辆车子并行,(城中央是宫城)左设宗庙,右设祭坛,前临外朝,后通宫市,宫市和外朝的面积各方一百步。影响:唐长安,宋汴染,元大都,明北京,都遵循“旁三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等。此种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道路制度: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经涂九轨,环途七轨,野涂五轨(道路宽度有等级);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b管子 1)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2)凡立国都,非立于大川之下,必立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3)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从思想上完全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 管子还认为必须将土地开垦为城市建设统一,农业的生产发展时城市发展的前提。在城市内部空间布局上它认为应采用功能分区制度,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管子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它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典型,南宋平江城管子营建思想)2、城与郭,城与市的区别,春秋时期的城郭关系 城与郭:1.城在郭内,或郭比城大。(内谓之城,外谓之郭)2.城郭均是防御性的3.此时已有阶级分化,贵族阶级住在城内,普通百姓居住在城外郭内 城与市:1.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是城2.城市经济不同于农村居民点的经济,私有制产生后,需要防御城垣保护 私有财产。3.手工业商业与农业分开,需要有专门的固定场所交易 春秋时期的城郭:春秋时期的都城一般都有城郭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大都;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城是贵族王室,郭是普通住宅,城中一般有王宫,修筑在人工高台上以示权威。 3、淹城特点 1)三重城墙,分为王城内城外城,王城呈方形,内城为不规则圆形,外城也是。2)三条护城河,水面宽阔3)三道城墙各只有一个旱路城门,且不在同一方向上4)一条道路通向内城,内城地势高,可能是王宫遗址5)城外城西有并列的三个土墩,为不同时期的古墓葬群。配图4、秦咸阳1、没有城郭之分;2、下水道断面很大;3、商业达到一定水平;4、居住区闾里。配图5、汉长安建设的过程及规划要点及其平面图答:修建过程:1.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2.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章宫。4.王莽时期,在城南大量建辟雍等礼制建筑。 规划要点:1. 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2. 城共有12个城门,每门可容纳4轨,共12轨。3.宫殿占地面积大,占1/2以上4. 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共160个闾里。5.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6.方格网的道路,交通方便。7.对城市布局有明确的功能布局。8.是一座礼制建筑都城。9.开设了帝王专用园林。10.祭祀建筑分在城南部。 配图6.曹魏邺城规划特点以及意义特点:1.轴线对称,皇室居中,前朝后寝,功能分明。2.城市布局是个规则的长方形。3.含有6个城门,南门3个,东,西,北各一个。4.方格网的道路,交通方便,轴线对称,东西干道与中轴线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并建有三个止车门,形成一个关闭形的广场。5.功能明确分工,园林众多,除铜雀苑外,城西有文武苑,北城外有芳林苑,其东有灵芝苑等。6.宫殿建筑群的布置很严整,入宫门为一封闭形广场,大殿在正中,东部为宫殿官署区,后半部的后宫为曹操居住之用,是按照“前朝后寝”的制度规划的。意义:1)城市有明确的分区,前朝后市,统治阶级与一般市民严格分开,一方面集成了古代城郭的形制及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别,不同点是,分工更为明确,不像西汉长安及东汉洛阳那样宫城被闾里包围或相参,而是严格分开,体现了等级的森严2)整个城市布局体现了空间对称的艺术手法,道路正对城门,将中轴对称的手法由一般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对后来影响很大,如唐长安。3)改正了东都洛阳的东西宫分置的不便,宫殿布局规整,前朝后寝。 平面图7.隋唐长安规划要点 答: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 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平面图8.北宋东京(开封)的布局特点,影响及布局特点1)平面形状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 2)城内河道较多,号称“四水贯都”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道路宽度比唐长安小,但密度大。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也有晓市夜市,手工作坊,娱乐设施。5)取消坊里制,宵禁制。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 影响1)改建而成,布局不是很方正,道路有一定的自发性2)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有为一般市民服务的行业出现,商业街、夜市出现3)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格路网,对后世影响很大 平面图9.我国宋与唐代比较,在城市建设发展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 简析其原因 :答:1.规划思想:唐代强调传统的礼制思想,总体布局中轴对称,规整。宋代城市建设不按周制,布局灵活。如唐长安是按照帝王意志修建的,布局规整;而宋东京体现市民世俗生活,布局灵活。2. 唐朝城市建设规模大,宋朝城市建设规模小。3. 道路规模不同。唐代道路尺度大,强调皇权;宋代道路宽度小,路网密度高,道路和商业结合,符合实际需要。4. 商业发展突破城桓,在城外出现关厢,商业由集中的市发展成商业街,主要是封建控制放松,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5. 唐代严格管制的坊里制全面瓦解,转向街巷制,商住结合,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10.解释平江图为宋代平江(今苏州城)城市地图,系南宋绍定二年(1229)郡守李寿明主持刻绘,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碑刻地图,此图是在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地图的传统画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采取了平面与立面相结合的形式,兼顾了地图的平面精度和建筑物的立体效果,更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11.北宋平江府城市布局特点 1)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短,南北长2)以子城为中心,子城以南为官署3)以水系为脉络道路为骨架的水陆双棋盘格局4)5座城门,皆水路城门并列5)河道82公里,桥梁314座6)全城65坊,无严格坊里制12.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 1)三重城墙,中轴对称布局 2)规则的宫城与不规则苑囿相结合3)完善的上下水系统4)城市建设与规划有统一的领导,规划意图得以实现(刘秉忠)5)体现周礼考工记 元大都成为当时最宏伟的城市之一特点:1.注重交通的畅通,使水陆交通干线上的城镇,得到长远发展。2.多民族文法聚集并存,在城市规划上有不少创新实践。3.中西文化交流水平进一步提高。平面图13.明清北京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答: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一方面,上层建筑部分如宫殿、城制、官署、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来布局;另一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如府邸、民居、商业市肆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1.布局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重城墙等,体现了礼制思想。 2.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能够运用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壮丽的景象。 3.城内道路受皇城间隔,东西两侧交通联系不便。 4.城市商业分布广泛,鼓楼,东四牌楼及正阳门外等都有繁荣的商业区,且同类商业相对集中。 5.居住区分布在皇城四周,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居住地带,一般并列设置三进的四合院。 6.城市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一搬居民用水多掘井取水,下水道系统为明代整修的砖砌工程。 7.城内各类宗教建筑杂然并存。 8.明代园林建设有很大发展,到清朝大量修建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族群。平面图14.明清时期南京城的规划特点1.南京城市是我国典型的不规则形都城,顺应地势,从防御出发修2.皇城,宫城为中国的传统都城形式规则方形,有中轴线,左祖右社,前朝后寝3.南京历代建都,应天府是在历史基础上改建而成,因而整个城市布局不完整,分三个区,相互联系不紧密4.南京城在自然地形环绕中,建筑、环境、山水融为一体15.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总特征 a.两类城市:规划新建邺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洛阳,元大都等。处于军事政治上的考虑,经济基础不大好;扩建改建-处于交通要道,经济基础好,改建扩建而成的如宋东京,平江府b.周礼考工记对于古代城市有一定影响,但不是贯穿规划的主线 北魏洛阳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隋唐长安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但宫城偏北;元大都按周礼城制建设,全面体现;随着儒教越来越收推崇,城制在汉代以后新建都城中体现出来16. 论述唐长安时期里坊解体对后世的影响?中国近代1.上海自1845年开埠为商埠起至1949年上海解放止,一百多年来城市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上海的发展1.上海的地位中国人口最多的特大城市近代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多功能的经济中心,航运(外来势力,地理位置)、外贸、金融、交通枢纽企业文化中心2.发展过程设立租界城市改建。工业区分布、对外交通,市内交通,居位,市政,绿化。“大上海都市计划”中心区规划1927将市区建在江湾翔殷路一带,另在吴淞建港,虬江建新码头,另有联结铁路、总站,道路用小方格与放射路相结合的方式。影响:在当时建筑界正是盛行“中西合璧”的思想,一方面搬用美国早期功能主义的做法,一方面又试图结合中国古代城市及建筑群的传统手法,有些形成了生硬的拼凑,使整个规划缺乏整体性。但是有些建筑却是当时建筑家们抵制复古、崇洋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反映。日本规划:以原“中心区规划”的市中心为中心,划分十种地区,“中央车站”及呈淞地区为规划重点。追加吴淞工业地带的规划,制定了建筑条例,技术标准细致。上海都市计划三稿1946:一稿:人口1000万人。市区外做一绿化农田环形地带,外围新区作“卫星城”。住宅区以4000人为小单位,再组成“中级单位”、“市镇单位”、“市区单位”。扩大中心区范围,在乍浦及吴淞建新港,将道路按功能加以分类。规划运用“卫星城镇”、“邻里单位”、“有机疏散”、“快速干道”等理论注意了城市功能及交通问题。二稿:1500万人,提高了人口密度,设想了市内高架道路三稿:进一步研究人口疏散,提高了绿地比重,研究了工业区分布影响:三次规划积累了不少历史资料,对交通等技术问题研究比较细致。尽管运用中未能很好的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但从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当时的这些理论使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对近代新的城市规划理论的传播也起一定的作用,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青岛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意义,青岛在德占时期与日占时期规划有何不同鸦片战争后,青岛为德国占领。由于德国在青岛有长远打算,因而有建设计划,在1900年编制城市规划图,按图进行市政工程建设。1910年又编制“城乡扩张规划”,规划范围较以前增加四倍,取消了中德居住的分界线。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1937年后,将其建设计划列入“北支产业开发计划”,并拟定“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母市计划”,企图扩大城市,成为华北的战略基地和掠夺物资的港。青岛在德占和日占时的发展德占时期日占时期建设方针及规划意图以军事据点及贸易港口为重点工业日本农业中国的总方针偏重于工业及交通建设规划分区德国区与中国区严格分开在四方,港口建工业区,工人居住区在铁路两旁条件恶劣道路系统与地形结合较好,路图没有明确分工,绿化较好解决路网分工问题居住区建筑密度低绿化多,结合及利用地形较好建大量日本式小住宅重实际功能也有很多差的工人宅市政及公用城市道路标准高上下水管用环式电灯在开始建设时就有绿化较多没有林务署建筑风貌德国建筑形式“仿德式”的集体主义和资本主义“新形式”建筑3.帝国主义共占、独占城市的规划特点共占:1.这些城市是我国原有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良好,交通优越,便于帝国主义入侵,掠夺中国财富2.这些城市都有旧城,发展结果是就成淹没于新城之中,而且在建设方面与新区形成鲜明强烈对比。3.这些城市都是资本主义类型城市,在城市布局、经济上都比其他城市更为混乱,带有强烈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4.城市风貌上各时期,各国家建筑杂乱并置于一起,夹杂陈列独占:1.城市都是资本主义类型的城市,因为独立,所以可以全面规划,而且又处于良好的地理位置2.规划意图贯彻殖民地的需要,大部分是港口城市或交通要到,便于掠夺中国资源3.由于没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并且按照规划实施,因此城市都获得了建设效果,城市的风貌是侵占国形式的翻版,规划也是由侵占国完成外国古代,中古1. 卡洪城平面图及其规划特点1.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城墙围着,约380米长,260米宽2.城市用厚厚的死墙划分成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区,城东的北部贵族区,南部为中产阶级区3.城市东南角为基地,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有集市4.贵族区迎向北部南来凉风,奴隶区面对西南吹来的沙漠热风,分区反映了强烈的阶级差异2.雅典卫城的平面图及其规划特点1.选址高于高岗之上,是雅典空间,景观视觉的控制点2.自由布局,顺应地势,主体建筑沿周边布置3.祭祀线路组织穿越全城,环绕卫城,形成良好视觉效果,步移景异4.以室外空间为空间的主体,建筑只作为背景5.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3.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及其演变、影响、米利都城规划要点 a希波丹姆规划型式特点(城规之父)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希波丹姆最早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b米利都城规划要点(希波丹姆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的建设工作中得到完整的体现)1)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2)两条主要大街垂直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开敞空间呈“L”型,有多个广场3)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区。城市用地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c演变 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城单纯的棋盘式街道,发展到赛里纳斯城的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有计划的配合4.罗马营寨城布局特点及典型城市 a.布局特点: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b.典型城市:提姆加德(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帝国设在北非的一个军事营寨城,城市呈方形,市中心有开阔的广场和“T”型干道5.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1)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的中心,罗马帝国时期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地2)共和时期广场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通过柱廊得到统一3)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整,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 4)共和时期广场组织较乱,帝国时期通过多个彼此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6.中世纪西欧城市规划建设的的主要特征 中世纪的城市多是自发形成的,主要从三种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要塞型,城堡型,商业交通型。主要特征:1)城市选址与发展:保守的选址,突破城墙发展,逐步专业化的商业城市道路以环状和放射为主,后期也有方格网状的3)教堂建筑与城市中心广场 4)丰富的城市景观,教区划分(小教堂、井亭、喷泉雕塑、商住混合、专业化商业街)建筑体量、色彩。建筑的巨大反差,自发形成的街道,城市主体色彩。7.中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主要特征1)中世纪意大利许多城市是西罗马帝国的防卫性据点转变成手工业和商人的居住地。2)拥有最先进的城市公共建筑3)许多城市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城市,是最早战胜封建主而建立的城市共和国。4)教堂高塔是城市独立的纪念碑5)典型代表是: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西格诺利亚广场是象征城市共和国独立而带有纪念意义的市民广场,广场上有市政厅,塔楼是城市的标志,市政厅前有大卫雕像。广场空间渗透到周围建筑实体中,进入广场的道路各有对景。威尼斯:意大利中世纪最美丽的水上城市。圣马可广场经数百年经营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山城锡耶纳市中心的坎波广场是几个区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焦点。8.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主要内容 1)公元1世纪的论文集,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总结。2)城市选址。高爽地段,有利避风、浓雾、酷热,接近水源,交通便利3)建筑物选址。探讨了建筑性质,同城市关系,地段四周现状、道路等。4)街道布置与广场设计。5)理想城市方案。平面八角形,便于防守,放射性路网,广场神庙居中,道路不直接对向城门9.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 a阿尔伯蒂论建筑继承了维特鲁威的的思想,主张从城市的环境因素考虑城市的选址选型,结合军事防卫要求布局街道,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1)城市街道由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形平面。2)中心设教堂、宫殿或城堡3)城市由几何形体构成。b费拉瑞特理想的城市完整的按照费拉瑞特的理想城市建造的是威尼斯王国的帕尔曼-诺伐城,设计者是斯卡莫齐,为防御而设的边境小城,中心为六角形广场,辐射道路用三组环路联接。城市中心点设棱堡状的防御性构筑物。c斯卡莫齐理想城市方案1)城市中心为建有宫殿的市民集会市场2) 东西两侧为正方形的商业广场,南北为交易所及市场广场,主要广场南侧有运河通过 3)城市中心设棱堡状的防御性构筑物4)由于星形城市放射性锐角很难设计房屋,后来出现了有格栅型接道的矩形理想城市d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对整个欧洲的城市规划思潮都有影响10.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建设及典型格局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放在广场建设上1) 早期:继承中世纪传统,广场周围建筑布局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放在广场一侧。2)盛期和晚期:广场比较严整,采用柱廊形式,空间开敞,雕像常常放在广场中间代表:圣马可广场 1)由3个梯形广场组合成的拐尺形广场,透视效果好2) 艺术处理方面,高耸的钟塔成为城市的标志,与广场周围的水平线成美的对比3) 广场四周底层全采用外廊式做法 4)不同空间互迭和视觉上相似性对比性的运用,达到形体环境的和谐统一的艺术高峰11.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建设a巴黎改建路易十四时期为了炫耀君权与国家强大而改建1) 改建卢浮宫等大型古典主义建筑2) 富裕贵族在巴黎建造城市府邸3) 修建路易十四广场和胜利广场歌功颂德4) 形成巴黎城市的中轴线,完成香榭丽舍大街和协和广场的建设5) 采用区域性、轴线性的方式b凡尔赛的建设1) 位于巴黎西南郊外,由猎庄发展而成2) 宫前有3条放射性大道,呈50度角,将景物包容在同一视野中3) 凡尔赛花园采用强烈的轴线,对称布局,十字水渠,用列树装饰道路,构成无限深远的透视4) 反映了王权至上,体现了唯理主义思想c广场建设出现了分布在一条轴线上的广场系统规划,纪念性的广场有很大发展,开始将绿化布置,雕像喷泉,建筑小品和周围建筑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以及处理好周围建筑高度的比例,广场周围环境以及广场和广场之间的联系。典型代表:巴黎的旺道姆广场,协和广场巴黎协和广场:2) 位于赛纳河北,横轴与香榭丽舍田园大道重合。3) 主要特征是开敞,广场东南西三面无建筑,向树林,花园和塞纳河完全敞开,平面为长方形4) 广场北边有一对古典建筑物,把广场和北面的南北向大街联系起来,构成了同爱丽舍田园大道垂直的次要轴线。5) 协和广场出色地起到了都勒里花园过渡到爱丽舍田园大道的作用,成了从卢佛尔宫至星形广场的巴黎主轴线上的重要枢纽。12.法国园林建设 法国园林建设模仿意大利的台阶式布局,但成就不高,只有结合法国的古典主义风格之时, 才能形成风格,第一个合成者即是维康宫邸团体-设计人诺特 最有成就的是凡尔赛宫, 无处不体现王权至上和维理主义的理想, 几何的园林思想来自西方 的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人为的美高于自然的美。 (强列的轴线、几何划分、对称、序列) 凡尔赛宫的立面长 580 米,而中国早期的太和殿也只有 80 米,充分体现中西在塑造空间 上的不同,西方以建筑本身的高度、尺度、水平的宽度体现它们的气势,中国则是通层层院 落达到高潮。 德意志的卡尔斯鲁也受法国影响,城市以同心圆为组成。中心为王宫。外国近现代1.英国的园林:十八世纪30年代由英国造园学院发起的园林设计革命,开创自由风景园林,中国传统的模仿自然山水的造园方法正与英国兴起的浪漫主义造园思想一致 即“英华庭园”。2.英国第一代新城-哈罗 1) 规模:8万人、26平方公里2)结构:两侧工业、4个居住区(13个邻里单位)3独立的步行与自行车系统4)注重城市特色与景观塑造(选址、地貌利用5)简单的汽车路、市中心集中停车6)问题:规模小、发展慢、就业差、回流现象 3.60年代以来英国的新城建设特征:更大、更紧密、更独立,强调经济性第二代新城-郎科恩加大规模,简洁的8字形结构,分级组织、融合居住环境,鼓励公共交通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规模更大些,独立新城而不是卧城,重视经济性和公众参与规划,不再片面分区,开放式的城市中心设置,重视公共交通的经济性和便捷,景观设计兰开夏新城-城市群 4.英国新城特点,问题,影响?克朗恩规划特点:1 以 8000 人组成一个邻里单位;2 规划布局与城市交通组织紧密结 合,限制小汽车,鼓励公共汽车;3 工业除围绕居住区外围布置外,邻里单位亦安排一定的 工业用地;4 注意利用地形和自然条件 米尔顿凯恩斯新城特点:1 土地使用与交通紧密结合;2 活动中心不知在环境区边缘; 3 交通系统的高效率和经济性;4 突出景观效果 5.雷德伯恩体系共同点是:绿地、住宅与人行步道有机的配置在一起,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布置、形成口袋型,通往一组住宅的道路是尽端式的,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 6.现代欧洲50年带新建大城市a柯布西埃的雄心壮志-印度昌迪加尔:1)1951年规划、15-50万人、全新首府2)模拟生物体的规划构思3)整体而精美的设计-道路、建筑4)功能分区明确-雅典宪章的反映和弊端5)有序和机械、丧失人情味和民族地方特色 b.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1)1956年规划、强烈的象征意义2)结构清晰、分区明确3)杰出的城市中心设计-简洁而表意4) 尺度失衡、缺少人情味、城市设计简单化 7.受柯布西耶影响的城市:巴黎中心区的改建设计,即伏埃森规划;马赛公寓;印度昌迪加尔 8.概念卫星城的概念: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邻里单位6个原则规模、边界、开放空间、机构用地、地方商业、内部道路系统广亩城市:他认为,随着汽车和电力工业的发展,已经没有把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的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