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神奇的眼睛》教案.doc_第1页
初二物理《神奇的眼睛》教案.doc_第2页
初二物理《神奇的眼睛》教案.doc_第3页
初二物理《神奇的眼睛》教案.doc_第4页
初二物理《神奇的眼睛》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神奇的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简单组成和用途;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热爱科学,愿意主动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方式 擂台赛式活动课布置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再让他们用自己搜集的信息优势参与擂台赛式的竞赛。 教学策略 1.部分学生可能对物理课的这种教学形式不适应。比如,信息怎么查找?到哪里去查找?同学之间该怎样交流?怎样利用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赛等。教师应给予指导、鼓励与培养。可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网站,以及向学生开放学校图书馆让学生查阅。 2.由于信息非常广,为了更好地、顺利地引导比赛,教师最好事先通读学生的信息资料,并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可能进行预测并采取一些对策。 3.刚开始进行类似的活动,学生在查找、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以及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予以适当的指导,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强弱互补,发挥能力较强学生的带动和帮助作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生活中和学校的实验资源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做一些观察。 2.布置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资料。 3.教师将搜集的信息资料进行阅读、批阅并标注闪光信息。 4.指导学生熟读信息,并利用自己收集的信息优势参与竞赛。 5.分组,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第一、三组为显微镜赛组;第二、四组为望远镜赛组,以便同学之间交流合作。 6.黑板上用板画设计好擂台赛图案,准备为参赛组计分,营造气氛。 教学过程 一、赛前准备 1.主持人:物理老师,并帮助计分。 2.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二、擂台赛开始 活动一:围绕显微镜、望远镜的简单构造和用途展开竞赛。 活动二:围绕显微镜、望远镜的发明、发展史及相关杰出的科学家展开竞赛。 活动三:围绕我国科学家对显微镜、望远镜发展的贡献展开竞赛。 活动四:围绕显微镜、望远镜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展开竞赛。 1.比赛按比赛规则进行。 2.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竞赛引导。一方面对参赛学生加以表扬,并对欲参赛而胆量不够的同学进行暗示和鼓励;另一方面,在科技发展方向方面,如果学生过多地介绍国外科学家的贡献,忽略我国科学家的贡献时,应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也提供一些我国科学家做出贡献的例子,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若相同的信息,由于信息不同,出现相矛盾或有出入,可暂根据信息源的可信度来评判。如相同的信息一个网站,一个各类大百科全书,我们可暂以大百科全书提供的信息为准,同时提醒学生再进一步考证。 三、比赛结果 根据得分情况,评出擂主。 课堂实录 一、主持人为物理老师,并帮助计分 二、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1.显微镜和望远镜两大赛组轮流进行。 2.各赛组可介绍自己的信息资料或向别的赛组提出疑问(问题的内容尽可能合理、科学),被质问方应尽可能较完整、科学地回答问题。信息资料只要有意义、有价值均可得分(最高得分10分);提问方的问题内容科学、有意义、水平较高也可加10分。答辩方的回答,根据回答内容的准确性、水平的高低,同时根据答辩方的反应快慢,由主持人和别的赛组共同商定,给答辨组评分。 三、擂台赛开始 第一参赛选手是显微镜组的谢静同学,内容是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使科学家有一双能看见原子的眼睛,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卢斯卡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宾尼格和罗勒。 (这时,每位同学露出喜悦之色,啊!原来,课本上介绍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是这几位科学家发明的,并获得了诺贝尔奖,抓住时机,主持人将谢静同学信息中的闪光点总结,并建议应加分,同学们一致同意加5分) 第二组的选手(程思遥)举手示意站起来发言: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固然了不起,但是我搜集到的信息,又有放大倍数比它们还大的显微镜问世。据消息,日本奈良尖端科技研究生院的大门宽教授应用圆偏振光电子衍射原理开发成功立体显微镜,能够把原子的排列结构扩大100亿倍,从而使人得以对微观世界的物质进行立体性的观测和摄影。 (主持人抓住时机,肯定第二组选手的新闻内容的价值性,提议同样可以得5分) (望远镜组的同学沉不住气了,一个个跃跃欲试) 主持人提醒同学,显微镜组竞赛暂停并准备下轮比赛,望远镜组同学比赛开始。 第一位选手(韦洁):简单明了介绍了望远镜的主要构成和作用,受到同学们的好评(得5分)。 望远镜第二组的选手(武毅):信息少年百科知识,17世纪初,欧洲风行一时的显微镜给意大利科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以很大启发。由此,伽利略终于在1609年成功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根据计算,它的放大倍数只有8倍,这只小小的管子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人们称它为伽利略望远镜。后来,为了观测天上的星星,他把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提高到32倍,并且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他观察太阳,看到黑子的运动,并作出了太阳正在转动的结论,从而用实验证实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和他的望远镜完成了天文学史上第一次革命。 (主持人趁热打铁:选手的阐述有根有据,同学们同意加5分) (显微镜组第二轮比赛开始) 显微镜第一组同学向第二组选手挑战:你们刚才提到的日本科学家成功开发的立体显微镜中的圆偏振光电子衍射原理,你知道究竟是什么原理吗? 第二组选手不甘示弱:圆偏振光电子衍射原理,由于我现在的知识水平有限,不能给予满意的答复,但我想在将来的学习中,我们一定会学习到的(同学们鼓掌)。 (主持人肯定了第二组选手反应敏捷,回答得合情合理,应得5分) 显微镜第一组又一位选手: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是什么时候、谁发明的吗?又是谁第一个将它应用于科学研究上?最早、最出色的显微镜是谁制造的?回答同学们被他的问题和答案深深吸引,个个心悦诚服(加5分)。 (望远镜组又一轮比赛) 汪亮同学手拿搜集来的资料,在介绍一架望远镜的构造参数,读得有些吃力,还没等他读完,望远镜第二组的何麒同学站起来向他发出炮火,你读的这些数据,能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吗?汪亮无奈一笑(未得分)。 有选手开始介绍鲜为人知的信息:一万多年前就有天文望远镜,而且有史料记载。并且指出,人们认为的人类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伽俐略发明的(至今不过300年)值得探讨。(问题中处处闪现了智慧的火花和创新意识) (有人提醒该轮到显微镜组比赛了) 显微镜第一组选手:电子显微镜虽然是外国科学家发明的,但1958年我国也成功地研制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信息);1982年,宾尼格和罗勒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但1988年中国科学家白春礼和姚俊恩也研制出了我国的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得5分)。 显微镜第二组选手:显微镜的应用:1.文检专业(内容略);2.痕迹专业(内容略);3.法医专业(内容略);4.毒化专业(内容略)。 (内容详细,同学们基本能听懂,加5分。) 又是一场恶战,又有选手:还有超声显微镜,它是利用超声显示物体微细结构的装置,又称超声学显微镜(加5分)。 (又轮到望远镜组比赛了) 望远镜第一组有新招:中国科学家计划发射太阳空间望远镜(内容详细,易懂加5分)。 望远镜第二组的李旭明来一个大满贯:他拿着下载的打印出的6页16开纸的内容在选读,介绍望远镜的发展简史: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